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間故事的成語
誇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葉公好龍
井底之蛙
天衣無縫
涸轍之內魚
女媧補天
買櫝容還珠
退避三舍
洛陽紙貴
草木皆兵
按圖索驥
後來居上
邯鄲學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驪得珠
望洋興嘆
掩耳盜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請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齒寒
聞雞起舞
指鹿為馬
不寒而慄
不學無術
雞鳴狗盜
勢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樑上君子
脫穎而出
嗟來之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精衛填海
靡靡三音
入木三分
八仙過海
人琴俱亡
三令五申
下逐客令
門可羅雀
寸草春輝
天衣無縫
不名一錢
未雨綢繆
出爾反爾
樂極生悲
樂不思蜀
禮賢下士
對牛彈琴
曲高和寡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囫圇吞棗
投筆從戎
敝帚自珍
餘音繞梁
杯弓蛇影
畫龍點晴
夜郎自大
盲人摸象
庖丁解牛
吐哺握氣
誇父逐日
拋磚引玉
圍魏救趙
過門不入
曲突徙薪
投鞭斷流
為虎作倀
一衣帶水
推敲
車載斗量
分道揚鑣
開卷有益
天經地義
井底之蛙
馬革裹屍
B. 有關神話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含沙射影、開天闢地、葉公好龍、八仙過海、女媧補天
一、含沙射影
【解釋】: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出自】: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譯文】:「他的名字叫蜮,一個是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的人就全身抽筋,頭痛、發熱,嚴重的甚至死亡。」
二、開天闢地
【解釋】: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出自】:三國·吳·徐整《三五歷紀》:「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譯文】:「天地一片混沌如雞蛋,盤古生在其中,一萬八千年,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三、葉公好龍
【解釋】: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自】: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裡,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四、八仙過海
【解釋】: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民間因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諺語。後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自】: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譯文】:就我們這八仙過海神通廣大,方顯得神仙回位的道法強大,要的是萬古將好的名氣流傳下去
五、女媧補天
【解釋】: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譯文】:「於是女媧煉五色石用來補天。」
C. 關於神話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神話故事的成語: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牛郎織女、八仙過海。
一、誇父逐日
【解釋】:誇父:古傳說中的人名。誇父拚命追趕太陽。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自】:戰國列子《列子·湯問》:「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 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誇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趕太陽。他追到太陽降落的隅谷的時候,感到口渴要喝水,於是他就趕往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又准備到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有趕到大湖,他就因為口渴死去了。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形容自不量力
【近義詞】自不量力、誇父追日
二、精衛填海
【解釋】:精衛: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出自】:戰國作者不詳《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在東海游泳,被淹沒無法回歸(回家),於是化為精衛,時不時銜西山的木、石,來堵塞東海。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近義詞】矢志不移、移山倒海、愚公移山、堅韌不拔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
三、女媧補天
【解釋】: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於是女媧用五色石來填補蒼天。
【示例】:傳說雨花石是女媧補天留下的石頭。
【語法】:主謂式;作主語、定語;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
【近義詞】煉石補天
四、牛郎織女
【解釋】: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
【出自】:兩漢:佚名《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不停地響個不停。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麼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脈脈相視無言地痴痴凝望。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分句、賓語;含貶義
五、八仙過海
【解釋】: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民間因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諺語。後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自】: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示例】:說得好,咱們就八仙過海 吧! 老舍《茶館》第一幕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近義詞】各顯其能、大顯神通、各顯神通、八仙過海
D. 寫三個關於民間故事的成語
誇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葉公好龍
井底之蛙
E. 有關民間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買櫝還珠
【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釋】: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2.退避三舍
【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解釋】: 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3.洛陽紙貴
【拼音】: luò yáng zhǐ guì
【解釋】: 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出處】: 《晉書·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F. 有關民間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一. 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出自唐朝張懷瓘《書斷·王羲之》,內曰「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該故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見解深刻、透徹。
二. 餘音繞梁。餘音繞梁語出《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 ,匱糧,過雍門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即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後,聽眾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餘音繞梁,今常用於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三. 杯弓蛇影。杯弓蛇影出自應劭《風俗通義·怪神》,其記述應郴請杜宣飲酒,掛在牆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憂而病,應郴聽說杜宣生病後來看望杜宣,杜宣看到牆上的弓後病就好了。後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擾。
G. 求關於神話故事的成語
一、誇父逐日
【解釋】:誇父:古傳說中的人名。誇父拚命追趕太陽。比喻人內有大志,也比喻不自容量力。
【出自】:戰國列子《列子·湯問》:「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 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誇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趕太陽。他追到太陽降落的隅谷的時候,感到口渴要喝水,於是他就趕往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又准備到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有趕到大湖,他就因為口渴死去了。
H. 關於民間故事成語
誇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葉公好龍 井底之蛙 天衣無縫回 涸轍之魚 女媧補天答
買櫝還珠 退避三舍 洛陽紙貴 草木皆兵 按圖索驥 後來居上 邯鄲學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驪得珠 望洋興嘆 掩耳盜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請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齒寒 聞雞起舞 指鹿為馬 不寒而慄
不學無術 雞鳴狗盜 勢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樑上君子 脫穎而出
嗟來之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精衛填海 靡靡三音 入木三分 八仙過海
人琴俱亡 三令五申 下逐客令 門可羅雀 寸草春輝 天衣無縫 不名一錢
未雨綢繆 出爾反爾 樂極生悲 樂不思蜀 禮賢下士 對牛彈琴 曲高和寡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囫圇吞棗 投筆從戎 敝帚自珍 餘音繞梁
杯弓蛇影 畫龍點晴 夜郎自大 盲人摸象 庖丁解牛 吐哺握氣 誇父逐日
拋磚引玉 圍魏救趙 過門不入 曲突徙薪 投鞭斷流 為虎作倀 一衣帶水
推敲 車載斗量 分道揚鑣 開卷有益 天經地義 井底之蛙 馬革裹屍
I. 關於民間故事的詞語有哪些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
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
出處
出處:春秋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禮遇重耳,並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後重耳返國執政, 晉楚城濮之戰,晉軍果「退三舍以辟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該成語源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掩耳盜鈴[yǎn ěr dào líng]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