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故事
司馬光小時侯聰明好學,他常常擔心自己的知識不如別人的多,所以不管學什麼,都要比別人多花一倍的功夫。他跟一些小孩子一起讀書,其他小孩子讀了一會兒勉強能夠背誦,就一起出去玩了。
只有司馬光一個人還坐在書房裡,在認認真真的讀書。而每次這個時候,司馬光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直到把書背的滾瓜爛熟了才出去玩。長大以後,司馬光仍然堅持著這種勤懇用功的作法。
曾經用木做了一個枕頭,取名叫"警枕",因為枕頭是圓的,所以人一翻身枕頭就會落到地下,"砰"的一聲,自然會把人警醒。因此,司馬光每次在半夜裡聽到響聲,便馬上起床,點燭讀書。由於勤奮好學,司馬光終於成了一名著名的學者。
(1)司馬光的故事擴展閱讀
司馬光 ,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
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司馬光的獨樂園,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資治通鑒》書局所在地。這里環境幽美,格調簡素,反映了園主的情趣和追求。
其書局在汴京時已奉詔成立,除了司馬光之外,當時的著名學者劉恕、劉攽和范祖禹都參與了書局的工作。其中,司馬光任主編,劉恕、劉攽、范祖禹為協修,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擔任檢閱文字的工作。司馬光來洛陽後,便把《資治通鑒》書局由汴梁遷到洛陽。
在獨樂園中常住的不僅有書局的工作人員,當時洛陽的名賢如二程、邵雍、文彥博等也常來此聚會,堪稱是一個學術中心。
⑵ 司馬光圓木警枕的故事
司馬光從小到老,一直堅持不懈地學習,做官之後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圖書和卧具,再沒有其他珍貴的擺設。卧具很簡單:一架木板床,一條粗布被子,一個圓木枕頭。
為什麼要用圓木枕頭呢?說來很有意思,當讀書太睏倦的時候,一睡就是一大覺。圓木枕頭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極容易滾動。只要稍微動一下,它就滾走了。
頭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聲,他驚醒了就會立刻爬起來讀書。司馬光給這個圓木枕頭起了個名字叫:「警枕。」
(2)司馬光的故事擴展閱讀:
司馬光用這種方法來逼迫自己苦學,可謂對自己很狠。而這種習慣,其實也並非他自己的主張,那是家風使然。司馬光的家世很是傳奇。
其先祖司馬孚,是司馬懿之弟,也是一位以學問著稱的學者,司馬家好學之風早在三國時代就已經養成了。古代講究學而優則仕,所以司馬家歷代不僅多出讀書人,也多出官員,還多有大官。
當然不是靠錢財買官,司馬家的人,都是靠的家學,司馬光的爺爺司馬炫,是北宋第一批進士。司馬炫去世得早,但留下了許多財產,剛剛成年的司馬池。
也就是司馬光的父親,面對這一大堆財富,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全部分給族人。因為他的追求根本就不在於錢財,而在於學問,抱著一大堆錢財,不僅要操心如何打理。
還要應付來自他人的紅眼之光,如何能專心讀書?博學多識的司馬池,在為官之後,也因為好學收到了遠比錢財寶貴的回報,在政務上更是多有驚人之舉。
比如當時朝廷修建宮殿,向司馬池所在的地區征調竹子,問題是這一地區並不產竹子,可見朝廷方面負責此事的官員,定是一個不學無術之徒。
就在其他縣的官員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時,司馬池卻想出了對策。他依靠自己的博學,知道臨近某地生產竹子,便一面向朝廷請求寬限日期,一面命人去大量購買。
然後直接轉運到京城,第一個完成了任務。因此受到朝廷重視的司馬池,開始在中央擔任一些重要職務,都有十分出色的政績。
當然他最出色的「政績」,還是在於為北宋王朝培養出了一位名臣,那就是他的兒子司馬光。司馬池對於司馬光的教導,極其嚴格。司馬光6歲開始讀書。
7歲時就被要求將難度頗高的《左氏春秋》熟背出來,還要講出書中的大意。嚴格要求的同時,司馬池更是深知讀死書、做書獃子要不得,因此很注重對司馬光其他方面的教導與訓練。
時常帶他出去「見見世面」,接觸一些朝中的官員和天下的學者,談論學問,商討時事,讓他在見識與知識上保持同步增長。司馬池一生所任官職較多,東西南北都有。
他在到異地上任時,都會帶上司馬光,並為其講解沿途風土人情、歷史名勝、名川大山,讓司馬光在「讀萬卷書」的同時,又有了「行萬里路」的社會實踐。
在父親精心教導之下成長起來的司馬光,也確實不負父望。他在步入仕途之後,不追求功名利祿與榮華富貴,始終致力於治國理政與研究學問。他的俸祿收入並不少。
朝廷還提供了多達一百多畝的所謂職田來當福利。但他一直是布衣粗食,錢財多拿來周濟窮人,生平所好就是讀書、藏書,在這方面,他可算得上天下首富,手握藏書數千冊。
最能體現司馬光好學之心的,則是一個細節——讀書之法。這里所謂的讀書之法,指的是如何拿書翻書。司馬光讀書時,首先身體坐得極為端正。
然後用右手拇指輕輕地把書托起,再用左手食指輕輕揭開每一頁。他的要求是讀過之後,書本不能出現任何折皺印痕。與先輩一樣,司馬光不僅自己極為好學,也將這種家風向下傳承。
他的兒子在看書時,就曾因為動作粗魯被他一頓教訓,並告誡道:對於商人而言,錢就是根本,要重視;對於讀書人而言,書就是根本,要愛惜。
⑶ 司馬光的故事還有哪些呢
1、誠信賣馬
司馬光想賣馬。這匹馬純潔美麗,高大有力,溫柔,但夏天有肺病可惜。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在夏天患有肺病,所以你必須告訴買主。」管家微笑著說:「哪個像你?我們怎麼賣馬?說出來!」
司馬光不同意管家的意見,並對他說:「一匹馬要做多少錢對人民來說不是真理,而作為一個壞人的名聲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必須誠實,如果我們正在失去誠信,損失會更大。「管家聽著蹦極。
2、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3、低調淡泊
司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華。他在「《訓儉示康》中提到長輩們會在下班後穿上華麗的衣服。他總是害羞,臉紅並脫掉它。當他在元朝中期時,他接受了宗宗的采訪。在宴會宴會上,每個人頭上都滿是鮮花,肆無忌憚地演奏著音樂,但是司馬光正坐在危險之中,沒有戴花。在被同行提醒後,司馬光不願意戴小花。
司馬光有一個老僕人,一直稱他為「君士秀才」。有一次,蘇軾來到司馬光福,聽到僕人的名字,忍不住笑了,開玩笑地說:「你的家不是學者,已經是丞相,大家都叫'君士祥公'!
「老僕人震驚了,見到你後來司馬光,尊敬地尊重「君士香宮」,高興地說道:「幸運的是,達蘇單身漢教會了我......」司馬光嘆了口氣,嘆了口氣:「我的老僕人,生活被子壞了。「
4、藏書故實
司馬光家擁有豐富的藏書。當他在洛陽時,他購買了20英畝的土地,建造了一個「單一的天堂」,以及一系列關於西藏歷史的書籍。還設立了一個「閱覽廳」,5000冊精品和好書,以及2400冊的眾神之書,都要寫出來。
好保護書,每年兩次到重陽之間,在晴朗的日子裡,設置一個揭露書籍的案例。桌子很乾凈,上面覆蓋著鮮花,家裡人坐著看書。讀書時,不要空手拿著書,只怕手弄濕。在收集了數十年的書籍之後,他的書籍仍然是新的。
5、堅不納妾
北宋學者有著豐富的生命,他們有一種傲慢的風格。司馬光與王安石和岳飛一樣,極為罕見。結婚三十年後,他的妻子張女士沒有分娩。
司馬光並不關心她的心,也沒想過要生孩子。張女士急於半死不活。有一次,她和司馬光一起買了一個漂亮的女人,安靜地放在卧室里,自己出去了。司馬光見面,沒注意,就去讀書讀書。美女也沿著書房走。
在斬首之後,她拿出一本書翻過來。她問我:「中尉書是什麼樣的?」司馬光遠離她,她有一張臉和一雙手。回答:「中尉是一本書,一個官方的位置,而不是一本書!」美麗很無聊,她很失望。
6、典地葬妻
司馬光在洛陽編修《資治通鑒》時,居所極簡陋,於是另闢一地下室,讀書其間。當時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陽,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層,最上一層稱朝天閣。
洛陽人戲稱:「王家鑽天,司馬入地。」司馬光的妻子去世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理喪,盡了丈夫的責任。司馬光任官近40 年,而且官高權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讀歷史,讓人深思。
司馬光,宋仁宗寶元元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人和下任大臣之門。太史,溫國公,齊文正的禮物是紳士和紳士,他勤勞勤奮。隨著「日常力量不足,其次是夜晚」,其個性是儒家思想和教育的典範,並一直受到人們的欽佩。
司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