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關於湯圓的故事

關於湯圓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8 23:48:50

㈠ 湯圓的小故事有什麼其來源是什麼

起初,人們把湯圓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專稱「團圓」字屬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㈡ 吃湯圓的來歷有哪些故事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准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㈢ 湯圓的典故和介紹

一、典故: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製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

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二、介紹

湯圓,別稱「元宵」「湯團」「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湯圓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物,每100g湯圓中所含熱量約300千卡、蛋白質4g、脂肪13g、碳水化合物44g。湯圓的餡料通常是用芝麻、花生、核桃等果仁製成,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脂肪含量也較高。屬於一種高熱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3)關於湯圓的故事擴展閱讀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

一、口味的區別

1、湯圓:湯圓除了甜的,還有鹹味的,既有包餡的,也有無餡實心的。其中鹹味的湯圓基本是中間不加餡料,靠湯入鹹味;而無餡實心湯圓則非常清淡,只是在湯里放入少量白糖,不像芝麻花生餡的那麼油膩,適合怕油的人士選用。

2、元宵:最大特點就是甜,餡料種類相對少一些,主要是黑芝麻、五仁、豆沙等,再加些白糖。

二、餡料的區別

1、湯圓: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為主。現在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挑剔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元宵和湯圓兒也打破傳統,向水果口味兒進軍了,近兩年還出現了咖啡、抹茶等西式口味的,有點兒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

2、元宵:最早以什錦餡兒、棗泥餡兒為主。什錦餡兒其實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覺特像月餅里的五仁兒餡兒。

三、製作工藝的區別

1、湯圓:做湯圓兒的過程,就像包餃子。需要先把糯米面和好,醒透;然後做餡兒,餡兒里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餡兒多,可以像餃子餡兒一樣散著,也可以揉成小球兒;最後揪一塊兒面,捏成片兒,把餡兒包在裡面,揉成球兒就可以了。

2、元宵:是以餡兒為主的,先把餡兒做好,切成小塊兒,然後把餡兒放在盛有糯米面的大笸籮里來回搖(現在是用機器),搖到餡兒的外面滾上一層厚厚的糯米外衣為止。

四、口感的區別

1、湯圓:表皮兒勁道,餡兒料也有嚼勁兒,煮出來的湯會比較粘稠,有點兒像喝米湯的感覺。

2、元宵:表皮兒光滑、口感細膩,由於餡兒里水分多,所以湯圓被咬破的那一剎那,餡兒會像流沙一樣流出來;此外,湯圓煮出來的湯比元宵清亮。

㈣ 湯圓的故事

1、湯圓

湯圓又叫元宵,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

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咸、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2、一個曾經的湯圓

作者:作者:湯圓故事屋

曾經的湯圓,脾氣上十分的倔強,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把它藏在心底,好的、壞的都喜歡一個人去承受著。身邊很多人都會問到湯圓為什麼總是一副心事的樣子,可湯圓只會對其以微笑回應。因為湯圓覺得沒有人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感受。

或許也只有這樣,她才覺得自己的情緒不會給別人帶來不快樂,尤其是自己的家人。
家人對湯圓來說是最寶貴的財富,她只希望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健康、快樂。

即使湯圓自己遇到什麼事,都不願跟家裡人說。曾經的湯圓,當難過的淚要流出來的時候,就會立刻抬頭望天,讓眼淚倒流,因為湯圓心裡很想自己活得像一個男生那樣,擔任起自己的家庭。

(4)關於湯圓的故事擴展閱讀

一碗湯圓的故事

作者:苟景淇

有一天,小湯圓蹦蹦趴在碗沿兒上,它在巡視著外面的世界。小湯圓塗塗對蹦蹦說:「你還是下來吧,外面有什麼好看的。」蹦蹦對塗塗說:「外面可好了!不信你上來瞧瞧。」

塗塗一聽連忙跳到碗沿兒上。它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塗塗吃驚地張大嘴巴:「哇!原來外邊這么大,這么好!我們在一起多擠呀!我要出去。」這時碗里的圓圓對塗塗和蹦蹦說:「你們兩個怎麼那麼喜歡看外面?還是下來睡午覺吧。」

塗塗說:「你整天就會睡覺,快上來瞧瞧吧!不然你會後悔的。」圓圓嘴一撅不情願地說:「哼,我才不去呢。」

這時蹦蹦對塗塗說:「你看,原來我們在一張這么大的一個大圓台上啊!咱們可以出去玩了。」

塗塗急忙說:「我知道,咱們在主人吃飯的圓桌上面呢!我最喜歡小主人了,他懂得的知識可多了,說話還挺幽默呢!」

蹦蹦說:「可不是嗎!我們快去看看他在干什麼呢吧。」

兩個小傢伙喊著「一二三」使勁一跳落在飯桌上,然後就勢一滾到了凳子上,還好沒一下子掉到地上,不然還不摔成扁涼糕呀!兩個小可愛有點後怕,小心翼翼地蹦到了地上,稍作休整就扭著胖胖的身軀走向客廳。

啊,原來小主人在聚精會神地寫作業呢!咱倆還是去別的屋轉轉吧,先別打擾他了。

他倆睜著好奇的大眼睛開始「參觀」每個屋子了。

㈤ 湯圓的由來和傳說

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湯圓的來歷最早叫「浮 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習慣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據說元宵象徵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 家幸福、萬事如意。

與湯圓的來歷有關的歷史起源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 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 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㈥ 湯圓的由來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 ,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回料,首先把黑芝麻答磨製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寧波湯圓」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湯圓」,又稱元宵;「湯圓」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料,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㈦ 湯圓的故事100字

、湯抄圓

湯圓又叫元宵,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

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咸、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2、一個曾經的湯圓

作者:作者:湯圓故事屋

曾經的湯圓,脾氣上十分的倔強,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把它藏在心底,好的、壞的都喜歡一個人去承受著。身邊很多人都會問到湯圓為什麼總是一副心事的樣子,可湯圓只會對其以微笑回應。因為湯圓覺得沒有人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感受。

或許也只有這樣,她才覺得自己的情緒不會給別人帶來不快樂,尤其是自己的家人。
家人對湯圓來說是最寶貴的財富,她只希望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健康、快樂。

即使湯圓自己遇到什麼事,都不願跟家裡人說。曾經的湯圓,當難過的淚要流出來的時候,就會立刻抬頭望天,讓眼淚倒流,因為湯圓心裡很想自己活得像一個男生那樣,擔任起自己的家庭。

㈧ 湯圓的來歷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㈨ 賴湯圓的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老闆賴元鑫從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他製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成為成都最負盛名的小吃, 由此,用他的姓來命名賴湯圓。

開始的時候是以雞油湯圓聞名,以後品種不斷增加,有了黑芝麻、麻醬、冰桔、玫瑰、洗沙、八寶、櫻桃等十餘種餡心,其外形有圓的、尖的、橢圓的、枕頭形的,一碗之內形態各異,風味各具。

該店還以白糖、芝麻醬味碟供客人吃湯圓時蘸食,一時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賴湯圓成了成都湯圓的金字招牌。 現今的賴湯圓,保持了老字型大小名優小吃的質量,其色滑潔白,皮粑綿糯,甜香油重,營養豐富。

賴湯圓,四川省成都市傳統名小吃,就是湯圓。賴湯圓創始於1894年,迄今已有百年歷史,一直保持了老字型大小名優小吃的質量,其色滑潔白,皮粑綿糯,甜香油重,營養豐富。

賴湯圓,也叫「湯圓」、「圓子」。 賴湯圓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老闆賴元鑫從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他製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成為成都最負盛名的小吃。

(9)關於湯圓的故事擴展閱讀:

相關傳說

湯圓有關傳說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

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准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

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

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

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

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