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儀表之禮的小故事

儀表之禮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27 07:12:41

㈠ 一年級八禮四儀小故事縮寫

「八禮」主要包括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從生活細節入手,讓未成年人易懂易學易做。
儀表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餐飲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言談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在觀看文藝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場合,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游覽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儀式之禮,教育引導未成年人講究文明禮儀,做到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四儀」主要是以7歲、10歲、14歲、18歲為重要節點,分別組織舉行寓意深刻、莊重簡朴的入學儀式、成長儀式、青春儀式、成人儀式,以此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強化文明禮儀素養。
每個縣(市、區)小學、初中、高中各兩所重點推進
據悉,省教育廳將在本學期全面推開的基礎上,在每個縣(市、區)選擇小學、初中、高中各2所共600所作為重點,對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進行深入探索。據介紹,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將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同時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將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納入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的重點內容。學生文明禮儀日常行為表現情況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評優評獎的依據之一。
江蘇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規范(節選)
言談之禮
7-12歲(小學階段)
1.對師長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語。
2.接聽電話先說「您好」,通話結束說完「再見」,再掛電話。
3.不用帶侮辱性的綽號稱呼別人。
13-15歲(初中階段)
1.與人交談時目視對方。
2.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
3.不強迫別人回答不願說的問題。
4.不造謠不傳謠。
16-18歲(高中階段)
1.與人交談適時點頭、應答。
2.不打聽不泄露別人隱私,不說使別人感到傷心羞愧的話。
3.多人交談時不滔滔不絕。
4.語氣平和,言語謙恭。
待人之禮
7-12歲(小學階段)
1.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
2.尊重老師勞動,上課認真聽講。
3.遇人微笑,主動問好。
4.進別人房間先敲門。
13-15歲(初中階段)
1.客人來訪,熱情相待,出門迎送。
2.不在休息時間拜訪他人、給別人打電話。
3.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
4.不頂撞家長、老師。
16-18歲(高中階段)
1.學會原諒他人。
2.盡力完成答應別人的事。
3.上網聊天用語文明,不編發、轉發惡意造謠、誹謗帖子。
4.不與陌生網友見面。
儀表之禮
7-12歲(小學階段)
1.勤洗頭、洗澡,頭發、身體無異味。
2.指甲里無污垢。
3.不當眾挖鼻孔、掏耳朵。
4.勤換衣服、鞋襪,保持儀表整潔。
5.坐立姿態端正,在公共場合不東倒西歪。
6.公共場合不脫鞋。
13-15歲(初中階段)
1.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
2.公共場合著裝得體,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項鏈、耳環(釘)、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4.坐時男生不蹺二郎腿,女生並攏膝蓋。
5.走路抬頭挺胸,不勾肩搭背。
16-18歲(高中階段)
1.不文身、不化濃妝。
2.不盲目追求名貴服飾。
3.不穿過於暴露衣著。
餐飲之禮
7-12歲(小學階段)
1.吃飯時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說話。
2.夾菜時不在盤中挑揀。
3.等爸爸媽媽一起吃飯。
4.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追逐嬉鬧。
13-15歲(初中階段)
1.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大聲喧嘩。
2.適量盛取,不剩飯、不剩菜。
3.就餐時保持餐桌、地面整潔。
4.在學校食堂用餐後,主動整理歸放餐具。

㈡ 文明禮儀小故事

文明禮儀小故事如下:

1、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2、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 相互幫助、 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

5、買水果

有一位教授帶著他的小兒子去市場買水果,再選水果的時候小販很不耐煩的說這些很貴你到底買不買,教授很有禮貌的說要買要買並將水果遞給了他,之後付了錢。

在回家的路上小兒子一路沉默,快到家時實在忍不住了,便問:「爸爸,你是專家,教授學者,在我心中一直是最尊近的人,為什麼讓一個小販如此吆喝?」,教授笑著說:」待人有禮謙遜是我的水平,粗俗無理是小販的水平,我不能因為他而破壞自己的水平。「

(2)儀表之禮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見面禮儀

1、握手禮

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

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麼有禮貌的順序是:先上級後下級,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

2、鞠躬禮

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行禮,或是邊鞠躬邊說好聽的話。鞠躬前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

3、致意

致意是一種不出聲的問候禮節,常用於相識的人從各種場合打招呼。在社交場合里,人們往往採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脫帽致意等形式來表達友善之意。

㈢ 關於注重儀容儀表個人形象的小故事

故事一:古時候,有一位年輕帥氣的小夥子,是雕刻師,專門雕刻鍾馗的石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突然有一天,年輕帥氣的小夥子發現自己的樣貌變得非常的猙獰,他心裡很害怕也很苦惱.於是他來到一件寺廟為自己祈福,他告訴神明他這一生並沒有做過壞事,對工作也是盡心盡力,但不知為什麼老天要懲罰一個無辜的人,讓一位本來帥氣的人變得醜陋不堪.這時,一位得道高僧聽到了小夥子的苦惱,便詢問他是做什麼的,小夥子如實告知自己是做雕刻的.得道高僧又問他雕刻什麼圖案,小夥子告知是雕刻鍾馗的.得道高僧哈哈大笑說:「想回復你從前的樣貌並不難,你還是好好的做你的雕刻師,但從此你不要雕鍾馗了,你就雕彌勒佛.」自此以後,年輕小夥子不僅回復了從前的樣貌,並且樣貌變得更加和藹可親.
故事二:在二戰期間,從小青梅竹馬的一對小朋友要被迫分開了.男孩子家非常有錢,為了避免戰爭所以決定離開自己的家園,而女孩子家境貧困,只能留下了等待戰爭.然而在分開時,小男孩告訴小女孩:「你長得和天使一樣美麗,長大了我一定回國來娶你,無論走到那裡,只要能和你重逢,我一定能認出你.」小男孩走了,戰爭摧殘著每一個年輕的生命,小女孩為了能生存下去,開始做不正當的工作,變得墮落.終有一天,小女孩長大成人.正在街上無助的行走時,遇到了當年青梅竹馬的男孩,但當他們擦身而過時,男孩並沒有認出當年承諾過要娶的女孩.女孩這時也不敢與他相認,因為她深深的知道,這么多年墮落的生活讓她染上了毒癮,她的樣貌不再是天使了,而是一個人見人怕的魔鬼,所以他不能怪男孩但年的承諾沒有兌現.

㈣ 禮儀小故事

張良拜師(名人禮儀故事)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麼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佔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懂禮貌的小華(家庭禮儀故事) 「叮鈴鈴」,清脆的鈴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小華一骨碌起了床,拉開窗簾一看,啊,好一個明亮的世界呀!小鳥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他迅速穿好衣服,看見媽媽在做早飯,爸爸在洗臉,小華向爸爸媽媽問了聲「早上好!」洗漱完畢,吃過早飯,對爸爸媽媽說了聲「再見」,就去上學了。小華在學校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上午。中午放學回到家,小華按按門鈴,奇怪,怎麼沒人開門呢?他用鑰匙開了門,發現爸爸、媽媽不在家,桌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小華,奶奶得了重感冒,我們陪她去醫院了,一會兒就回來。不一會兒,門鈴響了,小華打開門一看,是一位陌生的叔叔,他問:「您找誰?」那人說:「我找你爸爸有事。」小華說:「我爸爸不在家,請您晚上再來吧!」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帶著奶奶回來了,小華趕快過去攙扶奶奶,關切地問道:「奶奶,您好點兒嗎?您先在床上躺一會兒,我去給您倒杯水。」奶奶微笑著誇獎小華:「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吃中飯了,小華主動地幫著盛飯,端菜,啊!今天有糖醋排骨,這可是小華最愛吃的菜了,他把這盤菜端到了爸爸跟前,爸爸說:「這是專門為你做的」。小華說:「您是長輩,該您先吃」,爸爸高興地笑了。媽媽不停地往小華碗中夾排骨,小華說:「媽媽,老師說,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有利於健康,而且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媽媽聽了,對爸爸說:「咱家的小華懂的真是越來越多了。」 下午放學後,小華在認真地做作業,這時,電話鈴響了,小華拿起話筒說:「您好,請問您找誰?」原來是中午來過的那位叔叔來電話找爸爸,小華對他說:「爸爸今晚7點鍾回來,到時候,您再和爸爸聯系吧!」吃過晚飯,爸爸在看新聞聯播,這時小華想起今天有《神奇寶貝》看,等爸爸看完新聞聯播後,小華徵得爸爸的同意調換了頻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他看見爸爸在打電腦,就把音量調小了點,這時門鈴響了,小華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那位叔叔,小華熱情地給叔叔開了門,給叔叔倒了一杯熱茶,叔叔送給小華一輛小賽車,小華高興極了,雙手接過賽車,說:「謝謝叔叔!」爸爸和叔叔談話時,小華輕輕地把房間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叔叔要走了,小華和爸爸一起把叔叔送到門口,對他說:「叔叔再見,歡迎您下次再來。」叔叔摸摸小華的頭,對爸爸說:「你的兒子真有禮貌。」 第二天是雙休日,上午,媽媽帶著小華去姑姑家玩,小華和表姐表弟在一起開心地做游戲。小華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去同學王文文家玩。」媽媽說:「別回來晚了。」小華高興地答應了媽媽。晚上,小華和爸爸媽媽道了晚安,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今天過得真有意思」(社會禮儀故事)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小明吃完早飯,又像往常一樣在穿衣鏡前整了整衣領,系好紅領巾,還檢查一下拉鏈是否拉好。媽媽在一旁笑著說:「又不是去參加演出,何必這么認真?」小明回答:「媽媽,良好的儀表是對別人的尊重,到公共場所穿著就應該整潔、大方!」說完,他對媽媽說了聲「再見」,就去上學了。不多久,小明就走到了公交車站點,在站台上等車的還有好些人。不知誰喊了一聲:「看,車來了!」人群一擁而上,把車門都堵住了。售票員阿姨連忙請大家排隊上車,小明自覺地排到隊伍的最後面。車剛要開時,又上來了一位老奶奶,此時車上已經沒有空的座位了。小明看到這個情景,連忙站起身說:「老奶奶,請您坐我的位置吧!」說著,上前扶老奶奶坐下。老奶奶感激地說:「謝謝你,小朋友!」小明微笑著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不知怎麼回事,司機猛一剎車,小明重心不穩,不小心踩到了旁邊一位阿姨的腳。他不好意思地打招呼:「對不起,阿姨,把您踩疼了吧!」阿姨笑了:「沒關系,小朋友,你也不是故意的。」 車終於到了站點,再走幾分鍾就到學校了,前面忽然傳來一陣鬨笑,小明一看,原來是幾個小朋友圍著一位盲人叔叔,有的給他亂指方向,有的還朝他扔東西,小明連忙上前制止了這些不懂事的小朋友的行為,他扶著盲人叔叔,熱情地把他送過了馬路。中午放學,小明和同學興致勃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走來了幾個外國友人,看樣子是來旅遊的。同學興奮地抓著小明的肩說:「嗨,那兒有老外,我們上去打個招呼吧!」小明說:「好啊,見到外賓就應該主動問好。」他們用剛學會的英語熱情地向這些外國友人問好,其中兩名外賓向小明打聽天目湖怎麼走,小明仔細地指點他們乘車路線,還向他們介紹了天目湖的主要景點。幾位外國友人不住地豎起大拇指說:「中國小朋友,真棒!」說著,還贈送了他們一人一份精緻的小禮物。小明微笑著雙手接過,又向他們回贈一套明信片。回到家後,媽媽責備小明:「怎麼這么晚才回來?」小明正想解釋,忽然發覺媽媽今天好像很不高興的樣子,就問她怎麼回事。原來早晨媽媽洗衣服後來不及脫水,直接把衣服晾在外面,把樓下阿姨家曬的被單淋濕了,她剛剛上門來和媽媽評理,難怪媽媽憋了一肚子氣。小明想了一會兒,笑著對媽媽說:「好了,媽媽,犯不著為這點小事生氣,待會兒我下樓給阿姨道個歉。」「什麼?」媽媽睜大了眼睛,「為什麼要給他們家道歉?早晨我曬衣服時,他們家又沒曬被單。」小明耐心地對媽媽說:「鄰里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我們家住在樓上,要多為樓下鄰居想想。您忘了,上次我們家衣服掉下去,還是那位阿姨送上來的!」爸爸在一旁笑著說:「還是我們家小明懂事!」 晚上放學回家,媽媽興沖沖地說:「今天我們不用燒晚飯了,你爸爸的同學請咱們吃晚飯。」「是那個楊叔叔嗎?」小明問。「對,是他。」媽媽提醒小明,「他們一家可都是回族人,去作客時可要注意啊!」小明說:「我知道了,在楊叔叔家我保證不談與豬肉有關的內容。」媽媽笑了,叫小明趕緊去把作業完成。到了5:30分,爸爸下班回家了,小明一家三口興致勃勃地來到楊叔叔家。小明在門上輕輕地敲了三下,「誰呀?」屋裡傳出了楊叔叔的聲音。「我是小明,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的!」小明高聲答到。門開了,楊叔叔微笑著站在門口,「歡迎你們來作客,快請進!」小明把媽媽准備好的禮物遞給楊叔叔,和爸爸媽媽換好拖鞋,這才走進客廳。晚餐豐盛極了,媽媽直誇女主人手藝好,楊叔叔也不住地給小明夾菜,小明總是笑著表示感謝。晚餐後,楊叔叔說:「小明,聽說你很喜歡唱歌,對嗎?我這里剛好有幾張音樂會的入場券,待會兒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吧!」小明高興地接過票,連聲說:「謝謝叔叔!」 從楊叔叔家出來,小明一家三口就打的去了體育場。這場音樂會真是精彩極了,小明聽得如痴如醉,每場演出結束,他們都抱以最熱烈的掌聲。回到家裡,小明興奮地說:「今天過得真有意思!」

㈤ 古代關於禮儀的小故事(要簡短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在我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有著極為深厚而豐富的底蘊背景。有關禮儀的故事,可謂斗量車載。

由此可見,重視禮儀,無論對於個人或者國家,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㈥ 儀表之禮名人小故事

管寧割席分坐抄。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㈦ 禮儀禮節的小故事

張良拜師(名人禮儀故事)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麼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佔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懂禮貌的小華(家庭禮儀故事)
「叮鈴鈴」,清脆的鈴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小華一骨碌起了床,拉開窗簾一看,啊,好一個明亮的世界呀!小鳥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他迅速穿好衣服,看見媽媽在做早飯,爸爸在洗臉,小華向爸爸媽媽問了聲「早上好!」洗漱完畢,吃過早飯,對爸爸媽媽說了聲「再見」,就去上學了。
小華在學校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上午。中午放學回到家,小華按按門鈴,奇怪,怎麼沒人開門呢?他用鑰匙開了門,發現爸爸、媽媽不在家,桌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小華,奶奶得了重感冒,我們陪她去醫院了,一會兒就回來。不一會兒,門鈴響了,小華打開門一看,是一位陌生的叔叔,他問:「您找誰?」那人說:「我找你爸爸有事。」小華說:「我爸爸不在家,請您晚上再來吧!」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帶著奶奶回來了,小華趕快過去攙扶奶奶,關切地問道:「奶奶,您好點兒嗎?您先在床上躺一會兒,我去給您倒杯水。」奶奶微笑著誇獎小華:「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吃中飯了,小華主動地幫著盛飯,端菜,啊!今天有糖醋排骨,這可是小華最愛吃的菜了,他把這盤菜端到了爸爸跟前,爸爸說:「這是專門為你做的」。小華說:「您是長輩,該您先吃」,爸爸高興地笑了。媽媽不停地往小華碗中夾排骨,小華說:「媽媽,老師說,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有利於健康,而且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媽媽聽了,對爸爸說:「咱家的小華懂的真是越來越多了。」
下午放學後,小華在認真地做作業,這時,電話鈴響了,小華拿起話筒說:「您好,請問您找誰?」原來是中午來過的那位叔叔來電話找爸爸,小華對他說:「爸爸今晚7點鍾回來,到時候,您再和爸爸聯系吧!」吃過晚飯,爸爸在看新聞聯播,這時小華想起今天有《神奇寶貝》看,等爸爸看完新聞聯播後,小華徵得爸爸的同意調換了頻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他看見爸爸在打電腦,就把音量調小了點,這時門鈴響了,小華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那位叔叔,小華熱情地給叔叔開了門,給叔叔倒了一杯熱茶,叔叔送給小華一輛小賽車,小華高興極了,雙手接過賽車,說:「謝謝叔叔!」爸爸和叔叔談話時,小華輕輕地把房間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叔叔要走了,小華和爸爸一起把叔叔送到門口,對他說:「叔叔再見,歡迎您下次再來。」叔叔摸摸小華的頭,對爸爸說:「你的兒子真有禮貌。」
第二天是雙休日,上午,媽媽帶著小華去姑姑家玩,小華和表姐表弟在一起開心地做游戲。小華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去同學王文文家玩。」媽媽說:「別回來晚了。」 小華高興地答應了媽媽。晚上,小華和爸爸媽媽道了晚安,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今天過得真有意思」(社會禮儀故事)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小明吃完早飯,又像往常一樣在穿衣鏡前整了整衣領,系好紅領巾,還檢查一下拉鏈是否拉好。媽媽在一旁笑著說:「又不是去參加演出,何必這么認真?」小明回答:「媽媽,良好的儀表是對別人的尊重,到公共場所穿著就應該整潔、大方!」說完,他對媽媽說了聲「再見」,就去上學了。
不多久,小明就走到了公交車站點,在站台上等車的還有好些人。不知誰喊了一聲:「看,車來了!」人群一擁而上,把車門都堵住了。售票員阿姨連忙請大家排隊上車,小明自覺地排到隊伍的最後面。車剛要開時,又上來了一位老奶奶,此時車上已經沒有空的座位了。小明看到這個情景,連忙站起身說:「老奶奶,請您坐我的位置吧!」說著,上前扶老奶奶坐下。老奶奶感激地說:「謝謝你,小朋友!」小明微笑著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不知怎麼回事,司機猛一剎車,小明重心不穩,不小心踩到了旁邊一位阿姨的腳。他不好意思地打招呼:「對不起,阿姨,把您踩疼了吧!」阿姨笑了:「沒關系,小朋友,你也不是故意的。」
車終於到了站點,再走幾分鍾就到學校了,前面忽然傳來一陣鬨笑,小明一看,原來是幾個小朋友圍著一位盲人叔叔,有的給他亂指方向,有的還朝他扔東西,小明連忙上前制止了這些不懂事的小朋友的行為,他扶著盲人叔叔,熱情地把他送過了馬路。
中午放學,小明和同學興致勃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走來了幾個外國友人,看樣子是來旅遊的。同學興奮地抓著小明的肩說:「嗨,那兒有老外,我們上去打個招呼吧!」小明說:「好啊,見到外賓就應該主動問好。」他們用剛學會的英語熱情地向這些外國友人問好,其中兩名外賓向小明打聽天目湖怎麼走,小明仔細地指點他們乘車路線,還向他們介紹了天目湖的主要景點。幾位外國友人不住地豎起大拇指說:「中國小朋友,真棒!」說著,還贈送了他們一人一份精緻的小禮物。小明微笑著雙手接過,又向他們回贈一套明信片。
回到家後,媽媽責備小明:「怎麼這么晚才回來?」小明正想解釋,忽然發覺媽媽今天好像很不高興的樣子,就問她怎麼回事。原來早晨媽媽洗衣服後來不及脫水,直接把衣服晾在外面,把樓下阿姨家曬的被單淋濕了,她剛剛上門來和媽媽評理,難怪媽媽憋了一肚子氣。小明想了一會兒,笑著對媽媽說:「好了,媽媽,犯不著為這點小事生氣,待會兒我下樓給阿姨道個歉。」「什麼?」媽媽睜大了眼睛,「為什麼要給他們家道歉?早晨我曬衣服時,他們家又沒曬被單。」小明耐心地對媽媽說:「鄰里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我們家住在樓上,要多為樓下鄰居想想。您忘了,上次我們家衣服掉下去,還是那位阿姨送上來的!」爸爸在一旁笑著說:「還是我們家小明懂事!」
晚上放學回家,媽媽興沖沖地說:「今天我們不用燒晚飯了,你爸爸的同學請咱們吃晚飯。」「是那個楊叔叔嗎?」小明問。「對,是他。」媽媽提醒小明,「他們一家可都是回族人,去作客時可要注意啊!」小明說:「我知道了,在楊叔叔家我保證不談與豬肉有關的內容。」媽媽笑了,叫小明趕緊去把作業完成。
到了5:30分,爸爸下班回家了,小明一家三口興致勃勃地來到楊叔叔家。小明在門上輕輕地敲了三下,「誰呀?」屋裡傳出了楊叔叔的聲音。「我是小明,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的!」小明高聲答到。門開了,楊叔叔微笑著站在門口,「歡迎你們來作客,快請進!」小明把媽媽准備好的禮物遞給楊叔叔,和爸爸媽媽換好拖鞋,這才走進客廳。
晚餐豐盛極了,媽媽直誇女主人手藝好,楊叔叔也不住地給小明夾菜,小明總是笑著表示感謝。晚餐後,楊叔叔說:「小明,聽說你很喜歡唱歌,對嗎?我這里剛好有幾張音樂會的入場券,待會兒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吧!」小明高興地接過票,連聲說:「謝謝叔叔!」
從楊叔叔家出來,小明一家三口就打的去了體育場。這場音樂會真是精彩極了,小明聽得如痴如醉,每場演出結束,他們都抱以最熱烈的掌聲。
回到家裡,小明興奮地說:「今天過得真有意思!」

㈧ 古人儀表的故事

為成功而穿著 為勝利而打扮

一次,林肯親自面試一位應聘者,卻沒有錄內用那個人容。幕僚問他原因,他竟然堂而皇之地宣稱:「我不喜歡他的長相!」幕僚非常不解地問道:「難道一個人天生長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過錯嗎?」林肯回答:「一個人40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40歲以後的臉卻是自己決定的,他要為自己40歲以後的長相負責。」

㈨ 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的小故事

補充: 我認為做一名中學生,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實回都能說明這個道理答,比如買票要排隊;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甚至我們平時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而我們作為在校的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過度的時期,更是用紀律和規則來嚴格要求自己。
從規范日常行為做起,用規范來要求自己。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穿戴整潔、樸素大方,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襲,不接觸不健康、低級趣味的東西。學做品德高尚的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誠實守信,禮貌待人,尊敬老師,在校期間要勤奮學習,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愛護校校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亂塗改刻畫。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保持心理健康。作為中學生還要自強自立,我們不能象小學生那樣,事事要父母操心。
同學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只要付出了,都會有收獲。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