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寧州故事

寧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8 10:14:19

㈠ 電視劇姐妹兄弟中的寧州是哪個城市

這個寧州是虛構出來的,現在的電影電視劇都這樣,這地方畫面是北方,貌似還靠海,但是說話辦事的方式又感覺是河北,北京周邊,挺矛盾的,問題是還有船。

七十年代初,宋子堂為謀高位,向組織揭發唐獻民曾說過的「不當言論」,使得唐獻民一家遭到迫害,高級工程師唐獻民淪為了機械廠的燒煤工,唐宋兩家因此結怨。如今宋子堂百般懇求,希望唐獻民出山,為機械廠解決生產問題。唐獻民認定了宋子堂人品有問題,在各種優惠條件面前就是不肯妥協,非要宋子堂當眾承認錯誤。

兩家人關系持續惡劣,越發緊張起來。但兩家的兒女自幼青梅竹馬,唐小雨與宋長青早已相戀。為阻止他們的戀情,唐小雪與宋建國聯手出招,不想險些鬧出人命。宋長青為救小雨,捅傷了歌劇團領導,被判入獄。老唐受不了刺激,忽然病逝。

兩家的仇恨似乎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小雪與建國這對歡喜冤家,相戀相愛,兩家人的關系得以調和。宋長青出獄,卻無法與唐小雨再續前緣。在逆境中兩家人相互扶持,最終走向圓滿。

(1)寧州故事擴展閱讀

該劇自播出以來就受到觀眾們的追捧和喜愛,該劇從場景到服化都深度還原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由兩家人的恩怨情仇,反應了社會大環境的變化下,年輕男女心境的改變。

該劇除了復雜糾纏的情感關系外,劇中還融入了家族恩怨、商戰沉浮等經典元素,劇情跌宕起伏,虐心虐情。

該劇中濃濃的年代氣息,不僅將觀眾帶入80年代的生活,更讓大家深深感受到安建對80年代的情有獨鍾。面對影視作品數量泛濫、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安建坦言隨便找一個話題就進行創作,出好作品幾乎是不可能的,好作品需要時間的沉澱,就像年代戲,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經歷了近兩代人的生活,這樣才有足夠豐富的故事、情節、人物來進行創作。

㈡ 雲南建水傳說故事

建水古城位於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漢時屬益州郡母掇縣地,西晉屬寧州興古郡,唐為南寧州都督府東爨烏蠻地。南詔政權於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後)在此築惠歷城,屬通海都督。惠歷為古彝語,就是大海的意思。因為當時每逢夏秋之季,壩子里溪水漲溢如海,漢語譯為建水。元時設建水州,屬臨安路(路治在通海),並在建水置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統轄臨安、廣西(今瀘西縣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稱建水州,改路為府,臨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民國元年改建水縣為臨安縣,次年復稱建水縣。
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城周六里三、城牆高二丈五尺,四門有城樓,樓為三層,各高四丈,雄偉壯觀。清順治初年,李定國攻佔臨安城時,南北西三座城樓毀於戰火,康熙四年又復修,後再度毀損。唯有東門朝陽樓,雖歷經多次戰亂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舊巍然屹立,但已破損不堪。解放後政府又撥款修葺,才煥然一新。
建水縣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武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曆年間又建建水州儒學。清代先後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行院,境內人才輩出,明代有文進士30人,武進士23人,文舉人288人,武舉人29人。清代有文進士33人,武進士15人,文舉人412人,武舉人355人。當時,有「臨半榜」之稱,即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就佔了半數左右,堪稱雲南之冠,在全國亦不多見,加上建水文廟規模宏大,建築精緻,故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建水城內外留下了許多充滿深厚文化意韻的建築物,古代寺廟、祠庵和樓台亭閣達50餘處。有建於元代的文廟,清代的雙龍橋,還有燃燈寺、東林寺、玉皇閣等文物古跡。這些歷盡滄桑,古跡斑駁的瑰寶、閃爍著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燦爛光輝。

㈢ 狄仁傑斷案的故事

《使團驚魂》

唐武則天時代,十幾年對突厥的戰爭結束了,天下太平舉朝歡賀。此時的狄仁傑,已因故被貶為彭澤縣令。這一天,滿朝文武齊集太極殿,准備迎接突厥議和使團的到來。武則天俯視群臣,為狄仁傑未能到場深感遺憾。武三思卻認為,狄仁傑被貶彭澤是罪有應得,若不是武皇天恩,他早就粉身碎骨了。

突厥使團終於到來,為了表示誠意,還獻上了一枚價值連城的多寶珠。武則天則將長樂親王李永之女,羿陽郡主李青霞嫁給吉利可汗,以示永久和親之意。

就在使團逗留期間,京城接連突發了幾件舉國震驚的大案。先是關押朝廷要犯的土窯突然失火,犯人劉金失蹤。而劉金手中掌握著一份關繫到國家安全的重要名單,這份名單一旦落到逆黨手中,天下就要大亂。接著,是隨使團和親的郡主和隨嫁的美女、侍從及護衛突然遇刺,議和使團趁亂出城後已不知去向。再就是甘南道六百里加急文書送到,言稱前來議和的突厥使團剛一入境,就全部被殺死在戈壁之中,只有迎護使團的護衛隊隊長李元芳下落不明。

放下土窯和劉金暫且不說,一支龐大的匪徒隊伍,竟然在朝野眾目睽睽之下,假冒使團混進長安,而且到了朝上議事,這樣的作為也太驚心動魄了。匪徒的氣焰如此囂張,朝廷還有什麼安全可恃。再說真使團,一個一百四十六人的組建,一百二十人的衛隊,竟然全部被害於道,普通的匪幫和馬賊能有這樣的能力嗎?突厥使團被殺,郡主遇刺身亡,一旦吉利可汗得知,剛剛熄滅的兩國戰火必將重燃。嚴峻的內憂外患令武則天憂思如焚,心身憔悴。她一面緊急布置邊防戰備,在全國范圍內通緝劉金、李元芳,一面急調狄仁傑進京火速破案。最終,終於真相大白,原來這一切的主謀竟然都是羿陽郡主李青霞!

拓展資料: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並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把孝、忠、廉稱之為大義。狄仁傑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㈣ 狄仁傑的故事有什麼

1.大氣的狄仁傑

大家都知道,狄仁傑是武則天非常器重的人。有一天,武則天跟他講:「你雖然是盡心盡力在為朝廷效力,不過朝中還是有很多人向我講你的壞話,你要不要知道他們都是誰呢?」狄仁傑說:「臣不想,臣既然做的都是正義之事,就不會怕別人議論,而且臣要是真的做得不對,陛下也會親自告訴臣,那臣何必要和別的官員有私人之怨呢?」

武則天聽到了狄仁傑的說法,立刻變得更加欽佩起狄仁傑來,作為君王的她都沒有他這種度量,有些自慚形穢,在未來的歲月中,武則天確實是對狄仁傑愈加的重用,一般不會聽信別人的流言蜚語去不相信狄仁傑。

2.收貼身衛士

狄仁傑在前期當官的階段中,身邊是一直有兩個江湖人跟隨的,他們盡心盡力的保護著狄仁傑,而且這兩個人在狄仁傑辦案的時候也是沒少幫助狄仁傑,這兩個人是馬榮和喬泰。他們兩個人是拜過把子的兄弟,在之前也是一直都仗劍闖天涯的俠士,劫富濟貧的事沒少做的。

有一次喬泰生了重病,可馬榮沒錢給他治病了,就想到去劫一個富人救急,沒想到劫的人就是狄仁傑。而狄仁傑了解到情況後,用自己的醫術不計前嫌的救好了喬泰,就這樣兩個單純的熱心腸就決定以後都跟著狄仁傑了,而事實也是他們兩個一直都伴隨著狄仁傑,做了狄仁傑的貼身衛士。

3.羞辱武則天的寵臣

在武則天執政的一年,南海進貢了一件用上百隻鳥的羽毛做的服飾,真的是華貴非常,見過的人無不稱贊這件衣服巧奪天工,而武則天就將這件衣服給了自己非常寵愛的人,也就是張昌宗。有一天,武則天叫來了他們兩個一起游戲,這個游戲是個下賭注的游戲。

在武則天問張昌宗要拿什麼做賭注的時候,他說他賭那件最華貴的衣服;武則天又問了狄仁傑賭什麼,狄仁傑說自己要賭自己身上的朝服。武則天聽後笑了,說:「這根本不能比啊,你的朝服可沒有這個衣服值錢啊。」

狄仁傑聽後就說:「那可不對,臣身上的朝服可是見陛下與陛下商量國家大事的時候穿的,而那件華貴異常的衣服是為奪得陛下寵幸才穿的,用臣的朝服來跟這件衣服賭,臣還很不願意呢。」武則天聽完就只能同意了。

後來狄仁傑就一直贏,把張昌宗輸的不行,然後狄仁傑就帶著從內寵身上拿下的衣服瀟灑的走了。這件事後來傳的沸沸揚揚,人們紛紛稱贊狄仁傑打擊了內寵的威風。

4.硬要管女皇的家務事

狄仁傑以他的宰相之才,在地方上當縣長,自然做得有聲有色,百姓感恩戴德。後來契丹騷擾河北地區,武則天趕緊又召狄仁傑出來,他兵不血刃,打退了契丹。因此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個文韜武略的全才,是塊在哪兒都能閃閃發光的真金,不僅是野史小說里的神探而已。武則天為了表彰他的功勛,親賜紫袍、龜帶,親筆在紫袍上題寫了「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狄仁傑被召回中央,很快恢復了宰相之職。

聖歷元年(公元698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好幾次派人游說武則天,要求當太子。大臣李昭德等勸武則天說,姑侄沒有母子那麼親,應該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狄仁傑長期跟武則天相處,對這位女皇帝了解得很透徹,也乘機加了把料說:「陛下要是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那千秋萬歲,一直可以享受兒子在太廟給您的配食;要是立了侄兒,那可從來沒聽說過侄子當了皇帝在太廟祭祀姑姑的。」

武則天有點煩惱,說:「這是朕的家事,你別摻和。」狄仁傑是塊硬骨頭,不屈不撓地說:「當皇帝的人,家及四海,什麼事情不是陛下的家事!我是宰相,怎麼能不管?」武則天最後聽從了狄仁傑的意見,召回廬陵王立為皇嗣,延續了唐祚,沒落到武家子侄手裡。後代史學家都盛贊狄仁傑恢復唐室的功勞。

5.狄仁傑的當官技巧

後來,狄仁傑被提升為度支郎中(財政部司長),唐高宗偕武後出遊,派狄仁傑做知頓使(負責皇帝旅遊事宜的特派員),先去布置途中食宿。皇帝的旅遊路線必須經過「妒女祠」,當地傳說,若是衣著華麗的人經過妒女祠,定會導致風波,當地的長官並州長史李沖玄就下令幾萬民夫重新修築御道,以此取悅皇帝和皇後。

狄仁傑不以為然,說:「天子巡遊,風伯會來吹去塵土,雨師會來灑濕道路,何得要避開妒女?」於是使幾萬人免去了沉重的勞役,避免了勞民傷財。唐高宗聽說後,稱贊說:「狄仁傑是真正的大丈夫!」狄仁傑既巧妙地稱贊了皇帝,又造福了百姓,上下兩邊的心都俘獲了,實在是非常高的技巧。

武則天稱帝建立周朝後,任命狄仁傑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中書省)鸞台(門下省)平章事,也就是入閣成為宰相之一,不過,為時很是短暫。一次女皇故意試探狄仁傑說:「你政績很不錯,不過有人在我面前說你壞話,你想不想知道是誰說的?」

狄仁傑說:「陛下要是認為臣子什麼地方做錯了,臣當然會改;陛下要是明白臣子沒什麼過錯,那是做臣子的幸運。誰說過我的壞話,我不想知道。」連武則天都認為狄仁傑實在是個忠厚長者,胸懷坦盪。

㈤ 狄仁傑寧州斬九龍,是真實存在的嗎

斬龍這事,很多人干過,比如魏徵就斬過龍王。所以,同朝代的狄仁傑也斬了九龍。如果要問這事是不是真實存在,我不知道。

後來,狄仁傑在任上時,又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情,深受百姓愛戴,大家為了歌頌他的功德,紛紛為他立碑勒石。事情傳到了武則天的耳中,武則天經過確認後,認為狄仁傑是個以天下為本的好官,於是把他提拔為冬官侍郎,從此對他委以重任。這個故事,顯然是不靠譜的神話傳說。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神話傳說呢?

無非是在古代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里,人們對水患之事常常束手無策,因此希望能出現狄仁傑這樣的能人,帶領大家遏制自然災害,帶來風調雨順,是人們的一種美好想像。再加上狄仁傑是一個一心幫助老百姓的有為清官,所以這樣的傳說,就附會在狄仁傑身上。這和把狄仁傑說成是破案的高手,是同一個道理。(參考資料:《狄仁傑傳奇》)

㈥ 古代清官的故事

楊震,東漢時陝西人,曾執教講學20多年,年50時任荊州刺史,涿州太守、司徒、大尉等職,當他出任東萊太守期間,有一次,他路過昌邑縣時,曾得過楊震推薦的該縣縣官王密為了報恩,深夜以十斤黃金相送,楊震毅然拒絕,他說;「作為老朋友你怎麼這樣不了解我呢?」王密神秘地說:「夜深了,這事沒人知道,」楊震哈哈大笑說;「我知、你知、天知、神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王密見楊震如此廉潔,羞愧地出門而去,楊震一生為官從未受過賄,在歷史上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好名聲,後因受誣陷而自殺。
羊續,後漢平陽人,官至南陽太守,剛上任就有人,有一天當地府丞來訪,手裡提著一條七、八重的大鯉魚,羊續就問他,「你這是干什麼的?」府丞說;「卑職聞大人喜食河鮮,今特從魚場買一條大魚,請大人嘗嘗鮮」羊續馬上意識到他的動機,羊續說;「你既然送來了,就放下吧,」府丞見大人欣然笑納心中十分高興。結果這事很快就傳了出去,他手下的一幫趨炎附勢的官員也紛至沓來,或送魚、或送肉,還有送金錢美女的,都想藉此博得大人歡心,發便陞官發財。當羊續看到這種情況時,神情馬上嚴肅起來,說到;「諸位大人認為我是一個貪婪的小人吧?好,請你們抬頭看看。」只見樑上懸掛著一條乾枯了的鯉魚,大家恍然大悟,狼狽而逃。
劉寵,東漢時人,官至太守,為官清廉,不貪財,為民辦實事,深受百姓愛戴,他任太守幾年,後調入京城任職,當他要赴京城時,百姓們依依不捨,並計劃如何送別劉太守,而劉太守和夫人商定悄悄離開,不讓百姓知道,那知他剛走不遠,百姓們冒著寒冷,早在路口等著送別他了,有的拿雞蛋、雞子、魚,牛肉、羊肉,太守一律拒收,並說;「謝謝各位父老鄉親們,你們的心情我領了,大家請回去吧,天氣太冷,以防凍傷身體,回家吧。」老人們說;「以前的官員只知道貪財,搞得大家雞犬不寧,你來了百姓們安居樂業,我們實在感謝劉太守,臨別之時無以為報,我們每人出一百文錢,請太守收下,劉太守說;」大家的心意我領了,錢堅決不能收,百姓們執意不肯,無奈,劉太守從每人手裡拿下一文錢,作為象徵性的收下了,百姓們才稱謝作別,百姓們走後,劉太過和夫人將錢放入水中,只留下一文錢作為紀念,人們知道此事 後,稱他為一文太守,

㈦ 蘇軾任知州的故事

一、登州五日兩上書

蘇軾一生憂國憂民,不管是被貶期間還是任職之時,他心繫天下的赤誠之心從未改變。他曾在登州(今山東蓬萊)作過五日知州,就在這短短的五天時間里,他就完成了兩件利國惠民的好事,被後人稱頌。
宋元豐八年(1085年10月15日)蘇軾受命復朝奉郎知登州,這一年他五十歲。此行是他六年前由於「烏台詩案」被陷下獄,後又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復出後首次移職地方官。
登州處於「地瘠民貧,商賈不至」的沿海之地,千里迢迢上任後,他耳聞目睹的是登州百姓深受榷(專賣)鹽法之苦。這一帶百姓多為「灶戶」,即以煮鹽換錢為生計。可自從朝迋頒布實施「榷鹽法」,即推行食鹽專賣制度以後,灶戶所產之鹽必須賣給官家,不準私自出售。這樣,灶戶所得的錢還不及以往直接賣給百姓的三分之一。許多灶戶因此破產,只得背井離鄉外出逃荒;另一方面,百姓向官家買鹽,又要付出高昂的價錢,吃不起鹽。而官府所屯之鹽「有入無出」,「一、二年間即化為糞土」,主管屯鹽的官吏也要因此破家賠償損失。結果是朝廷無利,百姓遭害。面對這種狀況,剛剛上任的蘇軾再次把個人恩怨置之度外,毅然上書朝廷,遞上《乞罷登州榷鹽法》一道奏摺,力陳罷行榷鹽法的利害。當即獲得皇帝准奏,為登州百姓爭得生計之路。
登州城北當時有一座水軍寨——刀魚寨,是防禦北鹵(當時對北遼的惡稱)的重要軍事基地。蘇軾上任後巡視刀魚寨發現,這里武備鬆弛,且屯兵多有外調的嚴重問題,深為不安。就在上任後的第五天,他接到受命被封為禮部郎官召還朝廷的詔書時,又向朝廷遞上了《登州召還議水軍狀》的奏摺,直陳登州武備鬆懈之憂,建議「朝廷詳酌,明降指揮,今後登州……兵士並不得差往別州屯駐」,以保國家安全。
登州之任,短短五日,蘇軾先後兩上奏摺,一惠民一憂國,以其任職時間與所上兩折之比例看,可謂「政績顯赫」。

二、三抄《漢書》

對蘇東坡的天才世人皆知,就連他的政敵也十分贊佩。然而對蘇東坡天才的成因,歸結為他的天資超人是主流觀點,並沒有多少人了解他的天才同樣離不開勤奮和刻苦。
他三次抄寫《漢書》足見其勤奮。四十七歲被貶黃州時,他的生活是十分艱難的,除了承受極大的精神打擊之外,他還要去東坡開荒種地,維持一家幾十口人的生活。勞動之餘仍舊堅持寫作和學術研究。此間,他又開始了第三次手抄《漢書》的工作。手抄《漢書》,起先他是以三個字為題(即書中敘述某事件,他只抄其中三個字,然後憑此將此事背記於心),後來以兩個字為題,這次只以一個字為題,把《漢書》有關的內容背記下來。
他的朋友朱載上去拜訪他,任意挑選一冊《漢書》,任意抽舉其中一個字,蘇東坡馬上應聲背出幾百字的一大段內容來,無一漏錯。
他經常誦讀杜牧的《阿房官賦》,日子久了,就連侍奉他的老兵也能理解杜牧這篇賦的主旨了。
可見蘇東坡勤奮刻苦之程度。

三、題字助貧

蘇軾在杭州作通判時,身無公務時,常到街頭走走。有一天,他路過清河坊,看到一個小夥子在賣畫兒。蘇軾走近一看,感到一幅月梅畫得不錯。問道:「小夥子,這畫是你畫的?」小夥子點點頭。
「這畫是賣的?」小夥子又點點頭。
蘇軾雖然自己畫畫,畫得很好,可是對於好畫,仍是十分喜愛。他問明價格,摸出銀錢,將畫帶回家中。
過了些時日,蘇軾又經過清河坊,又見那小夥子面帶愁容,在賣畫。禁不住又走了過去問:「小夥子,你又來賣畫了?」
小夥子又見到這位好心人,就將賣畫的原因說了出來。原來,這小夥子叫宋文新,自幼迷戀畫畫,又肯刻苦用功,畫得一手好畫。但不幸的是,父亡母病,只好靠賣畫束打點生活。每天在此掛出畫後,看畫的人不少,但看看下面的落款,就走開了。
蘇軾聽完他的話後,稱贊他的畫技不錯,並十分同情他的遭遇,說:「你來此賣畫已有多少日子?」
「一個多月。」
「賣了幾幅了?」
「一幅。」
這一說,使蘇軾更加同情。心想,他的畫已有相當功力,可惜沒有名氣,所以,無人問津。就說:「我來幫你一把如何?」宋文新正走投無路,連聲表示感謝。
蘇軾見小夥子如此認真,愈加敬愛。心想,這正應給他幫助,說:「你如以為虛偽之事不幹,那麼,我寫真心實意之言,就不得推卻。」
「好。」
「但不得反悔。」
「好。」
蘇軾提起筆來,在一張畫上寫了「此畫蘇不及」五個字。
小夥子見了蘇軾的題詞,感到十分惶惑,連聲說:「太守乃當今學士,小人不敢當,不敢當。」
蘇軾說:「我題此字,自有道理,你不必擔心。目前通是葬父養母要緊。」小夥子想想沒法,只好簽應了。
這件事發生後,一傳十,十傳百,不幾天全杭州人都知道了,紛紛來看小夥子的畫、買他的畫,他的畫很快都賣出去了。
宋文新葬父之後,去蘇府拜訪,又提起題詞之事。蘇軾笑笑說:「我題此五字,並非完全虛妄。」說畢,拿出他少年時畫的一幅月梅和宋文新的月梅同時掛在壁上。

㈧ 狄仁傑的故事

1、滄海遺珠

狄仁傑早年曾被小吏誣告。工部尚書閻立本時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審問之時發現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稱贊道:「孔子說:『觀過知仁矣。』你真可以說是滄海遺珠啊。」後世遂用「滄海遺珠」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2、白雲親舍

狄仁傑在並州做官時,父母遠在河陽(治今河南孟縣)。他登上太行山,回首南望,見一片白雲在飄飛,對左右的人說:「我的雙親就住在那片白雲下面。」他佇立悵望良久,直到白雲散去方才離開。後世遂用「白雲親舍」、「白雲孤飛」等作為客居他鄉,思念父母之辭。

3、斗南一人

狄仁傑擔任並州法曹時,同僚鄭崇質要到很遠的地方公幹,但是他的母親年老多病。狄仁傑主動對鄭崇質道:「你母親病重,而你卻要出遠門,怎麼能讓親人對遠在萬里之外的你擔心呢?」他去見並州長史藺仁基,請求代替鄭崇質出行。

藺仁基非常感動,聯想到自己與司馬李孝廉之間的不和,深感慚愧,主動與李孝廉和解。他還經常對人稱贊狄仁傑道:「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28]後世遂用「斗南一人」比喻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

4、囚徒哭碑

越王李貞之亂後,武則天為懲治亂黨,定罪六七百家,籍沒五千餘口。司刑使催逼狄仁傑行刑。但狄仁傑認為判決有誤,請求延緩行刑。他密奏武則天,認為一旦按此定罪,將牽連甚廣,何況這些人中有許多是被迫作亂,並非本心所為,可以赦免武則天便下詔赦免他們的死罪,改為發配豐州。

囚犯們途經寧州時,寧州父老在郊外迎接,道:「是我們的狄使君救了你們的命吧?」囚犯們遂相互攙扶著前往百姓為狄仁傑立的石碑前,痛哭流涕,而後又齋戒三日,方才離開寧州。他們到達豐州後,又為狄仁傑立碑,以頌恩德。

5、直責宰相

宰相張光輔討平越王之亂後,縱容部下將士恃功勒索,但卻被狄仁傑所拒絕。他怒道:「你這州官怎敢怠慢元帥?」狄仁傑正色而言道:「您率三十萬大軍平定叛亂,但卻不能約束士卒,反而縱容他們對百姓施暴。越王李貞禍亂河南,現在死了一個李貞,卻又生出了一萬個李貞。

那些被脅迫造反的人主動放棄城池,歸順朝廷,您為何要縱容貪功的將士,去追殺這些人呢?您就不怕冤聲沸騰,直沖九霄雲天嗎!我如能請來尚方斬馬劍,必要斬殺你這罪人。到時我就算是死,也心甘情願。」

㈨ 大理有那些歷史故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理地區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布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年),漢王朝在大理地區設置了葉榆、雲南、邪龍、比蘇4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區正式納入了漢王朝版圖。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屬永昌郡,蜀漢時期分屬永昌、雲南2郡;晉朝時分屬寧州的永昌、雲南2郡,劉宋王朝時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南齊時期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永昌郡;隋代屬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區置有「八州十七縣」,麟德元年(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8世紀30年代,洱海地區「六詔」中的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詔為一,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宮廷政變,建立了大長和國,南詔亡。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後建立了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通海節度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南宋寶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南詔、大理國歷唐、宋兩朝,達500餘年,使雲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統一體,奠定了祖國的西南邊疆,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元代,雲南政治中心東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區設立了上下二萬戶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設路、府、州、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路、鶴慶路、威楚路和雲龍甸軍民府。明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鶴慶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隸廳。1913年,大理地區屬滇西道。1929年,國民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祥雲、彌渡、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3縣。40年代後期,雲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鶴慶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15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3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2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1市11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8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㈩ 寧州的雲南

蜀漢後主劉禪時,丞相諸葛亮於公元225年分東、中、西三路南征,平定南中,調整郡縣,廢益州郡,改置建寧、興古、雲南、永昌、朱提、越西、牂牁七郡。東晉成帝司馬衍分興古郡立梁水郡,設梁水縣。梁水縣屬梁水郡七縣之一,縣轄地除盤溪稱毋單縣屬建寧郡外,大致相當華寧解放前管轄區域。當時梁水郡、縣兩級政權機構均設在今江川縣的舊州。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618),置南寧州,梁水縣屬南寧州。七年(624)析南寧州分置西寧州,西寧州僅領二縣:梁水縣和絳縣(江川龍街)。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八年(639)改為黎州,地號浪廣,隸屬戎州都督府。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五年(737),支持南詔皮羅閣統一了六詔,黎州為步雄部徒蠻所據。五代時,後晉高祖石敬瑭天福二年(937),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絡三十七部首領,率眾10萬進兵大理,討滅原南詔權臣楊干貞的「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設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將府、郡部封給有功大臣及當地部族首領。寧州始為步雄部,後屬東爨酋,為寧部。大理國後期(南宋末年),東爨首阿幾以浪廣割與寧部酋豆圭。
元憲宗蒙哥三年(1253),蒙哥命同母弟忽必烈率十萬大軍征雲南,以兀良合台總督軍事,從臨洮(在甘肅省)進兵,過大渡河、金沙江,同年12月破大理國,殺大理相高祥,國主段興智逃往押赤城(昆明)被執投降。次年(1254)春,忽必烈班師北還,留兀良合台繼續征服雲南未平之地,共平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此時,寧部酋豆圭已逝,其長子普提附元。又次年(1255),兀良合台在原大理國政權行政區劃基礎上,將雲南分為19個萬戶府,下設千戶、百戶,以便軍事統治。任普提為寧部萬戶,領習峨(峨山)千戶和馬籠(新平)千戶,並在西沙(華寧下村)築城。至元十一年(I274)元世祖忽必烈派親信大臣回回人賽典赤來雲南建立行省。十三年(1276),賽典赤把兀良合台軍事統治時期所設立的萬戶、千戶、百戶改為府、州、縣,改寧部萬戶為寧海府,普提為寧海府土知府,其弟普永為土知州,准許世襲,從此,寧州建立了土司制度。為了籠絡民族上層,還封普提長子阿農為臨安路土同知,次子阿只為阿博路(峨山一帶)軍民總管。同年,改寧海府為寧州,華寧史稱寧州即始於此。寧州領三縣:「通海、習峨和剛在下村仁善坊內新建立的西沙縣,隸屬臨安路。元英宗碩德八刺至治二年(1322),撤西沙縣並入寧州,州僅領通海、習峨兩縣。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路為府,將通海、嶍峨二縣劃出。寧州始為與縣平級的行政區,直隸臨安府。清襲明制,華寧仍稱寧州,隸臨安府。據《雍正志》記載:「寧州城,州治在浪廣,元至正年間遷今地。」宣統《寧州志·僑寓帳恭傳》說得更具體:「至正二十八年自浪廣遷州至於西沙。」就是說寧州由浪廣搬到華寧。民國元年(1912)廢州改縣,寧州改稱寧縣。因與甘肅省寧縣同名,遂於2年 10月改稱黎縣(以唐代曾設黎州而名)。21年(1932)4月再改稱華寧縣(縣城緊靠西北面之華蓋山,山上有寧壽寺,又曾稱寧州,取華蓋山、寧壽寺首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一直沿稱華寧縣。1958年10月,華寧縣與杞麓縣合並稱通海縣。1959年10月華寧縣從通海縣分出,恢復華寧縣建置。建國後一直隸雲南省玉溪地區。 1970年1月12日,經華寧縣革命委員會常委討論,玉溪專區革委會批准,撤銷一區革委機構,建立新城、東山、城郊3個公社革命委員會,又將城關鎮並入城郊人民公社。
1981年8月恢復了華寧縣人民政府名稱後,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0月,東山公社改稱登樓山公社,公社黨委及其他組織名稱也隨之改變。
1983年12月設區建鄉時,公社改稱區,原新城、東山、城郊3個公社,更名為新城區、城郊區,並將原城郊人民公社的城關、甸尾大隊和西門、上村的部分村寨劃出,成立了城關鎮,建立了鎮黨委,其餘地區和原登樓山人民公社的部分地區合並成立城郊區,建立了區黨委。
1984年9月城關鎮改稱寧州鎮,黨委名稱也隨之改變。
1987年11月9日至1988年1月25日,撤區建鄉,原城郊區、新城區,改為城郊鄉、新城鄉,鄉鎮黨委同時成立。
1998年12月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將原3鎮6鄉撤並為3鎮2鄉,因此原城郊鄉、新城鄉、寧州鎮「兩鄉一鎮」合並為寧州鎮,撤銷兩鄉黨委。12月1日新寧州鎮黨委正式運行。 一、鎖水塔
古寧州八大景之一。俗稱白塔,位於寧州鎮2公里的黃龍山麓,傍萬松山,臨迎春橋,扼恩永河、白龍河、龍珠河交匯處。古人建以鎖水,故名。此塔建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年至1368年),為密檐式空心方形磚塔,塔身高12米,第一級邊長3.9米,逐級微收,各級出檐0.3米,檐口飾以蓮瓣形。塔座為石徹6級,高3.32米,底級邊長7.8米,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重修。雖經600餘年,經歷6至7度地震,迄今仍巋然聳立。
二、萬松山風景區
萬松山以松樹成林而得名。古詩有吟:「閣前江水繞松樓,入耳清聲盡此峰。萬派朝來春滿麓,千林響處午寒鍾。」景區位於縣城東部,面積約1平方公里,由萬松山、慈光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人墓、鎖水塔、迎春橋、土林及華竹苑等景點組成。萬松山小巧玲瓏,蒼松挺拔,翠柏成蔭,綠色蒼茫,樹林間遍生秋蘭,曲徑通幽,風景秀麗。整座山樹木茂密蒼勁,東部長松,西部長櫟,古樹森森,遮天蔽日。慈光寺、鎖水塔、迎春橋皆為保存較好的明清遺物,慈光寺又是聊齋故事「狐狸冢」的發源地。
三、西沙映月
古寧州八大景之一。俗稱雙月潭,又名浮月泉,位於寧州鎮西北隅7公里沖麥村阱內,中有水池,四周森林茂密,面積兩畝余。地下水百餘條,從白沙底汩汩湧出,清澈透明,滾滾翻騰,有如葡萄串珠。下面浮黑沙,風吹波動,忽聚忽散,變化萬千。又若明月朗照,玉盤盛珠;更似繁花重疊,珊瑚環繞,尤為宜月夜觀賞,水天一色,皎潔若鏡。華寧舊縣志載雲:「西沙印月」,地與通海、江川毗鄰,公路暢通無阻。
四、春雷古洞
古寧州八大景之一。俗稱龍洞,位於寧州鎮4公里的陽暮山麓龍洞河旁,系中生代石灰岩形成,每春雷出時,人間憒憒,洞中已隱隱有聲,幫得名春雷古洞。山腳共有3個洞,上洞空曠如數間屋,下洞有泉出其中,中洞深約數公里。洞內深窄縣殊,高矮迥異,寬處10米,窄處約1米。高者30餘米,低者半米許,岔道分歧,孔穴繁復。洞頂鍾乳垂吊,洞底底石筍叢雜,洞壁有若長廊屏風,有如龍蛇盤旋、群鳥翱翔的,有似洞府開門、戛然有聲的,有高大如廳堂的,有窄狹如小徑幽谷的,諸如「石樓梯」、「仙人過橋」、「二龍搶寶」、「五百羅漢」、「石鉦」、「石鼓」、「石幡」、「石燈籠」。
五、象鼻溫泉
古寧州八大景之一。位於華寧城南12公里處,有山形如象鼻,原建有一間火龍廟,內供石象一尊,現廟已毀。石象被搬到橋南洗澡塘村廟內保存。象鼻嶺腳,石壁屹立,林木叢生,岩隙間湧出溫泉兩股,相去10多米,水溫攝氏38度至40度,屬碳酸泉,清澈如玉,水中含鈣、鎂、鍶、鐳、鋅、硫等13種有益人體的元素,對防治皮膚病、風濕病等有特殊療效。又因勢鑿石砌牆,左為女塘,右為男塘,故名象鼻溫泉。每逢花朝月夕,春秋佳日,遠近浴人,不絕於路。許多遊客騷人都為徐霞客、楊升庵未能至此游而惋惜,發出「惜不遇升庵,湯名書第一」的感慨。清代寧州詩人張凌雲吟道「天下湯泉莫漫誇,傳聞溫沼讓西沙;嶺如象鼻嶺無異,水比安寧水更嘉;入浴解教人似玉,到來幾許貌如花;春寒我欲頻經此,童冠謳歌樂歲華」。
六、爪水拖嵐
寧州公園
古寧州八大景之一。位於城東2公里的迎春橋下游龍珠河、恩永河匯合處。白龍河(舊稱浣江)發源於江川縣雄關老尖山,流經沖麥、朱家沖、普沼,進入寧州壩子,納龍潭河(恩永河)、王馬小沙河水在迎春橋下游與龍珠河河匯流而成的水似「爪」字形,秋冬季節常有崗氣蒸騰,故稱「爪水拖嵐」。「爪水作字流,蒸崗松山下;相映蔚藍天,合號染溪者」便是詩人何宗淮對這一景觀的真實寫照。迎春橋、白塔、龍珠河構成一幅優美畫面。舊時將龍珠河稱為「爪江」。現已看不到「爪水拖嵐」的景觀。
七、陽暮回光
古寧州八大景之一。位於縣城東5公里的三台山之西南有一陽暮山,為大卓旗山東干之干脈,高約900餘尺,周15餘公里,此山視之蠢蠢若不堪與樓山為奴者,日光入地,返照橫空,則經紫萬狀,變幻頃項刻,素有「陽暮回光」稱謂。
八、樓山聳翠
古寧州八大景之一。距城東南15餘公里,屬大卓旗山東干脈,高2491米,周20餘公里,為景內名山,孤峰聳翠,峭壁凌空。山上有天池,水無源,蓋為雲氣所積也,木葉落其中,即有異鳥銜去。在陽關明媚的春夏或是秋高氣爽的時節登上山頂,極目遠眺,則撫仙、星雲、杞麓3湖盡收眼底,煙波浩渺,遠山近水相得益彰,讓人心曠神怡,大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登樓山風景區是一個風景秀麗、空氣清鮮的森林浴場,有國有森林92160畝,以華山松為主。森林茂密,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更為可觀的是在山頂所見的地域,竟與舊時華寧所轄之境相當,可觀賞寧州「無江三半江、無海三半海」、「樓山日出」、「樓山聳翠」等景觀。
九、火特風景區
位於縣城東北面的分水嶺至盤溪公路沿線,海拔2376米,磷礦儲量約3億噸,森林茂密,植被較好。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在火特開展大煉鋼鐵的群眾運動,開挖了許多土窯,砍伐森林大煉鋼鐵,當地的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如今可以隱約看到一些土窯,見證當年大煉鋼鐵的場景。隨著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的實施,曾遭到嚴重毀壞的森林已得到恢復,到處是鬱郁蔥蔥的景向。每年二三月份,山茶花、映山紅等競相開放,是人們春遊的好去處,夏天更是避暑的好地方。尤其是當地加工腌制的火腿,更為引人注目,因當地海拔高、濕度大,加之農民養豬不喂飼料,所生產的豬肉肉質較好,也比較香,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十、邑格沖民族生態園
位於華寧縣城東南方向15公里處的一條山谷,距象鼻溫泉度假村僅8公里,距離不算太遠,非常適合陡步探險者旅遊。邑格為彝族話,邑是水的意思,格是流動之意,邑格沖是流水不止之意,叫這么個名就是因為有不知源於何處的泉水淌滿了整個山谷。比起不遠處文靜、秀氣的象鼻溫泉度假村來,邑格沖多了幾分原始和險峻。風景秀麗,氣候陰涼,區內旅遊資源豐富,集石、洞、林、竹、溪、流、瀑布為一體,可觀性強,還有怪石、險峰以及石樹奇特的景觀,是徒步旅行、康體健身的好去處。
十一、慈光寺
通濟橋
坐落於縣城東2公里的萬松山巔西麓,始建於明朝天啟年間,現存殿宇系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整個建築群坐東向西,由天王殿、藏經樓、紫金殿、玉皇殿、觀音殿及廂房、方丈組成,形成大小6個院落,佔地1900餘平方米。殿宇建築風格為歇山頂和硬山頂、抬梁式構架。紫金殿以供奉的9尊銅佛得名,其中如來佛千餘斤。院中植有兩株桂樹,生氣盎然,每逢金秋,銀花怒放,三開三謝,香飄數里,州人視為寶樹。寺內陳匾聯甚多,其中有復制北宋米芾所書「寶藏」匾、明末董其昌題書「江聲任日夜,樹色無冬春」聯、明末寧州土知州祿洪題書「紫金嚴相」匾、清末州人朱家寶所書「慈光寺」匾。
十二、文廟
寧州古建築之一,位於縣城寧秀街,自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間不斷興建、重修、擴建功立業而成。整個建築群坐北向南,由大成殿、啟聖宮、明倫堂、名宦鄉賢祠、忠義孝悌祠、大成門、騰蛟起鳳門、泮池、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等組成,佔地3640平方米,以一條中軸線對稱布局。建築風格為單檐歇山頂、斗拱式構架,檐柱、額枋、雀替雕刻彩繪,正脊、垂脊、戧脊飾以陶制寶瓶、仙人、獸頭等。
十三、寧壽寺
寧州古建築之一,俗稱頂寺,位於縣城北1公里的化蓋山南麓。始建於明初,清咸豐十年(1860年)曾毀於兵燹,現存建築系光緒年間陸續重建。整個建築群坐北向南,東西寬30米,南北長130米,佔地3900平方米,由金剛殿、盤龍祖師殿、大雄殿、諸佛殿、關聖宮、魁星閣、雪神殿、天王殿、太白閣、玉皇閣以及其它附屬房舍組成,從山門至最後的玉皇閣以一條中軸線對稱布局,形成大小14個院落。建築風格為歇山頂和硬山頂、抬梁式構架,檐柱、額枋雕刻彩繪,主殿有斗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