碰壁的故事
❶ 求一個故事,講條魚,一個勁的碰壁,碰得頭破血流,直到麻木,最後這條魚再也不碰壁了,誰有這個故事
應該是養鯊魚的故事吧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回個池子,然後用強答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游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里,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熱帶魚的美麗滋味,每天不斷的沖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後來,鯊魚不再沖撞那塊玻璃了,它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它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游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
❷ 關於魯迅「碰壁」的事2件
(1)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以後,魯迅撰文《紀念劉和珍君》以示紀內念,卻因此觸容怒北洋軍閥政府,被迫辭去職務,遠赴廈門繼續講學。
(2)1931年,魯迅贈書給進步作家柔石,結果柔石被非法逮捕並秘密殺害,魯迅也因此遭追查,舉家被迫遷居上海黃陸路花園庄,一月後方得搬回原住處。
(2)碰壁的故事擴展閱讀:
魯迅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家,由他的思想和文學成就之大,使得人們往往忽略他的書法成就。郭沫若曾稱其書法「遠逾宋唐,直攀魏晉。」魯迅書法多為行書。
綜觀其風格特點,當以顏真卿《爭坐位帖》脫出,上融篆隸、章草意,下摻宋人筆、明清間翰札法,形成了朴質渾厚、外柔內剛、疏朗雅潔、灑脫靈便的藝術風格。
❸ 魯迅 《碰壁》全文
全文: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
數不清的輓聯掛滿了牆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輓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
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麼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我獃獃地望著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裡去。那時候每到周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隨著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滸傳》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麼會知道我讀了《水滸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復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
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愛。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著。
出處:出自魯迅的《碰壁》。
(3)碰壁的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碰壁》寫於1922年10月。當時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如剛剛經過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898年的戊戌變法,1900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者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加緊奴役和盤剝中國人民。
魯迅於1902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留學於日本,1909年至1911年年底先後任教於杭州、紹興。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專制主義的清王朝,於1912年1日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對此,魯迅非常興奮,熱情地歡迎和支持。
並應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員,後隨教育部遷北京。此後接連發生了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他說「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終於使他認識到,經過辛亥革命,中國的社會現狀「招牌雖換,貨色照舊」,沒有什麼改變。
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魯迅發表了《碰壁》。
❹ 狀元碰壁這個故事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朝崇禎年間,一富家子弟僥幸中了頭名狀元,志得意滿,便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了。
他返鄉省親,一天便衣出遊,路過一個小山村時,見從一座低矮的茅屋裡走出一位女子。這女子長得美勝天仙,一下子就把狀元給迷住了。他忙上前找話說,女子只是嗤嗤地笑,不回一語。狀元一時昏了頭,竟向女子伸出手來。女子一躲,就大聲喊道:娘,快出來呀。喊聲一落,就從屋裡走出一位老婦人,問道:叫我幹啥?狀元知道這是女子的母親,不等女子回話,上前一步,搶著說:學生路過這里,走得口渴了,想討口水喝。老婦人聞聽,就吩咐女子:快去取碗水來。女子一走,狀元就問老婦人:請問,你女兒芳齡幾何?老婦人說:她屬虎。狀元扳指一算說:啊,十九歲了。
接著又問,可曾婚配?老婦人說:我只有這一個女兒,不想嫁她出去,留著跟我做伴兒。女大當婚,遲早總要出嫁的。狀元說,有道是人老珠黃不值錢呀。這時,女子端碗水出來了,聽到此話,就說:娘,這人流里流氣,不懷好意,極不正經,甭跟他多說。狀元忙對老婦人說:妹子這話太隨便了。我是新科狀元呀。老婦人不懂啥叫狀元,問他:狀元是個啥東西?狀元說:狀元就是考中進士的第一名,文章天下第一,是最有學問的人。
女子問他:狀元幾年出一個?狀元說:三年才出一個。女子笑笑說:哎呀呀,我還以為千百年出一個呢,原來三年就出一個,這有啥稀奇!老婦人斥道:小孩子家,知道個啥。女子說:我自然不能跟最有學問的狀元比,知道得很少。正因為這樣,我得向狀元討教,有這樣一個上聯:炭黑火紅勝似棉,不知下聯該如何對。狀元是最有學問的人,你能對出來嗎?狀元低頭凝思良久,對不出來,羞得不敢抬頭。女子哈哈大笑,拍著手說:哎呀,最有學問的人也不過如此。狀元公,你看這樣對如何:谷黃米白貴如金。說罷飄然回屋去了。
狀元一聽,知這女子美且有才,就更喜歡了,忙恭敬地對老婦人說:學生尚未娶妻,對你女兒既愛又敬,願娶她為妻。如不嫌棄,願留下薄禮為聘。說著,從身上摸出黃燦燦的兩個金元寶,遞給了老婦人。老婦人摸著金元寶說:這玩藝兒聞著不香,摸著冰涼,是啥?狀元說:這是金元寶,飢了能買吃的,冷了能買穿的。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老婦人一聽,又把金元寶撂給了狀元,冷淡地說:我家有薄田幾畝,桑樹百株,倒不愁凍餓,要這金元寶沒用。說著便往屋走。狀元急了,上前拉住了老婦人的衣裳說:我還有話要說。老婦人生氣了:你這人不懂禮,咋動手動腳的,怪不得我女兒說你不正經。滾吧。說完,掙脫狀元的手,走進屋去,哐咚一聲關上了門。
自命不凡的狀元,在小山村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悻悻離去。
❺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通過自命不凡的赫爾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裡碰壁的故事,諷刺了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後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會對他更尊重些,於是問道:「這個值多少錢?」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添頭,白送。」
這個故事適用於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
大概內容
自大的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問價,本以為是商人的庇護神,自己的雕像價格會很高,沒想到只不過是宙斯、赫拉雕像的饒頭而已。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這則寓言的結尾說:「這個故事適用於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重視的人。」我認為這話只是虛晃一槍,而我們的教參也說這寓言針對的是愛慕虛榮的人,這離伊索本人的本意太遠,並非這則寓言的真正寓意,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在此探究一下。
在希臘神話中,宙斯是天神和人類的主宰,他有眾多妻妾情婦,給他生下了許多子女,這些子女有些成為天界里的神,有的成為人間里的英雄。他的家族是一個力量強大、權勢顯赫的統治集團。宙斯家族高高在上,忙於尋歡作樂,工於爭權奪利,他們對地上的人類並不怎麼關心,嚴懲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一案,即為明證。對這自私自利、不負責任的一家子,人們當然不會有什麼好感,想方設法對他們進行揶揄嘲諷。伊索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赫爾墨斯在他的寓言中一共出現了八次,大部分是作為被諷刺和嘲弄的對象來出現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只是其中之一。
赫耳墨斯是宙斯的兒子,主管商業和旅行他這次微服私訪,目的是想搞一次民意調查,看看自己在凡人的心目中到底印象如何,「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
雕像店是個調查民意的好地方。如果某個神靈忠於職守,任勞任怨,責任心強,對人們幫助很大,那麼,人們必然會愛戴他,依賴他,那麼,他的雕像就會供不應求,價格就會越抬越高;相反,如果一個神仙懶惰失職,對人們的疾苦視而不見,對所有的祈禱置若罔聞,人們在危難之際總是得不到他的幫助,那麼,人們就會淡忘他,鄙棄他,他的雕像百無一用,那就會無人問津了,老闆不得不將這類神仙的雕像價錢壓得很低,唯恐賣不出手。在雕像店裡,順民意者得高價,失民心者得低價。所以說,這個地方很適合做民意調查。
赫耳墨斯走進雕像者的店裡,首先問問他父親宙斯的雕像價錢。老闆回答說:「一個銀元。」便宜得很,這是赫耳墨斯意料之中的事。他父親行為荒唐,貪財好色,自私自利,在民間不可能得到高分。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這個「笑」字裡面,大有文章。
赫耳墨斯的父親高高在上,在人間他的雕像卻只賣到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幸災樂禍,認為這是活該,所以他笑了。但在另一方面,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宙斯口碑不好,累及店主人的雕像賣不到好價錢,生意慘淡,雕像者一家的生活必定十分艱難。赫爾墨斯身為「商人的庇護神」,看見自己的子民在做虧本買賣,如果他很有責任心的話,應該表示關切、同情才是。而他感到心花怒放,很開心,「笑」了起來。從這一「笑」之間,我們可以斷言,雖然他出身高貴,身居高位,但卻是一個不理政事的屍位素餐者。
店老闆回答道:赫拉的像「還要貴一點」。這話表明,在世人的眼中,赫拉只比他的丈夫略強一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
「後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於是問道:『這個值多少錢?』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添頭,白送。』」老闆的回答如同一瓢冰水潑在赫耳墨斯的頭上,讓他狼狽不堪,大失所望。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赫耳墨斯平時玩世不恭,不安心本職工作,故他的神像只能當作添頭搭配給顧客,落得個近乎「白送」的身價。老闆的回答不僅對赫耳墨斯的虛榮心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更重要的是,作者意在藉此表現出普通民眾對玩忽職守者的鄙棄和憎惡。
從「一個銀元」,到「貴一點」,再到「添頭白送」,我們看到了作者講這個故事的意圖:對整個統治集團——宙斯家族的否定和辛辣的諷刺。
因此,我認為,這則寓言的寓意並非是諷刺那些愛慕虛榮的人,而是意在對當權者進行當頭棒喝,指出:如果你不為民著想,不為群眾服務,不管你的出身多麼高貴,權勢多麼顯赫,你在人民心中都會一文不值。所以,這個故事不「適用於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而是「適用於警告那些愛慕虛名而不為人民做事的官」。
《伊索寓言》里有許多故事在結尾處另加一句話,指出該故事的寓意所在。這些話里,有一些畫龍點睛,恰到好處;有一些畫蛇添足,純屬多餘;還有一些離題萬里,與故事的本意風馬牛不相及(也許是伊索為了逃避迫害,故意為之)。《伊索寓言》的譯者白山先生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說:「有些寓言後面的『教訓』,現在看來則顯得牽強,我們在閱讀說不妨只從寓言故事出發,而不必用這些『教訓』來理解故事。」(《伊索寓言》白山譯,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白山先生的話,正適合幫助我們正確理解《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這篇寓言的真正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狂妄自大的人。
❻ 以碰壁為話題的作文
周曄 女,1964年5月生,哈爾濱人。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領導科學。獲中共中央黨校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郵電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合著及主編書籍有十餘本。近年來,先後發表有關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論文40餘篇,其中13篇論文獲省部級優秀論文一等獎;在校內承擔重大課題十一項。
周曄的作品,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不清的輓聯掛滿了牆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輓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麼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我獃獃地望著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裡去。那時候每到周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著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滸傳》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麼會知道我讀了《水滸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復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著。
有一次,在伯父家裡,大夥兒圍著一張桌子吃晚飯。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說:"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
"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著問我。他嘴裡嚼著,嘴唇上的鬍子跟著一動一動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說。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說,"您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哦!"我恍然大悟),"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天黃昏時候,呼呼的北風怒號著,天色十分陰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趕著回家。爸爸媽媽拉著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離伯父家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見一個拉黃包車的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
我們走過去,看見他兩只手捧著腳,腳上沒穿鞋,地上淌了一攤血。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
"怎麼了?"爸爸問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動著的嘴唇里發出低微的聲音,"沒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進腳底了。疼得厲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裡,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葯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葯,紮好綳帶。
拉車的感激地說:"我家離這兒不遠,這就可以支持著回去了。兩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麼謝你們!"
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裡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葯和綳帶也給了他。
天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這么冷的天,那個拉車的怎麼能光著腳拉著車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說。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伯父逝世以後,我見到他家的女傭阿三。阿三是個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業,她愁得兩隻眼睛起了蒙,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著霧。她跟我談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說:"周先生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著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乾重活兒。"
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❼ 魯迅碰壁的故事
寫作思路:寫作時從大處著手,盡量闡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思想,全面詳細的解答問題,並且緊扣問題的中心,把要表達的內容完整表述出來。
魯迅「碰壁」
曾讀過魯迅侄女周曄寫的一篇回憶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裡面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至今難忘——周曄小時候,有一次在魯迅家吃飯。她望著魯迅說:「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魯迅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你不知道,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魯迅的侄女很是詫異,便又問道:「你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魯迅回答說:「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么?」這一回他的侄女好像是恍然大悟了,「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你把鼻子碰扁了。」當時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開始我也不明白,大家怎麼會笑小周曄呢?我仔細想,都是「碰壁」二字引起的。後來我才知道,魯迅所說的「碰壁」是雙關語。表面上「碰壁」是碰牆壁,這是本義,而魯迅在這里是用它的比喻義來說明舊社會很黑暗,讓人處處受挫折或打擊,表示了對舊社會的強烈不滿。
其實,很多詞語都不能照實去理解,因為很多詞語都在本義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比喻義。例如:「幕後」本義是舞台帳幕的後面,比喻暗地裡操縱;「近視」本義是視力有缺陷,比喻眼光短淺;「堡壘」本義是在重要地點作防禦用的堅固建築物,比喻難以攻破的事物。
「迷霧」本義是濃厚的霧,比喻讓人迷失方向的事物;「暗礁」本義是海洋、江河中不露出水面的礁石,比喻事情在進行中偽潛伏的障礙;「搖籃」本義是指供嬰兒睡的像籃子的可搖動的傢具,比喻幼年或青年時代的生活環境或文化、運動等的發源地。
「包袱」本義是用布包起來的包兒,比喻影響思想或行動的負擔;「帽子」本義是指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做裝飾的用品,比喻罪名或壞名義,等等。以上詞語一般都不用本義,而用比喻義。
❽ 魯迅的「碰壁」事例
魯迅「碰壁」的事復情有不少實際例子制,僅舉2例:
(1)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以後,魯迅撰文《紀念劉和珍君》以示紀念,卻因此觸怒北洋軍閥政府,被迫辭去職務,遠赴廈門繼續講學。
(2)1931年,魯迅贈書給進步作家柔石,結果柔石被非法逮捕並秘密殺害,魯迅也因此遭追查,舉家被迫遷居上海黃陸路花園庄,一月後方得搬回原住處。
❾ 如果你聽到魯迅談碰壁這個小故事,你會怎樣想怎樣說呢
魯迅多次跟反動派作不屈不撓的斗爭,他多麼勇敢啊!雖然當時的社會十內分黑暗,但是魯迅容仍然關心勞苦大眾,宣傳革命真理,揭露反動派的罪惡,以改變國民精神。
你可以根據這個寫哦,我自己想的,相信我!祝你成功,加油!
❿ 名人屢次碰壁最後成功的故事
愛迪生改進電燈的過程很可以說明問題啊,為了尋找合適的燈絲,他和助手當時實驗了上千種材料,那叫一個艱苦,那些材料在燈泡里亮幾秒鍾就燒斷了,幾千次的實驗,幾千次失敗,最後才找到鎢這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