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秦朝的小故事

秦朝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4 09:41:30

1. 一個秦朝歷史小故事50字

博浪沙鐵錐襲秦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焚書坑儒、修阿房宮,引得天怒人怨。張良懷濟世之才,亡國之恨,與大力士滄海公結為莫逆之交,密謀刺殺始皇為萬民雪恨。他們埋伏在博浪沙,待始皇東游的車隊經過,滄海公將120斤的大鐵錐飛擲出去,鐵錐發出裂帛般的破空撕裂聲,四周的衛士都被這聲音嚇得呆若木雞,鐵錐准確擊中始皇座車,車輛頓時碎裂,木片四處飛濺,卻不見始皇在內。原來始皇自知天下皆怨,所以備下副車以防行刺。張良見一擊不中,遂隱姓埋名,潛心治學,後來輔佐漢高祖劉邦,運籌帷幄,開創了大漢天下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春;秦國大軍將趙國軍隊圍困於巨鹿,准備全部殲滅。這時趙國向楚懷王求救,楚懷王於是就派項羽前去解圍。項羽率軍渡河後,就勒令手下把船全部鑿沉,飯鍋全部砸破,岸邊的房屋全部燒光,以此來激勵士兵,表示將戰斗進行到底,決不退縮。經過激烈的戰斗,楚軍包圍了秦軍,截斷了秦軍運糧的路線,大破秦軍,取得了勝利。

太監趙高亂政

趙高何許人也?秦王朝泱泱大國竟然敗在一個太監手裡,實在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趙高如此必然有他的目的。後來終於有人考證發現,趙高原來是原趙國貴族的後代,秦始皇滅掉趙國後,他父親因為有罪,於是他便隨同獲罪被處於宮刑,做了一個太監。趙高是為了報仇,才設法親近秦始皇,獲得秦始皇的親睞,秦始皇在的時候他懼怕贏政的威嚴,變效仿越王勾踐事吳,忍辱效秦,秦始皇一死他便開始策劃了一系列讓胡亥當皇帝的計劃,最終利用胡亥攬得大權,一步步設計讓秦王朝衰敗下去,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秦始皇生前曾立下遺詔,讓長子扶蘇繼承皇位,當時詔書和玉璽就交在趙高手裡,皇帝一死,丞相李斯私心重重,就怕新君即位自己的地位不保,在猶豫的時候被趙高看穿心事,便挑破現在惟恐天下大亂應該立刻封鎖了秦始皇已經死去的消息,然後趙高先去找次子胡亥,想說服胡亥纂奪皇位。胡亥開始不從,認為應該遵從父命,如果廢兄立弟,有不義的嫌疑,不遵守父親的遺願,靠他人幫助也是無能的表現,做那無能又不義的舉動,必然會招來天下人的反對甚至會禍害整個國家。但是趙高畢竟是胡亥多年的老師,深知胡亥的心事,他用古代湯武殺主天下稱義,衛君殺主國人皆服連孔子也認為不是不孝的故事說服胡亥。
然後趙高找到李斯,點破李斯心事,說:「如果扶蘇當上了皇帝,必然重用蒙恬將軍為丞相,你就只有回歸故里養老的份了。」李斯雖為一代名相,卻是一個非常嫉妒賢能和愛惜名利的人,當年在做廷尉的時候就因為韓非的才華超過自己就想法逼人家自殺,私心作祟加之衡量利弊後,在趙高的再三說解下李斯終於同意支持胡亥即位。
於是三人假造了兩份詔書,一份立胡亥為太子,一份指責公子扶蘇和蒙恬戍邊10年不思進取,耗費了大量錢財還多次誹謗皇帝,為子不孝為臣不忠,要求扶蘇和蒙恬自殺。扶蘇本性善良,信以為真,當時就自刎身亡,蒙恬來不及阻擋,但是為了不蒙冤而死,他不自殺,最後也只好任由來使把自己囚禁在陽固。
扶蘇死後,趙高和李斯立即為秦始皇發喪,並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
趙高扶持胡亥做了皇帝後,一步步為自己纂權設下了圈套,他先把李斯弄下台,然後再一個個把那些反對自己的大臣都除掉,讓胡亥的實權被架空,整個朝政都纂在自己的手裡。
公元前207年,看到秦王朝的政權已經到了民心盡失的地步,只顧自己享樂的秦二世在人們心目中成了無道的昏君,趙高借平民憤讓女婿閻樂帶兵進入殿里將胡亥殺害。胡亥死後,趙高自以為民憤已平,遂立胡亥的侄子子嬰為皇帝。那想子嬰聰慧過人,早有除掉趙高的念頭,子嬰和兩個兒子密謀騙了趙高,將其誅殺於內宮,滅了這個太監的三族。自此,太監亂政方得平息,可惜這個時候的秦王朝已經給這個太監弄得氣數已盡了,子嬰縱有抱負也難挽回亡國之災。
因此我看,秦朝不是敗在秦二世手裡,而是毀在這個太監操縱的一系列暴政手裡。

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2. 秦朝有哪些歷史故事

秦朝歷史故事有泰國的始祖、五張羊皮、秦晉崤山大戰、村民營救秦穆公、按圖索驥、商鞅變法、雞鳴狗盜、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長平之戰。

呂不韋的大買賣、秦始皇統一六國、孟姜女哭長城、宰相李斯、繆毒作亂、孺子可教矣、荊軻刺秦王、高漸離、焚書坑儒。

怕死的秦始皇、秦二世篡位、胡亥的殘暴統治、趙高指鹿為馬、陳勝吳廣起義、草原英雄冒頓單干、巨鹿之戰、最後的帝王子嬰。

1、焚書坑儒

藺相如完璧歸趙,發生於戰國時期的漢族歷史故事。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邯鄲,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讀歷史愛中國:秦朝故事

3. 秦朝的小故事 急急急!!!!

秦王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並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他把荊軻收在門下當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自己的飯食、衣服讓荊軻一起享用。荊軻當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ā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太子丹說:「拿兵力去對付秦國,簡直像拿雞蛋去砸石頭;要聯合各國合縱抗秦,看來也辦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見秦王,挨近秦王身邊,逼他退還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應了最好,要是不答應,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荊軻說:「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說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還有秦國將軍樊於期,現在流亡在燕國,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著樊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為難,說:「督亢的地圖好辦;樊將軍受秦國迫害來投奔我,我怎麼忍心傷害他呢?」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裡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說:「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說不出口。」

樊於期連忙說:「什麼主意,你快說啊!」

荊軻說:「我決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見不到秦王的面。現在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著你的頭顱去獻給他,他准能接見我。」

樊於期說:「好,你就拿去吧!」說著,就拔出寶劍,抹脖子自殺了。

太子丹事前准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葯煮煉過。誰只要被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他把這把匕首送給荊軻,作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個年才十三歲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咸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荊軻到了咸陽。秦王政一聽燕國派使者把樊於期的頭顱和督亢的地圖都送來了,十分高興,就命令在咸陽宮接見荊軻。

朝見的儀式開始了。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台階。

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那副威嚴樣子,不由得害怕得發起抖來。

秦王政左右的侍衛一見,吆喝了一聲,說:「使者幹麼變了臉色?」

荊軻回頭一瞧,果然見秦舞陽的臉又青又白,就賠笑對秦王說:「粗野的人,從來沒見過大王的威嚴,免不了有點害怕,請大王原諒。」

秦王政畢竟有點懷疑,對荊軻說:「叫秦舞陽把地圖給你,你一個人上來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裡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秦王政。秦王政打開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秦王政又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打開,到地圖全都打開時,荊軻預先卷在地圖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來了。

秦王政一見,驚得跳了起來。

荊軻連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過去。

秦王政使勁地向後一轉身,把那隻袖子掙斷了。他跳過旁邊的屏風,剛要往外跑。荊軻拿著匕首追了上來,秦王政一見跑不了,就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

兩個人像走馬燈似地直轉悠。

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台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準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無主,也沒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員中有個伺候秦王政的醫生,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葯袋對准荊軻扔了過去。荊軻用手一揚,那隻葯袋就飛到一邊去了。

就在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

荊軻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過去。秦王政往右邊只一閃,那把匕首就從他耳邊飛過去,打在銅柱子上,「嘣」的一聲,直迸火星兒。

秦王政見荊軻手裡沒有武器,又上前向荊軻砍了幾劍。荊軻身上受了八處劍傷,自己知道已經失敗,苦笑著說:「我沒有早下手,本來是想先逼你退還燕國的土地。」

這時候,侍從的武士已經一起趕上殿來,結果了荊軻的性命。台階下的那個秦舞陽,也早就給武士們殺了。

4. 關於秦朝的簡要小故事兩則

1)秦始皇統—中國後,扶蘇曾多次議政,對於治國、安定天下頗有見地。秦始皇三十五年(的212),侯生、盧生等人議論皇帝,並雙雙逃走。秦始皇聽到消息後極為憤怒,下令御史進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阮之之咸陽」。身為秦始皇長子的扶蘇不同意父親焚書坑懦的舉措,多次上書諫議,勸阻秦始皇。他認為「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趕快中止錯誤的舉動。扶蘇的勸諫觸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在上郡監蒙恬的大軍。

2) 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數趣之。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

大意:胡亥假造聖旨,賜死扶蘇,扶蘇接到後就要自殺,蒙恬制止他說:「皇上沒有立太子,讓你來監督我帶著30萬士兵守護邊疆,這是對你多大的信任啊,現在你單單見到一個使者來賜死就自殺,難道不怕有詐么,請派人去確認一下,也不遲啊」扶蘇是個仁義的人,他對蒙恬說

5. 說有秦朝的一些故事啊!越多越好!

斬木為兵

這個成語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著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里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餘的壯丁。這兩個屯長一個叫陳勝(字涉),是個雇農;另一個叫吳廣,是個貧農。他倆原來並不認識,現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陳勝、吳廣一行往北拚命趕路,一點也不敢耽誤。因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才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扎了營,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並商定借著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群眾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後提著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了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這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著陳勝、吳廣一塊兒干。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將項燕報仇。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佔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里投軍。
人們將「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簡化成「揭竿而起」這個成語,比喻高舉義旗,起來反抗。多泛指人民起義。

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來源於歷史故事。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專政,他們為保住自己權勢,假傳「聖旨」,令本應繼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兒子扶蘇自殺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趙高做了宰相高職,想億伺機再推倒胡亥篡奪皇權。趙高狡猾陰險,他知道自己出身低下,各大臣都不服他。為了測試各個官員對他的態度,一日,趙高拉來一隻鹿,當著眾大臣的面對胡亥說:「陛下收下這只卑臣千方百計尋得的好馬吧!」胡亥笑道:「丞相是否搞錯了?你拉來的是一隻鹿哇,哪裡是良馬?」趙高並不理會皇帝的話,卻仔細觀察周圍人的反應,有人跟著趙高隨聲附和,有人卻說真話指出是鹿非馬。

結果,說真話的陸續都被趙高設計殺害了。從此,留下「指鹿為馬」成語。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了「假上將軍」,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巨鹿。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打這以後,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將軍,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

楚河漢界
來源於楚漢戰爭。「楚河漢界」在古代的滎(xing)陽(屬鄭州)成皋一帶,該地北臨黃河,西依邙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興師動眾的戰場。公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項羽糧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從此就有了楚河漢界的說法。至今,在滎陽廣武山上還保留有兩座遙遙相對的古城遺址,西邊那座叫漢王城,東邊的叫霸王城,傳說就是當年的劉邦、項羽所築。兩城中間,有一條寬約300米的大溝,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鴻溝,也是象棋盤上所標界河的依據

霸王別姬

楚漢相爭,諸侯多叛楚歸漢。漢王聽從張良等人的計策,與諸侯會合擊楚。當時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盡,被漢王軍隊重重包圍。霸王項羽夜不能寐,忽聽四面楚歌同時響起,原來此為張良的計謀。他知道項羽軍士都是楚地人,於是便命漢軍高唱楚歌,以動搖楚軍軍心。項羽聽後大驚,嘆道:「難道漢王已經得到楚地?怎麼他軍中楚人這么多?」於是起床,在帳中飲酒。霸王有寵姬虞姬和烏騅駿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見此情況,自知將敗,泣淚數行。左右見霸王別姬也都凄然淚下,莫能仰視。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當劉邦和項羽共同推翻了黑暗殘暴的秦王朝以後,項羽因為他的勇敢,天底下的人都願意為他賣命,這時候項羽的力量非常的強大,而劉邦的勢力比較起來就很弱小。這時候,劉邦跟項羽打仗,就好象拿雞蛋去碰石頭,劉邦非常的害怕。
於是項羽自己封自己為西楚霸王,還要封劉邦為漢王。當時項羽最好的參謀長范增知道以後劉邦一定是項羽最最厲害的對手,就勸項羽在今天的陝西一個叫鴻門的地方請劉邦吃飯,想乘機除掉劉邦,好建立大楚王朝。范增在宴會上安排了一個舞劍的節目,由項羽的一個武藝非常好的親戚叫項庄的來表演,其實是想乘機刺死劉邦(劉邦有一個別名叫沛公)。
可是項羽的另外一個親戚知道了這個消息後,馬上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劉邦,並且在項羽面前幫劉邦說好話;第二天劉邦來吃飯,在項羽面前表現得非常聽話,好象非常尊敬項羽,結果在項庄舞劍的時候,項羽心一軟,並沒有在吃飯的時候殺死劉邦。後來劉邦的勢力漸漸強大起來,最終讓項羽在烏江自殺。
所以成語當中有一句話叫:項庄舞劍,意在沛公,意思是項庄真實的目的是刺殺劉邦,而不是表演劍術。
約法三章
故事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 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 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 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看,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6. 有關秦始皇的小故事。

1、有一次秦始皇出巡時,在湘山祠遇到大風,幾乎不能渡河。秦始皇問博士(當時的一種官職)說:「湘君是什麼神?」

博士回答說:「聽說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埋葬在這里。」秦始皇對這個湘君非常生氣,認為是在故意與他作對,就派人把湘山上的樹全部砍光。因為當地是紅土,湘山也變成了紅色的禿山。

2、秦始皇晚年想長生,召了一批方士術士為他煉丹治膳。這可急壞了方士術士們,他們清楚,盡管說得天花亂墜,但真正要煉取長生的葯食並不可能。有一天,秦始皇見他們天天給自己進食的金丹沒有效果,發了脾氣,要殺方士術士們。

領頭的徐福一看急了,連忙跪下,說,陛下,不是金丹沒有效果,金丹丸要和翡翠環配著食用,請陛下息怒,即日給陛下奉上翡翠環。秦始皇見這么說,權且放了眾人,令午膳獻上翡翠環。秦始皇走後,眾人又喜又憂,喜的是今天過了一道生死關,憂的是,哪裡弄可以食用的翡翠環?

還是徐福多謀,對膳師耳語了幾句,午膳竟然給秦始皇真的獻上了一道「翡翠環」。所謂翡翠環,實際是一道用瓠子和蝦子做的菜,翡翠言其色,蝦環言其形,用翠綠的瓠子切成圓片,中間挖空成環,蝦仁套入環中。

這道菜雖然沒有用真正的翡翠,但秦始皇見其形色可愛,倒也沒有計較。待到細細品嘗之後,更覺得神清氣爽,從此天天要吃,此菜竟然由此成了千古名饌。

3、公元前227年,荊軻受燕國太子丹命,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與秦舞陽一起,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嬴政繞柱子而走,荊軻緊追不舍。嬴政拔劍來斗荊軻。荊軻匕首相迎,此二人你來我往,你砍我擋。

兩人酣戰20回合之處,嬴政大喝一聲,一劍朝荊軻砍去,荊軻措手不及,被砍翻在地,嬴政復上,一腳踏在荊軻胸脯上說:「認識寡人的寶劍嗎?荊軻連忙喊道:「陛下饒命!」嬴政揮劍斬下其頭顱,嘆道:「可惜你非我大秦子民,否則必是寡人身邊的好劍客!」

4、秦始皇跑馬修金堤,傳說金堤是秦始皇修的。秦始皇剛統一中國,就提出「南修金堤擋黃水,北修長城攔大兵。」那時候,黃河年年在濮陽一帶決堤成災。

秦始皇下旨要在黃河漲水前,修一條黃河大堤,取名「金堤」。然而,在哪兒修呢?秦始皇騎上馬,叫監工大臣跟著,馬跑到哪裡,就修到哪裡。他沿著黃河跑了二百多里,馬蹄印就成了修金堤的線路。

5、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領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舉行封禪大典。封禪是古代統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種儀式。所謂「封」,是指築土壇祭天。所謂「禪」,是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

由於長期不舉行這種活動,大臣們都不知道儀式該怎樣進行,於是秦始皇把儒生召來詢問。儒生們眾說紛紜。秦始皇聽了覺得難以實施,便斥退儒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開辟車道,到泰山頂上立了碑,舉行封禮。之後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禪禮。

7. 尋找有關秦朝的小故事。

)秦始皇統—中國後,扶蘇曾多次議政,對於治國、安定天下頗有見地。秦始皇三十五年(的212),侯生、盧生等人議論皇帝,並雙雙逃走。秦始皇聽到消息後極為憤怒,下令御史進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阮之之咸陽」。身為秦始皇長子的扶蘇不同意父親焚書坑懦的舉措,多次上書諫議,勸阻秦始皇。他認為「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趕快中止錯誤的舉動。扶蘇的勸諫觸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在上郡監蒙恬的大軍。

2) 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數趣之。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

大意:胡亥假造聖旨,賜死扶蘇,扶蘇接到後就要自殺,蒙恬制止他說:「皇上沒有立太子,讓你來監督我帶著30萬士兵守護邊疆,這是對你多大的信任啊,現在你單單見到一個使者來賜死就自殺,難道不怕有詐么,請派人去確認一下,也不遲啊」扶蘇是個仁義的人,他對蒙恬說

8. 求一些秦朝的歷史故事

秦朝統治時期,全國人口不過二千萬,但是被征發築長城、守衛開發南方、修築奢華的阿房宮、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勞役,合起來共用了二三百萬人之多,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賦稅.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百姓們的負擔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苦。
公元前二零九年陽城(河南省登封縣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名軍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去防守。他們每天都急著趕路,怕誤了日期。因為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
這些人走到大澤鄉(安徽省宿縣東南)時,趕上連日大雨,路被淹沒,無法通行。他們只好停下等待,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了。
民工中有一個叫陳勝的,他和他的朋友吳廣偷偷商量:「這里離漁陽有幾千里遠,怎麼走也趕不上期限了,難道我們白白去送死嗎?」吳廣說:「咱們逃跑吧。」陳勝說:「不行,逃走被抓回來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強,百姓們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聽說秦二世是小兒子,該當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蘇。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是條好漢,咱們打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國的人一定會來幫助我們的。」
於是陳勝把大家召集起來說:「男子漢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中註定的嗎?」
大家贊成,一致推選陳勝、吳廣為首領,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澤鄉佔領了,他們打起了「楚國」的旗號。臨近的農民聽到消息紛紛響應,沒有武器,他們就砍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隊伍很快壯大起來,歷史上把這叫做「揭竿而起」。
這支起義軍打下了陳縣(河南省淮陽),陳勝被擁戴為「王」,國號叫「張楚」。
在這支起義軍的帶動下,各地百姓紛紛殺了官吏,響應起義,風暴席捲了大半個中國。
但是因為起義軍的戰線太長,號令不統一,在秦軍的猛烈反擊又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僅維持了三個月就失敗了,陳勝也被叛徒殺害了。但是由他們點起的反秦烈火到處燃燒起來,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希望對你有幫助

9. 秦朝 故事

一字千金
典 故

秦國相國呂不韋門下擁有賓客三千,家僮萬人。這些文人在他組織下共同編寫了一部二十六卷二十多萬字的巨著,內容包羅萬象,通貫古今,題名為《呂氏春秋》。

書成之後,他下令把全書張掛在京城咸陽的市門上,一旁放著千金重賞,公開宣布說:「誰能指出書中不足、增加或刪去一字者,賞給千金。」

著作公布一個多月,前來觀看的人成千上萬,卻始終沒有一個人出來改動一字、領取千金之賞。於是,呂不韋下令集中人力抄錄全文傳送各地,他的名聲因此遠揚天下。
指鹿為馬
秦二世 趙高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10. 秦漢時期的歷史小故事

1、指鹿為馬

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著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丞相為什麼駕著一頭鹿呢?」趙高說:「這是一匹馬啊!」二世說:「丞相錯了,把鹿當做馬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啊!(如果)陛下認為我的話不對,希望(陛下允許我)問一問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說是鹿,一半說是馬。在這種情況下,秦王不能再堅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順從趙高的說法。

2、一刀兩斷

西漢初年,韓信被封為齊王之後,丞相蕭何擔心韓信兵權太大威脅劉家天下,就找樊噲共商計策。樊噲自鳴得意,連誇自己是如何斗敗項羽而保主公劉邦的,面對這淮陰一餓夫且手無縛雞之力的韓信,只須叫一兩個人就可以把他一刀兩斷。

3、力不從心

東漢時期,班超為平定匈奴作亂,70多歲還在西域作戰,他身體日漸衰弱,上書漢和帝要求回中原養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書奏請說班超老了,再有戰事就力不從心了,漢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摺,不斷地點頭,於是下詔讓班超回京。

(10)秦朝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秦朝歷史: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前210年,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

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餘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