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捨身禪故事

捨身禪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1 05:50:13

『壹』 佛教講「捨身」和「慈悲」說出一個孫悟空的相關事例。(急需。還要超過100字!)

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白骨嶺前。在白骨嶺白骨洞內,住著一個兇殘、狡版猾,善於權偽裝的屍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上山送齋的村姑和朝山進香的老嫗,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凶,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變成老丈又被孫悟空識破。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貳』 捨身求法的事例

捨身求法(法律)
http://ke..com/view/532170.html?wtp=tt
李離是晉文公的法官。他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發覺後就把自己拘禁起來判以死罪。文公說:「官職貴賤不一,刑罰也輕重有別。這是你手下官吏有過失,不是你的罪責。」李離說:「臣擔當的官職是長官,不曾把高位讓給下屬;我領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處分給他們。如今我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卻要把罪責推諉(wěi,偉)於下級,這種道理我沒有聽過。」他拒絕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說:「你認定自己有罪,那麼我也有罪嗎?」李離說:「法官斷案有法規,錯判刑就要親自受刑,錯殺人就要以死償命。您因為臣能聽察細微隱情事理,決斷疑難案件,才讓我做法官。現在我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應該判處死罪。」於是不接受晉文公的赦令,伏劍自刎而死。

捨身求法(佛法)

捨身求法典出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相傳釋迦牟尼過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稱「雪山大士」。天地釋見大士苦修,化作羅剎,試探其心,讀了過去諸佛所說的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大士聞半偈而心喜,為求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毅然捨身投崖。如《心地觀經·序品》偈謂:「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攝身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舍全身。」 還有一個佛學典故,為《五燈會元》卷一載.慧可為向禪宗初祖達摩求法,徹夜立在雪地中,並砍去左臂以示至誠。這也是捨身求法著名的一例。 還有就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教經典,歷經磨難而意志不改,終於到達天竺國,取回佛經.成為人類文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叄』 文天祥 捨身取義的故事

文天祥在獄中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但文天祥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

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場的那天。監斬官問他:「丞相還有甚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

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甚麼可說的!」他又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

(3)捨身禪故事擴展閱讀:

在國家民族危亡緊急時刻,文天祥無時無刻不把國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對投降派和姦佞之徒從不留情。

1259年,元軍渡江圍鄂州,皇帝寵幸的內侍董宋臣慫勇宋帝遷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斬董宋臣。

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軍大將呂文德為和義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呂師孟為後部尚書,投降氣氛一時彌漫京城,文天祥又上書乞斬呂師孟,以穩軍心。

文天祥被俘後,留夢炎一班降賊都曾硬著頭皮來勸降,文一律唾罵之,就連先已投敵的宋恭帝前來勸降時,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確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

他並不對帝王愚忠,而只無條件地忠於國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義。他死後留下了大量詩文,其中如《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天祥

『肆』 佛祖弟子阿難的一個故事 知道滴講詳細點

1.阿難對佛祖說 :我喜歡上了一女子。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 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會有多喜歡? 可是一見鍾情便傾心一世?可是不問回報而付出等待?

2.阿難,某日等那女子從橋上經過,那也便只是經過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橋,註定只與風雨廝守。這一切你都明白,仍舊只為那場遇見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難,你究竟有多喜歡那從橋上經過的女子,令你捨身棄道,甘受情劫之苦?

3.傳聞這個故事為後世所編,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則主要依據《楞嚴經》、巴利文經典。

4.阿難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 Ananda 的音譯。意為歡喜,喜慶,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後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歲時,選阿難為常隨侍者,當侍者達二十五年。

(4)捨身禪故事擴展閱讀:

阿難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歲時,選阿難為常隨侍者,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

佛滅後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佛祖涅槃後,大迦葉尊者成為「初祖」,統領廣大佛家弟子。大迦葉圓寂後,阿難尊者繼承迦葉率領徒眾宏揚佛法,被後世尊成為「二祖」。

在寺院中,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佛祖的兩邊,成為佛祖的協持。

『伍』 哪些捨身救人的故事,要名稱

2月14日下午,家住珠海市香檸花園的4位小朋友和鄰居大哥哥劉旭從附近的吉大水庫玩耍歸來。連續多天的雨水天氣,讓環繞水庫的陡峭山路更加濕滑。突然,8歲的小強(化名)腳底一滑,「撲通」一聲跌進了水裡。岸上的孩子們急得哭了起來。劉旭二話沒說,甩下拖鞋,一頭就鑽進水中救人。幾分鍾後,落水的小強被「頂」了出來。幾個小夥伴撿起一根長棍子,伸向水中,小強撲騰間狼狽地抓住棍子,慢慢被拖回了岸邊。

此時,孩子們猛然發現,下水救人的大哥哥劉旭不見蹤影了。幾個小孩頓時嚇懵,哭著呼叫:「大哥哥,快上來!」周圍不見人影,小孩們束手無策。1分鍾、2分鍾、3分鍾……10多分鍾過去了,大哥哥再也沒有露面。

4個孩子知道闖大禍了。恐懼中,他們彼此商量不對任何人說起此事。然而當天晚上,過度受驚嚇的一位孩子還是向父母坦白了一切。家長立即報警。

幾小時後,特警人員在水庫打撈到劉旭的屍體。一位警務人員清楚記得,「劉旭淹沒的地方,兩旁被山壁夾著,左邊山壁的黃土上,還能隱約地見到抓痕。」劉父抱著兒子的軀體泣不成聲。老父親知道,其實兒子不熟水性,但他卻用自己的年輕生命換取了另一條年幼的生命。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e/2007-03/16/content_5857455.htm

『陸』 捨身取義的名人故事

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邱少雲寧願火燒也不願暴露目標
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他出使時正值壯年,待其歸漢之時,已是須發皆白。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視為國賊。一位洛陽名醫名喚吉平,忠漢室,與漢國舅董承等人共謀誅曹。他打算在為曹操送葯時下毒,卻不慎泄露了天機。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滿階仍只是痛罵曹賊,後撞階而死。在羅貫中筆下,他是有名的忠義之臣。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譚嗣同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他堅信「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

蘇武、吉平、譚嗣同三人,為了忠義可以忍受萬般折磨,直至獻出生命。他們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他們捨生而取的「義」,只能是忠義。

隨著歷史的發展,「義」字已不再代表「忠義」,而有了新的含義。

黃花岡起義時,大批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林覺民率敢死隊沖進兩廣總督衙門,與清兵浴血奮戰,中彈被俘,從容就義。喻培倫胸前掛滿一筐炸彈,沖鋒在前,彈盡力竭,後被俘,英勇犧牲。

解放前,由於國民黨腐敗無能,經濟趨於崩潰,洋貨充斥市場。著名作家朱自清寧肯餓死也不買美國救濟粉,被稱為「表現我們民族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

如今,我們生活在與他們完全不同的時代里,我們不會像古人那樣去「盡忠」,也不會像烈士在腥風血雨中獻身。那麼,捨生取義於我們又是何意呢?

有人會說,如今這「義」字,既非「忠義」,又非「正義」,而是「義氣」。說起義氣,自然會聯想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他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關羽死後,張飛難以抑制悲痛,借酒消愁,鞭撻士卒,命其連夜趕制孝服,結果招來殺身之禍。劉備發誓要踏平江東,不顧諸葛亮等人勸阻,率舉國之兵討伐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幾乎全軍覆沒,他本人也命喪白帝城。劉備和張飛為義氣而喪失理智,給自己和國家帶來災難。

在今天和平環境中,我們雖不致犧牲生命,但「捨生取義」並非離我們而去。「捨生」已不限於舍棄生命,也包括與生命同等重要的個人利益。「取義」也已不限於正義,而是包括正義在內的一切公益。這種意義上的捨生取義,雖不像先前的義士、烈士那般氣壯山河,但卻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時肯為公益放棄個人利益,在關鍵時刻才會毫不猶豫地獻出生命。

時代呼喚這種精神。只有這種精神在每個人心中牢牢的紮根,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我們的民族才能崛起。

『柒』 捨身求法的人 事例

1、捨身求法典出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相傳釋迦牟尼過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稱「雪山大士」。天地釋見大士苦修,化作羅剎,試探其心,讀了過去諸佛所說的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大士聞半偈而心喜,為求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毅然捨身投崖。如《心地觀經·序品》偈謂:「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攝身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舍全身。」

2、還有一個佛學典故,為《五燈會元》卷一載。慧可為向禪宗初祖達摩求法,徹夜立在雪地中,並砍去左臂以示至誠。這也是捨身求法著名的一例。

3、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教經典,歷經磨難而意志不改,終於到達天竺國,取回佛經。成為人類文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4、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5、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6、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

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捌』 捨身取義的故事

哲理故事:捨身取義

作者:金躍軍

釋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隻飢餓的老鷹追捕一隻可憐的鴿子。

鴿子對老鷹說:「你放過我吧!你現在是在捕食,錯過我還有下一個;我現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可只有一條呢。」

老鷹說:「我何嘗不知道你說的道理!但我現在餓壞了,不吃了你我也沒法活。這個世界大家活著都不容易,不逼到絕路上我也不會緊追不舍的。」

釋尊聽了慈悲心起,就把鴿子伸手握住,藏在懷里。

老鷹怒火中燒,只好跟釋尊理論說:「釋尊你大慈大悲,救了這鴿子一命,難道就忍心讓我餓死嗎?」

釋尊說:「我不忍你傷害這無辜的鴿子,也不想你白白餓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於是釋尊就取出一個天平,一邊放鴿子,另一邊放上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這鴿子看上去雖小,但無論釋尊怎麼割、割多少肉似乎都無法托起它的重量。

當釋尊割下最後一片肉的時候,天平終於平衡了!

天地風雲為之變色,真正的佛祖誕生了。

「智慧小語」

人格是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首要因素,有多大人格,辦多大事情。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商人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博大的胸懷、誠實的態度和公正的行為,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慈悲心懷的基礎上。

人類的終極智能不是提供仇殺的技巧,而是給予博愛的訓練和教養。就像偉大的詩人但丁在《神曲》里所贊揚的那樣:「唯愛也,移太陽而動群星!」

出處:金城出版社《讀禪學做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