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的故事
⑴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出自哪個典故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詞語出處
1、此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 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凈」,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也即主觀唯心主義對客觀唯心主義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
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
2、禪宗故事--菩提本無樹
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於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金剛經》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法。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眾皆驚。五祖觀後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靜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舉手投足赫然而生,
"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 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慧能的意思"明鏡亦非台":你說心如明鏡台,其實根本沒有個台,若有個台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台呢?
「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五祖擦偈:心本不生不滅,遇境似有境滅還無。心之所以有掛礙、有塵埃,只是因為,心對世界萬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會有煩惱,進而產生貪嗔痴,無法明心見性,得到真正的自在。要知道,世界上萬物都是終須敗壞的。所以是虛妄的,不是永恆的,不應該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戀它。所謂萬物皆為我所用,並非我所屬。心無所住,無所掛礙,即是無心無塵。
五祖的意思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菩提本無樹②,明鏡亦非台③。
佛性常清凈④,何處有塵埃⑤!
注釋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
②樹:這里指菩提樹,意譯為「覺樹」或「道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稱此樹為菩提樹。但這種樹的本名是什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據說南朝梁時僧人智葯曾把這種樹自天竺移植中國。《雷州府志》記載:「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瓊山縣則把這種樹所結的果子稱為金剛子。這種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樹行禮。今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藏經閣旁左右兩側,各有一棵菩提樹。
③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
明鏡是明凈之鏡的縮寫。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凈。照俗故是明。明故則像亮假顯。凈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凈鏡。台:指實物之鏡
④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原指佛陀本性,發展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助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這個問題,小乘和大乘的觀點不一致,提出種種不同的見解,引起長期爭論。中國南北朝時盛談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視佛性說。天台宗提出五種佛性,法相宗歸結為兩種佛性,華嚴宗更把「有情」眾生的佛性與「非情」之物的法性區別開來。清凈: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凈。
⑤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的觀點,世務不凈,故稱塵務。
3.龍棘子的傳說
故事《龍棘子的傳說》作者--苦痕
神鳥沒有出現,倒是遇上了一位老僧,老僧年逾古稀,慈眉善目,矍鑠有神,身著褐色衲衣,肩挎布袋,腳踏芒鞋,走起路來身輕如燕,雙方驚疑之間,還是老僧先說話了。「阿彌陀佛,能否看一看施主的念珠?」
「我不懂佛,自己串的,只是用來辟邪。」
「佛懂你,施主戴的念珠,似曾相識,傳說中記載是一種名貴的樹生長的,老衲為找這樣的菩提子,尋遍天下沒有找到,卻在龍山裡遇到了,這是難得的機緣,能否告訴老衲是什麼樹木?」
「這樹滿山都是,就是那種棘子果啊。」盧能順手指向最近的一棵。
「老衲都嘗過了,形狀、紋路都不對,請施主幫我摘點。」
「這個我也找不到。」
「敢問施主的是從哪棵樹上摘得?」
「說來話長…….」盧能把如何遇鳳、如何嘗果之事,一一道來。說完摘下串珠,遞給老僧。
老僧接過串珠,仔細的端詳一番,順手盤了起來,嘆道:「阿彌陀佛,自禮空王,終開法悟。佛人居佛地,佛地佛人居,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此乃神來法器,真正的東方菩提子念珠。」
「草民不解,還望示下。」
老僧還了念珠,摘下布袋,席地而坐,說道:「施主請坐。老衲以為智慧果必長在智慧樹上,菩提子必有菩提樹,始終悟不出道來,而看到這龍山棘子,聽了你的遇鳳嘗果,如醍醐灌頂,菩提莫問出處,智慧在於頓悟。」
「大師的意思是菩提本無樹,下下人也有上上智。請問大師,神鳥說的開心性,惠者自能,又是何意?」
老僧一聽,此人出語不凡,心裡先是驚異!隨後說道:「這個,老衲只能說是禪意了,惠者大徹也,可以教化,可以度人,可以識人。能者大悟也,只能心領,可以度己,可以識己。」
「神鳥的意思是…讓心進入佛境。」
⑵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自哪個故事
佛教禪宗故事,當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內他便充役火頭僧。容五祖欲耱法嗣,令徒弟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彼時惠能在廚房碓米,聽了這偈,說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便交衣缽傳他。後入韶州(今廣東韶關市)曹溪山寶林寺任主持,開創禪學南宗,倡頓悟法,弟子日眾,形成禪宗的正系,被奉為禪宗六祖。
⑶ 菩提本無樹的典故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如若滿意,採納可好?謝謝
這來自一個佛教典故回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個寺答中修行,後來方丈要選擇接替他的人,就把這兩個人叫來,讓他們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詩)。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你所說的正是後來慧能的偈子。顯然慧能的領悟比神秀高了一層,因為菩提樹和明鏡台本身也是凡塵俗物,以此自比說明還沒有徹底的超脫,而慧能的偈子可以表現出他對佛角教義更深的領悟。方丈也打算把位置傳給慧能。但這個事情後來被神秀知道後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於是兩個人開創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謂的「頓宗」(認為頓悟得道)和「漸宗」(認為漸悟得道)從此中國佛教兩大派系就產生了。不過從影響來看慧能更深遠些。
解答結束,謝謝你的合作,再見!
⑷ 菩提本無樹 這首詩說的是什麼
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出自——六祖惠能大師的一個四句偈《菩提偈》。
原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譯文: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
(4)菩提本無樹的故事擴展閱讀:
菩提本無樹的故事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年剛入佛門修行時,他的師父出題讓他們寫一首偈語來闡述自己對佛法的領悟,於是大師兄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則對大師兄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從佛法的修為及境界上來看,慧能的顯然要高得多,所以最終慧能得到了師父的衣缽傳授,稱為禪宗第六代法脈傳承(你可以理解為「掌門人」)。
大師兄神秀的詩是這樣理解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弟子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出於此)。
而慧能則這樣來解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意思是:菩提樹不是菩提樹,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鏡子本來就不是鏡子,而是比喻清靜的心的。我們的心本來就是清靜的,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呢?
二者的差異在於,神秀要藉助具體的物體意象來表達自己感悟,而慧能則超越了神秀的境界,不需要比喻,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質了。
⑸ 「菩提本無樹」出自哪裡
《六祖壇經》,六組慧能的故事。
⑹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什麼意思.講通俗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譯文: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凈,哪裡會有什麼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
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凈,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6)菩提本無樹的故事擴展閱讀:
禪宗故事--菩提本無樹
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於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金剛經》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法。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眾皆驚。五祖觀後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靜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舉手投足赫然而生,
"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慧能的意思"明鏡亦非台":你說心如明鏡台,其實根本沒有個台,若有個台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台呢?
「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五祖擦偈:心本不生不滅,遇境似有境滅還無。心之所以有掛礙、有塵埃,只是因為,心對世界萬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會有煩惱,進而產生貪嗔痴,無法明心見性,得到真正的自在。要知道,世界上萬物都是終須敗壞的。所以是虛妄的,不是永恆的,不應該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戀它。所謂萬物皆為我所用,並非我所屬。心無所住,無所掛礙,即是無心無塵。
五祖的意思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
樹:這里指菩提樹,意譯為「覺樹」或「道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稱此樹為菩提樹。
但這種樹的本名是什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據說南朝梁時僧人智葯曾把這種樹自天竺移植中國。《雷州府志》記載:「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瓊山縣則把這種樹所結的果子稱為金剛子。這種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樹行禮。今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藏經閣旁左右兩側,各有一棵菩提樹。」
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
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原指佛陀本性,發展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這個問題,小乘和大乘的觀點不一致,提出種種不同的見解,引起長期爭論。中國南北朝時盛談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視佛性說。
天台宗提出五種佛性,法相宗歸結為兩種佛性,華嚴宗更把「有情」眾生的佛性與「非情」之物的法性區別開來。清凈: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凈。
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的觀點,世務不凈,故稱塵務。
玄:佛教術語,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信心銘》:「不識玄者,徒勞念佛。」對於佛教徒來說,通曉玄機,是至關重要的。
西方:佛教術語,指凈土所在的極樂世界。過去,佛教徒認為:東方日出,是萬物滋生之地;西方日落,才是萬物終歸之處。因此,傳統的教義都認定佛教徒要以西方(或稱西天)為其歸宿。惠能的這個觀點,實是對西方「凈土」的否定,為「頓悟」成佛提供了理論根據。
⑺ 菩提本無樹這首詩的作者的故事
作者惠能,唐代高僧。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家境貧寒,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24歲時辭母出家,往蘄州黃梅東山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米。後因書寫了得法詩偈而備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之中,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之後,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他皆以老病相辭,竟不奉詔。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眾皆驚。
⑻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典故
這來自一個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個寺中修行,後來方丈要選擇接替他的人,就把這兩個人叫來,讓他們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詩)。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你所說的正是後來慧能的偈子。
顯然慧能的領悟比神秀高了一層,因為菩提樹和明鏡台本身也是凡塵俗物,以此自比說明還沒有徹底的超脫,而慧能的偈子可以表現出他對佛角教義更深的領悟。方丈也打算把位置傳給慧能。但這個事情後來被神秀知道後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於是兩個人開創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謂的「頓宗」(認為頓悟得道)和「漸宗」(認為漸悟得道)從此中國佛教兩大派系就產生了。不過從影響來看慧能更深遠些。
拓展資料: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此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凈」,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也即主觀唯心主義對客觀唯心主義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
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
惠能(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家境艱貧,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
二十四歲時辭母出家,往蘄州黃梅東山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米。後因書寫了得法詩偈而備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之中,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之後,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
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他皆以老病相辭,竟不奉詔。七十六歲時赴新州入滅。其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說,一是頓悟成佛說。在世界佛教史上,他是一個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貫通的思想家。
六祖圓寂於公元713 年夏天,當時正值南方炎熱潮濕天氣,他的肉身未經任何防腐處理,一直保留至今,將近1300多年的時間里沒有腐爛。
抗日時期日本軍人進駐到南華寺,不相信他的神奇,將六祖的屍身從後面剖開一處,發現五臟六腑都完好無損,才相信佛法無邊,將身體重新安好,頂禮而退。現在六祖肉身完好的放在廣東韶關南華寺。
於文革時期,偏激的紅衛兵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謂的牛鬼蛇神,為驗證慧能大師是否為人工偽造的,曾經用釘錘在大師的胸口處,硬是挖一個小洞,結果赫然發現大師體內器官皆完好無缺,當場嚇得紛紛跪地叩拜。
⑼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講的什麼故事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因為其師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於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台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台。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凈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而最終的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以上的解釋摘自網頁,我再談談我的看法,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後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凈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凈,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就常人來講,如悟到,對於世間的事情,萬物,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就足夠了。對於修證佛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佛法是讓人悟得本性的,從而對萬事萬物沒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執著於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遠找不到本性。禪宗,修證需要極高的慧根。現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議,禪宗明理即可,不適合修證,修證要從神秀的漸悟入手,最後到慧能的頓悟,兩者缺一不可,離開漸悟談頓悟,那是口頭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