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笑話
㈠ 漢字的笑話
1、何處有慈悲
小沙彌問正在打坐的老僧:「師父,何處有慈悲?」
老僧抬起右手,指了指門外,閉目不發一言。
小沙彌頓悟了:原來世間眾生萬物,無論是達官貴人,販夫走卒,還是花鳥蟲魚,一草一木,處處皆有慈悲啊!
老僧看小沙彌站那裡不動,便說:「門外桌子上,白色的那個就是瓷杯!」
10、哪裡哪裡
海明威不知道中國人的「哪裡!哪裡!」是自謙詞。
一次他參加婚禮時,很有禮貌地贊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說了聲:「哪裡!哪裡!」
不料,這位洋老兄卻嚇了一大跳!於是便用生硬的中國話說:「頭發、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
結果引起全場鬨堂大笑。
㈡ 枇杷與琵琶的笑話用甲骨文寫,怎麼寫
甲:抄史上最有名的高富帥是誰? 乙:能給點提示不? 甲:出生顯赫,而且是皇親國戚。長得更是一表人才,風靡萬千美女。不僅女人為他爭得死去活來的,而且不少男人為了他,傾家盪產,甚至失去了性命。 乙:還有提示嗎? 甲:他出門喜歡以寶馬代步,帶一個保鏢和兩只很有名氣的寵物。 乙:呃…猜不出啊…… 甲:是唐僧啊!
㈢ 給我講幾個好玩的笑話
1.牙簽對著刺蝟說「喂,公交車」
2.兩只烏龜在田邊頭對頭一動不動,這時一個專家問旁邊的老農,這兩只烏龜在干什麼?老農說:「它們在比耐力,誰先動誰就輸了。@捧腹網 」專家指著一隻龜殼上有甲骨文的烏龜說:「據我多年研究,這只烏龜已死五千多年了。」這時另一隻烏龜伸出頭來說:「草!死了也不說一聲,害得老子在這里乾等。」一句話剛剛說完,那隻有甲骨文圖案的烏龜大笑把頭伸出來說:「你輸了吧,專家的話你也聽。」
3.一次軍事演習中,某小隊在指定地點等待直升飛機的到來,但是等了很久,飛機始終未到。@捧腹網 這時候,小隊長看見了一個農夫正在不遠處的菜地里種菜。於是上前詢問;大爺,看見一隻大鐵鳥飛過嗎?大爺想了想,說;大鐵鳥沒有看見,直升飛機倒是看見過一架。。。
4.那天逛街遇到朋友,我跟他打招呼:「好久沒見面了,最近忙嗎?」
「忙!忙得屁股直冒煙兒!」
說著,他嘴裡吐了一個長長的大煙圈。@捧腹網
5.小學應用題,有多餘條件的那種。@捧腹網 老師教一個女女她一直不懂,數學老師就大怒,吼到,「你家三個人兩頭豬,你家共有幾頭豬。」那女紙弱弱地說五頭!!全班沸騰啊,老師那地中海的發型都凌亂了!
6.李家一口生了3個兒子,大哥叫流氓,2哥叫菜刀,3弟叫麻煩。@捧腹網 有一天,他們去市場逛街不小心吧麻煩給弄不見了,然後他們就去警察局說,我是流氓,我帶著菜刀來找麻煩。
7.有一個小偷,他偷了一隻雞,正在河邊褪毛,警察來了,他趕緊把雞扔進河裡。@捧腹網 警察問:你在干什麼?怎麼你這有這么多雞毛?小偷說:雞要游泳,我幫它看衣服。
㈣ 漢字歷史與笑話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括弧中的字是正確的.
1.按 (安)裝 18. 氣慨 (概) 35.不落 巢(窠)臼 2.甘敗 (拜)下風 19. 一股 (鼓)作氣 36.燴 (膾)炙人口 3.自抱 (暴)自棄 20. 懸梁 刺骨(股) 37.打臘 (蠟) 4.針貶 (砭) 21. 粗曠 (獷) 38.死皮 癩(賴)臉 5.泊 (舶)來品 22. 食不 裹(果)腹 39.蘭 (藍)天白雲 6.脈博 (搏) 23. 震憾 (撼) 40.鼎立 (力)相助 7.松馳 (弛) 24. 湊和 (合) 41.再接 再勵(厲) 8.一愁 (籌)莫展 25. 侯 (候)車室 42.老倆 (兩)口 9.穿 (川)流不息 26. 迫不 急(及)待 43.黃梁 (粱)美夢 10.精萃 (粹) 27. 既 (即)使 44.了 (了)望 11.重迭 (疊) 28. 一如 繼(既)往 45.水籠 (龍)頭 12.渡 (度)假村 29. 草管 (菅)人命 46.殺戳 (戮) 13.防 (妨)礙 30. 嬌 (矯)揉造作 47.痙孿 (攣) 14.幅 (輻)射 31. 挖牆 角(腳) 48.美侖 (輪)美奐 15.一幅 (副)對聯 32. 一諾千斤(金) 49.羅 (啰)唆 16.天翻 地復(覆) 33. 不徑 (脛)而走 50.蛛絲 螞(馬)跡 17.言簡意駭(賅) 34. 峻 (竣)工 51.萎糜 (靡)不振 52.沉緬 (湎) 69. 有持 (恃)無恐 86.濫芋 (竽)充數 53.名 (明)信片 70. 額首 (手)稱慶 87.世外 桃園(源) 54.默 (墨)守成規 71. 追朔 (溯) 88.臟 (贓)款 55.大姆 (拇)指 72. 鬼鬼 崇崇(祟祟) 89.醮 (蘸)水 56.漚 (嘔)心瀝血 73. 金榜提(題)名 90.蜇 (蟄)伏 57.憑 (平)添 74. 走頭 (投)無路 91.裝禎 (幀) 58.出奇 (其)不意 75. 趨之 若騖(鶩) 92.飲鳩 (鴆)止渴 59.修茸 (葺) 76. 遷徒 (徙) 93.坐陣 (鎮) 60.親 (青)睞 77. 潔白 無暇(瑕) 94.旁證 (征)博引 61.磬 (罄)竹難書 78. 九宵 (霄) 95.灸 (炙)手可熱 62.入場 卷(券) 79. 渲 (宣)泄 96.九洲 (州) 63.聲名 雀(鵲)起 80. 寒喧 (暄) 97.床第 (笫)之私 64.發韌 (軔) 81. 弦 (旋)律 98.姿 (恣)意妄為 65.搔 (瘙)癢病 82. 膺 (贗)品 99.編篡 (纂) 66.欣嘗 (賞) 83. 不能 自己(已) 100.做 (坐)月子 67.談笑 風聲(生) 84. 尤(猶)如猛虎下山 68.人情 事(世)故 85. 竭澤 而魚(漁)
㈤ 與繁體字有關的故事或笑話
[轉帖]有關等繁體字與簡體字
漢字簡化的經驗教訓
漢字的簡化方案雖然頒行在五十年代,但它的起源卻可尋溯到百餘年前,當時在對封建制度的一片鞭撻聲中,古老的漢字也首當其沖,被當作封建文化的化身成了批判對象。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提出漢字簡化,就註定了人們對漢字是抱有偏頗的看法,漢字簡化僅僅是被作為漢字拼音化這一長遠進程中的一部分。在漢字簡化中,人們更為關注的是如何將其與拼音化、拉丁化接軌,而不是如何設法保持漢字的表意功能。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潛在心態。
但是盡管是在這種心態支配下,漢字簡化工作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我們的文字工作者仍然對漢字簡化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終於使簡化運動能夠沿著漢字自身的規律較平穩地運行,並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當然,在簡化漢字過程中,由於時代的局限,不少地方顯然考慮欠周,最突出地表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1.對漢字作了過於簡省的壓縮,降低了漢字字形原有的形體辨析功能,從根本上動搖了漢字表意功能的基礎,破壞了字形顯義的傳統,使漢字淪為一種純記號性質的形體,傳統漢字中那些完整的理據變得淡化了。
2.當年首要考慮的是如何壓縮漢字的筆畫和數量,能簡化能合並的就盡量簡化合並,尤其是採用同音代替法合並了不少字,殊不知同音代替的直接後果是破壞了字形與音義一對一的天然關系,這給日後的漢字學習與應用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這是漢字簡化中最大的敗筆。
4.1 漢字的簡化和繁化應相輔相成
文字職能的發揮,是由兩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合成的,這就是書寫與認讀。就認讀而言,人們總希望符號形象,易於識別;就書寫而言,人們又是希望符號簡單,便於描摹。在「易寫」與「易識」兩者的交互矛盾中,人們既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字元的構件和筆畫,又要保證必要的表意性和區別度。
我們的漢字是源於古老象形文字(即圖畫文字),是一種冗餘度極高的文字。為了易學易用,自古以來人們就採取了減少其線條或筆畫,簡省其構字部件的辦法去改造它們,所以趨簡是文字變化的主要傾向。但趨簡只是現象,是規律作用的結果,而不是規律自身。在既成文字中,盡管簡化占據著主導地位,但也是有限度的,簡化到字形產生混淆的時候,區別律就會出來干預,就會出現繁化現象。所以必要的繁化絕不是文字演變中的「逆流」。
在漢字發展過程中,一方面為了書寫快捷與記憶方便,我們有必要使構形簡化,讓筆畫減少,甚至不惜因此破壞文字的結構。但另一方面,為了改進文字的表意、表音功能,強化表意性與增加區別度,又不惜使構形加繁、讓筆畫增多。所以字形的簡化是不可或缺的,字形的繁化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從漢字繁化與簡化的最基本動機來說,兩者都是為了提高漢字的使用效率,為了在交際使用中能夠做到快速准確便捷。
「簡」和「繁」本來就是漢字演變過程中始終要注意調整的一對矛盾。簡化以便於應用,繁化以便於區別;簡化只能是保持區別的簡化,區別也應該是在最大限度簡化基礎上的區別。
文字演進,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個求區別、求簡易的過程。求區別是為了提高文字表達的准確率,求簡易是為了提高文字使用的效率。個別字形的演進是如此,文字體系的變革也是如此。只有使其既合於區別律的要求又符合簡易律的需要,使其達到「易學、易記、易用」三者和諧統一的完美境界,才能出現穩定的文字。
縱觀幾千年漢字發展史,漢字字形的繁化和簡化一直是相隨伴生又相互制約的。繁化是為了增加字體的區別度,它作用於人們感覺途徑的主要是視覺。簡化則是為了盡量方便地進行書寫,節省書寫的時間,它在不妨礙有效閱讀,保證漢字字形能進行有效區別的前提下,盡量做到字形的簡化。
要解決好這對矛盾,我們應該認真分析漢字的繁化與簡化給漢字語言功能變化帶來的影響,認識到所謂的繁化、簡化都是漢字在自身運行中所具有的一種調節機制。它們都有一個活動的度,只有將這個度處理好了,將它們的長處盡量發揮出來,把短處盡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中,才有可能使漢字的字形結構有效地為漢語服務。
以字形結構的增多,筆畫的繁復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漢字繁化所具有的語言功能,主要體現在提高漢字的書面表達能力,增加漢語書面詞語的清晰度和區別度,盡量做到使漢字與詞語產生一對一的關系。也就是說,漢字繁化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增強漢字字形區別詞語的作用,從視覺上盡量將詞語的特徵反映出來,使原來可能是很相近的兩個字或詞變得有一定的視覺距離,成為清晰可辨的兩個書面詞語。將漢字繁化概括為「易讀」功能,正是從這個角度而言。
漢字簡化的語言功能則與繁化
UID2463 帖子413 精華0 積分413 獎勵積分0 點 日新幣0 文 閱讀許可權90 性別男 在線時間0 小時 注冊時間2003-3-20 查看詳細資料
TOP
路過想過
五年級水母
UID2463 帖子413 精華0 積分413 獎勵積分0 點 日新幣0 文 性別男 在線時間0 小時 注冊時間2003-3-20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離線 2#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6-4-14 00:26 只看該作者
一味精簡字數其結果得不償失
據統計,人們如掌握了3800個漢字,就能閱讀一般書刊內容的99.9%;如掌握了5200個漢字,就能閱讀一般書刊內容的99.99%。另據統計,4990 個漢字就構成了《現代漢語詞典》中的幾乎所有的詞。大致可以說,現在漢字的使用數量是五六千,而一般知識分子所掌握的字數只不過三四千。
從漢代到現代,漢字使用的數量似乎並沒有顯著的變化,一直徘徊在五六千左右。在這3000多年裡,新字不斷產生,但舊字也不斷消亡。一般說來,時代越晚,新詞增得越快。但由於復合詞在漢語里越來越占優勢,音譯外來詞又大多用假借字記錄,所以盡管新詞不斷涌現,但漢字的數量仍然一直保持比較穩定。
人們往往寧肯忍受字量的增加,也要追求用詞達意,記錄准確。在這個意義上,字量的增加是表意漢字發展的表現,是漢字的進步。把字量增加說成是絕對的壞事,那是拘於一隅,囿於成見的看法。
縮減用字,尤其是縮減日常用字,顯然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但要做到按照漢字發展規律科學地壓縮通用字數,在壓縮字數的同時既不影響書面的記錄交際,又不增添麻煩,這卻是十分困難的。
現代的正字不僅要求在字形上的統一,還要求在字量上的統一,要求作到「字有定形,字有定數」,不僅需要穩定字數,還需要縮減字數。
漢字簡化和漢字歸並屬於整理、規范漢字中的兩個不同范疇,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漢字在它的自身演變中有相關的兩種趨向,這就是數量上的增多和結構上的加繁。現代的精簡漢字就是針對漢字歷史上這兩個趨勢的。「簡化」漢字是針對漢字結構上的筆畫繁多,「整理」異體則是針對漢字的通用字數量過多。
4.3 過分精簡筆畫無疑是短期行為
在漢字發展史上,字形的變化往往受到應用工具的制約。殷商的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所以筆畫單瘦方直;周代的金文,是范鑄在青銅或其他金屬上的,所以筆畫圓潤勻稱。甲骨文和金文的共同特點是筆畫粗細如一,不能撇捺。從漢代開始,由筆畫構成的、以基本字元及其各種組合為構字法的隸書,為了擺脫古文字的象形性質以便書寫,破壞或削弱了很多字形的表意表音作用,破壞了一部分字的結構,這是不得已的,也是值得的,因為古文字實在太難寫了。由古文字演變為隸書,是最重要的一次字形簡化。這次隸化使帶有圖繪性質的象形字元變成了用點橫豎撇捺等筆畫組成的字元,大大方便了漢字的學習和書寫,極大地提高了漢字的使用效率和社會效能。
由漢至清,盛行隸書和楷書,它們的特點是筆道豐富,能為撇捺,字幅整齊。在古文字演變為隸書的過程里,僅僅為了減少一些筆畫而去破壞文字結構的情況並不多見。更何況在比隸書更便於書寫的楷書早已形成並趨成熟的時代,如果僅為了減少一些筆畫而去打亂某一組字的系統性,這樣做是不是必要,是不是值得,就值得商討了。
在五十年代,由於把文字改革工作簡單化,忽視了對漢字和文字改革基礎理論的研究,對漢字的性質、特點、功能、歷史發展、應用情況,以及與其他學科如語言學、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信息學等的相互關系,都缺少深入細致的科學研究。由於時代的局限性,當時的學術界和政策制定者對簡化漢字存在著片面的認識,當時將音素化拼音文字奉為世界文字發展的共同方向,認為漢字非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不可。在制定文字政策時,把改革漢字當做中心任務,而把改進漢字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把它當成在實行拼音化以前的過渡辦法,只是為了「目前的應用」,最終將廢棄漢字,使用拼音文字。
就在所謂「簡化是漢字發展規律」的理論指導下,產生了少一筆總比多一筆強,凡是簡的就是好的傾向,產生了漢字要一律簡化,不斷簡化的思想。1960年發布的關於「現有的漢字還必須簡化一批,使每一個字盡可能不到10筆或不超過10筆,盡可能簡單明了,使難學難認難記、容易寫錯認錯記錯的字逐漸淘汰」的指示就反映了這種思想。就因為當時是以「易
UID2463 帖子413 精華0 積分413 獎勵積分0 點 日新幣0 文 閱讀許可權90 性別男 在線時間0 小時 注冊時間2003-3-20 查看詳細資料
TOP
路過想過
五年級水母
UID2463 帖子413 精華0 積分413 獎勵積分0 點 日新幣0 文 性別男 在線時間0 小時 注冊時間2003-3-20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離線 3#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6-4-14 00:27 只看該作者
強化形聲結構是漢字的發展方向
漢字發展到小篆,各部件已經是直接作意義的載體而不需要藉助物象的啟示了。經過隸書的改造,獨體字形大都喪失了表意作用,成了所謂「不象形的象形字」,即成了記號字,而一部分圖繪意味較濃的合體字的構造也遭到了破壞。但是,由常見的成字偏旁所組成的合體表意字和形聲字,它們的結構幾乎全都沒有遭到破壞。由隸變楷,筆畫的個性特徵更加顯著,也更便於書寫。隸書與楷書比起小篆來又有了進一步簡化的條件,這是因為隸、楷通行的時代,漢語已經從單音派生造詞發展為雙音合成造詞,而且雙音詞兩個詞素之間也有互相標識和限製作用,人們對字形顯示意義的要求相對降低,過去那些為了增加表意度與區別度而讓形體趨繁的現象得到了根本的控制,所以隸書、楷書雖進一步簡化卻無損於漢字的表意特徵。
形聲化是漢字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標志。當漢字轉化為以形聲字為主體的構形系統後,體現在形聲字形體上的分類、示源、表音三種功能,使漢字字形所顯示的音、義信息容量加大,表義與別詞性能增強。
因為從組成形聲字結構的那些具有表音表義兩重性能的獨體字,承擔了基礎構件的職責。有了這批基礎構件,可以再行拼合構成一批合體會意字。
這時候,人們對造字理據的追求更概括了,它不再憑著個體形符的象物象事性來表意,而是先有了一批形音義結合的獨體成字構件,再利用它們進行二度拼合或三度拼合。構件成為音與義的載體,把音和義的信息帶進合體字,而構件由於不再需要象物性的暗示,形位的簡化已不影響它的表義功能。構形的簡化便有了充分的條件,從而使漢字整體系統的簡化得以實現。
再說,在形聲字里有相當一部分聲符是由源字轉化而來的,所以,這部分聲符的示源作用還相當顯著,這些示源聲符不但可以標音,而且可以表義,還具有顯示詞義特點的作用。在這類形聲字中,義符的分類作用與聲符的示源作用相結合,使形聲字的表意性更為豐滿,與近似字的區別度更高。例如,我們可以根據「倫」與「論」的義符不同,確定前者屬人際關系范疇,後者屬言語行為范疇。又可以根據「論」與「語」的示源聲符的不同,確定前者強調言語有條理而後者強調言語有對話者。
例如,小篆的「心」字還保留著心臟形象,隸書大部分把它放在合體字的左側,而且豎起來,楷書則改作「忄」,完全脫離了原形,但它已與心臟這個意義發生了不可分的聯系,人們見「忄」而知「心」,「忄」仍可表心臟之義;又如「日」已不像太陽,但仍可表太陽之義;「虎」字不必畫全,只有「虍」形,也可將老虎的信息帶進由它組合的字中;「屋」字只寫「屍」形,並不妨礙「層、屏」等字內含房屋的信息。
4.5 漢字的正體和簡體應互存共容
從隸書成為社會通用字體算起,兩千年來,華夏民族一直是以繁體字系統為正體。繁體字是漢字家族的嫡系,是華夏民族的瑰寶,也是人類智慧的奇跡。文化是不容割斷的,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俗體、通體、正體構成了社會用字整體。五十年代簡化漢字,實際上主要是調整了一些字的正俗位置。現在使用的2235個簡化字和被代替的2260個繁體字以及其餘無簡繁關系的五萬多傳承字,構成了中國漢字的完整體系。去掉簡體,或去掉繁體,這個體系就不完整,就會受到破壞。
中國大陸推行的識字方法是: 以「簡化字」為「正體」,以繁體為「舊體」,小學生只學簡體,不學繁體,中學以上的學生,可以根據需要,學習或多或少的繁體。大陸的經驗是: 識字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由少而多、由今而古,這是利多弊少的漸進方法。但是,根據我國現行法規,某繁體字一旦有了簡化字,就把相應的繁體字定性為「不規范漢字」而廢除,禁止在出版物上使用,禁止在社會用字中出現,禁止在中小學里教學傳習,從而把它從國民基礎教育中清洗出去。
台灣以繁體為「正體」,以簡體為「俗體」;學字要學繁體,寫字可以寫簡體。現在台灣使用漢字的實際情況是「印繁寫簡」,「識繁寫簡」,其實,這是「識繁也識簡」。
雖然大陸允許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繁體字,台灣也允許使用一定數量的簡化字;台灣手寫體及印刷物實際上部分用簡,且時有人著文呼籲用簡,但畢竟大陸通用的是簡化字,台灣通用的是繁體字。對異體字和繁簡字的處理,大陸是選其一,廢棄其餘;台灣則往往設定正體及或體,採取寬容的態度。筆者認為,文字是約定俗成的,需要長期的演繹、穩定過程。
㈥ 關於漢字的笑話
望文生意
海明威:「你們中國人的確是一個勤奮的民族。」
秘書:「怎見得?」
海明威:「每當我早晨經過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寫著『早點』兩個大字,提醒過路上班的人,不要遲到。」
無法控制
海明威參加「普通話演講比賽」,他的開場白是這樣的:「諸位女士、諸位先生,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我的普通話說得不好。我與貴國語文的關系就如同我跟太太的關系一樣,我很愛它,卻又無法控制它。」
紅燒屁股
初到中國海明威踏進飯館開口就將包子說成為「報紙」,服務小姐還真耐心解釋:「馬路對面賣報紙,日報、晚報一應俱全。」
想吃餃子,遺憾的是沖口而出的卻是「轎子」,聽得服務小姐如墜雲霧之中。
尤其令服務小姐莫名其妙甚至氣憤的是,他居然要求「紅燒屁股」,並聲稱這是他最喜愛的一道中國名菜。見服務小姐的臉色不悅甚至惱怒起來,海明威急忙將菜單指給她看。女侍者這才明白原來他是想吃「紅燒排骨」。
很好與更好
海明威剛來中國不久時,他只會說兩句中國話:「很好」、「更好」。
一天,一位職員說:「我要請假兩星期。」
海明威說:「很好。」
僕人說:「因為我父親死了。」
海明威說:「更好。」
不是東西
海明威召開全體職員大會:「中國人把物品稱為『東西』,例如桌椅、電視機……等等,但是有生命的動物就不稱東西,例如蟲、鳥、獸、人……等等,所以,你們和它們都不是東西,我自然也不是東西!」
便飯
一次宴請海明威,中方代表客氣地告訴他今晚為他准備了一餐便飯時,這位洋老兄望著滿桌山珍海味吃驚道:「如果說這是一餐便飯,那可真正是一餐『大便飯』了。」
搞得我一個晚上沒胃口。
漢語太奇妙了
海明威對翻譯說:「你們的中國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
『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是說中國隊勝了;
『中國隊大敗美國隊』,又是說中國隊勝了。
總之,勝利永遠屬於你們。」
處處都漂亮
海明威不知道中國人的「哪裡!哪裡!」是自謙詞。一次他參加婚禮時,很有禮貌地贊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說了聲:「哪裡!哪裡!」不料,這位洋老兄卻嚇了一大跳!於是便用生硬的中國話說:「頭發、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結果引起全場鬨堂大笑。
數學中文
海明威來華給自己起的中國名字姓張。會寫錯綜復雜的「張」字——而且還是草書,對一個老外來說確實不簡單。
驚訝之餘,不免問他。他說:「這沒有什麼,我只是用一筆把三又四分之十三這個數字寫出來而已。」
暈死!
「吻」字新義
海明威學習中文。當學到「吻」這個字時,海明威提出了疑問:「吻字會意就是『勿』,『口』,不動口如何接吻?」
有人想了想,笑著回答:「中國人個性比較含蓄,『勿』『口』就是『不必說話』的意思。
你接吻的時候,會說話嗎?」
魏什麼
海明威的太太來華,起了個中國名字姓魏。某日夫婦倆散步遇一朋友,一陣寒暄之後。
朋友:「您太太貴姓?」
海明威:「姓魏。」
朋友:「魏什麼?」
海明威:「為什麼?姓魏也要為什麼?」
各種各樣的「汁」
有一次,考考海明威的成語能力:「絞盡___汁」。
結果是:
「絞盡墨汁」,「絞盡乳汁」,「絞盡果汁」,「絞盡湯汁」。
哈!「你真是『絞盡腦汁』也沒想出『絞盡腦汁』。」
果醬
雖然有這么多讓我忍俊不禁的笑話,但看老外努力學習中國民族的文化語言,倒也令我欣慰。於是我鼓勵道:「你的漢語水準進步很快。」他卻大聲地回敬我中國式的客套:「果醬、果醬(過獎、過獎)」。
在北方某一風景地,有一南方人大喊"偶滴孩子,偶滴孩子掉湖裡了~~"有個路人馬上跳進湖裡 結果只撈上來一隻鞋子
馬芮看病,醫生喊他: 馬內
化驗員喊他:馬茵
取葯時喊他:馬丙
更可笑的是,打針的時候,護士驚嘆道:「這病人怎麼叫馬肉啊」
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
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題(蹄) --解 縉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須梅,(有幸不須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蘇 軾
水流東坡詩(屍) --佛 印
向陽門第春常在 --蘇 軾
積善人家慶(罄)有餘(魚) --佛 印
師姑田上擔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綉裁(秀才)
孔子生於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漢中 (光舞:閃電;漢中:天空)
燈籠籠燈,紙(枳)殼原來只防風
鼓架架鼓,陳皮不能敲半下(夏)
蓮(憐)子心中苦
梨(離)兒腹內酸
漢字諧音特點的笑話
地名有關
元旦晚上,小弟帶兩位僑生到家晚餐,一個性情開朗,一個較為拘謹.
席間,那位開朗的同學笑指拘謹的同學給我們介紹說:"他是緬甸來的,所以比較靦腆."隨後他舉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仰首一飲而盡,接著說:"我是仰光來的."
校長發火
校長在學期結束時的校務會議上,對人事行政效率之低,大發雷霆.他說:"負責董事業務的不懂事;負責人事管理的不省人事;身為幹事的又不幹事!"
鄉村開會
一個鄉里開會,由於諧音,村長說:"兔子們,蝦米們,不要漿瓜,鹹菜太貴了."(同志們,鄉民們,不要講話,現在開會了.)主持人說:"鹹菜請香腸漿瓜."(現在請鄉長講話.)鄉長說:"兔子們,蝦米們,今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們,鄉民們,今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歇後語
媽媽的眾姐姐 -- 多疑(姨)
戲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戲台上的鞭子 -- 加碼(假馬)
觀音堂里著火 -- 妙哉(廟災)
孫猴子坐金鑾殿 -- 不象仁(人)
壽星打靶 -- 老腔(槍)
壽星彈琵琶 -- 老生常談(彈)
麥柴稈吹火 -- 小氣(器)
弄堂里跑馬 -- 題(蹄)
旱魅拜夜叉 -- 盡(精)
見鬼 園外竹筍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氣(夫妻)
秀才做詩 -- 有兩手(首)
禿子脫帽子 -- 頭名(明)
何家姑娘給鄭家 -- 正合適(鄭何氏)
肚子里撐船 -- 內行(航)
龜蓋量米 -- 什麼聲(升)
難出 扯鬍子過河 -- 謙虛(牽須)過度(渡)
扯鈴扯到半空中 -- 空想(響)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恥(刺)
兩百錢的花生 -- 有得駁(剝)
兩手捧壽桃 -- 有理(禮)
護國寺買駱駝 -- 沒那個事(市)
花椒掉進大米里 -- 麻煩(飯)了
有關漢字諧音特點的對聯
1.蓮(連)子心中苦 梨(離)兒腹內酸
2.身居寶塔,眼望孔明(諸葛亮),怨江圍(姜維)實難旅步(呂布)
3.鳥處籠中,心思槽巢(曹操),恨關羽(關羽)不得張飛(張飛)
4.兩舟競渡,櫓速(魯肅)不如帆快(攀噲)
5.百管爭鳴,笛清(狄青)難比蕭和(蕭何)
6.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須梅,(有幸不須媒)
7.孔子生於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漢中
8.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盪,不思報國反成仇!
史可法,洪承疇。
諧 音 詩:
楊柳枝 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燭-囑,圍棋-違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情)
㈦ 漢字的笑話 50字
網友回答
2014-11-27
舉報
.巾」對「幣」說:兒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價百倍了。
「尺」專對「盡」說:姐姐屬,結果出來了。你懷的是雙胞胎。
「臣」對「巨」說:和你一樣的面積。我卻有三室倆廳。
「晶」對「品」說:你家難道沒裝修?
「呂」對「昌」說: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自」對「目」說:你單位裁員了?
「茜」對「曬」說:出太陽了,咋不戴頂草帽?
「個」對「人」說:不比你們年輕人了,沒根手杖幾寸步難走。
「辦」對「為」說:平衡才是硬道理!
「兵」對「丘」說:看看戰爭有多殘酷,倆條腿都炸飛了!
「占」對「點」說:買小轎車了?
「旦」對「但」說:膽小的,還請保鏢了?
「大」對「太」說:做個疝氣手術其實很簡單。
「日」對「曰」說:該減肥了。
「人」對「從」說:你怎麼還沒去做分離手術?
「土」對「丑」說:別以為披肩發就好看,其實骨子裡還是老土。
「寸」對「過」說:老爺子,買躺椅了?
「由」對「甲」說:這樣練一指禪挺累吧?
「木」對「術」說:臉上長顆痣就當自己是美人了。
㈧ 錯別字笑話(故事)
我有,望採納
1.某生愛寫錯別字,老把歇寫成喝。
他有篇日記寫道「班長指揮我們抬大糞,大夥幹得很起勁,誰都不敢喝一喝。後來我們實在有些累,就背著班長偷偷喝了喝」
2.錯別字及師評
元旦時,我們全家一起到歷史博物館參觀「冰馬桶」…
師評:有這樣的東東嗎?我也要去!(兵馬俑) .
早上起床整里「遺容」後,我們到學校集合,搭車前往墾丁畢業旅行
師評:不知道你家是哪一家殯儀館?老師一直都不知道…(儀 容)
.昨晚左眼皮跳個不停,當時就覺得那是「胸罩」,果然今天皮夾被扒走了
師評:孩子,你已經這么大了嗎?(凶兆)
.報上說重金屬污染過的牡蠣,可「治」癌…
師評:一字之差,養蚵人家翻身矣!我是不是該趕快去養牡蠣?會賺到翻哦…(致癌)
.昨晚我和同學到快餐店吃晚餐,我們點了兩個漢堡、「雞塊一糞」…
師評:好吃嗎?雞糞?(雞塊一份)
.星期天准備外出逛街時,匆忙之間不小心給「肛門」夾到,真倒霉
師評:老師很好奇──誰的肛門這么大…?(鋼門)
.逛完花市後,我花錢買下「賤男」,准備帶回家過年。
師評:發音正確一點,「劍蘭」會哭的…
.我的歷史老師長發披肩,個子矮小,脾氣不好,有一點點「胸」…
師評:歷史老師要我轉告你「等下上歷史課,皮給我綳緊一點。」 (凶)
.我認為自己是個品學兼「憂」的好學生…
師評:你是該憂了──不及格。(優)
.在「崎嶇坎坷」的人生「康莊大道」上,我們要堅定方向…
師評:此路可繼世界八大奇跡兵馬俑之後,登上第九大奇跡。
.從小就住在我們家隔壁的陳伯伯住家三樓最後面一間廚房不知道為什麼會
三不五時地飄來一陣又一陣烹煮紅燒牛肉時所散發出來的濃濃迷人中葯味道…
師評:明天麻煩你一口氣念完這句給我聽,不準換氣。
1、我的歷史老師長發披肩,個子矮小,脾氣不好,有一點點「胸」…
師評:歷史老師要我轉告你「等下上歷史課,皮給我綳緊一點。」 (凶)
2.我認為自己是個品學兼「憂」的好學生…
師評:你是該憂了——不及格。(優)
3.在「崎嶇坎坷」的人生「康莊大道」上,我們要堅定方向…
師評:此路可繼世界八大奇跡兵馬俑之後,登上第九大奇跡。
4.元旦時,我們全家一起到歷史博物館參觀「冰馬桶」…
師評:有這樣的東東嗎?我也要去!(兵馬俑)
5.早上起床整里「遺容」後,我們到學校集合,搭車前往墾丁畢業旅行
師評:不知道你家是哪一家殯儀館?老師一直都不知道…(儀 容)
6.食食物者為俊傑,適者生存。
師評:牙好,胃口就好,經典笑話樂園身體倍兒棒!挑肥揀瘦,不是養生之道。(識時務)
7.被流放的屈原,時時不忘報國,終因報國無門,而自吻於烏江。
師評: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自刎)
8.2060年早晨,甘肅九泉太空裝置發射基地……
師評:九泉 是閻羅王建立的吧!(酒泉)
㈨ 誰有一些關於漢字演變的歷史故事,因為寫、讀錯字而鬧出的笑話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 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 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 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 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 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 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 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 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 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 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 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 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 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 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 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 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 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 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 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 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 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 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 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 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 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 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 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 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 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 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 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 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 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 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 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 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 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 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 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漢字的演變: 【原文】壞,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燒,從土、不聲。 圭(gūi)→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圓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圓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 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 從重土。 垚(yáo)→土圭→ytv/ttt(元碼字典)(垚,土高也。 如:堯→垚兀,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原文】垚,高也,從三土。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又如: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 焱,又→雙,人→從→眾,乂→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 ,三重表示「眾」。 ⑸ 「理」是「象、數」的擴展。漢字外延的演變主要是通過「理」 來擴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 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裡明白、事情變得明顯…… 」等。 上述漢字演變的五個階段「音、形、象、數、理」, 本質上也是創造漢字的五種基本方法。茲舉一例說明: 「貓→犭苗→犭艹田」字,「犭、屮、田」都屬於象形,貓叫聲「 miǎo」,所以,「貓」聲定為「māo」,造字時聲部用「苗」 字表示。「苗→艹田」,音通「渺」,意為「田中渺小之草」。 貓可能是在神農氏農業耕種時期, 才被人馴養用於對付損害農作物和糧食的老鼠的。 定十二生肖可能要早於這個時期,這也許是貓沒被收錄的原因。 漢字造字時,若兩個重疊表示多。「艹→屮屮」表示草多, 這是漢字造字中「數」的概念。「苗」本意小苗,「苗」 字也延伸為「可培育的人才」,蓋小孩、小苗相象,理則相通。 這樣,「苗」字外延就擴大了,這是,「理」的例子。從「貓」 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聲、形、象、數、理」五種基本造字方法, 並能看到漢字演變的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