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四歲的海騮馬的故事

四歲的海騮馬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0 13:13:22

Ⅰ 四歲的海騮馬說的是什麼故事。馬頭琴曲《四歲的海騮馬》描述的是什麼樣的故事

蒙古人抄把黑蹄子黑尾巴黑鬃身襲上是乳白色的馬叫海騮馬,蒙古人訓的馬四歲是成熟期,馬在這個時候確認主人。
海騮馬是蒙古馬里比較漂亮的馬種,樣子十分美。
這首馬頭琴曲子,關鍵是情感的訴說,比較難演奏出來。
我小的時候爺爺有一匹青眼海騮馬,一年冬天的晚上爺爺醉酒騎馬回家掉下來睡在了外面,這匹馬空鞍跑回家招來人,救了爺爺的命,所以我家族的人對馬有特殊的感情,尤其是海騮馬,聽到這個歌很感動
———摘自網易雲
馬四至五歲成年,在五歲以前,算是幼齡馬;五至十六歲是中年馬;四歲約等於人類的二十多歲。

Ⅱ 求阿雲嘎在《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演唱的插曲 《四歲的海騮馬》 MP3資源。謝謝!

幹嘛不自己去下載

Ⅲ 人在唱歌的時候可以一次唱出兩個聲部嗎

應該可以的:

呼麥」,又名「浩林·潮爾」,是蒙古族復音唱法潮爾(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演唱者運用閉氣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發出粗壯的氣泡音,形成低音聲部。在此基礎上,巧妙調節口腔共鳴,強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帶有金屬聲的高因聲部,獲得無比美妙的聲音效果。
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動,見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動人心魄,聲聞數十里,便加以模仿,遂產生了呼麥。新疆阿爾泰山區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麥流傳。呼麥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別豐富。大體說來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詠唱美麗的自然風光,諸如《阿爾泰山頌》、《額布河流水》之類;二是表現和模擬野生動物的可愛形象,如《布穀鳥》、《黑走熊》之類,保留著山林狩豬文化時期的音樂遺存;三是贊美駿馬和草原,如《四歲的海騮馬》等。從其音樂風格來說,呼麥以短調音樂為主,但也能演唱些簡短的長調歌曲,此類曲目並不多。從呼麥產生的傳說,以及曲目的題材內容來看,「喉音」這一演唱形式,當是蒙古山林狩獵文化時期的產物。
這首歌就是這樣啦:http://www.wmcn.com/zhuanti/zt_mgxl/zt_nmg/mg/music/02d.mp3

希望對你有幫助啦。。。。。

Ⅳ 烏英嘎 四歲的海騮馬

= =不知你回來的哈利東安恩

Ⅳ 蒙古呼邁

這個怎麼打字說就太累了 復制一段給樓主吧!

「呼麥」,又名「浩林·潮爾」,是蒙古族復音唱法潮爾(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演唱者運用閉氣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發出粗壯的氣泡音,形成低音聲部。在此基礎上,巧妙調節口腔共鳴,強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帶有金屬聲的高因聲部,獲得無比美妙的聲音效果。

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動,見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動人心魄,聲聞數十里,便加以模仿,遂產生了呼麥。新疆阿爾泰山區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麥流傳。呼麥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別豐富。大體說來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詠唱美麗的自然風光,諸如《阿爾泰山頌》、《額布河流水》之類;二是表現和模擬野生動物的可愛形象,如《布穀鳥》、《黑走熊》之類,保留著山林狩豬文化時期的音樂遺存;三是贊美駿馬和草原,如《四歲的海騮馬》等。從其音樂風格來說,呼麥以短調音樂為主,但也能演唱些簡短的長調歌曲,此類曲目並不多。從呼麥產生的傳說,以及曲目的題材內容來看,「喉音」這一演唱形式,當是蒙古山林狩獵文化時期的產物

從發聲原理來看,呼麥應看作是人聲潮爾的特殊形態,是「浩林·潮爾」合唱藝術發展和升華的必然結果。如前所述,古代蒙古人參加戰爭,作戰前均須高聲歌唱潮爾合唱,狩獵成功後也會盡情宣洩,狂熱歌舞。在排山倒海般的潮爾聲浪中,自然產生出飄渺的泛音效果。顯然,蒙古人試圖將潮爾合唱藝術的基本要素,巧妙地移植到一人身上。經過長期探索,終於創造出這一奇特的聲樂形式。呼麥的產生和發展,乃是蒙古音樂發展進步的產物,在聲學規律的認識和掌握方面出現了質的飛躍。探求聲音奧秘的道路上,蒙古人終於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相傳早在13世紀蒙古草原盛行英雄史詩說唱藝術時就已十分盛行了,而據音樂學家們考證,我國諸多古籍中(包括《詩經》)記載的北方草原民族的一種歌唱藝術--「嘯」,就是「浩林·潮爾」的原始形態。如此,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2300年以前。此推斷如成立,將從人類復音音樂文化發源地這一基本部分改寫《世界音樂史》。這並非玄說、臆斷,僅從「潮爾」的蒙語發音與西方復音音樂的合唱、和聲和弦諸多民族文字對比,即可窺見其內在聯系。潮爾,蒙語准確發音為「chor」;而同其相關的歐洲諸國的和音、和弦、合唱、眾贊歌等術語分別是chorus(英)、chord(法)、chor(德),其詞根如此驚人的相同,絕非巧合。但迄今為止,中國音樂的歷史,卻從未記載有關中華民族自身的復音音樂起源。那麼,究竟復音音樂是由西方傳入中國,還是由中國阿爾泰地區(新疆)輻射到西方?事實是,「嘯」--潮爾(chor)已有2300多年歷史,而西方復音音樂最早產生於11O0年前的9世紀。合唱、眾贊歌的興盛則已到了14-17世紀。可見,一向被視為無復音音樂的東方--中國,實際來可能是西方歐洲復音音樂的母體和發源地。

正因如此,為當代蒙古民族繼承並傳播開來的「呼麥」藝術,不僅轟動國際樂壇也引起世界各國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文化藝術學等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和普遍關注,更為民族音樂學家、聲樂界專家學者高度重視。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音樂理論界泰斗呂驥先生指出:「蒙古族就有一種一個人同時唱兩個聲部的歌曲,外人是想像不出來的,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研究。」內蒙古音協名譽主席莫爾吉胡最近撰文雲:「浩林潮爾音樂是人類最為古老的具有古代文物價值的音樂遺產,是活的音樂化石,是至今發掘發現的一切人種、民族的音樂遺產中最具有科學探索與認識價值的音樂遺產。」在繼承和發展「呼麥」(浩林潮爾))這一蒙古族精美絕倫的文化遺產方面,內蒙古草原遠遠落後於阿爾泰山麓等其他蒙古族地區,如蒙古國已早把「呼麥」藝術列為「國寶」;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則視「呼麥」為「民族魂」;兩國均已把「呼麥」藝術發掘、研究列入國家藝術重點學科,並引入蒙古族聲樂教學體系之中。我國中央音樂學院也把「呼麥」藝術列為國家藝術學科重點課題--《世界民族民間音樂》中的重要部分,並由原院黨委書記、世界民族音樂學專家陳自明教授親自牽頭主持研究。

「呼麥」在內蒙古草原已絕跡了100多年,在新疆阿爾泰地區蒙古民族中,也瀕臨失傳。所以,挽救和發掘並發展這一原本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是當務之急,具有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內蒙古自治區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區,傳承和弘場這一古老神奇而技藝高超蒙古民族聲樂藝術,應是責無旁貸之事。

所幸,九十年代以來,內蒙古藝術界有志之士,已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各種途徑學習「呼麥」藝術,並提高較快。其中,斯琴比力格、張昭翔、吉日木圖、寶力道、寶力達是佼佼者。他們從九十年代開始,活躍於國內外音樂舞台上(先後出訪日本、澳大利亞),其中斯琴比力格曾被聘請到中央音樂講學並做示範表演,他們的錄音錄像,多次在國內外各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會上播放。而早在80年代,我區有識學者莫爾吉

然後再給樓主一些世界各地呼麥歌手的視頻!

Japan-Makigami Koichi http://khoomei.com/videos/koichi.mov

Khakassia Vyacheslav Kuchinov, Khakassia http://khoomei.com/videos/kuchinov.mov

Evgenii Ulbugashev, Khakassia http://khoomei.com/videos/ulugsm.mov

Mongolia Sandak Chaf, Mongolia http://khoomei.com/videos/chaf.mov

Tibet Drepung-Loseling Monks, Tibet http://khoomei.com/videos/monks.mov

Taiwan Bunun Men's Choir http://khoomei.com/videos/posi.mov

Tuva Khoomei http://khoomei.com/videos/kokhoomeism.mov

Kargyraa http://khoomei.com/videos/seveksm.mov

Sygyt http://khoomei.com/videos/gennadism.mov Borbangnadyr http://khoomei.com/videos/olegsm.mov

Parade of the Throat-Singers http://khoomei.com/videos/parade95.mov

André Mongush http://khoomei.com/videos/andre.mov

Gen-Dos Aka Gennadi Chamzyryn http://khoomei.com/videos/gendossm.mov

Unnamed Singer http://khoomei.com/videos/unknown3.mov

Mongun-ool Dambashti http://khoomei.com/videos/bayan.mov

5-year old singer http://khoomei.com/videos/5boy.mov

Shonchalai Oorzhak http://khoomei.com/videos/shonchalai.mov

Tumat Kara-ool http://khoomei.com/videos/tumat.mov

Stanislav Iril, Tuva http://khoomei.com/videos/kargchamp.mov

Ensemble Sayanni, Tuva http://khoomei.com/videos/sayannimusic.mov

不過記得觀看前要下載一個QuickTime軟體 不然看不了的!

Ⅵ 關於草原的資料{民俗,}

天籟之音——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草原是音樂的海洋。那裡一株草、一朵花都跳躍著靈動的音符,散發著沁人心脾的味道。生於斯長於斯的蒙古人民更是一個音樂的民族。馬背上,勒勒車上,蒙古包內……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永遠飄動著不絕如縷的蒙古先祖們留給他們的歌。

一千多年前,蒙古人先祖走出額爾古納河,向蒙古高原遷徙。伴隨著狩獵業轉而為畜牧業,長調民歌逐漸發展成熟。同時又得以馬頭琴這一代表草原文化的樂器相配合,兩廂相映成輝。
長調為蒙語「烏日汀道」的意譯,意即長歌,善於抒情,尤為稱道是長調的悠揚的旋律和繁復的波折音。演唱時,常有將一個完整樂段由低音區提到高音區,再降至低音區,有時一支長調要用幾組這樣的過程。長調歌腔舒展,高亢奔放,字少腔長,加之起伏的顫音,唱起來豪放不羈,一瀉千里。
長調歌詞來自大草原,多描寫草原、駿馬、牛羊、藍天、白雲等。傾心聽一曲長調民歌,猶如身臨蒼茫大草原。綠綠的草原,蒼茫遼闊。碧空如洗,朵朵白雲靜靜浮動。牛羊悠然吃草,遠處星星點點的蒙古包珍珠般散落於翡翠盤內。天地相接,渾然一體,構成了異常瑰麗的畫卷。這種藝術境界,被諸多音樂學家稱之為「天籟與心籟的完美統一」。
有蒙族人必有長調,節日慶典、婚禮宴會、親朋相聚、那達慕……處處可聞馬頭琴聲和長調歌聲。現今依然有許多優秀的長調民歌在傳唱,有流行於阿拉善的《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輪番酒之歌》、《查干套海》等;有流行於呼倫貝爾的《遼闊的草原》等;有流行於錫林郭勒的《小黃馬》、《走馬》等;有流行於科爾沁草原的《威風矯健的馬》、《思鄉曲》……

著名長調歌唱家哈扎布

從靜靜的額爾古納河,到遼闊錫林郭勒草原,從巍巍的大青山脈,到廣袤的巴丹吉林沙漠.無處不飄盪著悠揚動聽的蒙古族長調民歌。那委婉的旋律,寬厚的唱腔,高亢的音域不知征服了多少人,也不知陶醉了多少人。

蒙古族長調藝術團在台灣演出 (攝影 額博)

2005年11月25日,經中國和蒙古國兩國共同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蒙古族長調民歌宣布為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自此,蒙古族長調民歌悠揚奔放的旋律,從遼闊的蒙古草原飄向了世界。

草原珍寶——馬頭琴
蒼茫遼闊的草原傳唱著一個美麗傳說。草原上有一愛唱歌的牧人蘇和,他有匹心愛的白馬, 皮毛緞子般光亮,嘶鳴銀鈴樣悅耳。一次賽馬會上,白馬勇奪錦標,可惡的王爺卻奪走了蘇和心愛的白馬。白馬思念主人蘇和,一日尋得機會脫韁而逃,不幸身中王爺毒箭。蘇和悲痛欲絕,日夜守護白馬,白馬的嘶鳴耳邊回響。於是蘇和以白馬的腿骨做琴桿、頭骨做琴箱、馬皮做面、馬尾為琴弦、套馬桿做琴弓,並依照白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做出草原上第一支馬頭琴。蘇和拉起馬頭琴,至此,草原上空時時飄盪渾厚低沉的馬頭琴聲。

馬頭琴,這一古老的拉弦樂器,因琴頭雕有纖麗馬頭而得名。至其產生之日,就成為蒙族牧民喜愛的樂器而廣為流傳。馬頭琴音箱由松木而制,兩面蒙以馬皮或羊皮。琴桿細長,用榆木或紫檀木製作。琴弦和弓弦均馬尾製作,拉奏方法與其他拉弦樂器不同,弓子的馬尾是在兩弦外面擦弦,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宏闊低沉,極富草原風味。
傳統馬頭琴演奏法有四大流派:「潮爾演奏法」、「泛音演奏法」、「胡爾演奏法」和「實音演奏法」。
「潮爾演奏法」
「潮爾演奏法」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科爾沁、遼寧喀喇沁蒙古鎮(即阜新)乃至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蒙古國西部等蒙古族居住地域,傳承於科爾沁部族及其諸旗。「潮爾」是該部民間演奏家對馬頭琴的傳統稱謂。「潮爾演奏法」於科爾沁部音樂基礎上產生,古樸、深沉幽思、悠遠超然,如泣如訴。潮爾及其演奏法,在古代,至晚在蒙元時代,是說唱蒙古英雄史詩的伴奏樂器,著名潮爾演奏大師色拉西的演奏錄音曲目中留有五首說唱英雄史詩的樂曲。
「泛音演奏法」
「泛音演奏法」主要流行於錫林郭勒,後傳入巴彥淖爾和當今蒙古國等地域。該地區的人們在古代把馬頭琴稱為「乞乞里胡爾」,「馬頭琴」則是近代產生的名稱。「泛音演奏法」是長期吸納長調民歌旋律的產物,可以這樣說,「泛音演奏法」是伴隨錫林郭勒草原長調歌曲興起發展而形成的。這種演奏法影響了長調歌曲的華彩性裝飾歌腔,反過來,長調歌曲又影響了這種演奏法的技術技巧的發展。
「胡爾演奏法」
「胡爾演奏法」,主要於錫林郭勒盟北部諸旗和科爾沁等地區流傳。「胡爾演奏法」是一種純五度定弦的演奏法,非常適合演奏和伴奏古老的短調民歌。這種演奏法,由於定弦與胡琴一樣,因而被稱作「胡爾演奏法」,現在使用這種演奏法的人已經很少了。
「實音演奏法」
「實音演奏法」流行於內蒙古阿拉善和蒙古國吐爾扈特部族,以及錫林郭勒等地區,為當代馬頭琴演奏法的基礎。該演奏法使用的樂器,被稱為「耶克里」,可以說是馬頭琴的古老形態。它是以整木刻雕出來的,琴桿和琴箱連為一體。琴體大小和琴箱樣式也不盡相同。由於常用純四度、五度以及大三度等雙音,也被稱為「耶克里潮爾」,其獨奏曲目約有三十來首。除《美麗的阿爾泰》、《鄂畢河之浪》、《山雀》等贊美故鄉美景的樂曲之外,多數樂曲描繪了駿馬、奔駝的步態。

馬頭琴在其傳承過程之中,其造型、演奏法、技術技巧和風格等經過無數演奏家和藝人的不斷研究、改進,吸取其它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之長,演變為現今馬頭琴音樂。琴聲純美甘潤,低音深沉,中音明亮,泛音清麗,旋律悠揚,富有感情色澤。
馬頭琴聲婉轉、悠遠,渾厚深沉的長調在馬頭琴聲中被演繹得淋漓盡致。琴聲、歌聲融匯著牧人的喜怒哀樂,融匯著牧人的希冀,從牧人的心底飄出,彌散在整個草原。又從草原回轉而來,流瀉到牧民的心裡,歌聲、琴聲、牧民、草原相合相諧,融為一體。

行走的笛音——呼麥
呼麥又稱「浩林•潮爾」,是蒙古先祖留給後人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蒙古人形象稱之為「人聲馬頭琴」。呼麥與馬頭琴聲彼此呼應、錯落有致,尤其呼麥的高音區在馬頭琴聲的映襯下悠揚而出,經常給人以錯覺,以為那是行走草原牧人的笛音。

呼麥(浩林•潮爾)遠在匈奴、至少在蒙古民族形成時期,就已是北方草原民族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內蒙古、新疆阿爾泰山、蒙古國、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等蒙古族居住區,以不同的模式、形態分布且流傳,以古至今綿延不絕。
呼麥或「浩林•潮爾」的神奇之處,就是一個人利用自身的發聲器官,可同時發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非常和諧的聲部。呼麥或「浩林•潮爾」一般可分為低音呼麥、中音呼麥和高音呼麥。

呼麥探源
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於深山中狩獵,見河汊分流,飛瀑奏鳴,山谷回應,聲聞數十里,動人心魄,遂加以模仿,產生了呼麥。
又有一說,相傳古代蒙古人參加戰爭,戰前必高聲歌唱潮爾合唱,成功後也會盡情宣洩,狂熱歌舞。於是恢宏的潮爾聲浪中,不期然間產生出飄渺的泛音。聰明的蒙族先民希冀模仿出這樣縹緲的泛音,經過長期探索,終於創造出這一奇特的歌唱形式,將潮爾合唱藝術的基本要素,巧妙移植到一人身上。
且不論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更為可信,二者共同傳遞出這樣的信息。呼麥這一獨特的演唱藝術,是牧民與草原和諧交匯、相交相融的產物。
發聲原理
充沛的丹田氣是呼麥發聲的原動力,同時予以嫻熟的調控,進行必要的阻礙、擠壓進而產生異乎尋常的發聲震動和共鳴。此時,不同部位的發聲器官分處於不同的狀態,或緊張、或鬆弛、或阻閉、或擠壓,在主要部位形成流暢的共鳴,多器官的同步的組合與完美互動遂產生呼麥。與其他歌唱藝術不同甚而相反,呼麥打破了基音與泛音之間的處理規律,特別強化泛音,使泛音成為基音之上的較為清晰和非常具有聽覺感的聲部。

蒙古族呼麥歌手呼格吉勒圖

呼麥的曲目
由於受到特殊演唱技巧所限,呼麥的曲目不是很豐富。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詠唱自然風光的,如《阿爾泰山頌》、《額布河流水》等;二是表現和模擬野生動物的,如《布穀鳥》、《黑走熊》等;三是贊美駿馬和草原的,如《四歲的海騮馬》等。
呼麥是大草原給予人類的珍貴禮物。呼麥的產生和發展,是蒙古音樂發展進步的產物,對於聲學規律的認識和掌握、探求聲音奧秘,蒙古人取得突破性進展。
當呼麥伴著馬頭琴悠揚響起,牧民馳馬而過,低沉的歌聲悠然而出,穿越草原上空,彷彿天籟迴音,歌聲與馬頭琴漫長憂傷的旋律交織一起。置身其間,天空、草原、人、歌聲、琴聲共鳴,共同奏出一個自然的和聲,人間仙境哪裡還分得清?

蒙古四胡
在蒙古族傳統民間樂器中,風格濃郁獨具特色的除卻馬頭琴,就當屬蒙古四胡。四胡蒙語為「胡爾」,又名四弦琴,因有四根琴弦而得名。追根溯源,蒙古四胡應源於古代庫莫奚族人所用的奚琴。唐中葉,古代庫莫奚族與契丹並稱「兩蕃」,後漸與契丹融合。元代,融入大蒙古。民族的融合自然促成文化的融合,牧民們於奚琴中吸取精華,創造出極具蒙古族特色的樂器---「蒙古四胡」。元時四胡在蒙古風行,並入駐宮廷,至清代依然為宮中樂隊青睞,名為提琴。蒙古四胡形制多樣,可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類。音色或渾厚深沉或明亮歡快, 富有草原風味,可用以獨奏、器樂合奏或為說唱和戲曲伴奏,主要流行於內蒙古通遼市、遼寧、吉林等廣大地區。

低音四胡
低音四胡又稱大四胡或好來寶四胡,廣泛流行於內蒙古的牧區和半農半牧區。牧區的低音四胡,為便於馬上攜帶,琴身可拆裝,即琴筒、兩截琴桿、弦軸和琴弓等。琴筒最早用一整段木料刳制而成圓筒或八角圓筒形,前口蒙以羊皮或牛皮,後端敞口。琴桿與琴筒同木而制,弓桿較短,兩端縛以馬尾。
演奏低音四胡,將琴筒置於左腿根部,琴頭稍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拉奏。主要用左手食指、無名指第二關節處按弦,有時用中指或無名指的指甲從弦下頂弦來代替按弦,還不時從弦下彈弦,小指多用來奏出第一把位的滑音和泛音,常用的有揉音、滑音、泛音、打音和顫音等技巧。
除卻上述常用技巧外,左手拇指的指甲彈撥裡弦配合右手弓桿敲擊琴筒,也經常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輕彈琴筒皮面配合左手指甲彈弦,這些都是四胡獨具特色的演奏技法。低音四胡發音圓潤優美,音色渾厚深沉,是蒙古族說唱音樂伴奏、民族器樂合奏中重要低音拉弦樂器。

低音四胡

中音四胡
中音四胡主要流傳於內蒙古、遼寧等省農區和半農牧區。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圓筒形,筒前蒙以蟒皮或牛皮,琴頭琴桿,用紅木和紫檀木製作。琴頭平頂,上置四軸。演奏姿勢、方法和技巧均與低音四胡相同。中音四胡音色圓潤,明亮,可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或為說書、演唱等說唱伴奏,是四胡重奏和民樂合奏中的主要的中音樂器。
高音四胡
高音四胡又稱蒙古小四胡,是在民間小四胡的基礎上改制而成。民間小四胡,琴筒竹製或木製,呈圓筒形或八方筒形,四軸四弦,音色較粗獷。高音四胡的音質清亮,透明,聲音穿透力強,很有特點。既可演奏緩慢,抒情的旋律,又能演奏活潑、輕快的技巧性樂段。
待太陽收進最後一縷陽光,牧人驅趕牛羊離去,喧囂草原歸於沉寂。暮色在草原上空慢慢溶化,四胡的裊裊余韻隨著暮色慢慢漾開。彎弓射鵰,問鼎逐鹿……不盡的傳說和故事於琴聲之中再次迴旋草原。

烏力格爾
烏力格爾,蒙語意為「說書」,俗稱「蒙古書」、「蒙古說書」、「蒙古琴書」,集蒙古說唱藝術發展之大成的一種曲藝形式,主要流傳於內蒙古自治區及相鄰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蒙古族聚集區。
烏力格爾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口頭說唱而無樂器伴奏,稱之為「雅巴干烏力格爾」;另外一種即為有樂器伴奏的烏力格爾,其中使用潮爾(馬頭琴)伴奏烏力格爾稱為「潮仁烏力格爾」;使用四胡伴奏的烏力格爾稱為「胡仁烏力格爾」。

蒙古族說唱家道爾吉仁欽在演唱烏力格爾

烏力格爾探源
探源烏力格爾,其背景要追溯到清初。滿族入駐中原後,為防止蒙漢接觸,修築了長達數千里的「柳條邊」。雍正年間,河北、山東連年旱災,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清廷不得已向卓索圖蒙旗提出「借地養民」,於是大批黃河流域漢民進入關東蒙旗。移民帶來黃河文化,推動蒙漢文化交融,這一文化現象史稱「黃河文化北移」。京韻大鼓、評書、蓮花落等走入大草原,並逐漸與以潮爾為伴奏的「陶力」(專門演唱英雄史詩的藝術形式)互為交融,汲取雙方精華,衍化而出一種極具草原特色的曲藝形式——烏力格爾。
胡爾奇
說唱烏力格爾的藝人稱為「胡爾奇」。蒼茫遼遠的草原造就胡爾奇浪漫開闊的藝術氣息。如同西方中世紀的游吟詩人,胡爾奇身背四弦琴或者潮爾(馬頭琴),在大草原上隨風漂泊,四處飄盪,一人一琴,自拉自唱。由於他們的表演風格和故事內容的差異,或優美如詩,或懸念迭起,直令牧民全然沉浸於故事之中,忘乎其所在。經驗豐富的胡爾奇也可即興表演,只要給出題目,即可出口成章。

烏力格爾曲目
烏力格爾的藝術積累非常深厚,節目有短篇、中篇和長篇之分,尤以長篇最為引人。《鎮壓蟒古斯的故事》、《唐五傳》、《忽必烈汗》、《西漢》、《元史演義》、《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等都是其中的經典。烏力格爾題材來源極廣,《鎮壓蟒古斯的故事》、《太陽姑娘》等來自民間故事;《青史演義》、《真出奇》等出自文人活藝人創作;《嘎達梅林》、《達那巴拉》等可在民歌之中找到它們的身影;《紅太陽》、《楊金花奪印》、《煙酒之害》、《整齊的林落》等則是藝人們把現實事件加以傳唱,漸次而成;《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等則由內地傳入……
黃昏將至之時,牛羊歸欄,牧人們齊聚蒙古包內。藝人拉起馬頭琴或四胡,英雄傳說和動人故事娓娓道來。那粗獷、寬厚而深沉的琴聲,和藝人的說唱相得益彰、令人沉迷。

草原盛會——那達慕
世上最愛嬉戲、最會嬉戲的莫過於人類。草枯木榮,雁去雁歸。蒙古族先祖創造了獨特的嬉戲方式--那達慕。它肇始於古老的祭祀、慶典活動,風行於蒙古族各個部落。一年一度,相沿成習,成為儀型後世、承傳不絕的民族的盛典。
那達慕,蒙古語為「娛樂」或「游戲」之意,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集會。每年七月中下旬,草豐美,牛肥壯,為慶賀牧業的豐收,祈盼風調雨順,牧民從四面八方匯聚如茵草原。素日寧靜的草原,彩旗飄揚,牛羊歡叫,牧馬嘶鳴,熙來攘往,一年一度那達慕盛會在歡聲笑語中拉開帷幕。
蒙古是尚武民族。宋代歐陽修詩中有言:「兒童能走馬,婦女亦腰弓。」所言即是蒙古族人。蒙古人把騎馬、射箭、摔跤稱之為「草原三藝」,也是那達慕大會比賽的主要項目。
摔跤
摔跤蒙語為「搏克」,是男子體力和智慧的角逐。摔跤手多為身材魁梧的小夥子,上穿鑲有銅釘的「卓鐸格」,下著肥大的摔跤褲,足蹬傳統的布利阿耳靴,頭纏紅、藍、黃三色頭巾。穿上這種摔跤服,無論腳力怎麼激烈,任憑撕、抓、揪、勾、絆,都不會傷人或扯壞衣服。
比賽前,雙方高唱挑戰歌,以助聲勢。三遍後,雙方跳躍而出,做雄鷹展翅式進入會場。比賽開始,摔跤的雙方相互致意和向觀眾敬禮後,開始較量。頃刻間,爭斗相撲,盤旋相持,腿膝相擊。凡勝者,到裁判台雙手捧出事先准備好的果子、奶食等,邊跑邊撒向圍觀人群,與觀眾共享勝利果實。

賽馬
那達慕大會上,賽馬亦是一項很吸引人的活動。蒙人馬背上長大,對馬有著特殊的情感。賽馬不僅需要賽手平日把馬馴得十分熟練、得心應手,還要嫻熟、高超的騎術和頑強勇猛的精神。
比賽時,賽手們身著蒙古袍,足蹬高筒蒙古靴,頭扎彩巾,腰束綵帶,生氣勃勃,英姿颯爽。數十匹馬站在起跑線,令槍一響,騎手們飛身上馬、揚鞭競馳、爭先恐後如離弦之箭。一時紅巾飛舞,觀眾歡騰,聲震原野。

射箭
射箭是由「打布魯」演變而來的。遠古時代的蒙族祖先,在草原上以射獵為生。「布魯」為問號樣彎形木棒,下墜以尖狀石塊或鐵塊。騎馬追逐野獸時,把「布魯」打出去,以擊中野獸。這種原始的打獵方法,為後來的弓箭所替代。
射箭分靜射和騎射。靜射:射手立地,待裁判發令,萬箭齊發,直擊靶心。騎射:射手著彩袍,背弓箭,驅馬到起跑線預備。令槍一響,射手驅馬齊飛,同時搭弓抽箭,瞄準箭靶,直射而去,中箭靶環自動脫落。觀眾群即爆發出一陣歡呼……

當觀眾還浸在那達慕熱烈的氣氛中時,太陽已悄悄西斜,射出萬道金光,綠綠草原披上一層薄薄輕紗。遠處傳來悠遠的長調,歌聲伴隨著馬頭琴聲在草原上空迴旋。碧草霞光、悠然琴音讓人不知是醒著還是夢中。

馬背上的婚禮——蒙古族婚俗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盛大的節日,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追逐愛情的好時機。青年男女身著民族盛裝,參加各種競技活動。比賽中的獲勝者,總能贏得姑娘們愛慕的目光。
蒙古族的婚禮既隆重又獨特,別具特色。由於地域不同,各地婚禮習俗儀式也不盡相同,著名的有鄂爾多斯婚禮、錫林郭勒婚禮和烏拉特婚禮等。雖婚禮的細節各異,但基本程序相同。
送禮多
蒙古小伙在訂婚前,要托媒人帶著的白糖、茶葉等物品,用一白手巾包著前去說合,女方若收下禮品,則意味著好兆頭。而後小伙及其父母帶著哈達、奶酒、糖之類禮品求婚,一般要進行數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聘禮後,男方還要向女方送三次酒,若女方將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這件婚事便確定下來。臨近婚期,男方還要給女方送一次禮,一般是整羊一隻,還有酒、茶、哈達等。女方對送禮者熱情招待,雙方祝酒,口頌吉祥語句,對歌慶賀。

掰羊脖
雙方選定吉日,邀請親朋好友,舉行婚禮。新郎迎親隊伍於傍晚時分啟程,黑夜到達新娘家。在女方盛大的婚宴上,人們一邊狂飲,一邊進行饒有風趣的對唱。歌聲、琴聲、歡笑聲回盪在草原上空。就在人們痛飲狂歡之際,男方祝頌人會悄悄離開宴席領著新郎來到新娘的房間,新郎在這里還要經受一番考驗。待新郎在客位坐定,伴娘端上一個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並請新郎把羊脖子從中間掰斷,意在試新郎力氣大小。為戲弄新郎,伴娘們早就將一根紅柳棍或一根鐵棍巧妙插進羊脖里。若新郎事先得到別人指點,則輕車熟路取出柳棍或鐵棍,輕松掰斷羊脖。若新郎不識其中奧秘,使盡渾身力氣,滿頭大汗,好似狗咬烏龜,狼狽不堪。一旁伴娘則用十分辛辣刻薄,卻沒有惡意的語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譏笑得滿臉通紅的新郎,恨不能有一地縫鑽進藏身。
穿袖口
當晚,新娘還不可以離開娘家,她還要和昔日姐妹話別。為表達姐妹們的挽留之情,她們將自己身上的腰帶解下來聯結在一起,先從新娘這邊的袖口穿進,再從那邊袖口穿出,然後其他姑娘照此做一遍。最後所有姑娘緊緊相擁一起,以此種方式來表達姐妹間難分難舍之情。
巧爭先
在女方家一宿歡鬧後,次日凌晨,迎親隊伍擁著新郎、新娘回程。按照習俗,男女雙方都要設法搶先到男家。途中,女方有人故意搶去新郎頭上的帽子,或挑在馬鞭,或扔到地上,新郎無奈下馬撿帽,這樣就耽誤回程的時間。新娘和伴娘便可搶先而行。但男方亦有高招,在離新郎家不遠的地方設酒席數桌,款待女方,女方盛情難卻,只得下馬喝酒。男方趁機驅馬前行,搶先到家。一路上便是這樣追逐嬉戲,縱馬奔騰,充滿著情趣。
拜爐火
娶親到家後,新郎、新娘不拜天地拜爐火。新郎、新娘拿著馬鞭,通過兩堆旺火,以示愛情的忠貞不渝,又隱含著純凈、避邪和興旺之意。新娘進洞房後,新郎的母親依蒙古族婚禮的習俗,將新娘的面紗輕輕地揭去,新娘向新郎的父母行蒙古禮。隨後,新郎、新娘向雙方賓客逐一敬酒。敬酒時,琴聲響起,歌聲繚繞,歌樂聲中,年輕的男女牧民翩翩起舞。這樣的婚禮夜以繼日連續進行兩天,盡興的人們才陸續離去。

祭敖包
「敖包」是蒙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
無際的草原上,時時會看到用大小石頭堆積而成的巨大石堆。石堆上插柳枝,此謂神樹。神樹掛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草原,五顏六色的神幡隨風飄拂,召喚著遠方的牧人,這就是敖包。

敖包有的用石頭壘起,有的用柳條圍建,蒙古各處均可見這樣的敖包。
祭敖包多選擇在夏秋水草豐美、牛羊肥壯之時。幾十里遠的牧民扶老攜幼,或坐勒勒車,或騎高頭大馬,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祭祀由當地德高望重的喇嘛主持,於日出之前開始,祭祀場面隆重、肅穆和熱烈。參加祭祀的人員要繞敖包默轉三圈,方向自左向右,邊轉邊向敖包滴灑鮮奶和酒。而後叩拜於敖包正前方,祈禱神佛納福,風調雨順,人畜兩旺。最後將帶來的石頭添加在敖包上,並用柳枝、哈達和綢布等將敖包裝飾一新。

祭祀的禮儀一般有四種,即血祭、酒祭、火祭和玉祭。
血祭
蒙古牧民游牧為生,以牛羊為食。牧民認為牲畜乃天地所賜,祭祀時宰殺牛羊以謝天地,故稱之為血祭。
酒祭
據傳天地諸神不僅喜食肉,亦喜飲酒、喝奶。故蒙人把鮮奶、奶油、奶酒一滴滴灑於敖包前,祭祀天地諸神,祈求幸福平安,稱為酒祭。
火祭
蒙古族崇尚火,認為火是最潔凈的,用火可以驅邪逐惡。因之蒙人在敖包前燒一大堆干樹枝或牛糞,各戶走近火邊,念著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並將羊肉投入火中,燒得越旺越好。故稱為火祭。
玉祭
玉祭則是用玉石作供品,因玉石極為昂貴,古時僅有王公貴胄使用,一般人家使用不起。現今已不再以玉為祭品,多以寶珠、硬幣或炒米代替。
祭祀儀式結束後,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牧人拉們起優美動聽的馬頭琴,和著琴音唱出悠遠的長調,琴音和瑟,沁人心扉。有的牧人三三兩兩圍坐一起開懷暢飲,吃著冷羊肉,敘說起各自的生活、新鮮事兒。青年男女卻趁此時機,溜進草叢,避開人群,互訴衷腸,這就是所謂的「敖包相會」了。

Ⅶ 蒙古族有一種古老的發聲方法、一人唱多聲部叫什麼

「呼麥」,又名「浩林·潮爾」,是蒙古族復音唱法潮爾(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版」藝術權。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演唱者運用閉氣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發出粗壯的氣泡音,形成低音聲部。在此基礎上,巧妙調節口腔共鳴,強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帶有金屬聲的高因聲部,獲得無比美妙的聲音效果。
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動,見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動人心魄,聲聞數十里,便加以模仿,遂產生了呼麥。新疆阿爾泰山區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麥流傳。呼麥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別豐富。大體說來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詠唱美麗的自然風光,諸如《阿爾泰山頌》、《額布河流水》之類;二是表現和模擬野生動物的可愛形象,如《布穀鳥》、《黑走熊》之類,保留著山林狩豬文化時期的音樂遺存;三是贊美駿馬和草原,如《四歲的海騮馬》等。從其音樂風格來說,呼麥以短調音樂為主,但也能演唱些簡短的長調歌曲,此類曲目並不多。從呼麥產生的傳說,以及曲目的題材內容來看,「喉音」這一演唱形式,當是蒙古山林狩獵文化時期的產物。

Ⅷ 蒙古族呼麥的由來

「呼麥」是圖瓦文抄xoomei的中文音譯,襲又名「浩林·潮爾」,原義指「喉嚨」,即為「喉音」,一種藉由喉嚨緊縮而唱出「雙聲」的泛音詠唱技法。「雙聲」(biphonic)指一個人在演唱時能同時發出兩個高低不同的聲音。另外,呼麥又稱「蒙古喉音」。

呼麥的產生和發展,是蒙古族音樂發展的產物,在聲學規律的認識和掌握方面出現了質的飛躍,被音樂界譽為「天籟之音」。
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動,見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動人心魄,聲聞數十里,便加以模仿,遂產生了呼麥。新疆阿爾泰山區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麥流傳。呼麥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別豐富。大體說來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詠唱美麗的自然風光,諸如《阿爾泰山頌》、《額布河流水》之類;二是表現和模擬野生動物的可愛形象,如《布穀鳥》、《黑走熊》之類,保留著山林狩豬文化時期的音樂遺存;三是贊美駿馬和草原,如《四歲的海騮馬》等。從其音樂風格來說,呼麥以短調音樂為主,但也能演唱些簡短的長調歌曲,此類曲目並不多。從呼麥產生的傳說,以及曲目的題材內容來看,「喉音」這一演唱形式,當是蒙古山林狩獵文化時期的產物。

Ⅸ 呼麥的形成最初形成於哪個民族

呼麥是蒙古族人創造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里唱出兩個聲部。呼麥聲部關系的基本結構為一個持續低音和它上面流動的旋律相結合。又可以分為"泛音呼麥"、"震音呼麥"、"復合呼麥"等。在中國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獨一無二的。呼麥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錫林郭勒、呼倫貝爾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區,新疆自治區阿爾泰山一帶的蒙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俄羅斯圖瓦地區也能聽到這種歌唱方式。據考證,呼麥的歷史可以遠溯至匈奴時期,至遲在蒙古族形成前後就已經產生。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獵和游牧中虔誠模仿大自然的聲音,他們認為,這是與自然、宇宙有效溝通、和諧相處的重要途徑,由此人體發聲器官的某些潛質得到開發,一人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動物的聲音時可以發出"和聲",即呼麥的雛形。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動,見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動人心魄,聲聞數十里,便加以模仿,遂產生了呼麥。新疆阿爾泰山區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麥流傳。呼麥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別豐富。大體說來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詠唱美麗的自然風光,諸如《阿爾泰山頌》、《額布河流水》之類;二是表現和模擬野生動物的可愛形象,如《布穀鳥》、《黑走熊》之類,保留著山林狩豬文化時期的音樂遺存;三是贊美駿馬和草原,如《四歲的海騮馬》等。從其音樂風格來說,呼麥以短調音樂為主,但也能演唱些簡短的長調歌曲,此類曲目並不多。從呼麥產生的傳說,以及曲目的題材內容來看,"喉音"這一演唱形式,是蒙古山林狩獵文化時期的產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