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故事
◇相信自己是一隻雄鷹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里。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秘訣1:磨練召喚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幣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秘訣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掃陽光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卧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於是,兄弟兩人拿著掃帚和畚箕,到陽台上去掃陽光。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里的時候,裡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秘訣3: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一隻蜘蛛和三個人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只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只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秘訣4:有成功心態者處處都能發覺成功的力量。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訣5:成功者自救。
◇讓失去變得可愛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秘訣6:成功者善於放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請不要開錯窗
一個小女孩趴在窗檯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秘訣7:打開失敗旁邊的窗戶,也許你就看到了希望。
◇人生的秘訣
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後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裡,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里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裡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秘訣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
◇司機考試
某大公司准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說。「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秘訣9:不要和誘惑較勁,而應離得越遠越好。
◇獅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秘訣10:記住你跑得快,別人跑得更快。
讓你終身不悔的四個經典勵志人生哲理小故事
1.誤會 :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
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註: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沖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
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無知的動物小狗發生誤會,尚且會有如此可怕嚴重的後果,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則其後果更是難以想像。
2.釘子 :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
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註: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3.且慢下手
大多數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為單位里調來一位新主管,據說是個能人,專門被派來整頓業務;可是日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為,每天彬彬有禮進辦公室,便躲在裡面難得出門,那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壞份子,現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那裡是個能人嘛!根本是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個月過去,就在真正努力為新主管感到失望時,新主管卻發威了--壞份子一律開革,能人則獲得晉升。下手之快,斷事之准,與四月表現保守的他,簡直像是全然換個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過三巡之後致詞:「相信大家對我新到任期間的表現,和後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現在聽我說個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買了棟帶著大院的房子,他一搬進去,就將那院子全面整頓,雜草樹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訪,進門大吃一驚的問:『那最名貴的牡丹哪裡去了?』我這位朋友才發現,他竟然把牡丹當草給鏟了。
後來他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更是雜亂,他卻是按兵不動,果然冬天以為是雜樹的植物,春天裡開了繁花;春天以為是野草的,夏天裡成了錦蔟;半年都沒有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認清哪些是無用的植物,而大力鏟除,並使所有珍貴的草木得以保存。」說到這兒,主管舉起杯來:「讓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為如果這辦公室是個花園,你們就都是其間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4.寬大 :
這是一個甫自越戰歸來的士兵的故事。他從舊金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可是我有個不情之請。我想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當然好啊!」他們回答「我們會很高興見到的。」
不過兒子又繼續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在越戰里受了重傷,少了一條胳臂和一隻腳,他現在走投無路,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兒子,我很遺撼,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父親又接著說「兒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像他這樣殘障的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能就讓他這樣破壞了。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後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就在此時?l掛上了電話,他的父母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幾天後,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經墜樓身亡了。警方相信這只是單純的自殺案件。於是他們傷心欲絕地飛往舊金山,並在警方帶領之下到停?間去辨認兒子的遺體。 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沒錯,但驚訝的是兒子居然,只有一條胳臂和一條腿。
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要去喜愛面貌姣好或談吐風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歡那些造成我們不便和不快的人卻太難了。我們總是寧願和那些不如我們健康,美麗或聰明的人保持距離。
然而感謝上帝,有些人卻不會對我們如此殘酷。他們會無怨無悔地愛我們,不論我們多麼糟總是願意接納我們。今晚在你入睡之前,向上帝禱告請?賜給你力量去接納他人,不論他們是怎麼樣的人;請?幫助我們了解那些不同於我們的人。 每個人的心裡都藏著一種神奇的東西稱為「友情」,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發生何時發生,但你卻知道它總會帶給我們特殊的禮物。
你也會了解友情是上帝給我們最珍貴的贈與!朋友就像是稀奇的寶物。他們帶來歡笑,激勵我們成功。他們傾聽我們內心的話,與我們分享每一句贊美。他們的心房永遠為我們而敞開。現在就告訴你的朋友你有多在乎他們。
試想:朋友,您一路看下來之後;一定有很深的感觸吧。那麼,在對別人有所決定與判斷之前,首先,請想想這是否是一個「誤會」,然後,請考慮您是否一定要釘下這個「釘子」,如果可以的話,請「且慢下手」。 因為,當您對別人「寬大」之時,即是對您自己寬大。
⑵ 近年來感動中國的少年故事...
一個14歲少年催人淚下的故事...
14歲,正值多夢的花季,其中該有多少歡笑、夢想和五彩斑斕的幸福!
然而,他沒有。
12歲那年,他和媽媽被父親拋下。從此,他學會了周末背起小木箱上街給人擦皮鞋掙錢養家;他必須在每天放學之後承擔起一切家務,包括照料雙目失明的媽媽;他沒有穿過新衣服;他能記起的唯一美味是過年媽媽讓他花2元錢買了一碗他一直盼望的炒米線……
他就這樣走到了14歲,而且,還在繼續走著。
苦難收走了他的花季,卻給了他一雙堅強的翅膀飛向藍天和陽光。
當我們面對這個叫楊英詠的孩子時,他的成熟和堅強讓人幾乎難以相信。
那一天,在他記憶里是永遠無法抹去的灰色
楊英詠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失去了一個12歲孩子的全部歡樂。
他很小跟隨父母從重慶來到昆明,父母分別給人打工。上小學三年級時,母親蹬三輪送貨從車上摔下,視網膜脫落,雙目失明,全家只得靠父親一個人的收入度日。
父親開始不喜歡這個家,常常幾天不見人影。
2003年9月的一天,在楊英詠的記憶中是無法抹去的灰色。父親說要出門打工,媽媽不同意,父親斥罵,媽媽不停地哭泣。楊英詠流淚拉著父親的手懇求:「爸爸,你別走!媽媽看不見,我也要上初中了……」但懇求並沒有挽回父親的心,他踏出家門,再無音信。
那天晚上,楊英詠對自己說:「我要靠自己的努力養活媽媽!」
他做了一個擦皮鞋的小木箱,每到周末,便背著小鞋箱上街給人擦皮鞋,擦一雙鞋能掙一角錢。他還到垃圾箱揀別人扔棄的塑料瓶等廢品去賣。平均下來,他一天能掙2元到3元錢,除去繳納房租水電費,他和媽媽每月的生活費僅有6元錢。他們的飯碗里一年到頭是土豆菜葉煮稀飯,偶爾炒上一小瓶炸醬,能吃一個月。
12歲的他學會了做飯、洗衣、拖地;學會了到菜市場用5角錢買回一堆干癟的「處理」菜;學會了照顧媽媽的日常起居。有一個中秋節,他想炒一點炸醬,不想鍋里的熱油飛濺到手上,燙起了很大的泡,媽媽讓他買瓶紅花油來搽,他搽了兩次就不搽了,告訴媽媽:「省著點,下次燙到再搽。」
穿過一條狹長的巷子,楊英詠帶我們來到他的家。
房間破舊昏暗,一隻煤氣爐、兩只碗、幾個矮小的塑料板凳……一張上下鋪的木板床是這個家裡最好的家當。
母親坐在下鋪邊上,似乎已經等了很久,聽到聲音,興奮地伸出手,當一把握住孩子伸過來的手時,她變形的眼窩里流淌出無限的憐愛和慈祥。「媽媽,你坐累了吧?」男孩橫抱起母親的身體,輕輕地往床上放去……
很久,我們說不出話。
楊英詠告訴我們,看不見的媽媽無論苦到何等程度,每天一定要做的,就是摸索著在他的作業本上「家長簽字」一欄中寫下自己的名字??「塗煥英」,這讓楊英詠領悟了什麼叫「永不放棄」。
2004年秋天,楊英詠小學畢業,他接到了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學的錄取通知書,上面註明報到時要交200元學費。怎麼辦?他對媽媽說:「我一定要靠讀書才能走出來!」他牽起媽媽的手,走進學校。
⑶ 古代傑出少年故事
謝道韞
謝道韞身出名門,系東晉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謝世家,在魏晉南北朝那是響當當的字型大小。即使在門閥林立的東晉,王謝兩門也自視極高,婚嫁除了入宮攀龍附鳳以外,都只在兩族之內進行。他們兩家在晉朝消亡之後仍是風光不減,直到梁武帝時大梟雄侯景向兩族求婚被拒絕遂視此為平生恨事,最後造反時順便將王謝兩族徹底誅絕。王謝的數代風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劉禹錫的一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後人懷詠。
謝道韞還是個小MM的時候就相當了得。一次叔父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大贊其雅人深致。不要小看這一贊,謝安何等樣人,不說他在淝水之戰中的鎮定氣度,也不說他權謀機變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歸隱的澹泊心態,只說後世的詩仙李太白向來眼高於頂,有著天子呼來不上來的狂氣,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這個東山不出的謝安石。其時天下號稱名士的何止千萬,能得謝安一贊幾乎可以藉此榮耀終身。另一則故事就更經典了,一次冬日謝氏家族聚會,正趕上大雪鵝毛般片片落下,謝安於溫酒賞雪之餘,雅興大發,問在座的謝氏後輩,飄飄大雪何所似?謝道韞的堂哥謝明介面:「撒鹽空中差可擬。」(這位老兄空中撒鹽何故,難道想人工降雪?:))。謝道韞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風起。」簡單一句,謝道韞的詩情才氣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謝安大聲稱善,誇獎道韞敏慧過人。
⑷ 少年英雄故事
1、陳天華
陳天華(1875年-1905年12月8日),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顯宿,字星台,亦字過庭,別號思黃,湖南省新化縣榮華鄉栗樹鳳陽坪人,華興會創始人之一,中國同盟會會員,清末的革命烈士。
1896年入新化資江書院,1898年入新化實學堂。1903年留學日本,參與組織「拒俄義勇隊」和「軍國民教育會」,次年回國參與組織「華興會」,籌備發動長沙起義。
1905年,在東京與宋教仁創辦《二十世紀支那》雜志;輔佐孫中山籌組同盟會,起草《革命方略》;《民報》創刊後任編輯,參與對康、梁保皇派的論戰。
為抗議日本政府頒布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在日本東京大森海灣憤而蹈海殉國,時年30歲。1906年春,其靈柩運回長沙,公葬於嶽麓山。
2、歐陽立安
1929年春,15歲的歐陽立安進入上海申新五廠做工,同年冬,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並擔任共青團滬東區委委員。1930年春,經何孟雄介紹,16歲的歐陽立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0年6月,歐陽立安作為中國青年工人代表,隨劉少奇赴莫斯科參加赤色職工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和少共國際的有關會議,並參加了蘇聯十月革命13周年紀念活動。同年11月底回國後,黨組織任命歐陽立安擔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委員和上海總工會青工部部長。
1931年1月17日,歐陽立安在參加中共江蘇省委的一次會議後,與滬中區委書記等同志被反動軍警逮捕。1931年2月7日晚,歐陽立安在龍華監獄英勇就義,年僅17歲。
3、王惠民
1938年10月上旬,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一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今屬林口縣)與日偽軍千餘人遭遇。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與婦女團指導員冷雲(原名鄭志民),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朝鮮族)等7名戰友一起。
在指導員冷雲率領下,分成3個戰斗小組,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卻被敵軍圍困河邊。
在背水戰至彈盡的情況下,她們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高唱「奴隸們起來」的國際歌,集體沉江,壯烈殉國。
犧牲時,王惠民年僅十三歲,是八位烈士中年齡最小的。
4、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5、潘琰
潘琰,女,1915年10月生,江蘇徐州人。1945年12月1日,為鎮壓昆明愛國學生反內戰的罷課行動,一夥國民黨暴徒闖入西南聯大師范學院,追打學生。潘琰身受重傷,當天下午犧牲。年僅30歲。
945年12月1日,50多名國民黨軍人和便衣特務闖進師院校園,向同學們大打出手,潘琰帶領同學們與之抗爭,凶惡的敵人竟將兩顆手榴彈投向人群,潘琰胸部中彈,仍奮力搶救同學,又被敵人用石頭擊倒在地,後經搶救無效而犧牲。
臨終時仍呼喊著:「同學們,團結呀!」時年30歲,為「一二·一」四烈士之一。
⑸ 感動中國少年故事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著望著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A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
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
⑹ 古代優秀少年的故事
十二歲的使臣甘羅
戰國時代,秦始皇派剛成君蔡澤出使燕國,百般游說。經過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答應歸附秦國,並且派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表示永不叛秦。秦國也打算再派張唐前往燕國,做燕國的國相,企圖與燕國聯合夾攻趙國,擴大河間的土地。因為張唐赴燕中途必須經過趙國,所以秦王又讓張唐順便訪問趙國。最好能游說趙王把河間一帶的城池割讓給秦國,不動刀兵,避免勞師靡餉。
張唐受命以後,就拜訪丞相呂不韋說,因自己進攻過趙國,怕報復。呂不韋很不高興。甘羅聞訊找到呂不韋,自告奮勇前去勸說張唐。呂不韋見他小小年紀很不以為然,最後還是同意甘羅前去勸說張唐。甘羅讓張唐與白起比戰功,再讓張唐比較范雎與呂不韋的權勢,最後以白起不敢出征攻趙被范雎逐出咸陽死於杜郵的故事,威脅張唐,使之如夢初醒答應下來,但他終因懼怕趙王報復而沒去。呂不韋准備奏請秦王派別人去,甘羅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就到秦王那裡毛遂自薦,秦王見眼前的這個小孩兒這么有膽量,這么有魄力,又聽相國呂不韋談到過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幾分歡喜。便任命做使臣。給他十輛馬車,一百人聽他吩咐。
甘羅一行來到趙國都城邯鄲。趙王聽說秦國使臣來到,急忙出城迎接。出乎眾人的意料,從車上走下的是位少年。經過一番舌戰,趙王對這個十二歲的孩子非常佩服。
趙王十分畏懼秦國的武力。他知道秦國既然派人來討要城池,是非給不可的。他命人把河間一帶五座城的地圖和戶口交給甘羅,又用十分隆重的禮節款待甘羅等人。臨別的時候,趙王又把甘羅送出都城親自扶他上車,還贈給他黃金百斤,玉璧一雙。甘羅不僅圓滿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滿載而歸。
秦王對甘羅的表現大為贊賞,破例封他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為上卿,把當年封給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賜給了他。
勇斬雙頭蛇的孫叔敖
孫叔敖是戰國時的小英雄。
孫叔敖少年時家境貧寒,母子相依為命,苦度荒年。十三歲的孫叔敖,有一次上山砍柴,在茂密的草叢中。遇見一條大蛇,長著兩個腦袋。此巨毒蛇比鵝蛋還粗,好幾尺長。孫叔敖逃跑下山,他思忖:曾聽鄉里人傳說人見雙頭蛇要被毒死。可是,自己逃跑下山,也免不了一死。此雙頭毒蛇依然存在,鄉里人再上山來,遇見此禍害豈不是也要死掉嗎?逃跑回家也是死,反不如拚死一搏,為鄉里人除此禍害。
孫叔敖砍了一根雙杈樹枝,邁步登上山來尋找雙頭蛇。那雙頭蛇聽得腳步聲,雙頭堅立惡視來人,張開大嘴形似吞食,探頭猛撲過來。孫叔敖跨步往上沖,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左手舉著雙杈樹枝引逗雙頭蛇大嘴,右手高舉砍柴板斧,猛剁雙頭蛇。左腿離蛇太近被蛇尾緊緊纏住,疼痛難忍。經過一場人與雙頭蛇的搏頭,終於將雙頭蛇砍死在山坡上。孫叔敖挖了一個坑,將剁死的雙頭蛇深深的葬理了。
後來,孫叔敖長大成人,由於他的學識品德好,做了楚國的令尹。他還沒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經很信賴他了。
浪子回頭的周處
西晉時期,大興清談之風。但周處比較正直肯干實事。
周處原是東吳義興(今江蘇宜興縣)人。年青的時候,長得個子高,力氣比一般小夥子大。他的父親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沒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盪,不肯讀書;而且脾氣強悍,動不動就拔拳打人,甚至動刀使槍 義興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義興鄰近的南山有一隻白額猛虎,經常出來傷害百姓和家畜,當地的獵戶也制服不了它。當地的長橋下,有一條大蛟(一種鱷魚),出沒無常。義興人把周處和南山白額虎、長橋大蛟聯系起來,稱為義興「三害」。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頭痛的還是周處。
一次,周處知道了人們悶悶不樂的原故。便跟人們說:「這樣吧,既然大家都為『三害』苦惱,我把它們除掉。」
過了一天,周處果然帶著弓箭,背著利劍,進山射死了老虎。又過了一天,周處換了緊身衣,帶了弓箭刀劍跳進水裡殺死了蛟。
這件事使他認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被人們痛恨到什麼程度了。
他又痛下決心,離開家鄉到吳郡找老師學習。那時候吳郡有兩個很有名望的人,一個叫陸機,一個叫陸雲。周處去找他們,陸機出門去了,只有陸雲在家。
周處見到陸雲,把自己決心改過的想法誠懇地向陸雲談了。他說:「我後悔自己覺悟得太晚,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現在想干一番事業,只怕太晚了。」
陸雲勉勵他說:「別灰心,您有這樣決心,前途還大有希望呢。一個人只怕沒有堅定的志氣,不怕沒有出息。」
打那以後,周處一面跟陸機、陸雲學習,刻苦讀書;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他的勤奮好學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稱贊。過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徵召他出來做官。到了東吳被晉朝滅掉以後,他就成為晉朝的大臣。
突圍搬兵的荀灌
這是晉朝時的故事。
襄陽城被敵軍包圍了。城裡的糧食快吃完了,箭也快用光了。主將荀崧幾次叫人突圍出去請救兵,都被敵軍堵了回來。眼看城就要被攻破,荀崧焦急萬分。
當時荀灌只十三歲,問道:「爸爸,您有啥難事,能告訴我嗎?」
荀崧嘆了口氣,說你是女孩子,告訴你有什麼用呢?
您不說我也知道,荀灌眨著聰明的眼睛,說:「為突圍求救的事著急。爸爸,您快寫信,讓我去送吧。」
「你去」?荀崧搖搖頭,「那怎麼行啊!」
荀灌見爸爸不同意,她抽出寶劍,舞了一回。其實,她雖年紀小,但平日苦練武藝、鍛煉身體,早已把各種兵器耍得嫻熟。而且又愛動腦筋。她舞完劍,又把突圍的辦法說了一遍。荀崧見女兒身體結實、武藝不凡、辦法周到,終於答應了。在一個月暗星稀的深夜,荀灌穿了黑衣,沿繩子爬下城牆,直到快過敵人的兵營時,敵人才發現有人突圍。荀灌命令幾個士兵故意大聲嚷叫,引開敵人,她自己飛快地跑到一條偏僻的山路上走了。
突出重圍後,荀灌憑她結實的身體,翻山越嶺,日夜趕路,送到了信,請來了救兵。敵人怕前後受敵,急忙撤退了,襄陽就解了圍。滿城的人都誇荀灌是個勇敢的姑娘。
斬蛇除害的李寄
李寄是戰國時代的人,她小時候因斬蛇除害而名傳古今。
李寄,秦國將樂人,生卒年不詳。當時閩中有座山叫庸嶺,高山綿延數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縫中有一條大蛇,長七八丈,經常危害百姓。地方官用牛羊祭祀它,但仍不得安寧。當時,有人做夢說蛇精每年要吃十二三歲童女,才能無事。官吏搜求窮人家的女兒每年八月用來祭祀,女孩被送到蛇穴口,蛇出來吞噬後回洞。每年如此,已有九個女孩被蛇吞食。那一年,官吏搜尋女子去祭蛇,但沒有找到人。李寄家中有六個姐妹,李寄最小,且無男孩。她雖年幼,但決心應募作祭女,好伺機為民除害。父母見她年幼,不肯讓她去。
李寄為民除害之心已決,她偷偷離開家,求得一把好劍和一隻獵犬。到八月時,先將數石米麥用蜜糖拌好,放在蛇的洞穴口。不久,蛇聞到香味出洞來吃,只見其頭大如斗,目大如鏡。李寄全然不懼,先放狗去咬蛇,自己從背後揮劍猛砍大蛇。蛇痛得從洞里竄到洞外,李寄仍揮劍斬殺,終於殺死大蛇。李寄入蛇穴察看,發現九女的髑髏,全部搬出。李寄痛心地責備她們說:「你們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憐。」然後慢步回到家中。
李寄斬蛇為民除害的事傳到越王那裡,越王十分驚奇,聘李寄為王後,拜她的父親為將樂令。她的母親和姐姐們都得到賞賜。
有大志的宗愨
南北朝時,有個年青人名叫宗愨,字元干。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和叔叔舞劍弄棒,練拳習武,年紀不大,武藝卻十分高強。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結婚的日子,家裡賓客盈門,熱鬧非凡。有十幾個盜賊也乘機冒充客人,混了進來。正當前面客廳里人來人往,喝酒道賀之際,這伙盜賊卻已潛入宗家的庫房裡搶劫起來。有個家僕去庫房拿東西,發現了盜賊,大聲驚叫著奔進客廳。一時間,客廳里的人都被驚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只見宗愨鎮定自若,拔出佩劍,直奔庫房,盜賊一見來了人,揮舞著刀槍威嚇宗愨,不許他靠前。宗愨面無懼色,舉劍直刺盜賊,家人也吶喊助威。盜賊見勢不妙,丟下搶得的財物,趕緊脫身逃跑了。
賓客見盜賊被趕走了,紛紛稱贊宗愨機敏勇敢,少年有為,問他將來長大後干什麼?他昂起頭,大聲地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干一番偉大的事業。
果然,幾年以後,當林邑王范陽邁侵擾邊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討伐時,宗愨自告奮勇地請求參戰,被皇帝任命為振武將軍。
一次,檀和之進兵包圍了區粟城裡林邑王的守將范扶龍,命宗愨去阻擊林邑王派來增援的兵力 。宗愨設計,先把部隊埋伏在援兵的必經之路,等援兵一進入埋伏圈,伏軍立即出擊,把援兵打得落花流水。
就這樣,宗愨果然替國家打了不少勝仗,立下許多戰功,被封為洮陽候,實現了他少年時的志向。
智殺強盜的區寄
這是唐朝大文學家柳宗元寫的一個少兒故事。
一個兒童名叫區寄,是郴州地區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邊放牛一邊打柴,有兩個蠻橫的強盜把他綁架了,要到集市上把他賣掉。區寄裝著哭哭啼啼很害怕的樣子。強盜並不把他放在心上,開始喝酒,不久就喝醉了。其中一個強盜前去集市上談買賣孩子的生意,另一個躺下來,把刀插在路上。區寄暗暗看他睡著了,就把捆綁自己的繩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斷,便拿起刀殺死了強盜。
區寄逃出去沒多遠,那個上集市談買賣的強盜回來了,抓住區寄,打算要殺掉他。區寄急忙說:「做兩個主人的奴僕,哪裡比得上做一個主人的奴僕呢?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並好好待我,無論怎麼樣都可以。」強盜盤算了很久,心想:「與其殺死這個奴僕,哪裡比得上把他賣掉呢?與其賣掉他後兩個人分錢,哪裡比得上我一個人獨吞呢?」隨即埋藏了那個強盜的屍體,帶著區寄到集市中窩藏強盜的主人那裡。他越發把區寄捆綁得結實。到了半夜,區寄自己轉過身來,把捆綁的繩子就著爐火燒斷了,雖然燒傷了手也不怕;又拿過刀來殺掉了做買賣的強盜。然後大聲呼喊,整個集市都驚動了。區寄說:「我是姓區人家的孩子,不該做奴僕。兩個強盜綁架了我,幸好我把他們都殺了,我願把這件事報告官府。」
有人把這件事報告了州官。州官又報告給府官。府官召見了區寄,一看他不過是個幼稚老實的孩子。刺史顏證認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區寄不願意。刺史於是送給他衣裳,派官吏護送他回到家鄉。
從此,強盜們都委害怕他。
岳家軍中的勇少年岳雲
南宋時期,民族英雄岳飛的兒子岳雲自幼習文練武,岳雲的母親岳夫人一見兒子習文就高興,一見他練武就不高興,生怕他早早離家出征。
一次岳雲和姐姐、眾少年在廟前練武,適逢下雨,他們跑入廟中,岳雲睡著了,他練武心切,夢中還念念不忘上陣殺敵。天色已晚,岳雲回家後見母親生氣,就跟母親講起為報效國家的歷代英豪。
此時金兵偷襲岳家莊,危急關頭,岳雲請求出戰,祖母同意了他的請求,命他帶領村民、家將殺退金兵,保衛家園。村外,岳雲帶著眾少年和金兵交手,金兵見是些少年,不免輕視,但岳雲和眾少年英勇、機智,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勝回庄。
祖母見岳雲已長大成人,決定讓他到牛頭山投奔父帥。途中,岳雲和關勝的後代關鈴相遇,兩人比武後結拜為兄弟。
岳雲上了牛頭山,看到高懸著"免戰牌",不明白為何如此,難道是戰不過金兵!一氣之下,揮捶砸碎了"免戰牌",又敲起了軍鼓。岳飛不知何人如此大膽,破環軍紀,打亂了他的整個部署,立即升帳問罪。不料破環軍紀的卻是自己多年不見的兒子,他十分痛心,但為了整肅軍紀,岳飛下令將岳雲推出斬首。在眾將的勸阻下,又聽了岳雲的慷慨陳詞後,岳飛決定讓岳雲出馬,大戰金兀術的兒子金彈子,戴罪立功。
岳雲雖剛滿15歲,在戰場上他卻像一個真正的武將一樣,揮舞銀錘,大戰金兵,獲得全勝。岳飛因岳雲立功免罪。岳雲這一仗的得勝,為牛頭山更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從此他跟從父親岳飛轉戰疆場,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風波亭上,他與父親一起被秦檜害死。
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時才十七歲。
夏完淳的父親叫夏允彝,他的老師,就是在當時很有名的陳子龍。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員大將,滿清入關,明朝滅亡後,夏允彝和陳子龍一道聯合起兵抗清。
十四歲的夏完淳,就追隨父親和老師走上了抗清的戰場。但終以無力回天,兵敗後其父夏允彝自殺。夏完淳又隨老師陳子龍加入吳易軍,吳易軍也兵敗後,夏完淳流亡於江漢之間,繼續進行抗清活動。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發而被捕。解送到南京後,他在監獄里被關押了八十天。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那最後一次庭審,主審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疇。
洪承疇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為愛其才華,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讓夏完淳能悔過自新,為清庭出力。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疇,卻指著洪承疇厲聲說道:「我聽說我朝有個洪亨九(洪承疇的字)先生,是個豪傑人物,當年松山一戰,他以身殉國,震驚中外。我欽佩他的忠烈。我年紀雖然小,但是殺身報國,怎能落在他的後面。」這番話不但讓洪承疇啼笑皆非,更讓他如坐針氈,一頭的冷汗直往外冒。堂上的衙役們,以為夏完淳真的不認識洪承疇,就告訴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疇。夏完淳「呸」了一聲說:「洪先生為國犧牲,天下人誰不知道。崇禎帝曾經親自設條,滿朝官員為他痛哭哀掉。你們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說完,他指著洪承疇罵個不停。洪承疇被罵得臉如死灰。
1647年九月,這位年僅十七歲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斬首。
自故英雄出少年,他那報國驅虜的抱負,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以身相踐留名節的豪情,雖有免死之機,但依然慷慨赴死的大義,都將輝映千古!
參考資料:http://www.mmmca.com/blog_u5144/p_full/66385.html
⑺ 周恩來的少年故事
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沿著偉人的足跡前進 1995
剛才同學們熱烈的掌聲,讓我想起了86年前的一陣掌聲。84年前,也就是1911年,在沈陽東關小學的教室里,者師問:「你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有的同學回答稅為了當官,有的稅為了發財,也有的說為了光宗耀祖;年僅13歲的周恩來回答的卻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語驚人,掌聲四起。
人各有志。千百年來,對為什麼而讀書,有許多不同的回答,電視連續劇《八月桂花香》中,胡雪嚴的父親胡道宏,幾十年寒窗苦讀,捱到中舉當官之日就中風而死;《儒林外吏》中,吳敬梓筆下的范進,看到自己榜上有名竟當場發癲,在他們心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世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於是,讀書當官,成了他們心中的理想,苦苦的追求,
胡道宏、范進是那麼的可笑,可悲而又可憐,相比之下,他們讀書的理想是那麼的渺小而短淺。那麼,周恩來為什麼會樹立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崇高而遠大的理想呢?
我們都不會忘記,中國近代史上一頁頁屈辱的歷史:
鴉片戰爭的失敗,《辛丑條約》的簽定,山東半島的侵佔,東北三省的淪陷, 「東亞病夫」的屈辱,「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這耳聞目睹的事實,—樁樁烙印在少年周恩來的心坎。
岳飛的「精忠報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個個愛國英雄的事跡也深深的教育了他。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有志不在年高。少年周恩來正是痛心於祖國的落後挨打、飽受侵略,慘遭蹂躪的現實,才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們不會忘記周恩來為實現他的理想而刻苦讀書的歷歷往事:
圖書館,他專心孜孜,如飢似渴;旅行途中,他爭分奪秒,不知疲倦;
「大江歌罷掉頭東」,他東渡日本,為的是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他遠涉重洋,赴法勤工儉學,為的正是中華之崛起……
讀書,他不滿足於學校,他投身社會,深入群眾,向工人學習;
讀書,他不滿足於國內,他放眼世界,投身巴黎公社,洋為中用……
讀書,周恩來不僅掌撮了豐富的知識,為以後的革命工作打下了豎實的基礎,也讓他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更堅定了他的共產主義信念。
踏著偉人的足跡,回首歷歷徑事,我們激動不已,面對現實,我們不禁感慨萬千。時下,教授下海,學生也下海。大學生下海,中學生小學生也下海。有些學生退出象牙塔的教室,占據商品琳琅滿目的三尺櫃台,儼然一個精明的大老闆;還有些學生60分萬歲不虧本,80分驚喜要紅包,還美其名曰有商業頭腦,一切向錢看。他們跟年少的周恩來比,真是相差太遠了。
志當存高遠。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動力,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有了恆久的精神動力。那麼,我們又應當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呢?
大家都清楚,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人均收入、綜合國力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應當成為我們共同的理想。
然而,中華之崛起、民族的強大,光靠理想是不夠的,要科技、要文化、要一大批掌握了一定科學技術的建設者,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我們應當刻苦學習,為真正實現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同學們,讓我們沿著偉人的足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奔向二十一世紀。
⑻ 少年故事 歌詞
少年故事復
詞曲:彭坦制
演唱:彭坦
所有的故事 從夏天開始
彈起夢中人 寫在煙灰缸
什麼是理想 什麼是憂傷
都飛出窗外 隨著風飄盪
是誰的青春期 如此的漫長
或許有委屈 或許還迷茫
這喧鬧的歌聲 唱不盡過往
直到喉嚨沙啞 直到精疲力盡
夢 一樣的畫面 一樣的情景 怎麼都說不清
吹散 彌漫在空氣 這是我們的電影
啦... 啦... 啦... 啦... 啦...
不散的宴席 發生在昨天
只是一轉眼 只是一瞬間
這孤單的回憶 從不是秘密
沒有天荒地老 沒有出人意料
夢 一樣的畫面 一樣的情景
怎麼都說不清
吹散 彌漫在空氣
這是我們的電影
啦... 啦... 啦... 啦... 啦...
http://music..com/song/215355
⑼ 古代哪些聰明機智的少年故事
1、孔融
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任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
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了以後,上前坐下來。李膺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
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局促不安。
2、謝尚
晉朝時,有一個叫謝尚的人,從小就很懂事。謝尚八歲的時候,他父親謝鯤當上了太守。太守是地位很高的地方長官,權勢很大。因此,不少人都來奉承巴結謝尚的父親,家中的賓客來往不絕。
有一次,謝鯤領著謝尚去會見客人。客人們見這個小孩長的很聰明可愛,就向他提出一個個問題來考他。小謝尚對答如流,誰也難不倒他,客人們不住嘴地稱贊他。
謝尚對人們的贊揚心理有數。他知道有些人是出於真心;有些人是出於應酬場面,隨聲附和;而更多人則是為了向父親討好,而過高地贊揚自己。
謝尚很看不慣庸俗地吹捧他的人,就想找個機會反駁這些人一下。正巧,有一次,謝尚家舉行宴會,賓客滿座。
有個客人看到謝尚在座,對謝鯤獻殷勤說:「到底是有其父必其子。咱們太守有謀略,公子也年少聰明。謝公子真是一座之中的顏回啊!」
顏回是古代有名的聰明少年,是孔夫子最得意的學生。謝尚覺得自己比不上顏回,那個人的誇獎也太過分了。
於是,立即站起來反駁他說:「滿座上的人,沒有一個比的上孔夫子的,哪裡來的顏回?」言外之意是,顏回那樣賢能的人,是孔夫子教育出來的。
現在,你們這幫成年人中沒有一個向孔夫子那樣有學問,怎麼能培養出向顏回那樣有學識的學生來呢?
3、曹沖
曹沖字倉舒,東漢末年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環夫人所生。少年時就敏於觀察,十分聰慧。曹沖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達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樣聰明。
當時孫權曾送來一隻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曹沖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
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4、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
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5、甘羅
甘羅(生卒不詳)戰國末期秦國下蔡(今屬潁上縣甘羅鄉)人。甘羅,甘茂之孫,戰國時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
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⑽ 神話少年故事原文
天上有個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間生活得這樣艱難,心裡很難過,他想讓人們知道火的用處.於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場雷雨.隨著「咔」的一聲,雷電劈在樹木上,樹木燃燒起來,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人們被雷電和大火嚇著了,到處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臨,雨後的大地更加濕冷.逃散的人們又聚到了一起,他們驚恐地看著燃燒的樹木.這時候有個年輕人發現,原來經常在周圍出現的野獸的嚎叫聲沒有了,他想:「難道野獸怕這個發亮的東西嗎?」於是,他勇敢地走到火邊,他發現身上好暖和呀.他興奮地招呼大家:「快來呀,這火一點不可怕,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這時候,人們又發現不遠處燒死的野獸,發出了陣陣香味.人們聚到火邊,分吃燒過的野獸肉,覺得自己從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人們感到了火的可貴,他們揀來樹枝,點燃火,保留起來.每天都有人輪流守著火種,不讓它熄滅.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著了,火燃盡了樹枝,熄滅了.人們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極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這一切,他來到最先發現火的用處的那個年輕人的夢里,告訴他:「在遙遠的西方有個遂明國,那裡有火種,你可以去那裡把火種取回來.」年輕人醒了,想起夢里大神說的話,決心到遂明國去尋找火種.
年輕人翻過高山,涉過大河,穿過森林,歷盡艱辛,終於來到了遂明國.可是這里沒有陽光,不分晝夜,四處一片黑暗,根本沒有火.年輕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樹下休息.突然,年輕人眼前有亮光一閃,又一閃,把周圍照得很明亮.年輕人立刻站起來,四處尋找光源.這時候他發現就在遂木樹上,有幾只大鳥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樹上的蟲子.只要它們一啄,樹上就閃出明亮的火花.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景,腦子里靈光一閃.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鑽大樹枝,樹枝上果然閃出火光,可是卻著不起火來.年輕人不灰心,他找來各種樹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樹枝進行摩擦.終於,樹枝上冒煙了,然後出火了.年輕人高興地流下了眼淚.
年輕人回到了家鄉,為人們帶來了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種--鑽木取火的辦法,從此人們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懼中了.人們被這個年輕人的勇氣和智慧折服,推舉他做首領,並稱他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火神是民間俗神信仰中的神祗之一,中華各民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風俗.但是,漢族古史記載和各民族傳說中的火神形象和來歷行事差異甚大,相關的信仰民俗也有不少區別,甚至在火神崇拜緣何而起這一關鍵問題上,專家學者們的觀點也互有分歧,相爭不下,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在我國北方信奉薩滿教的各民族中,火神是一位古老的女性,被稱為火神母、火婆、火姑娘、火靈等.如鄂倫春族傳說:一位婦女晨起烤火,因搗動火,觸犯了火神.無論她家搬到哪兒,怎麼也升不起火.後來她向火神婆婆請罪,得到了寬恕,回家再點火時,火就著起來了.據烏丙安先生介紹,在這個傳說中所體現的火神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不僅貫穿於北方一些民族的狩獵、放牧的生產習俗中,也落實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通常情況下絕對禁止用腳踩火、騎火、跨火,不允許說火的壞話或直接辱罵火.在尊重火給人間帶來的恩惠的同時,人們又把森林草場的火災以及病人發燒、小兒夢魘等疾病視為火神發怒的結果,愈是對它崇敬,也就愈發畏懼它對人的懲罰報復.因而火神遠比其他自然神更經常受到崇敬和供牲(《神秘的薩滿世界》,三聯書店上海分店出版,1989).
滿族神話傳說,少年英雄托阿從天火庫盜來一葫蘆火種,他把石塊鑿出洞,然後把火種一一裝入石塊,帶回人間,並告訴人們用碰磕石塊的辦法從中取火.就這樣,人間有了火種.從此,人們祀托阿為火神,除春秋致祭外,每年除夕還要舉行隆重的迎接火神的儀式(同上).
西南少數民族的火神崇拜與北方少數民族的火神形體人格化不同,他們大多把燃燒的火焰視為火神的化身(或把鍋庄石、火塘灶等視為火神的象徵),並奉其為恩賜火明和財富,使家族繁衍興旺的保護神.
漢族的火神崇拜,同樣有"流派"區別.以形象和來歷言,一般都以祝融為火神,據說他本是顓頊氏的後代,本名重黎,也叫吳回,帝嚳(即高辛氏,傳說中古代部族的首領)當政時,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乃命曰"祝融",死後為火官之神.又相傳,大禹的父親鯀偷竊了天帝的息壤,天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山海經·海內經》);成湯伐夏桀時,天帝令祝融降火於夏城(《墨子·非攻下》),幫助成湯滅夏.在後世的民間傳說中,祝融常以女子的形象出現,稱"祝融夫人".此外,民間俗信亦有以炎帝或燧人氏為火神的說法,如謂遠古時燧人氏鑽木取火,使人類進入熟食階段,後人尊為火神,又稱火德真君,定時祭祀.也有一些地區的火神崇拜並無具體來歷,或稱南方火帝君,或稱種火老母,等等.以火神祭祀的日期與行事言,各歷史時期和各地區的風俗也不一致.如上古時的火神之祭在夏天,漢晉以降,這一傳統以夏季祀灶的方式得到延續.又如,四川等地以夏歷四月初八為火神"生日",屆時士農工商進香並祀神或演戲娛神.魯南地區以正月初七為祭祀火神之日,民間有組織"火神會"的風俗,除去火神廟朝拜外,全體會員還要聚餐兩次;此外,火神形象相貌兇狠,三頭六臂,並有風火輪、火葫蘆、火印、火劍、火弓等火器配備,酷似神話傳說中"哪吒"的變態.
與民間俗信的形形色色相似,現代學人對傳統的火神崇拜的源流等問題也有不同看法.
有人認為西南一些地區以燃燒的火焰或火塘作為火神的化身或象徵,當是火神崇拜的端初形式,連同相關的儀式、祭詞和禁忌在內,其中所包含著的觀念內涵體現了人們對火的作用既感戴又畏懼的雙重認識,因而更多地保持了遠古時代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的原始風貌.至於炎帝、燧人、祝融等司火之神,是戰國以後才被創造出來的人格化火神;其他如火德真君、種火老母之類,均出於更往後人的編造.
也有人不同意此說,認為華夏民族先民中存在一個崇拜火神和天空中以"火"命名的星辰的族團,這就是以炎帝--燧人--祝融為始祖神的炎帝之族.炎帝族號高辛氏,"辛"即"薪"的本字,取像於以斧斤析木之形."有薪(辛)即能得火,所以高辛氏其實初義應正是火神之別號".又辛同薪聲,《說文》:"薪,蕘聲.從艹,堯聲."由此可知,辛字古音讀堯.所謂炎帝高辛氏,其實就是古帝中赫赫有名的"帝堯".再參以"炎神,炎帝也"(王逸《楚辭·遠游章句》)、"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左傳·昭公十七年》)、"炎帝作鑽燧生火"(《管子·輕重篇》)、"炎帝死而為灶"(《淮南子·汜論訓》)等記載,可以說,"炎帝族團本來是一個崇拜火神的部族.而且炎帝一名本身,初義也正是火神".從以泰山為天下之中的觀點看,炎帝的活動區是比較偏居西南的,由此也就產生了《初學記》卷九所謂炎帝"位在南方,主夏"的說法(何新《諸神的起源》,三聯書店,1986).准此,以炎帝、祝融為火神的古史傳說和以火神為"南方火帝君"並在夏季祭祀等俗信,均有史實發展的軌跡可尋.
還有人認為民間火神信仰的源頭,是初民對大火星(即心宿)的崇拜.《左傳》載炎帝"以火紀",其實是指藉助對大火星運行變化的觀測以確定季節;而祝融擔任的"火正"是專門觀測大火星的運行變化以確定季節的官職.此外,《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屍子》:"燧人上觀辰
在敢壯山方圓百里的田陽及鄰縣農村,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壯民族人類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話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由於沒有火,人們獵取得來的動物都像烏鴉一樣吃生肉,像水獺一樣吃生魚.每到寒冬臘月,人們穿著蓑衣或樹葉草皮瑟瑟發抖,許多人都被凍死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