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六祖慧能的故事

六祖慧能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1 21:34:52

1. 六祖慧能度的43人的故事

讀讀《壇經》不就知道了嗎,該書字字珠璣,而且也不至於斷章取義。

2. 六祖慧能傳奇

「惠能(638-713)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其禪學思想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偉大革命,他所開創的南宗禪後來成為中國禪宗的代名詞,禪宗也成為中國佛教宗派中的主流。惠能是廣東新興人,青少年時代家境貧寒。一天,他去集市賣柴,聽到有人誦讀《金剛經》,忽有所悟,便問誦經人:「此經從何處得來?」誦經人答:「蘄州黃梅弘忍禪師處。」 於是決定去參禮五祖。
惠能來到湖北黃梅,在寺院里做擔水、舂米等雜務。數月後,弘忍物色繼承人,讓弟子各寫一偈。惠能的偈得到弘忍的贊賞,並得到了其衣缽傳授。後來惠能回到南方隱跡,「混農商於勞侶」。大約十六年後,惠能來到廣州法性寺,當時印宗法師正在講(《涅檠經 ,清風吹動旗幡,聽眾中二僧爭論,一說風動,一說幡動。惠能則說,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印宗法師聽言,即把惠能延至上席談論佛法。見惠能出語不凡,契理契機,不禁問道:「早聽說黃梅衣法南來,莫非就是你嗎?」惠能出示弘忍所傳法衣,公開了自己的嫡傳身份。於是惠能在法性寺正式剃發出家。兩個月後開始升座講法。
後來,惠能移住曹溪寶林寺。在那裡教授徒弟,宣講禪法,盛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主張,一時信徒雲集,影響愈大。武則天、唐中宗曾先後召其入京,均被婉拒。惠能本人無著作,弟子法海將其在大梵寺的講法內容記錄整理成(《壇經 。惠能禪學思想的主要特點是「識心見性」和「頓悟成佛」。前
者是心性本體論,說明「心」、「性」是眾生成佛的依據;後者是宗教修行方法論,提出宗教修行的原則和方法。
首先,惠能認為,人的「心」、「性」即為佛性,因此「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他說人的本性是清凈無染的。「人性本凈」;「但能離相,性體清凈」;「自性常清凈」;「佛性常清凈」。他所謂的清凈,是指那種除去了煩惱、痴迷染污而達至的純真、清潔、寂靜的狀態。人的本性、本心本來就沒有煩惱、迷妄,可以說人的本性也就是佛性。
其次,惠能雖然強調眾生自性清凈,本自具足,但這是從本性、成佛的可能性上來說的。現實的人與佛還是有區別的。「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覺,眾生即佛」。眾生雖然本性是佛,但由於心迷不能自悟,所以捨本逐末,遺失本來,這就是為什麼眾生只能是現實的眾生而不是現實的佛。要脫離苦海、解脫成佛,還必須依法修行,以求去迷轉悟,返本歸真。既然惠能在心性論上提出自性本自具足,那麼在修行方法論上必然是「自悟自修」、「不假外求」。他說:「善知識,見自性自凈,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救世度人須自修」。要覺悟解脫,應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主體自身用功夫,而不能遺其內而執其外。
在提倡「自悟自修」的大前提下,惠能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修行方法。一是無念為宗。他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悟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無念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所謂「無念」就是去除人們的執著,使心靈達到自由自在、通達無礙的解脫境界,而並非要人停止任何意念活動。二是定慧等學。他說:「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第一勿迷言定慧別。定慧體一不二,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提倡一種活潑的、不拘形式的、自由自在的新禪法。三是頓悟成佛。就是「識心見性」。「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強調只要一念覺悟,即可頓入佛地。

3. 達摩祖師至禪宗六祖慧能的故事

一、初祖達摩祖師
菩提達摩(?~536)

菩提達摩,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從廣州登陸,到中國傳播佛教。達摩渡長江入北魏境,先游歷了洛陽,後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個石洞裡面壁靜修,時間長達九年。他依據大乘派教義,融匯中國精神,開創了中國佛教禪宗,被尊為初祖。在眾多求教者中,達摩選擇將衣缽傳給了慧可。東魏天平三年(536年)達摩圓寂,葬於熊耳山,立塔於定林寺。
傳燈法本:四行觀、血脈論、悟性論、破相論、安心法門、無心論、絕觀論、禪觀七門。
二、二祖慧可大師
慧可(487—593)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國禪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榮陽縣)。他少為儒生時,博覽群書,通達老莊易學。出家以後,精研三藏內典。年約四十歲時,遇天竺沙門菩提達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陽)游化,即禮他為師。慧可從達摩學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達摩寂後,他即在黃河近邊一帶韜光晦跡;但因早年已名馳京畿,許多道俗前訪問道,請為師范,他隨時為眾開示心要,因而道譽甚廣。
傳燈法本:略說修道明心法要、示向居士偈。
三、三祖僧璨大師
禪宗三祖僧璨(?-606)
亦作僧粲、僧璨等。隋代禪僧
三祖僧璨大師者,不知何許人也。初以白衣謁二祖,既受度傳法,隱於舒州之皖公山。屬後周武帝破滅佛法,祖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至隋開皇十二年壬子歲,傳法道信。後適羅浮山,優游二載,卻還舊址。逾月士民奔趨,大設檀供。祖為四眾廣宣心要訖,於法會大樹下合掌立終。即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謚鑒智禪師、覺寂之塔。出家前曾得風疾,後雖治癒,然頭發脫落殆盡,未能復元。故舒州人稱其為赤頭璨。
傳燈法本:信心銘
四、四祖道信大師
四祖道信( 580-651 )
俗姓司馬,河內(治所在河南沁陽)人,少年出家,以僧璨為師,隋大業十三年( 617 )領徒眾抵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後至蘄州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破頭山(後改名雙峰山)大弘達摩禪法,並創立自家門風。曾多次力辭唐王朝的召請,安居山中傳法三十餘年,門徒達五百餘人。付法於弘忍,開東山法門,另有金陵牛頭禪法融一系旁出於道信門下。達摩一系的禪法傳至道信,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禪法的思想也有相當的發展,達摩所籍之教為《楞伽》的心性說,同時融入了《般若》的離言掃相,但達摩未對此作理論上的論證,道信則進一步從理論上對般若與楞伽的結合作了論述和發揮,他提出的隨心自在,無礙縱橫,成為中國禪宗修行生活的基本態度。
傳燈法本: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開示牛頭法融禪師法語。
五、五祖弘忍大師
弘忍(601—674)

弘忍,俗姓周,湖北黃梅人,生於隋仁壽元年(601)。七歲時,從四祖道信(580—651)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為僧。他在道信門下,日間從事勞動,夜間靜坐習禪。道信常以禪宗頓漸宗旨考驗他,他觸事解悟,盡得道信的禪法。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傳衣給他。同年九月道信圓寂,由他繼承法席,後世稱他為禪宗第五祖。因為四方來學的人日多,便在雙峰山的東面馮茂山另建道場,名東山寺,時稱他的禪學為東山法門。
傳燈法本:最上乘論
六、六祖慧能大師
六祖慧能
惠能(638~713),唐代僧人。中國佛教禪宗六祖。一作慧能。俗姓盧,范陽(今北京大興)人。幼隨父流放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父亡隨母移居南海,艱辛貧困,以賣柴為生。24歲時,得人資助,北上參學。唐龍朔元年(661)在黃梅謁見禪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隨從作務,劈柴踏碓八個多月。其時弘忍年事已高,急於傳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時神秀呈偈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以為未見本性,未傳衣法。惠能口誦一偈,題於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見此,喚惠能到堂內為其講《金剛經》,並傳以頓教衣缽,命即南歸。

惠能南歸廣東後,於儀鳳元年(676)正月初八到廣州法性寺。據《瘞發塔記》載,當印宗法師在該寺講《涅盤經》之際,「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印宗聞之竦然,即於正月十五日為他落發,二月初八受具足戒,因而有瘞發塔的遺跡。

惠能說法,「以定慧為本」,又曰「先立無念為宗」。所謂無念,就是雖有見聞覺知,而常空寂之意。關於「頓悟」。他的解釋是:自心從本已來空寂者,是頓悟。即心無所住是頓悟;今於頓中立其漸者,即如登幾層之台,要藉階漸,終不向漸中而立漸義。又說: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共說,為邪見故。他還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定偈語,不但扼要地說明了禪宗源於般若,而且為禪宗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於後來各派禪師們的建立門庭,影響極大。

開元二年(713),惠能卒於新州國恩寺。韶、廣二州門人,迎惠能遺體至曹溪南華寺供奉至今。
傳燈法本:六祖壇經、金剛經口訣。
阿彌陀佛!

4. 六祖慧能

當時的僧人不能理解為什麼是一個南方人而且是後來的慧能拿走了衣缽。版

如果凡夫有很高的認權識和覺悟,也就不會被稱之為凡夫。

還是看不破,放不下 故而要修行。

人都是一樣的。對僧人的要求也不能太高。他們是正在修證身口意的人,不能用佛菩薩的標准來要求。

也不是追殺六祖,只是要會衣缽而已。

當被追上時,六祖為其開示,破其無明。對方不也是十分的恭敬。可見是無明所致。不要說成電視劇的情節。

5. 六祖慧能的故事短點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版師,得黃梅五權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謚大鑒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陳寅恪稱贊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6. 六祖禪經講得是什麼故事

六組禪經講述的是自達摩祖師開始自六祖慧能禪學發展經歷。禪師的經歷感悟回,讓人答們共鳴。禪師也是凡人,幾乎是沒有神的跡象。我們會發現到,歷史上偉大或只是平常的一位禪師,他們都是活活潑潑,高高興興。真真實實,轟轟烈烈。我們難找到一個垂頭喪氣,消極萎靡的禪師。這使我們知道,禪有一種健康與優美的風格。所以進入禪智的人,都會有一個光明的心,有庄嚴偉大的內在。這就是禪心。這種禪心使我們知道禪對古今中外的人心都能帶來絕對的利益。禪宗所留下的公案固有其難以參詳的特質,不過禪師們都是歷史上真真實實生活過的人物。他們的修行過程不是神話。都是我們可以體驗的,也令我們有這樣的信心。只要能如實修行,也能夠達到禪師的境界。即使不能修行,若能把一些禪意帶到生活,也會讓我們活的有興趣一些。

7. 六祖慧能的佛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釋義: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

弟子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鏡。(捻花微笑,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出於此)

禪宗故事--菩提本無樹

惠能少孤而艱難困苦,於市賣柴為生。及聞一客誦《金剛經》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處學法。

一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牆上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眾皆驚。五祖觀後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靜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舉手投足赫然而生,

(7)六祖慧能的故事擴展閱讀:

惠能,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

他弘化於嶺南,對邊區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影響,王維《能禪師碑銘》謂其:「實助皇王之化」;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並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雲寺的無遮大會之後,通過對南北是非的辯論,奠定了曹溪禪在禪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滅一百年後,禪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談禪。柳宗元撰《賜謚大鑒禪師碑》說:「凡言禪,皆本曹溪。」 武宗滅法之後,曹溪禪即位居中國佛教的主流地位。

8. 六祖慧能的故鄉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回祖師,得黃梅五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謚大鑒禪師。著有六祖《壇經》流傳於世。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慧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9. 六祖慧能的故事

慧能(唐代高僧)一般指惠能(禪宗六祖)。

一天,弘忍集合門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見地,以便付法。大家仰望著神秀,作為東山會下的教授師,神秀並沒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於是將偈寫在廊下的壁上。惠能知道了,以為神秀偈沒有見性,也就作了一偈,請人寫在壁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發現了惠能的見地,便在夜間喚他進房,為他說法,付法傳衣,繼承了祖位。弘忍為惠能說法,《壇經》燉煌本說:「說金剛經」;惠昕本等說: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言下大悟;《神會語錄》等說:「忍大師就碓上密說直了見性。於夜間潛喚入房,三日三夜共語。」《別傳》說:問答有關佛性的問題。印順法師認為,付法是密授的,所以沒有人會知道。惠能也許有提到過,但諸本的傳說大都是禪師們所推測而表達的。

當天晚上,弘忍就送惠能去九江驛,回嶺南。

(9)六祖慧能的故事擴展閱讀:

惠能,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

他弘化於嶺南,對邊區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影響,王維《能禪師碑銘》謂其:「實助皇王之化」;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並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雲寺的無遮大會之後,通過對南北是非的辯論,奠定了曹溪禪在禪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滅一百年後,禪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談禪。柳宗元撰《賜謚大鑒禪師碑》說:「凡言禪,皆本曹溪。」武宗滅法之後,曹溪禪即位居中國佛教的主流地位。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