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叫師小故事

叫師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2 21:44:19

1. 名人尊師小故事

程門立雪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後,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裡。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楊時這種尊敬老帥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由於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才進步很快,後來終於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四面八方來向他求教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2. 【急】古代從師的小故事

春秋時代,來除了官學以源外,開始有了私學。孔子就是私人講學的大師,相傳他的學生先後有3000人.私學興起以後,受教育的限制比以前稍稍放寬了一些;但是,私人講學要收「束修」送不起的人還是上不了學。以孔子的學生為例,就出身成分來說,包括奴隸主的子弟、新興地主和商人的子弟以及一些所謂「賤人」的小生產者的子弟,但主要的還是屬於統治階級和士階層的子弟。那時,貧苦人家的子弟為了爭取到從師求學的機會,不得不備嘗艱辛。至於求得名師,那就更不容易。古書上這類的記載是很多的。例如,《文苑英華》上說漢朝的蘇章「負笈求師,不遠千里」。《後漢書.李固傳》上說李固「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後漢的承宮,8歲就替人家放豬,當時鄉里中有一位名叫徐子盛的教師,以《春秋》經教授學生。承宮放豬經過這學塾的旁邊,就躲在窗外聽講。他的主人不見回來,便到處尋找,找到以後要狠狠地鞭笞他,經學塾里的學生來講情,才算作罷。後來,承宮就請求徐子盛收留他,替學生拾柴禾,勞動之餘也一起聽課。就這樣,他「執苦數年,勤學不倦」,終於學通了經書

3. 關於尊師的小故事

2、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3、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孔夫子的誤會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里,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幹凈,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幹凈呢 "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臟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 "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4、秦始皇拜荊條

秦始皇焚書坑儒,為此而落得個罵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師的故事卻鮮為人知.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6年後,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時發生的事.當時,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護衛下,乘著車輦,浩浩盪盪地從碣石向東北的仙島前進.隨著均勻的馬蹄聲,秦始皇不覺沉入對往事的追憶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師,彷彿他就在眼前,雖說嚴厲,可令人欽敬難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呢.那位威嚴的老人,第一次授課講的就是舜爺賜給我們家的姓.他先分別講了"亡,口,月,女,凡",然後再合成一個"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寫."老師,這字太難寫了.""什麼 一個嬴字就難住了 將來秦國要*你去治理,難事多著哩,能知難而不進嗎 "說著就舉起了荊條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沒見過這位老師,聽說他老人家已經去世了.突然,車停了.前衛奏道:仙島離此不遠,請萬歲乘馬.於是,秦始皇換乘了心愛的大白馬.過不多時,便到了島上.始皇環視渤海,胸襟萬里,豪氣昂然,更加思緒萬千.待到他低頭察看眼前,卻忽然下馬,撩衣跪拜起來.隨從的大臣們見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著參拜.等皇帝站起身來,大臣李斯才問他為何參拜.秦始皇深情地說:"眾位卿家,此島所生荊條,正是朕幼年在邯鄲時老師所用的荊條,朕見荊條,如見恩師,怎能不拜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島稱為秦皇島.傳說島上的荊條為秦始皇敬師的精神所感動,皆垂首向下,如叩頭答謝狀.

5、張良拜師

張良年輕時,曾計劃要刺殺暴君秦始皇,失敗後,為躲避官府通緝,潛藏在下邳.有一天,張良閑游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著把鞋穿上.於是,張良跪著幫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沒客氣,笑眯眯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5天後黎明時分在這里等我."張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後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裡,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過5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又過5天後,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麼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復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5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著.一會兒老翁來了,見著他便點頭稱是.井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秘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後,兵事將起.再過13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天一亮,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張良特別高興.後來張良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級參謀.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

4. 關於老師的小故事

一個學生去參加三好學生的頒獎大會,但他沒有被選上,這是。她的同學哄她,說:老師喊你去領獎,他真的跑了上去,可是校長問他:你上來干什麼,他說:上來領獎!這是下面的同學說道:他真的信了,好傻!他感到十分窘迫,這是老師趕忙說道:由他呀!哦,原來是我忘記了!這是校長說道:你平時都很嚴厲,你今天怎麼這樣!其實他並沒有得獎的,老師為了幫自己的學生,另可讓自己被校長說。

原文其實還有一節,是他長大後回憶這件事,十分感動,為了節省篇幅,省略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不行還有一個

永遠的第十一位教師
在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學校里,因辦學條件差,一年內已經先後走了七八位教師,當村民和孩子們依依不捨的送走第十位教師後,人們寒心的說:「再不會有第十一位教師能留下來了。」後來村裡找了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來代一段時間的課。一個月後,女大學生被分配到城裡工作。當女大學生收拾好行裝,離開住所,准備離開的時候,她背後突然意外的傳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聲音在山谷中回盪,久久不決——那是她第一次教給孩子們的詩。她回過頭來一看,一群純真的孩子齊刷刷的跪在遠處高高的山坡上——誰能受得起那天地為之動容的長跪呀!她頃刻間明白了,那是渴求知識的孩子們純真而無奈的挽留呀!
女大學生的靈魂就在瞬間的洗禮中得到了升華,她毅然決定留了下來——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間,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去上初中、上高中、念大學......後來這位女大學生積勞成疾,被送往北京醫院治療......
當鄉親們把她接回山村時,人們見到的只有被裝在紅色木匣內的她的骨灰......
後來,這個村裡有了不成文 的規定,不論誰來教書,永遠都是第十一位教師......

如果還不行再給你找一個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老師再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他把那個女孩背到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救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背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如果還不行,我就無語了

5. 關於尊敬師長的小故事

1、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後,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裡。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2、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

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

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

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3、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從而,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可她對她過去的老師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希望總是那麼渺茫。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裡做客。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著鮮花的人群,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著她走上了主席台。

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經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4、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

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5、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岑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岑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岑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岑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6. 古今中外尊師的小故事

1、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立刻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

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2、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向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狀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

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3、朱德給教官讓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省政治學院大禮堂看戲。演出開始前,朱德同志正在和大家有說有笑的時候,服務員突然領進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

朱德立刻認出這位老人是葉成林,早年在雲南軍隊教館當教員。他站起來立正行禮。敬禮結束後,他緊緊握住老人的手,深情地喊道:「葉老師」。然後,他讓老人坐下,等老人坐下。

4、居里夫人尊敬老師

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因此,她享有很高的聲譽,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但她仍然非常尊敬她以前的老師。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她在法國北部的出生地狄厄。但她負擔不起從波蘭到法國的長途旅行,而返回的希望總是遙不可及。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她的老師的感受,所以她支付了他所有的旅行費用,並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做客。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這位老師感到賓至如歸。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國參加就職典禮。許多名人聚集在她周圍。就在儀式即將開始時,居里夫人突然從競技場上跑下來,穿過手持鮮花的人群,跑向一位坐著輪椅的老婦人,親切地吻了她的雙頰,然後自己把她推到競技場上。這位老婦人是居里夫人的童年老師。

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場面感動了,熱烈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眼淚。居里夫人的情況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時,她仍然記得那位教她知識的老師。

5、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聽說他的學生龔經叔受魯國君主的教誨,到周國都城洛陽去拜天子。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問周朝的統治者老子關於禮制的知識。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步行到西藏歷史館參觀老子。

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大名鼎鼎的孔子來討教。他放下刀和筆,整理好衣服,出去迎接他。孔子看見一位七十多歲精力充沛的老人從門外走出來,以為老子急著往前走。他恭敬地向老子鞠了一躬。

7. 尊師小故事20字左右

寫作思路:可以寫《程門立雪》,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版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權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正文: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後,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裡。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8. 古代師德小故事

文化巨人——孔子的師德故事

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范。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由於孔子在講學中,所下的功夫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們追隨、侍奉、保衛他,他們隨他一起奔波行道,周遊列國,備受艱辛與飢餓而毫無怨言。當有人詆毀孔子時,則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當遇到危難時,則捨身護衛。夫子逝世,弟子們如喪考妣,皆在墳周服喪三年。子貢獨守六年。其尊師重道精神,至今仍傳為佳話。後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我們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當時好像沒有學籍管理制度,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誰早不可考,至於配享了孔廟的這七十二個高徒,然而這些先生們都是上古人物,我們隔著幾千年歷史遙遙望去,只彷彿仙靄里頭看神仙,影影綽綽只能看個大概,沒法子畢見其纖毫。而我們上古的出版業又實在落後得驚人,一切文獻,全靠用刀來刻,諸般辛苦之中,難免出現錯別,以至以訛傳訛;更有班愛牽強附會的所謂高人,將錯就錯,胡亂解釋一通,竟就解釋出無窮深意來,甚至被當作了不可改易之經典。於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兩個甚或多個高人,各自拿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則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爭個頭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東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們卻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稱謂和說法。比如這孔門七十二聖人的尊姓大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權威資料,可是竟也出入頗大,比如子聲在《史記》上叫樂咳,在《家語》上卻叫樂欣;子徒在《史記》中叫鄭國,在《家語》中卻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舉,將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子容,在《論語》叫南宮適,在《史記》叫南宮括,在《家語》里,又叫南宮韜了。等等等等,參差處極多。這些一人多名現象,差不多都是拜傳刻錯誤所賜。而且《史記》與《家語》所開列的,都並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記列了七十七個,還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開頭。誰知道孔子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家語》更是荒唐,題目明明寫著《七十二弟子解》,里頭開列的,卻足足七十六人,最後還又總結說:「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睜著大眼說瞎話,難道連個數都不會數?司馬遷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可這孔門弟子花名冊,卻不知該折中於誰。今較其兩者,以《史記》去孔丘時代相對較近,且以實史聞名;而《孔子家語》雖以「孔子家語」名書,卻歷來被視為偽書,當作三國時王肅因襲前人書簡加以修補編定,相對之下,似不如《史記》足憑。兩者相權,取其最接近於真實者。所以,俺決定以《史記》為基礎,與《家語》相雜較。司馬遷所列這七十七人中,說不得有五個是編外人員,至於是哪五個,俺就不得而知了,在這里還請博物君子垂教。

9. 有沒有關於師愛的小故事

泰戈爾曾說:「不是錘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頭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當我開始教師生涯時,這句名言極大的震撼了我,我深深的感到教育的真諦蘊藏於此。對學生的教育應該是用一顆熱情的心,把無微不至的關愛時時送到每個學生的身邊,以真摯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我認為:師愛是一種尊重,是一股力量,是一腔激情,更是一段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
一 活動激發感恩情懷
世間最大的悲哀不是書籍的亡佚,而是喪失了對其文字的解讀。物質生活的優越造成精神世界的貧瘠,越來越多的孩子失去了表達感情的能力。教育是喚醒,喚醒善待生命尊嚴的熱忱渴望;教育是感悟,感悟生命成長流淌的感恩情懷。因此我盡力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適時的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母親節來臨之際,我班開展了「媽媽,我愛你」系列活動。主要採取問卷形式,讓學生寫出:媽媽的生日、身高、愛好、喜歡用的化妝品、鞋碼號等等。開始,學生們很興奮,很期待。然而,當學生拿到這份問卷時,一個個面面相覷。許多同學無從下筆,有的男生連母親的身高都不知道,教室里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學生們各個眉頭緊蹙。我又發給每位母親一份問卷,結果母親們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細節。反饋中有同學這樣寫到:「媽媽,十五年來,我都不曾了解過您,面對今天的答卷我很慚愧。」我察覺學生的情緒被漸漸感染了,於是我給學生們講了一個故事:兒子得了不治之症,醫生說要用母親的心方可醫治。母親未加猶豫將心剖出,兒子高興的捧著這顆跳動的心去找醫生,由於跑得太急了,不甚跌倒,這時一個聲音響起:「我的兒,你慢點。」同學們都看著我,每一雙眼睛都在感動,都在思考,很多學生不禁熱淚盈眶。我說:「天下父母之愛是最沉重,也是最無私,當你們靜坐在條件優越的課堂接受良好的教育時,你們的父母可能在外奔波勞碌卻無怨無悔。你的心中要有父母的位置,要理解他們,年輕時我們不懂,當我們真正懂得時也許已不再年輕。李月同學飽含深情的給母親寫了一首詩:您是一片蓮葉,我就是那朵紅蓮,當心中的風雨連綿而來,除了您,誰還能為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如果有來世我願做您的媽媽,把今天您給我的愛,全部給您——我的媽媽。母親節活動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懂得了感恩,學會了尊重,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涌動在每個人心中。
二 執著溫暖冷漠的心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過:「凡是缺乏師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發展,只有真心實意地去愛學生,才能夠精雕細刻地去塑造他們的靈魂。」初中階段是學生人格形式的奠基階段,也是一個轉折階段,有時面對人數眾多的班級,管理起來確有難度,但是作為班主任,為了把學生引領上健康成長之路,我投入了滿腔的熱情、足夠的耐心、堅強的毅力和得當的方法。我關注每一名學生,給予他們最濃的師愛,為他們創設成功人生的開始。
我所帶班中曾有個叫小陽的學生,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他性格暴躁、沖動,常常出入游戲廳,學習狀況可想而知。眼看一個孩子就這樣墮落,我很心痛。我去家訪,看到了那四壁空空的家。他的母親是農村戶口沒有工作,淚流滿面的母親向我訴說著家庭的破碎。我暗下決心要盡全力幫助這個孩子。我一邊聯絡親朋好友為小陽媽媽找一份工作,一邊積極尋求學校的幫助,為他申請了特困生補助,我能覺察到他眼中掠過的一絲感動,於是我開始走進他內心世界。記不清多少次我把他從游戲廳找回上課,記不清多少次與他促膝談心。沖動的他也曾暴跳如雷,大喊:「我不用你管,我不學習……」,那刺耳的聲音震顫了整個辦公室,刺傷了我的心靈,(一股委屈湧上心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我告訴自己,不管也罷?放棄吧?但是想起那帶有一絲感動的眼神,我把眼淚、把委屈統統擦拭,勇敢的站到他的面前,)我只說一了句話:「小陽,我是不會放棄你的。」沒料到我超乎尋常的鎮靜,卻讓這匹「野馬」馴服了,他低下了頭……平靜過後,我對他說:「小陽,你現在處境很難,內心很痛苦,但是,你必須要忍一忍,熬一熬,你自暴自棄,這是逃避,是怯懦的表現,看看你傷心欲絕的母親,你是她的支柱啊!……」聽到這他禁不住哽咽了。後來他當了體委,組織同學們參加各項體育比賽,為集體贏得了許多榮譽,他也贏得了同學們最熱烈的掌聲。他終於抬起頭來走路了,最終以較好的成績升入高中。今天他已應征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再見到他時,小陽著一身戎裝,英姿颯爽,一進辦公室,即給我敬了一個標准軍禮,他激動的說:「是您挽救了我,您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老師」。聽著這充滿真情的話語,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更深的體會到: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只有愛心才能滋潤童心,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三 留意洞開心靈之門
有位教育家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心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聲音,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們講的話產生共鳴,我們自身就應主動同孩子的心弦對准音調。」走進孩子的內心,真的不需豪言,不需壯語,時時留意,愛意就會洞開學生心靈之門。
欣欣,是個女孩,小學時常遭周圍人的貶低和排斥,步入中學後,仍對周圍環境存戒備心理,將自己包裹很嚴,和同學、老師相處很緊張。我力爭為她營造寬松的心理空間,我認為:「留意是最簡單有效的關懷。」我就要持續的讓她感到我一直在留意她。勞動實踐中,班裡拍合影,我有意站在她身邊。課間,我常常走到她的旁邊和她閑談幾句,有一段時間,她總是遲到,我送給她一個「小鬧鍾」,並告訴她:守時是一個人的美德,相信自己戰勝懶惰,你的明天會更美好。這點滴小事,對她觸動很大,遲到的次數大大減少,而且增加了自信。我們的溝通從此開始了。不經意間發現她用美麗的信紙寫給我的信,早已塞滿了我的書桌,那裡裝載著她的希望,收藏著她的小秘密,記錄著她的成長足跡。中考前的第二次模擬考試,欣欣又出現緊張焦慮情緒,成績揭曉後,她深垂著頭,一聲不吭。我馬上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放學後,把她叫到辦公室,欣欣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淚水從眼窩里湧出,咧著嘴抽泣,我小心翼翼地的和她交流,通過積極的言語暗示,鬆弛她緊張的心理,一個小時過去了,她臉上露出了笑容。晚上我又發給她簡訊:「無論七月的成績帶給你怎樣的結果,在我心中你永遠都是最棒的,我只希望你可以長成一株向日葵,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步步走向太陽。」她回復道:「老師,您的一席話宛如冬日的一杯熱茶,洗去了我心頭的陰霾,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安慰,雖然我這次考試不順利,但今後我一定挺胸朝前走,因為我的身後還有您。」中考前的一個月,我幾乎每天都要給她寫信,或教她合理宣洩的方法,或寫一段激勵的話語。我的關注留意讓她再一次建立自信,2006年中考欣欣以586分考入紫雲中學。至今難忘那個流動著濃濃愛意的場面:教師節前夕,欣欣的父母送來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兩張用大紅紙書寫送給學校,欣欣激動的擁抱了我,並把一大束五彩斑斕的鮮花送給我。那朵朵怒放的鮮花,猶如顆顆心花在怒放。我付出了一倍的愛心,得到了十倍的回報。
我不得不承認,作為老師,我是如此的幸運,因為擁有一群群可愛的學生,因為擁有教師這份工作,我每天都生活在感動之中,哭泣的淚水、喜悅的笑容、無私的關切、真摯的祝福還有那痛徹心肺的畢業告別,這一切的一切,這所有點滴的過往,都將成為生命中最璀璨夜最刻骨銘心的記憶。雖然學生在我身邊的光陰有限,但我願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把真摯的情感融入教師的 「責任」,把更多的「情」和「愛」,播撒在學生的心田。

10. 尊師小故事

程門立雪 ( ché來ng mén lì xuě )

典源 故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