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有關孫臏的成語

有關孫臏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13 13:22:50

⑴ 和孫臏有關的成語

圍魏救趙 [wé wèi jiù zhào]
基本釋義
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 處
《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典 故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准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叄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⑵ 孫臏----(與他有關的成語)

孫臏,戰國來時軍事家。齊國阿(在自今山東陽谷)人。孫武後裔。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涓為魏惠王將軍,誑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接回,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銀雀山出土,有一萬一千餘字。
【經典名言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名言解說】
彼:對方。殆:危險。對自己的情況和對方的情況都有透徹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不會失敗;不了解對方的情況而了解自己的情況,打仗則有勝有負;既不了解對方的情況,又不了解自己的情況,則每仗必敗。

圍魏救趙

⑶ 和孫臏相關的成語

孫臏,戰國時軍來事家。齊國源阿(在今山東陽谷)人。孫武後裔。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涓為魏惠王將軍,誑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接回,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銀雀山出土,有一萬一千餘字。
【經典名言】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名言解說】
彼:對方。殆:危險。對自己的情況和對方的情況都有透徹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不會失敗;不了解對方的情況而了解自己的情況,打仗則有勝有負;既不了解對方的情況,又不了解自己的情況,則每仗必敗。

圍魏救趙

⑷ 與孫臏有關的詞語

  • 孫臏抄,戰國時軍事家。齊國阿(在今山東陽谷)人。孫武後裔。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涓為魏惠王將軍,誑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接回,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銀雀山出土,有一萬一千餘字。
    【經典名言】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名言解說】
    彼:對方。殆:危險。對自己的情況和對方的情況都有透徹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不會失敗;不了解對方的情況而了解自己的情況,打仗則有勝有負;既不了解對方的情況,又不了解自己的情況,則每仗必敗。

    圍魏救趙

⑸ 孫臏說過的名言 關於孫臏的成語有哪些

孫臏說過的名言和成語如下:
名言: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失權版者,所以聚眾也。勢權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謀者,所以令敵無備也。詐者,所以困敵也。
成語:圍魏救趙;假痴不癲;金蟬脫殼;李代桃僵。(孫臏用過的計策)
供參考。

⑹ 有關孫臏的成語故事

1、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 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 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 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 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 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 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通過寫孫臏為田忌設謀,使田忌在與齊王的賽馬中取勝的故事,表現了孫臏細致的觀察能力和運籌能力。小中見大,寫出了人物特點包含簡明的運籌學原理。
2、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准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3、 增兵減灶

魏國和趙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齊國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魏將龐涓聽到消息,放下韓國趕回,但齊軍已經越過齊境而西進。孫臏對田忌說:「他們三晉的軍隊素來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齊國,齊國有怯懦的名聲,善於作戰的人只能因勢利導。兵法上說,行軍百里與敵爭利會損失上將軍,行軍五十里而與敵爭利只有一半人能趕到。(為了讓魏軍以為齊軍大量掉隊,)應使齊軍進入魏國境內後先設十萬個灶,過一天設五萬個灶,再過一天設三萬個灶。」龐涓行軍三天,見到齊軍所留灶跡,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入我境內三天,士兵已經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丟下步兵,只率輕兵銳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趕齊軍。

孫臏估計魏軍的行軍速度,天黑應當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旁多險阻,可以埋伏兵馬,於是把一棵大樹削去樹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命齊軍善射者持上萬張弩,埋伏在道路兩旁,約定好「天黑見到點著的火就一起放箭」。龐涓果然於夜晚來到削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樹上寫著字,便鑽木取火來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萬弩齊發,魏軍大亂失去隊形。龐涓自知無計可施,軍隊已徹底失敗,只好自刎,臨死說:「總算叫這小子成了名!」齊國乃乘勝全殲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回國,孫臏因此而名揚天下,世人皆傳習他的兵法。

4、因勢利導
解 釋 因:循;勢:趨勢;利導:引導。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向有利於實現己方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導。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戰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孫臏的大將,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用兵如神。當時,魏國進攻韓國,韓向齊國求援。齊國便派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領兵攻魏。在戰斗中,孫臏利用敵人驕傲狂妄、輕視齊軍的心理,向田忌獻策,他說:「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建議用逐日減灶的計策,偽裝潰敗逃跑,誘敵深入。田忌採納了他的計謀。驕傲的魏軍果然中計,大搖大擺地尾隨齊軍進入一個叫馬陵的險惡地帶。這時,早已埋伏好的齊兵萬弩齊發,一舉殲滅魏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馬陵之戰」。孫臏利用敵人的驕傲心理,誘敵上當,所以取得戰役的勝利。
5、增兵減灶
「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在孫臏增兵減灶的實例中,展示了孫臏高超的謀略藝術:通過減少做飯鍋灶(10萬~5萬~3萬)使龐涓相信齊兵膽小怯弱,士兵不斷逃亡而舍棄步軍追擊齊軍。當第三天晚上追至馬陵時,孫臏又利用馬陵道路狹窄、多險阻有利地形埋伏弓箭手,布下天羅地網。其中減灶是現象,它反映的是灶多說明吃飯的人也就多,灶少吃飯的人也就少的道理,從而使龐涓深信自己的判斷,最終自投羅網。
6、孫龐鬥智
孫賓和龐涓同在鬼穀子門下學習兵法後,龐涓辭師下山,任魏國上將軍之職。翟向魏惠王舉薦孫賓。龐涓忌妒,誣陷孫賓通齊,殘忍地施以刖刑黥刑,又騙他錄寫《孫子兵法》十三篇,打算寫完了殺害他。龐涓家丁暗告孫賓。孫賓裝瘋,使龐不防,後得齊國大臣救助,逃出魏國。 孫賓至齊,被拜為軍師之職,每一次用圍魏救趙之計,在桂陵地方擊敗了龐涓統率的魏軍。第二次,孫賓用減灶之計,將龐涓誘入馬陵道,用亂箭將他射死。

⑺ 孫臏有關的成語

圍魏救趙
wéiwèijiùzhào
[釋義] 指攻擊敵人後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回兵力的戰術。魏、趙:戰國時的國名。
[語出] 《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辨形] 魏;不能寫作「味」。
[反義] 圍城打援 聲東擊西
[用法] 用於軍事。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出來搶糧;我們便用~的辦法;打他的縣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英譯]
[成語故事]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准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叄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⑻ 關於孫臏的成語

孫臏,戰國時軍事家。齊國阿(在今山東陽谷)人。孫武後裔。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涓為魏惠王將軍,誑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接回,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銀雀山出土,有一萬一千餘字。
【經典名言】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名言解說】
彼:對方。殆:危險。對自己的情況和對方的情況都有透徹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不會失敗;不了解對方的情況而了解自己的情況,打仗則有勝有負;既不了解對方的情況,又不了解自己的情況,則每仗必敗。

圍魏救趙

⑼ 跟孫臏有關的成語

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增兵減灶
是孫臏實際經歷的戰爭經驗之談,利用故意製造士兵人數的假象,蒙蔽敵人,讓敵人掉以輕心而中計,最後消滅敵人,在孫臏龐涓的馬陵大戰中,孫臏就是利用這個方法,讓龐涓以為孫臏率領的齊軍已是軍心不振,士兵逃散,潰不成軍,而趁勝追擊,不顧軍事上的忌諱,輕敵冒進,最後被設伏於馬陵道兩旁的孫臏,在一棵樹下萬箭穿心,報仇雪恨。
因拋利導
是《孫臏兵法》中的一句話精煉而來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原句是講在戰爭期間,針對不同的戰爭情境,對士兵的鼓舞要有所區別,真可謂面面俱到,非常實用的戰爭指南。而孫龐鬥智,就是孫臏一生中最濃厚慘重的時期,他從受到龐涓的陷害而身體受殘,到最後讓龐涓血債血償,忍辱負重,自強不息,勵志圖強,這個故事就是個傳奇,至今激勵著後世。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名言解說】
彼:對方。殆:危險。對自己的情況和對方的情況都有透徹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不會失敗;不了解對方的情況而了解自己的情況,打仗則有勝有負;既不了解對方的情況,又不了解自己的情況,則每仗必敗。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