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關於己的成語

關於己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19 17:16:48

Ⅰ 關於利己的成語

關於利己的成語 :
損人利己、
損己利物、
損己利人
損己利人 [sǔn jǐ lì rén]
基本釋義
損害自己,使別人得利。
出 處
明·李贄《與庄純夫書》:「孝友忠信,損己利人,勝似今世稱學道者。」

Ⅱ 關於為的成語有哪些

畫地為牢、 無為而治、 嘆為觀止、 不以為然、 步步為營、 為虎作倀、 道不同不相為謀、 以鄰為壑、 見義勇為

Ⅲ 己字有關的成語

行己有恥: 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枉己正人: 枉:彎曲,不正;正專:糾正。自己立腳不屬正,卻要去糾正別人。
視為知己: 看成好朋友。
士死知己: 士:有才識的人。為了報答知己,不惜犧牲生命。亦作「士為知己者死」。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
審己度人: 審:審查;度:估量。先審查自己,再估量別人。
舍己從人: 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舍己為公: 為公共的利益而舍棄個人的利益。
舍己成人: 舍:放棄;成:成就,成全。指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舍己芸人: 指看重別人,輕視自己。
捨己救人: 舍己:犧牲自己。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別人。
嗇己奉公: 嗇:節儉。自己節儉,盡力辦好公共的事業。

Ⅳ 成語(關己則亂

事不關來己
shìbù自guānjǐ
[釋義] 事情同自己沒有關系。
[語出] 《曹雪芹別傳》:「當時的風氣是謹言慎行;少發議論;事不關己;不必打聽;因此對這一次大征戰的命將出師;一直不甚了了。」
[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
[辨形] 己;不能寫作「已」。
[近義] 漠不相關 無關痛癢
[反義] 息息相關 相依為命
[用法] 含貶義。多形容人的自私心理。一般作賓語、分句。
[結構] 主謂式。

Ⅳ 與已有關的成語

迫不得已、
死而後已、
不能自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木已成舟、
大勢已去、
不得已而為之、
年事已高、
情非得已、
贊嘆不已、
不得已而用之、
一言已出,駟馬難追、
壯心不已、
勢不得已、

Ⅵ 關於歷史的成語

1、負荊請罪 [ fù jīng qǐng zuì ]
指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請求對 方責罰。

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處處表示退讓。「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例 句
只怪我們用錯了人,應當~。
2、三顧茅廬 [ sān gù máo lú ]
也說三顧草廬。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出 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例 句
劉廠長~,終於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3、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出兵攻晉,前鋒在安徽壽春洛澗被晉軍打敗。苻堅登壽春城瞭望,看到晉兵布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晉兵,認為遇到了勁敵,因而感到害怕。後來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出 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例 句
敵人嚇得驚恐萬狀,~。
4、背水一戰 [ bèi shuǐ yī zhàn ]
在不利情況下和敵人作最後決戰,比喻面臨絕境,為求得出路而作最後一次努力。

出 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乃使萬人行;出;背水陳(陣)。……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例 句
預選賽出現的全部希望就在這最後一搏,隊員們決心~。
5、卧薪嘗膽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准備,終於打敗了吳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只有嘗膽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才有「卧薪嘗膽」的話)。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出 處
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遣以來;卧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例 句
六十年代初,我國人民~戰勝了嚴重自然災害和國際上反動勢力的經濟封鎖。

Ⅶ 和舍己為人有關的成語

博施濟眾 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處:《論語·雍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扶傾濟弱 傾:倒塌,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念著。」
扶危濟急 猶扶危濟困。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一墓記》:「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滬……中遭艱巨,篤行靡改,扶危濟急,公私兩全。」
扶危濟困 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扶危救困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出處: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積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出處:《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積善余慶 積:積累;善:善事;余慶:指先代的遺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於子孫。
出處:《周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急公好施 指熱心公益,樂於施捨。
急公好義 急:急於。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出處:漢·劉向《新序·節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為人也,公正而好義。」
濟寒賑貧 濟:救濟;賑:賑濟。救助寒苦,賑濟貧窮。
出處:《全相平話·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養老尊賢,教其術,畜其能,弔死問孤,濟寒賑貧,與百姓同甘共苦。」
濟苦憐貧 救濟愛惜窮苦的人。
出處:元·侯善淵《沁園春》詞:「善惠謙柔,濟苦憐貧,隨方就圓。」
濟困扶危 濟、扶:幫助。救濟貧困的人,扶助有危難的人。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個報冤讎稱了子胥,一個打賭賽去了包胥,何處也濟困扶危重復楚。」
濟弱扶傾 弱:弱小;傾:倒塌,比喻境遇困難。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人。
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濟弱扶傾。」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濟世救人 濟:拯救。拯治時世救濟人民。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龍宮葯方三十首與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濟世救人。」
矜貧救厄 矜:憐憫。憐憫救濟遭受貧窮苦難的人。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四十:「與窮恤寡是一葯,矜貧救厄是一葯。」
救困扶危 救濟、扶助陷於危難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
救災恤患 指救濟撫恤災患中的人。
樂善好義 指樂於行善,喜好正義。
普度眾生 佛家語,認為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
出處:《佛說無量壽經》:「普欲度脫一切眾生。」
普濟群生 佛家語,認為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眾生」。
普濟眾生 佛家語,認為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眾生」。
輕才好施 指人不把錢財放在眼裡,樂於慷慨解囊,急公好義。
出處:《三國志·吳志·朱據傳》:「謙虛接士,輕財好施,祿賜雖豐而常不足用。」
善門難開 善門:為善之門。舊指一旦行善助人,許多人都會來求援,凡無法應付了。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這太原一府是被災頂重的地方。大善士見機,善門難開。」
舍己為人 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朱熹註:「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施仁布德 指實行仁義,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為善最樂 做善事是最快樂的事。常用為勸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出處:《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日者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
修橋補路 修建橋梁,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
與人為善 與:贊許,贊助;為:做;善:好事。指贊成人學好。現指善意幫助人。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振窮恤寡 救濟貧窮和無依靠的人。
出處:《北史·魏紀四·孝明帝》:「壬寅,詔以旱故,命依舊雩祈,察理冤獄,掩胔埋骼,振窮恤寡。」
振窮恤貧 救濟貧窮的人。
出處:《明史·王越傳》:「睦族敦舊,振窮恤貧,如恐不及。」
賑貧貸乏 救濟窮人。
出處:《新唐書·劉仁軌傳》:「賑貧貸乏,勸課耕種,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
周急繼乏 周:接濟。繼:幫助。救濟幫助有急難和貧乏的人。亦作「周急濟貧」、「周貧濟老」。
諸惡莫作 諸惡:各種壞事。佛家語,凡是壞事都不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
出處:《大般涅槃經》:「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作善降祥 舊指平日行善,可獲吉祥。
出處:《尚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Ⅷ 關於後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後的成語
比較常見的有這些:
[懊悔無及]後悔已來不及了。
[哀兵必內勝]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容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鞍前馬後]馬前馬後。指追隨左右。
[安內攘外]原就葯的療效而言。後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暗香疏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後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後,自行隱退,不再復出。

Ⅸ 關於一的成語

冷言冷語、要言不煩、危言聳聽、流言蜚語、言談舉止
一、冷言冷語 [ lěng yán lěng yǔ ]
【解釋】:冷:意含譏諷。帶譏諷意味的冷冰冰的話。
【出自】:梁斌《紅旗譜》三十六:朱老忠一問,嚴志和又火嗆起來,冷言冷語說:「那誰又知道呢?」
二、要言不煩 [ yào yán bù fán ]
【解釋】:要:簡要;煩:煩瑣。指說話或寫文章簡單扼要,不煩瑣。
【出自】:魯迅《彷徨·高老夫子》:是的,那——《中國國粹義務論》,真真要言不煩,百讀不厭!
三、危言聳聽 [ wēi yán sǒng tīng ]
【解釋】:危言:使人吃驚的話;聳:驚動;聳聽:使聽話的人吃驚。指故意說些誇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

【出自】:郭小川《論「聽話」》:「這不是什麼『危言聳聽』的道理,稍稍注意這個問題的人,是不難發現若干真憑實據的。」
四、流言蜚語 [ liú yán fēi yǔ ]
【解釋】:毫無根據的話。指背後散布的誹謗性的壞話。
【出自】:楊朔《漁笛》:村裡人傳開了流言蜚語,說什麼夏家的寡婦不正派,傷風敗俗
五、言談舉止 [ yán tán jǔ zhǐ ]
【解釋】: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出自】:劉紹棠《蒲柳人家》:她又長得好看,身子單薄,言談舉止非常斯文。

Ⅹ 己的成語

己的成語 :

舍己為人、先人後己、知己知彼、安分守己、克己回復禮、各抒己見、克己奉公、身不由己答、據為己有、以己度人、固執己見、損人利己、各執己見、捨己救人、排除異己、各持己見、一己之私、審己度人;

損人害己、嚴於律己、反求諸己、推己及人、事不關己、知彼知己、己飢己溺、行己有恥、舍己為公、一己之見、叨在知己。

(10)關於己的成語擴展閱讀:

舍己為人

【解釋】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朱熹註:「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近義詞】捨己救人、助人為樂

【反義詞】損人利己、假公濟私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