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與的
1. 成語與歷史人物
圖窮匕現抄 荊軻
聞雞起舞 祖逖襲
入木三分 王羲之
殺妻求將 吳起
負荊請罪 藺相如 廉頗
紙上談兵 趙括
將功補過 錢繆
草菅人命 賈誼
鞠躬盡瘁 諸葛亮
錦囊妙計 諸葛亮
不知所雲 諸葛亮
初出茅廬 諸葛亮
得隴望蜀 岑彭
卧薪嘗膽 勾踐
2. 和的成語
首字為「和」:
和衷共濟 hé zhōng gòng jì 和光同塵 hé guā tóng chén 和睦相處 hé mù xiāng chǔ 和顏悅色 hé yán yuè sè 和盤托出 hé pán tuō chū 和風細雨 hé fēng xì yǔ 和藹可親 hé ǎi kě qīn 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和衣而卧 hé yī ér wò 和氣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和如琴瑟 hé rú qín sè 和璧隋珠 hé bì suí zhū 和氣生財 hé qì shēng cái 和而不唱 hé ér bù chàng 和顏說色 hé yán yuè sè 和風麗日 hé fēng lì rì 和藹近人 hé ǎi jìn rén 和容悅色 hé róng yuè sè
任意位子「和」:
彼唱此和 比喻一方倡導,另一方效仿
趁水和泥 利用現成的水來攪泥。比喻乘機行事
和氣生財 指待人和善能招財進寶
彼倡此和 和:附和;應和。比喻一方倡導,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倡而不和 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形容有人領導,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
春風和氣 春天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對人態度和藹可親。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此唱彼和 這里唱,那裡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
地利人和 地利:地理的優勢;人和:得人心。表示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群眾基礎。
調和鼎鼐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於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風和日麗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風和日暖 風很平靜,陽光暖人。
割地求和 割讓土地,求得和平。
和而不唱 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和光同塵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種光彩;同塵:與塵俗相同。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消極處世態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和藹可親 和藹:和善。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和風細雨 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和顏悅色 顏:面容;悅:愉快;色:臉色。臉色和靄喜悅。形容和善可親。
和氣致祥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和衷共濟 衷:內心;濟:渡。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和璧隋珠 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和盤托出 和:連同。連盤子也端出來了。比喻全都講出來,毫不保留。
和如琴瑟 比喻夫妻相親相愛。
和衣而卧 和:連著;卧:躺下。穿著衣服躺下睡覺。
和睦相處 彼此和好地相處。
渾俗和光 渾俗:與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鋒芒,與世無爭。也比喻無能,不中用。
惠風和暢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鸞鳳和鳴 比喻夫妻相親相愛。舊時常用於祝人新婚。
民和年豐 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琴瑟調和 比喻夫妻恩愛。
曲高和寡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時和年豐 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心平氣和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塤篪相和 舊時比喻兄弟和睦。
一倡百和 和:呼應,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一唱一和 一個先唱,一個隨聲應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現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一團和氣 本指態度和靄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調和陰陽 謂使陰陽有序,風調雨順。舊多指宰相處理政務。
鼎鼐調和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後因以「鼎鼐調和」比喻處理國政。
鳳協鸞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更唱迭和 ①彼此唱和。②亦作「更唱迭和」。相互以詩詞酬答。③指互相呼應配合。
鼓腹含和 吃飽肚子,和樂相處。形容太平歡樂。
和藹近人 和藹:和善。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和風麗日 謂天氣溫暖而晴朗。
和容悅色 同「和顏悅色」。
和顏說色 見「和顏悅色」。
狐唱梟和 喻壞人互相呼應。
混俗和光 同於塵俗,不露鋒芒。謂不求特異,與世無爭。
兩頭和番 謂兩面撥弄、攪和。
民和年稔 猶言民樂年豐。
內峻外和 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你唱我和 和: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體裁和韻腳來寫作詩詞。①指用詩詞相互酬答。②指雙方意見相同,互相支持。
琴瑟和好 比喻夫婦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靜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歡」、「琴瑟之樂」、「琴瑟和同」、「琴瑟和調」。
情投意和 投:契合。形容雙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親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氣合」。
日和風暖 見「日暖風和」。
日麗風和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日暖風和 風很平靜,陽光暖人。
上和下睦 謂長幼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相處得很好。
隨聲附和 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幺說,就跟著怎幺說。
隨聲趨和 見「隨聲附和」。
隋珠和璧 隋侯之珠與和氏之璧。泛指珍寶。
隨珠和璧 隨侯珠與和氏璧的並稱。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以葯敷之而愈;後蛇於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楚人卞和於荊山得一璞玉,先後獻給武王、文王,均以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斷兩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寶玉,因命之曰和氏璧。事見《韓
隋珠和玉 即隋珠和璧。
響和景從 見「響答影隨」。
雄唱雌和 比喻相互附和。
言歸和好 同「言歸於好」。
言和意順 言語和順,情意相諧。
一唱百和 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一倡一和 ①《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謂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謂鳴聲相呼應。
一迎一和 一味迎合。
魚水和諧 形容夫婦關系和好諧調如魚水。
政清人和 政治清明,人心歸向,上下團結。
政通人和 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風和日美 〖解釋〗微風和暢,陽光明麗。同「風和日麗」。
風和日暄 〖解釋〗微風和暢,陽光溫暖。見「風和日暖」。
更唱疊和 〖解釋〗指相互以詩詞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畫荻和丸 〖解釋〗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同「畫荻丸熊」。
秋高氣和 〖解釋〗形容秋空高朗、天氣晴和。
時和歲豐 〖解釋〗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時和歲稔 〖解釋〗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天時地利人和 〖解釋〗指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
3. 與和有關的成語
與和有關的成語有和藹近人、和藹可親、和璧隋珠、和而不唱、和而不同、和風細雨。介紹版如下:
1、和權藹可親,指一個人的修養很好,態度溫和,容易接近,一般指老人。也可以指一個人的修養好;對人謙和可親。和藹是指和氣,謙遜。
2、和璧隋珠,和壁是和氏璧,隋珠是古傳說中的夜明珠。比喻極珍貴的東西。春秋時珠寶匠卞和發現一塊璞玉,進獻給楚厲王,楚厲王砍了他的左腳,進獻給楚武王,楚武王砍了他的右腳,只有楚文王識貨,這塊玉叫「和氏璧」。
3、和而不唱,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出自《莊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意思就是說不堅持自己的說法,那麼知道的也就很多。
4、和而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和而不同」的觀念在中國古代早就產生了,它可以說是典型的中國哲學智慧。
5、和風細雨, 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比如同志之間開展批評要和風細雨,不能簡單粗暴。
4. 成語與詞語的區別
1、成語都有它自身的固定結構,這是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不能將成語中回的字詞隨便顛倒和答增刪。
2、成語是語言里作為一個意義完整的單位出現的,不能把成語中的字、詞拆開以後去理解成語的意思。
3、成語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工夫,而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逐步為大眾所認同的,逐步形成的。
抓住以上特點,區別四字詞語是否是成語就很容易了。
5. 成語與什麼什麼什麼還有就是什麼什麼什麼與
與子成說
與日俱增
與人為善
多許少與
6. 成語與詞語有什麼區別
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
特點:①結構的相對定型性。②意義的整體性。③時間和空間的慣用性。④形成的歷史性。⑤內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來源:①歷史故事。②寓言故事。③神話或其他傳說。④古典文學作品。
成語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片語或句子,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例如"空中樓閣""鼎鼎大名""青出於藍""有聲有色""歡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語。少於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於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真金不怕火煉""心有餘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在成語中都占絕對少數。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諺語、歇後語、引語和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從某些方面看來,也有相似之出。譬如專名和科學術語都是固定片語;諺語、歇後語、引語不僅是固定片語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與成語相似;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比較簡煉,形式跟絕大多數的成語一樣,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之類,但是這些都不是成語。把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等的區別搞清楚,這就有助於斷定什麼是成語,什麼不是成語。現在簡單地就這方面作些說明。
成語跟專名不同:專名和成語雖然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片語,但是專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李庄小學"只是一個學校獨有的名稱(當然,可能有重名),"廣安人民公社"只是一個公社獨有的名稱。成語則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這個成語,既可以用來形容開敗了的花朵,又可以用來形容被打敗的軍隊,也可以用來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任何一個人對於某些事物特別感覺有興趣。
成語跟科學術語不同:科學術語是表示科學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主觀能動性""革命樂觀主義""無限花序""平行四邊形"這些科學術語,盡管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片語,可是並不是成語。
成語跟諺語不同:諺語絕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片語。諺語經常用在人民大眾的口語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較少。諺語往往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不象成語那樣具有文言色彩。諺語的形式,不象成語那樣整齊。例如"坐山觀虎鬥""天下烏鴉一般黑"之類的諺語,都不是那麼整齊。當然,如果把這些諺語一定說是成語,也是可以勉強的。
成語跟歇後語不同:歇後語是一種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兩部分構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後一部分是從正面作說明。寫文章為了收到鮮明、形象、生動、具體的表達效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語似的引用歇後語。如"泥菩薩過河 自身難保。"狗拿耗子 多管閑事。""泥菩薩洗臉 越洗越難看。""蜜餞黃連 先甜後苦。"這些話,都是"歇後語"而不是"成語"。
成語跟引語不同:在古人的著作中有個別語句,如"勾心鬥角"(見杜牧《阿房宮賦》)"水落石出"(見蘇軾《赤壁賦》)等,因為時常被人們使用,後來就成了成語。但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兩句詩。這兩句詩不是人們時常使用的,而是在文章中偶而被引用了。因此這類語句應該稱之為"引語",不能看做是成語。
成語跟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也不一樣,因為成語由四個字組成的占絕大多數,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片語,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較濃厚的普通片語,也看做是成語。應當指出:凡是一個片語里的詞可以抽換的,就應該把它看做普通片語。例如"根本改變""這個片語,在某種場合,也可以改為"徹底改變"、"基本改變"或"大大改變"。又如"密切合作"這個片語,可以改為"緊密合作","肆意揮霍",可以改為"任意揮霍"或"隨意揮霍"。這幾個片語改了以後,並不影響內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適。象這樣可以自由改動的片語,都是普通片語。至於成語,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組成成語的詞,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來替換。例如"虎口餘生"這個成語,就不能改為"狼口餘生"或"豹口餘生",也不能改為"虎嘴餘生"。又如:"不管哪個殖民主義者怎樣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也掩蓋不了他們的侵略本質。"在這個句子里,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改為"花言地侈談和平",或"巧語地侈談和平",就是改為"巧語花言地侈談和平"也是非常勉強的。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和歇後語的不同,看起來相當明顯。成語跟引語、普通片語、諺語的區別,一般說來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們應該承認有些固定片語或相當固定的片語是介於成語與諺語、引語或普通片語之間的,對這類片語,不必一定去劃分它的界限。例如"一文不值",我們可以認為它是普通片語,因為把它該為"不值一文"、"不值一錢"或"一錢不值"都毫不勉強。但是,這個片語畢竟有相對的固定性,極象成語,把它看作成語,也未嘗不可以。又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把它看做成語或諺語皆無不可。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4614618.html
7. 與字開頭的成語
與世長辭
與眾不同
與世隔絕
與人為善
與虎謀皮
與世無爭
與狐謀皮
與民同樂
與時偕行
與世沉浮
與世浮沉
8. 與是有關的成語
包含是字的成語 :
頭頭是道、
自以為是、
口是心非、
是非曲直、
共商國是、
渾身是膽、
比比皆是、
實事求是、
各行其是、
誰是誰非、
物是人非
9. 成語與什麼什麼什麼
成語與什麼什麼什麼
:
與人為善、
與物無忤、
與日俱增、
與虎回添翼、答
與眾不同、
與虎謀皮、
與民除害、
與世無爭、
與世隔絕、
與民同樂、
與時消息、
與時偕行、
與世沉浮、
與民更始、
與世浮沉、
與世推移、
與世俯仰、
與時推移、
與世偃仰、
與物無競、
與世長辭、
與受同科、
與狐謀皮
10. "詞語"與"成語"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
成語一般是有典故的,有來源的,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
詞語是詞和語的合稱,一般由兩個字組成
成語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定型的詞。大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10)成語與的擴展閱讀:
詞語從構成方式來看,可以分成:
①單純詞:由一個語素組成詞,自由的單音節語素和所有的雙音節、多音節語素都可以組成單純詞。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紅、湊;彷彿、蒼茫、水果、蜈蚣、琉璃、參差、蹉跎、敵敵畏、阿司匹林、薩克斯、麥克風等。
②合成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組成的詞。
古代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成語的意思精闢,往往隱含於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並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