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0敬個禮故事
A. 古代歷史上關於禮儀的故事
一)、鐵杵磨成針: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二)、團結的力量: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上下。可是他們自恃本領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認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鬥,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後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
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於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並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後,兒子們怎麼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於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
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麼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鬥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才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
兒子們終於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阿豺見兒子們真的懂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難。
(三)、聰明的報童:某一個地區,有兩個報童在賣同一份報紙,二人是競爭對手。
第一個報童很勤奮,每天沿街叫賣,嗓門也響亮,可每天賣出的報紙並不是很多,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
第二個報童肯用腦子,除去沿街叫賣外,他還每天堅持去一些固定場合,一去了後就給大家分發報紙,過一會再來收錢。地方越跑越熟,報紙賣出去的也就越來越多,當然也有些損耗,但很校漸漸地,第二個報童的報紙賣得更多,第一個報童能賣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謀生路。
為什麼會如此?第二個報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個固定地區,對同一份報紙,讀者客戶是有限的。買了我的,就不會買他的,我先把報紙發出去,這些拿到報紙的人是肯定不會再去買別人的報紙。等於我先佔領了市場,我發的越多,他的市場就越校這對競爭對手的利潤和信心都構成打擊。
第二,報紙這東西不像別的消費品,有復雜的決策過程,隨機性購買多,一般不會因質量問題而退貨。而且錢數不多,大家也不會不給錢,今天沒零錢,明天也會一塊給,文化人嘛,不會為難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報,退報不給錢,也沒什麼關系,一則總會積壓些報紙,二則他已經看了報,肯定不會去買別人的報紙,還是自己的潛在客戶。
評語:小小的一個賣報生意,就有這么多的技巧,可見,生意經是本永遠學不完的書,任何時候,只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就會有獨特的收獲。
B. 有關尊敬老師的小故事 100字
1、程門立雪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後,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裡。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楊時這種尊敬老帥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由於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才進步很快,後來終於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四面八方來向他求教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2、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3、居里夫人尊師
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從而,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可她對她過去的老師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希望總是那麼渺茫。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裡做客。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著鮮花的人群,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著她走上了主席台。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
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經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4、劉紹棠尊師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滿六周歲,便到鄰近的鄉村小學去讀書。
這個小學設在一座廟內,只有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當時學生少,四個年級才一個班。老師姓田,十七歲就開始教書了。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開學頭一天,我們排隊進入教室。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描紅紙上是一首小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師給一年級上課了。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小孩子,牽著媽媽的衣襟兒去姥姥家,一口氣走了二三里地。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兒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進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著:「……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歡,想折下一枝來。媽媽攔住了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歇腳的人就看不到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那時候的語文叫國語。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裡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有一年我回家鄉去,在村邊遇到了老師,他拄著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裡,播下知識的種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C. 300字禮儀小故事。
以下情節發生在小區的某早點鋪 囧
我是一個包子,我的生命最多隻有一個小時,而且其中一半的時間都要在悶熱的蒸籠中度過。可我知道
當掀開鍋蓋,我能夠呼吸到清新的空氣時,生命也將離我而去。就象一群養在池塘里的魚,生存的意義
就是等待死亡。但是我無法選擇不成為包子,這是註定的。
鍋蓋打開了,出籠的一瞬間我發現,每一個身邊的包子都有引起人的注意的能力,於是,本是同鍋
連綈包子中也有了激烈的競爭。大家都不願被第一個吃掉,死亡的恐懼籠罩著整個蒸籠。生命如此短
暫,我們還沒來得及感受生命的美好,就不得不面對死亡!
這時,來了一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人。我和另一個包子被夾到了一個盤子里,端到桌上。就在這一
瞬間,我看到了身旁的一碗小米粥,她是我一生中見到的惟一的也是最美的一碗粥!她的生命更短暫,
剛剛離開那一鍋粥的大家庭,就要被人喝掉。
我們被放在桌上等待著死亡。本來我害怕極了,但當我看到她的那一刻,我突然變得什麼也不怕
了。我是一個謹慎的人,對女孩子說話總是很小心,不能太多地表露出好感。但現在,沒有時間再猶豫
了。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趕快告訴他吧,不然你就再也沒有機會說了!生命只有一次!
我正要說話,她先開口了:"你好!包子。"
"你好。"我說:"你是我見過的粥裡面最美的一碗!"
"別瞎說了,你才見過幾碗粥?"她有些不好意思。
"我只見過你一碗,但是我已經愛上你了!"我頭腦一陣沖動,不顧一切地說出了這句話。
一陣沉默,那個文質彬彬的人給完了錢,正在向我們走來。
"我也愛你!但是我害怕!"她說。
"不要怕,來生我們可以在一起!"
"你可以吻我嗎?"她說。
"我來了!"我被筷子夾起來,看到一張嘴正在向我咬過來。我奮力掙扎,從筷子中滑落,直向她撲
去。
"喲!"那個人往後一讓,生怕我將粥弄到他身上。我撲到了她的懷里,感受到了她的熱量。她是那
么溫柔,那麼迷人,有了這一刻,我已死而無憾!
筷子又將我夾起,那張嘴在我身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還好,沒有傷到大腦,我還能說話。
"二十年後,等到來生,我們在天安門城樓見!"我向她大喊。
"我一定去!"她喊道。
又一口咬到我身上,還沒有傷到大腦,真是萬幸!
"老闆,你這包子怎麼兩口都咬不到餡兒啊?"
"再咬就是餡兒了。"
趁我神智還清醒,我又對她喊道:"每年的今天,我都會等你,一整天!"
"我一定會去,無論哪年哪天……"這是我聽到的最後一句話。
一張大嘴在我身後張開,我戀戀不舍地看著她,失去了知覺……
D. 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100字的急用!
關於法國宮廷禮儀的
您可以看完提煉一下:
在凡爾賽宮廷鼎盛時期,有一個比國王更有權威的主宰便是「禮法」,或稱「禮儀」,就象歌劇院的芭蕾舞一樣,一舉手、一投足都有明確的規定。
路易十五時期,講究禮儀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宮廷禮法除了承襲舊傳統(許多禮節起源於弗朗西斯一世,甚至更遠的年代)外,還增添了不少路易十四時期的復雜條例,而且又制訂了一些連國王本人都需要遵循的規定。
大家可能以為在這樣一個井然有序,人人職責分明的宮殿里,主子們一定被服侍得舒舒服服,那可是大錯特錯了,因為他們自己已成為禮儀規范的奴隸,國王、王後和王子們都過著一種終身受束縛的生活。在公主們舉行的舞會上,王後也前來參加一同玩樂,可是禮儀規定,不管公主們跳舞跳到那裡,位置怎樣變換,她們的眼睛必須一直望著王後,結果小姑娘們的脖子扭得酸痛。
一天清晨,王後發現她那張大床上的棉被沾滿了灰塵,她靦腆地責問了一下。這件事逐級傳到寢宮侍從那裡,寢宮侍從把責任推卸得一千二凈,說打掃灰塵不屬於他們的職責范圍。人們就去找管理帷幔,掛毯的侍從領班,後者聽完這個事故後明確地說,這不關他的事。經過兩天查訊終於發現,當國王陛下不在王後那裡安寢的時候,王後的那張大床是當作傢具管理的,因此應當由管傢具的侍從負責。
可憐的瑪麗·列金斯卡是位十分溫柔、孤獨、多情而又隨和的王後,每天吃午飯時,都得經受一番折磨。她孤零零地一個人坐在前廳里的一張小桌子旁邊,一群侍臣和一群好奇的前來參觀的平民在一定距離之外圍成一圈站著,靜悄悄地望著王後吃飯。有一天,卡薩諾瓦親自看到了這個場面:王後衣著簡單,戴著一頂大無沿軟帽,走到餐桌前坐下後開始進餐,她低著頭,兩隻眼睛盯著盤子,不看任何人。當她覺得端上來的某一道菜好吃,想再要一點又難為情,便掃了在場的人一眼,想在人群中找到她認識的人,了解一下她愛吃的這道萊是什麼。她找到了一個人,怯生生地叫道:「德·洛旺達爾先生,」聽到叫自己的侍臣彎下腰向前走了幾步應道:「王後有何吩咐?」「我想這道美味可口的菜是燴雞塊吧?」「是的,王後。」德·洛旺達爾先生用刻板的語調回答後又退回原位。王後直到用完了膳沒有再說一句話。對參觀凡爾賽宮的巴黎和外省人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宮內開飯,他們參觀了王太子妃喝湯,馬上去看王子們吃煮白肉,接著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去瞧公主們吃尾食品。
路易十五有自己的貼身侍衛、跟班護衛、門衛和瑞士衛士等各種衛士,禮儀迫使他任何時候都不能一個人獨自呆著。晚上許多人服侍他換內衣,早上許多人服侍他起床,然而偶爾侍衛們玩忽職守,他也能夠暫時擺脫沒完沒了的守護。
一天晚上,路易十五未帶衛士隻身一人走進寢宮,迎面撞見一個驚慌失措的人,這個人撲地跪倒在地解釋說,他在宮內尋找一個與他同行的烤肉店老闆迷了路,他一個門一個門地找,不料進了寢宮,現在他也不知道該從哪兒出去。這個可憐的人等著受絞刑,可是國王安撫他一番,賜給了他幾個路易。
E. 誰有尚禮小故事
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專師求教的事兒。屬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F. 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K
G. 寫一個能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
H. 禮法的故事
孔子誠實的故事
已解決 懸賞分:0 | 提問者:hzjajy | 解決時間:2006-5-30 18:53 | 檢舉
最佳答案
(1)孔子說:知之為知之的故事
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古人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越要虛懷若谷。作為專家、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於說「不知道」。美國現代物理學家費曼說: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的。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測時,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即使他對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對質疑留有餘地。對科學家來說,承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餘地,是科學發展所必須的。學人只有秉持這樣的科學態度,才能不斷地「格物致知」,獲得新認識,達到新境界。常言所謂「一事不知,學者之恥」,其本意正是在於策勵學者們不斷求索,不斷進取。「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即使是在專業領域內,那種自詡或表現為無所不知的「專家」,不僅其學識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懷疑的。
其實,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說「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術語糊弄過去,可以說一些不沾邊際的話搪塞 過去,甚至還可以委婉地對學生說:「這些問題對於你們來說太深奧,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但是,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卻選擇了最老實、最坦誠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誠懇,沒有明知不說的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也絕沒有「賣關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無損於他的科學家形象,更凸現了他嚴謹的科學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與丁肇中「三問三不知」相似的還有帕瓦羅蒂在一個大型演唱會上的表現,他演唱時剛到高潮之際,卻突然停頓下來。舉座嘩然,連樂隊都停了下來。帕瓦羅蒂坦誠地說自己忘記歌詞了,請求大家原諒,希望大家再給他一次表演機會。在一陣沉寂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事後,有人告訴帕瓦羅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認自己忘了詞。相信觀眾肯定會認為是麥克風壞了而絲毫不會懷疑到你身上。」帕瓦羅蒂微微一笑:「如果還有下次,我同樣會認錯。因為事實早晚會被人知道,那對我的聲譽影響會更大。
與丁先生相反的是,一些人尤其是個別官員,在很多問題面前往往表現了「萬事通」、「博學家」的「風采」,下基層、搞調研在情況不明、事情未弄清的時候就發指示、提要求、做決定,流露出一種「傲視萬眾」、「唯我正確」的態度。殊不知,一些指示、要求、決定有時與基層的實際不相符合,有的甚至離題萬里,基層照此做下去,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有一般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非聖賢,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學之要,行政之本,就在於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孜孜以求,來不得半點虛假。對不知道的東西,就不要充當「先知先覺」,更不要自認為能「升」而知之,認為自己一旦當了領導就對什麼問題都有發言權。這是做學問做官乃至做人的一個最起碼的要求。時下有些「專家」、「學者」,總喜歡對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發言,不負責任地亂說一通。結果是「專家意見」並不「專業」,讓人一頭霧水,不知所雲,有些「專家」因此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力在減弱。與此相對照,讓人更覺得作為學術大師的丁肇中「三問三不知」,對於學人來說十分可貴,令人警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坦然與誠實,不僅是科學家、藝術家和領導幹部應該具有的,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知識都是通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得來的,與官位的大小沒有直接關系。個別官員之所以「升而知之」、「官升知識長」、「官大本領強」,其實是官僚主義在作怪,並錯誤地認為只有如此才能顯示其「水平」、「能力」和「高明之處」,才不至於混同於一般老百姓,而且自己確實「高」。這些官員「升而知之」的做法令老百姓倒胃口、反感「事小」,給人民、國家帶來損失「事大」!謹防「升而知之」,才能使個別官員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才能樹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實態度;才能注意學習、加強學習,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才能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實踐「三個代表」,更好地為人民、國家作貢獻。否則,總認為「升而知之」,就會堵塞其提高、前進的道路,最終貽害無窮。
(2) 孔子吃飯的故事,集中起來看,非常有趣。
孔子一生,崇拜周公、文王。他一心克己復禮,想恢復周公、文王時代的禮制。從哪裡做起呢?孔子一生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也可以說,從吃飯做起。《呂氏春秋·孝行覽》說:「文王嗜昌蒲了。孔子聞而服之,縮瞮而食之。三年然後勝之。」昌蒲者,水草也,根可入葯。了,腌菜。昌蒲了,就是把昌蒲做成腌菜。據說周文王很喜歡吃這東西,成了一種嗜好。孔夫子聽說周文王有這個嗜好,也就吃它。味道如何呢?恐怕不怎麼樣。瞮,鼻樑;縮瞮,連鼻樑都縮起來,可見這東西不好吃。可是周文王很喜歡吃啊,自己怎麼能不喜歡吃呢?於是就硬吃。堅持了三年,習慣了。可見,孔子的名人崇拜情結,在吃飯這件事上,表現得非常驚人。
因為要堅持「禮法」,孔子在吃飯這件事上有時就顯得比較矛盾。「禮法」規定上流社會吃飯有許多窮講究,孔子當然身體力行。《論語·鄉黨》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沽酒,市脯,不食」,等等。這是一個吃飯也要堅持「禮法」的孔子。可是他又崇尚節儉簡朴的生活。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讀《論語·學而》這些話,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孔老先生的精神追求,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樂亦在其中。這又恰恰是一個無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子。怎麼理解這種似乎矛盾的情況呢?看看他老人家自己怎麼說,就可以知道,吃飯對於他而言,意義絕不僅僅是單純吃飯。《墨子·非儒》說:「孔丘窮於陳蔡之間,菜羹不瞯七日。子路為享豚,孔丘不問肉之所由來而食;號人衣以酤酒,孔丘不問酒之所由來而飲。哀公迎孔丘,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進請曰:『何其與陳蔡反也?』孔丘曰:『來,吾語汝。曩與女為苟生,今與女為苟義。』」孔子被困陳蔡,吃了七天沒有米粒的菜湯,遠遠沒有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這時候已經不管食物的來路正不正了。子路給他煮了一隻小豬,他什麼也不問就吃了;子路剝下別人的衣服去換了一點酒,他什麼也不問只管喝。後來魯哀公請他吃飯,窮講究就多了,「席不
端弗坐,割不正弗食」這一套就來了。子路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向他請教,孔了回答了一句老實話:「那時候是為了活,現在可要堅持禮義。」
吃飯成為他維護「禮法」的工作現場。為了弘揚「禮法」,糾正種種不合「禮法」的行為,孔子利用吃飯做了許多工作。在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有兩個。一個是「先黍後桃」的故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說:「孔子御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請用。孔子先飯黍而後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對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穀之長也,祭先王為上盛。果瞱有六,而桃為下,祭先王不得入廟。丘聞之也,君子以賤雪貴,不聞以貴雪賤。今以五穀之長雪果瞱之下,是從上雪下也。丘以為妨義,故不敢以先於宗廟之盛也。』」故事說魯哀公賞賜孔子吃桃子,事先把黍子發給他,讓他用來擦桃子皮上的細毛。可是孔子卻先把黍子吃下去了,然後再吃桃子。旁邊的侍從看了都發笑。魯哀公不得不告訴他,說:「黍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擦桃子的。」孔子回答說:「我知道。可是黍是五穀之尊,祭祀的時候用它來做粢盛,桃子是六種瓜果中的下品,祭祀的時候根本輪不上。用五穀之尊來擦瓜果中的下品,上下錯位,有損於義,我怎麼能這樣做呢?」另一個是「不食肉而飧」的故事。《禮記·玉藻》說:「孔子食於季氏,不辭,不食肉而飧。」當時禮法規定,客人在吃飯前必須先行推辭之禮,即首先起身表示推辭,然後才可以坐下吃飯;開始吃飯後,則應當首先吃肉塊,然後依次吃其他食物,一直到吃飽。吃飽之後,再行「飧禮」,即吃上三口水泡飯,表示用餐結束。孔子在季氏家裡吃飯,既不行推辭之禮,也不按照次序吃,還沒有吃肉就吃水泡飯。這實際上是在用行動批評季氏進食失禮。
吃飯也是他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課堂。《呂氏春秋·審分覽》說,也是在厄於陳蔡之間的日子裡,有一天孔子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爨之」。飯快要熟,孔子遠遠地看見顏回用手抓鍋里的飯吃,「佯為不見之」。不久,飯熟了,顏回請老師吃飯。孔子說:「剛才夢見我的父親,我要用飯來祭祀他。」顏回說:「不行啊。剛才房上有灰塵掉進鍋裡面,那些米我捨不得扔掉,被我吃過了。這飯不能再用來祭祀了。」孔子不得不為他的誠實所感動。當時禮法規定,用來祭祀的飯菜,所有人都不能先動一筷子,必須等到祭祀結束,人才能吃。孔子說要進行祭祀,不過是想考驗一下顏回是否能坦率承認自己已經吃過了鍋里的飯。如果顏回什麼話也不說,您要祭,我就給您把飯盛來讓您祭祀,那麼,孔子處理這件事就會成為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要一課。但是,顏回不愧是顏回,他很誠實地說明自己吃過了,並且說明了自己為什麼吃的原因。因此,這堂課實際上使師生雙方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I. 尊師小故事 100字左右
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 長張伯岑突患腦塞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 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著:「伯岑師千古, 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岑逝世後,總理一直惦記 著張家人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總理給張伯 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 張夫人和子女。
朱德給老師讓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 雲南政治學校禮堂和大家一起看戲。開演前,朱德 同志正和觀眾談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 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 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 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 ,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老人入座,待 老人坐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彭德懷穿便服接見老師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 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元帥 身穿便服,准備去接見北京市中小學部分模範教師 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 ,應該穿軍服才好。」彭總說:「我今天是去見老 師,學生見老師應該穿便服……」接見的時候,彭 總頻頻微笑著向老師們問好,親切地說:「解放軍 要向老師們學習,解放軍要搞現代化建設,要學習 科學文化知識。離開老師們怎麼能行呢?」
參考資料:http://www..com/s?wd=%D7%F0%CA%A6%B9%CA%CA%C2&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