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精忠報國兒童故事

精忠報國兒童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8 23:20:47

『壹』 精忠報國的成語故事

精忠報國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湯陰縣岳家莊的一戶農民家裡,生了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想:
給孩子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就在這時,一群大雁從天空而過,父母高興地說:"好,就叫岳飛。願吾兒像這群大雁,飛得又高又遠。"這名字就定下來了。
岳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把岳家沖得一貧如洗,生活十分艱難。岳飛雖然從小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親的嚴教,性格倔強,為人剛直。
一次,岳飛有幾個結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岳飛。岳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沒有答應,並且勸他們說:"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幹!"眾兄弟再三勸說,岳飛也沒動心。岳母從外面回來,岳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說:"孩子,你做得對,人窮志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天,岳母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岳母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記著這一誓言。岳飛解開上衣,請母親下針。岳母問:"你怕痛嗎?"岳飛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岳母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綉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後來,岳飛以"精忠報國"為座右銘,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一名抗金名將。
正如他的詩中所講: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架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狀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貳』 精忠報國有什麼故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回崗村)人,中國答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3],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朝廷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後又追謚武穆、忠武,追封鄂王。
岳飛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字,以期岳飛日後能夠為國竭盡忠誠。這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典故之一,常用以教育,激發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精忠報國是對岳飛的評價。

『叄』 精忠報國故事簡介100字

1、故事簡介
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大金國,直接威脅北宋的生存。岳飛的母親在岳飛的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送19歲的岳飛從軍。岳飛在抗金19年戰斗中,打了許許多多勝仗,讓金兵聞風喪膽。北宋滅亡後,他繼續堅持抗金直到被害。
2、人物簡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3、個人成就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肆』 精忠報國的故事

1、岳飛

岳飛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北方的金人入侵,南宋的皇帝無能,一直都失敗,國家正處於危難之間。岳飛就參軍了,很快,因為他的父親去世,他要回鄉守孝。

後來因為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又一次投軍了,在臨走之前岳飛的母親把他叫到身邊說道,現如今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呢?岳飛很爽快地回答道:當然是到前線啊!精忠報國。

岳飛的母親聽到這樣的回答之後,她對這樣的回答非常滿意,精忠報國就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所以她就把精忠報國刻在了岳飛的身上,目的就是讓他記住自己說的話。

岳飛瀟灑的解開自己的上衣,漏出來他的脊背,請求讓母親給自己刻字,姚太夫人問他:在身上刻字是很痛的,你害怕嗎?岳飛怎麼會怕呢?

他說道:母親啊!一枚小小的鋼針並不可怕,倘若害怕這個的話怎麼還能上戰場呢?姚太夫人在他的背上寫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字,等到刺完之後,就開始塗蠟了。

從那開始精忠報國這四個大字就永遠的刻在了岳飛的背上。岳飛的母親鼓勵著岳飛,岳飛參軍之後,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大將,那時候的開封已經被金軍給圍困了。

岳飛跟隨著宗澤去救援,擊敗了金軍,得到了宗澤的贊賞。大家都稱贊他,後來他就成為了抗金大英雄,被後人敬仰。

岳飛小的時候,很喜歡武義,總是舞槍弄棒的,練就了一身的本領。岳飛一直都記著母親的教誨,他帶領著岳家軍先後六次進軍,岳家軍也就成為了抗金的典範。

2、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

「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

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

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黃天盪之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

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1135年)隨夫出鎮楚州,於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於楚州抗金前線,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岩山下。

3、於謙

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頌聲滿道。

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時因入京覲見時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

土木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

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和議後,於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

當時朝務繁雜,於謙獨運征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

4、戚繼光

隆慶元年(1567年),給事中吳時來向明穆宗上疏,建議讓戚繼光、俞大猷等人訓練薊門一帶的士兵。但朝議後決定只任命戚繼光即可。於是朝廷任戚繼光為神機營副將。

當時譚綸剛剛在遼、薊一帶募集了三萬步兵,又在浙江招募了三千士兵,請求讓戚繼光對其訓練,得到了穆宗的許可。

隆慶二年(1568年),明穆宗讓戚繼光訓練薊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總兵官以下的官員都受戚繼光的節制。

戚繼光到任後,時薊州有總兵郭琥,而戚繼光為總理,無法統一號令,於是朝廷將郭琥調走,以戚繼光為總兵官,鎮守薊州、永平、山海等地。

又以戚繼光前破吳平有功,進封為右都督。時北蠻子侵略青山口,戚繼光引兵將其擊退。 萬曆元年(1573年),北蠻小王子與董狐狸謀劃進犯,向明朝廷索要賞賜遭到拒絕。

於是二人在喜峰口燒殺搶掠,戚繼光得知後率兵前往平亂,差點活捉董狐狸。同年夏,董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繼光擊退。

而後董狐狸的侄子董長昂侵犯界嶺,又被擊敗。董狐狸多次侵擾邊境不但沒有佔到便宜,反而損失慘重,於是獻關求賞,朝廷答應其按年給予賞賜。

萬曆二年(1574年),董長昂又入侵邊境但無法從關口攻入,於是逼著他的叔父董長禿寇犯邊境。戚繼光領兵將其擊敗並活捉董長禿。

董狐狸與董長昂率領宗族三百人來到戚繼光關前請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請求赦免董長禿。戚繼光與部下商議後決定接受其投降,

董狐狸於是將劫掠的百姓放回,並發誓不再反叛。自此董狐狸與董長昂再也不敢侵犯薊門。不久,戚繼光因守邊功勞,升為左都督。

戚繼光鎮守的薊門固若金湯,北蠻子無法攻入,於是轉而進犯遼東,戚繼光率兵增援,協助遼東守將李成梁將其擊退。朝廷封戚繼光為太子太保,又進封少保。

5、鄧世昌

1894年(光緒二十年)鄧世昌常曰:「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9月17日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後在日艦圍攻下。

「致遠」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鄧世昌鼓勵全艦官兵道:「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決意與敵同歸於盡。倭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

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不幸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

鄧世昌墜落海中後,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並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

所養的愛犬「太陽」亦游至其旁,口銜其臂以救,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沒於波濤之中,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伍』 精忠報國小故事

馬本齋:精忠報國

馬本齋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回民之家,小時候常聽母親講「岳母刺字」、「蘇武牧羊」和「花木蘭從軍」的故事,非常欽佩古代英雄精忠報國的精神。1937年7月7日,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了旨在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日寇的野蠻暴行,國民黨軍隊的腐敗無能,使馬本齋義憤填膺。他再也沉不住氣了,鄉親們也紛紛來找他拿主意。馬本齋憤激地說:「咱回回有句話,『對惡狗用棍子,對強盜用刀子』。不抗日,日子設法過,不拉隊伍,就沒法殺鬼子。」經過馬本齋的說服動員,1937年8月30日,一支手持大刀、長矛和鳥槍的莊稼漢組成的抗日武裝——回民義勇隊在東辛庄的清真寺庄嚴成立了。在清真寺的古松上,張貼著一張醒目的條幅:「主助俺,伊斯蘭,回族男,猛虎膽,專打鬼子保江山。」村上的有志青年紛紛報名,隊伍很快發展到幾百人。這支回民抗日武裝成立不久,9月中旬就在馬本齋的帶領下,成功地伏擊了日軍一輛從河間開往滄州的軍用汽車,全部消滅了車上的敵人,並繳獲了部分軍械。義勇隊首戰告捷,加強了自己的武裝,鼓舞了整個隊伍的士氣。「回民義勇隊」這個響亮的名字,從此很快在華北平原上傳開了。隨後,馬本齋領導這支隊伍不斷打擊敵人,取得了一次次可喜的成果。同時,他又在斗爭的實踐中逐漸地認識到:「水淺掀不起大浪」,只依靠回民義勇隊孤軍奮戰,絕不可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只有將這支隊伍匯入黨領導下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才能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這時,黨組織也正在尋找馬本齋。1938年春,河北游擊軍司令員孟慶山派劉墳同志與馬本齋取得了聯系。劉墳傳達了黨組織的意見,希望馬本齋率領回民義勇隊加入八路軍。這正是馬本齋夢寐以求的願望。沒過幾天,他就率領這支土生土長的回民抗日武裝去參加了八路軍,踏上了新的征程。出發之前,馬本齋向全村父老鄉親立下錚錚誓言:「此去投軍,堅定不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不滅日寇,誓不罷休!」經過長時間艱難的探索,馬本齋和他領導的回民義勇隊終於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1940年初,八路軍回民支隊發展到兩干多人,在馬本齋指揮下,取得了一系列戰斗勝利。比如康莊戰斗,馬本齋採用「引蛇出洞,圍點打援」的作戰方案,全殲日軍60餘名及一部分偽軍,繳獲了多門輕重機槍和大炮,而回民支隊則無一傷亡。斗爭越來越激烈,但回民支隊卻越戰越勇,越戰越強大,日聯隊長山本見用武力征服不了馬本齋,就改換手法,抓馬本齋的親屬,然後誘降、勸降、逼降。馬母被抓了,她痛斥敵人:「狗強盜,別做夢了,我是中國人,我生養的孩子是中國人,我兒子當八路軍是我讓他去的。勸降?那是妄想!」馬母絕食七天,壯烈犧牲。冀中軍民聞訊,莫不感動。馬本齋抑制住心頭的悲痛和怒火,奮筆疾書:「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斗爭!」他沒有流淚,把仇恨化作無盡的力量,凝聚在殺敵的刀槍上,更加英勇地為祖國、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而戰斗。由於長期艱苦作戰,馬本齋積勞成疾,不幸於1944年2月病重去世。回民支隊在去延安的路上,得知司令員病逝的消息,無不失聲痛哭。楊得志司令員說:馬本齋的死,比泰山還重。他像莽莽昆侖巍然屹立;他像滾滾江河奔流不息,他是我黨我軍的驕傲。黨中央在延安為他舉行了追悼會,總參謀長葉劍英高度贊揚了他光輝的斗爭經歷和的軍事指揮才能。毛主席寫下了「馬本齋同志不死」,周恩來副主席題詞「民族英雄,吾黨戰士」,朱德總司令輓聯「壯志難移,漢回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馬本齋烈士的功勛,黨中央決定將河北省獻縣東辛庄,命名為「本齋回族自治鄉」,將烈士的遺骨遷葬於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供後人憑吊瞻仰。馬本齋烈士既是回族同胞的光榮,也是祖國母親的驕傲!

Google 搜索 散裝故事網 名人故事有很多

『陸』 精忠報國岳飛的故事,N簡短

岳飛的故事:岳母刺字

岳飛小時雖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北方金兵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岳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每次作戰時,岳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由於他勇猛善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立了不少功勞,名聲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岳飛的主要事跡:

岳飛年輕的時候,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戰爭。岳飛和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募勇聚士,岳飛應募,但不久即因父親岳和病故,回到家鄉湯陰縣。

靖康元年(1126年)冬,岳飛在相州城第三次投軍,歸劉浩軍中。劉浩命岳飛招安吉倩,岳飛不負眾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屬三百八十人。岳飛因此補承信郎一職。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康王趙構接到宋欽宗的蠟書,在相州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陳亨伯為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

元帥府下編前、後、中、左、右五軍,其中前軍統制為劉浩。岳飛屬劉浩前軍。按蠟書的命令,康王元帥府的任務是火速趕往東京(今開封),解京師之圍。岳飛奉命帶領三百鐵騎,前往李固渡偵察,與金兵相遇發生戰斗,大敗金兵。跟隨劉浩解了東京之圍。

(6)精忠報國兒童故事擴展閱讀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 ,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

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趙構、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班師。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

岳飛的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柒』 幼兒園愛國故事精忠報國教案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能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知道接下去該鋪什麼。

二、活動准備:

小房子圖片(3張),小動物圖片(兔子。熊。刺蝟),幼兒操作卡片以及各種圖形,地板塊。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課題

森林裡住著3隻小動物,他們呀非常非常的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們媽媽都是東找西找的,有好幾次都急的哭了,可是這3隻小動物啊,還是不知道改正這個錯誤。有一天,他們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還是沒回家,他們的媽媽又著急又生氣,怎麼找也找不到他們。這件事情啊,被森林裡面的智慧爺爺知道了,非常生氣,於是,智慧爺爺就告訴了這3隻小動物,"你們不聽媽媽的話,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們做錯了事情,還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懲罰了,我已經把你們回家的路給沒收了,每條路只留了前面幾塊磚,除非你們找出規律並且正確的剩下的磚鋪對了,才能再回到家裡"3個小動物一聽,就嗷嗷大哭起來,這可怎麼辦啊,後悔自己沒有聽媽媽的話早點回家,他們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麼把回家的路鋪好,聰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終於想出來了,找出了規律並且把磚鋪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蝟傷透了腦筋也想不出來,一直在嗷嗷的哭著,他們哭著哭著就走到了我們托二班,小熊和小刺蝟一想,托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聰明的,就想請你們來幫幫他們回到家,小朋友願意幫忙嗎?

『捌』 精忠報國的小故事

1.「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的屈原,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強大的秦國,但是楚國的君王偏信小人,不僅不聽勸告,還將他放逐。懷才不遇的屈原報國無門,整日憂愁,在江邊徘徊,最終投江身亡。
2.藺相如,戰國時代趙國大臣。趙惠文王得到世上稀有的寶玉——楚國和氏璧,秦國強以15座城換取,藺相如奉命帶璧出使秦國,與秦王當庭力爭,完璧歸趙。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大夫。
公元前279年,他隨趙惠文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相會,使趙王未受辱於秦,歸國後因功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將軍之上,廉頗憤憤不平,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對廉頗容忍謙讓,使廉頗愧悟,負荊請罪,二人成為至交,共同為國家效力。
3.錢學森的事跡
4.巴斯德: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
5.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6.詩人李白: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7.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8.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陸游: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位卑不敢忘憂國。//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一 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等等等等。
10.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11.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12.華羅庚: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累死我了!夠不夠?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