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成語
這個裡面有好多的
http://www.huaxia.com/wh/jdgs/cydg.html
這個裡面也不少呢,還可以自己寫成語找到典故(在上面有拼音開頭,點擊後,以這個字母發音的成語都出來了
http://www.21xht.com/chengyu/chengyu.asp
防微杜漸
--------------------------------------------------------------------------------
12/31/2003/13:59 華夏經緯網
解釋: 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展。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後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裡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後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後,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徵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於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於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三折其肱
--------------------------------------------------------------------------------
08/18/2003/09:23 華夏經緯網
晉國時,有范氏和中行氏兩個集團的人,准備起兵攻打晉定公;當時有人指出戰事成功和失敗的關鍵,要看民眾是否支持,假如不能取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便將失敗無疑。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晉定公是一種反叛行為,民眾自將不會支持也們的。何況晉定公自己曾經伐君失敗,落得流居異國的田地,可以說是經歷過失敗的過來人。正如一個經過三次折傷手臂的人,雖經醫療後獲得痊癒,但他已嘗透了折臂的滋味;在幾次三番的折臂和治療的經歷中,他已了解到折臂的原因,和治療的經過與方法,換句話說,他已是個中的老手了。所以「三折其肱」這句成語的含義,是頗為深刻的。
不論何人,只要他是經過多次挫折,從艱苦中奮斗而得到成功的,我們都可以說地是與困境奮斗過的「三折其肱」的人。世界上的偉大人物,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他一定是經歷了不少挫折,卻仍不斷地奮斗,結果才得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正可以借用偉人們的「三折其肱」來勉人自勉。
巧取豪奪
--------------------------------------------------------------------------------
08/14/2003/12:49 華夏經緯網
宋朝大書法家,大畫家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字元暉),家學淵源,也和他父親一樣,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於作畫;尤其非常喜愛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別人的船上,看見王羲之真筆字帖,歡喜的什麼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晝交換,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著船舷竟就往水裡跳,幸虧別人很快把他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樣很大的本頒,便是學會模仿古人的畫品。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圖」描摹。後來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還給人,這人當時沒有覺察出來。拿著走了。直至過了好多日才來討還原本。
米友仁問他怎麼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說:「真本中的眼睛裡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還我的這一幅卻沒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畫品,很少被人發覺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經常千方百計向人借古畫描摹;而摹完以後,總是拿樣本和真本一齊送給主人,請主人自己選擇。由於他摹仿古畫的技藝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樣,主人往往把模本當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獲得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
米友仁是一個有才能的藝術家,值得人們敬仰,又是一個古畫的愛好者和欣賞者,讓人們更加知道古畫的妙處和價值;可是他用那種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換取別人真本的行為,卻是叫人鄙棄和不齒的。所以有人把他這種用巧妙方法騙取別人真本古畫的行為,叫做「巧偷豪奪」後來的人又從此引伸成「巧取豪奪」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以不正當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應得的財物。「巧取」,騙取也;「豪奪」,搶占付。而用此種方法攫取財物,也往往利便又所得很多,故有「巧偷豪奪,故所得多多」見(「清波雜志」)之語,例如。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假借做什麼佛事,騙取無知的人的財物。攫取私有,這便是「巧取豪奪」了。
四面楚歌
--------------------------------------------------------------------------------
08/18/2003/08:33 華夏經緯網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看,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後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應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洛陽紙貴
--------------------------------------------------------------------------------
08/14/2003/13:32 華夏經緯網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它由來於哪裡呢?原來,在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人們嘖嘖稱贊,競相傳抄,一下子使紙昂貴了幾倍。原來每刀千文的紙一下子漲到兩千文、三千文,後來竟傾銷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買紙,抄寫這篇千古名賦。
然而,左思寫成《三都賦》卻是歷經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視的;沒有伯樂識才,也許這篇《三都賦》便成為一堆廢紙,不得流傳。
在左思小時候,他父親就一直看不起他。父親左雍從一個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見兒子身材矮小,貌不驚人,說話結巴,倒顯出一副痴痴獃獃的樣子,常常對外人說後悔生了這個兒子。及至左思成年,左雍還對朋友們說:「左思雖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識和道理,還不如我小時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這種鄙視,開始發憤學習。當他讀過東漢班固寫的《兩都賦》和張衡寫的《兩京賦》,雖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氣魄,華麗的文辭,寫出了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的京城氣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虛而不實、大而無當的弊病。從此,他決心依據事實和歷史的發展,寫一篇《三都賦》,把三國時魏都鄴城、蜀都成都、吳都南京寫入賦中。
為寫《三都賦》,使得筆筆有著落有根據,左思開始收集大量的歷史、地理、物產、風俗人情的資料。收集好後,他閉門謝客,開始苦寫。他在一個書紙鋪天蓋地的屋子裡晝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個滿意的句子。經過十年,這篇凝結著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可是,當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給別人看時,他卻受到了譏諷。當時一位著名文學家陸機也曾起過寫《三都賦》的念頭,他聽說名不見經傳的左思寫《三都賦》,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過班固、張衡,太自不量力了!」他還給弟弟陸雲寫信說:「京城裡有位狂妄的傢伙寫《三都賦》,我看他寫成的東西只配給我用來蓋酒壇子!」
左思的《三都賦》在文學界品評時,那些文人們一見作者是位無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細看,搖頭擺手,把一篇《三都賦》說得一無是處。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沒,找到了著名文學家張華。
張華先是逐句閱讀了《三都賦》,然後細問了左思的創作動機和經過,當他再回頭來體察句子中的含義和韻味時,不由得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動了。他越讀越愛,到後來竟不忍釋手了。他稱贊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氣不重文章,他們的話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謐先生很有名氣,而且為人正直,讓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薦給世人!」
皇甫謐看過《三都賦》以後也是感慨萬千,他對文章予以高度評價,並且欣然提筆為這篇文章寫了序言。他還請來著作郎張載為《三都賦》中人魏都賦做注,請朱中書郎劉逵為蜀都賦和吳都賦做注。劉逵在說明中說道:「世人常常重視古代人東西,而輕視新事物、新成就,這就是《三都賦》開始不傳於世人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薦下,《三都賦》很快風靡了京都,懂得文學人人無一不對它稱贊不已。甚至以前譏笑左思人陸機聽說後,也細細閱讀一番,他點頭稱是,連聲說;「寫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斷定若自己再寫《三都賦》決不會超過左思,便停筆不寫了。
我們可以看到,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將它貶得一錢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時。這其中當然有鑒別力高低人區別,可是更重要人是反映了人們是否重視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識英才的問題。
內助之賢
--------------------------------------------------------------------------------
08/14/2003/12:28 華夏經緯網
晏嬰是戰國時齊景公的宰相,軀體不甚高大,據雲長不滿六尺(相當現在四尺三寸)但他很有才幹,名聞諸侯,有一天晏嬰出門,坐看車子,由他的御者(馬車夫)駕車。那位御者的妻子很賢淑,當御者駕看車子,經過自己家的門口時,他的妻子在門縫里偷看,看見她丈夫揮看馬鞭,現出洋洋得意的樣子。
當天晚上她丈夫回家時,她就責他道:「晏嬰身長不滿六尺,當了齊國的宰相,而且名聞天下,各國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我看他的態度,還是很謙虛,一點也沒有自滿的意思;你身長八尺,外表比他雄偉得多,只做了他的駕車人,還洋洋得意,顯得很睛傲的樣子,所以你不會發達,只能做些低賤的職務,我實在替你覺得難為情啊!」
御者自從聽了他妻子的話後,態度逐漸轉變了,處處顯得謙虛和藹,晏嬰看見御者突然謙和起來,覺得很奇怪,問他的原因;御者就把妻子所說的一番話老老實實地告訴晏嬰。晏嬰為他聽到諫勸,能夠馬上改過,是一個值得提拔的人,於是推薦他當了大夫的官。
由這內助之賢的故事,後人把它引伸拙來,恭維人家有賢淑的妻子。今日一般人對妻子能夠幫助丈夫,使丈夫的事業、學業、品格方面都有了進展,增加丈夫在社會上的地位,就稱他有內助之賢。
口蜜腹劍
--------------------------------------------------------------------------------
07/16/2003/11:21 華夏經緯網
出處: 《資治通鑒·唐紀·玄宗天空元年》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釋義: 比喻口頭上說話好聽,像蜜一樣甜,肚子里卻懷著暗害人的陰謀。
故事: 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
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餡媚奉承的本領。他竭力遷就玄宗,並且採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嬪妃以及心腹太監,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裡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采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可惜皇上還不知道。李適之以為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采,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麼可以隨便開采呢?別人勸您開采,恐怕是不懷好意;我幾次想把這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
玄宗被他這番話所打動,認為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適之大不滿意,逐漸將他疏遠了。就這樣,李林甫憑借這套特殊「本領」,他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
後來,司馬光在編《資治通鑒》時評價李林甫,指出他是個口蜜腹劍的人,這是很符合實際的。
賓至如歸
--------------------------------------------------------------------------------
07/10/2003/14:27 華夏經緯網
解釋: 客人到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裡一樣。形容主人待客熱情、周到,來客感到滿意。
這個成語來源於《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盜寇,而亦不患燥濕。
子產,即公孫僑,是春秋時鄭國的大夫,曾當過多年國相,執掌鄭國政權。
公元前542年,子產奉鄭簡公之命出訪晉國,帶去許多禮物。當時,正遇上魯襄公逝世,晉平公借口為魯國國喪致哀,沒有迎接鄭國使者。子產就命令隨行的人員,把晉國賓館的圍牆拆掉,然後趕進車馬,安放物品。
晉平公得知這一消息,吃了一驚,派大夫士文伯到賓館責問子產。士文伯說:「我國是諸侯的盟主,來朝聘的諸侯官員很多為了防止盜賊,保障來賓安全,特意修建了這所賓館,築起厚厚的圍牆。現在你們把圍牆拆了,其他諸侯來賓的安全怎麼辦呢?我國國君想知道你們拆圍牆的意圖是什麼。」
子產回答說:「我們鄭國是小國,需要向大國進獻貢品。這一次我們帶了從本國搜羅來的財產前來朝會,偏偏遇上你們的國君沒有空,既見不到,也不知道進見日期。我聽說過去晉文公做盟主的時候,自已住的宮室是低小的,接待諸侯的賓館卻造得又高又大。賓客到達的時候,樣樣事情有人照應,能很快獻上禮品。他和賓客休戚與共,你不懂的,他給予教導,你有困難,他給予幫助。賓客來到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裡一樣。可是,現在晉國銅鞋山的宮室有好幾里地面,而讓諸侯賓客住的卻是奴隸住的屋子。門口進不去車子,接見又沒有確切的日期。我們不能翻牆進去,如果不拆掉圍牆,讓這些禮物日曬夜露,就是我們的罪過了。如果讓我們交了禮物,我們願意修好圍牆再回去。」
士文伯把情況報告了晉平公,平公感到慚愧,馬上接見子產,隆重宴請,紿了豐厚的回贈,並下令重新建造賓館。
屍位素餐
--------------------------------------------------------------------------------
08/14/2003/11:04 華夏經緯網
屍音史,是古代祭禮中的一個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須要做任何動作的人。
「書經」有句道:「太康屍位」」屍位就是源出於此,用來比喻一個有職位而沒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禮中的屍,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動作一樣。
「素餐」也是出於詩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後人於是用「素餐」來比喻無功食祿的人。把「屍位」和「素餐」兩者連合成為一句成語,應該說是出於「漢書」,因為該書的「朱雲傳」裹:「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整句成語的意思,也是和上述的屍位和素餐相同。這樣說,我們要研究成語的出處,對這句成語分合的出處,也應該詳細知道。
一般機關、社團、商店的冗員,憑看人事或其他特殊的關系,只知道每月按期領取薪金,每日吃喝閑坐,而不做任何工作,這種人都可以說是「屍位素餐」。此外,一般工作能力很差的人,雖然已經盡了自己的能力服務,但事情總是做不好,毫無成積可言,這種人能夠保持職位,不是靠自己的本領,而是藉著特殊關系,因此也可以說「屍位素餐」。又如某人向朋友說,自己本來沒有甚麼本領,幸蒙東主的照顧,得到解決生活,但自己「屍位素餐」,良心上也有點內疚。這樣說,又成為很得體的謙話了。
Ⅱ 來自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百煉成鋼、鐵杵成針、愚公移山。
一、繩鋸木斷
白話釋義: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朝代:明
作者:朱舜水
出處:《與奧村德輝書八首》:「諺曰:『繩解木斷;水滴石穿。』夫繩非木之鋸;水非石之鑽也;蓋積漸使然耳。」
翻譯:俗話說:『繩子鋸久了木頭也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那繩子不是木頭的鋸;水不是石頭的鑽了;這是逐漸使然。
二、水滴石穿
白話釋義:也說滴水穿石。水經常滴在石頭上,能使石頭穿孔。比喻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朝代:宋
作者:羅大經
出處:《鶴林玉露》:「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巾下有一錢。乖崖杖之。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翻譯:張乖崖在崇陽縣令;一個官員從庫中出;頭巾下有一錢。張乖崖杖的。官員說:『一錢什麼問題?於是打我啊!張乖崖提筆判說給』:「一天一錢;千日千錢;用繩子不停的鋸木頭,木頭才會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三、百煉成鋼
白話釋義:比喻久經鍛煉,變得非常堅強。
朝代:晉
作者:劉琨
出處:·《重贈盧諶》:「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翻譯:百煉鋼的含義便是化作繞指柔。
四、鐵杵成針
白話釋義: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朝代:明
作者:鄭之珍
出處:《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翻譯:就像鐵杵磨成針一樣,內心堅定鐵杵也有成針的一天。
五、愚公移山
白話釋義: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恆心,不怕困難。
朝代:清
作者:黃宗羲
出處:《張蒼水墓誌銘》:「愚公移山,精衛填海」
翻譯:愚公日日夜夜地移山,精衛鳥用石頭填海。
Ⅲ 帶有典故的成語
絕大部分的成語都帶典故
如
哀鴻遍野愛屋及烏安步當車安居樂業安然無恙安如泰山按圖索驥暗度陳倉暗箭傷人八面威風八仙過海百步穿楊百尺竿頭百川歸海百發百中百聞不如一見百折不撓班門弄斧半途而廢背水一戰必恭必敬賓至如歸伯樂相馬不恥下問不打不相識不寒而慄不合時宜不可同日而語不屈不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學無術不遠千里不自量力才高八斗滄海桑田曹沖稱象草船借箭草木皆兵車水馬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乘風破浪唇亡齒寒此地無銀三百兩打草驚蛇大材小用大公無私大逆不道大器晚成大義滅親當務之急得過且過東施效顰惡貫滿盈返老還童防微杜漸分道揚鑣奮不顧身負荊請罪負隅頑抗覆水難收感恩圖報高山流水高枕無憂各得其所過河拆橋邯鄲學步汗流浹背後來居上後起之秀後生可畏囫圇吞棗狐假虎威華而不實畫餅充飢雞鳴狗盜紀昌學射江郎才盡精衛填海井底之蛙九牛一毛舉一反三開誠布公開卷有益口蜜腹劍口若懸河老馬識途老生常談力不從心論功行賞洛陽紙貴馬首是瞻買櫝還珠門庭若市名落孫山內助之賢南柯一夢弄巧成拙披荊斬棘匹夫之勇破釜沉舟杞人憂天氣壯山河千變萬化千金買鄰千里送鵝毛千載難逢巧取豪奪請君入瓮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傑地靈人心如面人言可畏如火如荼如釋重負如魚得水入吾彀中塞翁失馬三顧茅廬三令五申三人成虎三生有幸三折其肱傷風敗俗上下其手上行下效屍位素餐士別三日勢如破竹守株待兔雙管齊下水落石出水深火熱司空見慣四海之內皆兄弟四面楚歌太公釣魚天經地義天羅地網天下無雙天涯海角天衣無縫天真爛漫鐵杵磨針同甘共苦土崩瓦解退避三舍完璧歸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萬死不辭亡羊補牢妄自尊大望梅止渴望洋興嘆聞雞起舞卧薪嘗膽先聲奪人小時了了小心翼翼興高采烈胸有成竹休戚相關朽木不可雕栩栩如生掩耳盜鈴晏子使楚一敗塗地一代楷模一發千鈞一箭雙雕一毛不拔一鳴驚人一諾千金一錢不值一竅不通一丘之貉一日千里一事無成一絲不苟一網打盡一問三不知一葉障目一衣帶水一意孤行一字千金一字之師以卵擊石以貌取人以身試法異軍突起有備無患有名無實有恃無恐有志者事竟成羽毛未豐約法三章月下老人鑿壁偷光之乎者也指鹿為馬專橫跋扈專心致志自慚形穢
Ⅳ 關於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1、負荊請罪
【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 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舉例造句】: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
【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重臣藺相如與廉頗,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社稷,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負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舉例造句】: 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攻打張綉,行軍途中沒有水,帶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們渴得要命,紛紛停下乘涼,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沒發現水源,曹操急中生智,傳令下去說前邊有一梅林,時下正是產梅子的季節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氣大振而快速前進。
3、破釜沉舟
【拼音】: 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舉例造句】: 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典故】: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4、卧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舉例造句】: 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卧薪嘗膽,刻苦訓練。
【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5、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舉例造句】: 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攻佔秦都以後,燒殺擄掠,人民怨聲載道。漢王劉邦趁機出擊想衣錦還鄉的項羽,讓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並設下「四面楚歌」之計,項羽以為漢軍已經攻佔楚地,以為天要滅他,只好邊飲酒邊唱歌,悲壯自刎身亡。
Ⅳ 含有典故的成語
含有典故的成語有很多,如:亡羊補牢,守株待兔,投筆從戎,卧薪嘗膽
Ⅵ 帶有典故的成語。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回沉舟(項羽)
卧薪答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單刀赴會(關羽)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精忠報國(岳飛)
Ⅶ 有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指鹿為馬(zhǐ lù wéi mǎ) 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 現在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愛屋及烏(à i w ū j í w ū) 烏:烏鴉。《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意思是說,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 後用「愛屋及烏」比喻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和他有關系的人或事物。 殃及池魚(yāng jí chí yú) 從前,有個地方,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在里邊快樂地游著。突然,城門著了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叫說:「不好了,城門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魚兒都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除了那條魚兒之外,其它魚都沒有逃走。這時,人們拿著裝水的東西來池塘取水救火。過一會,火被撲滅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幹了,滿池的魚都遭了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火——水——魚是有聯系的,池塘的水能滅城門的火,這是直接聯系,魚兒與城門失火則是間接聯系,它是通過池水這個中間環節而發生聯系的。 比喻無端受禍。 東施效顰(dōng shī xiào pín) 來源於:《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 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醜. 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壞。 至死不悟(zhì sǐ bù wù) 成語典故: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臨江之麋》:「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比喻到死也不醒悟。 安步當車(ān bù dàng chē) 成語典故: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不二法門(bù âr fǎ mãn) 成語典故: 不二:指不是兩極端;法門:佧行入道的門徑。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後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成語出處: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 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成語例句: 歷觀戰史,水戰用火攻,是顛撲不破的不二法門。(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暗室不欺(àn shì bù qī) 成語典故: 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成語出處: 唐·駱賓王《螢火賦》:「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成語例句: 知縣生平暗室不欺,既讀孔、孟之書,怎敢行盜跖之事?(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三) 匕鬯不驚(bǐ chàng bù jīng) 成語典故: 匕:古代的一種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物。形容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百姓安居,宗廟祭祀,照常進行。 成語出處: 《周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成語例句: 贛、寧之亂,坐鎮上游,匕鬯不驚,指揮若定。(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六回) 筆大如椽(bǐ dà rú chuan) 成語典故: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語出處: 《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成語例句: 詞清若玉,筆大如椽。(清·陶曾佑《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
還有很多很多
Ⅷ 來歷史典故的成語
背水一戰、望梅止復渴、紙上談兵、三顧制茅廬、卧薪嘗膽、四面楚歌、初出茅廬、指鹿為馬
退避三舍、如火如荼、請君入瓮、洛陽紙貴、高山流水、雞鳴狗盜、草木皆兵、探驪得珠
胸有成竹、勢如破竹、按圖索驥、江郎才盡、唇亡齒寒、枕戈待旦、後來居上、聞雞起舞
囊螢映雪、負荊請罪、完璧歸趙、一鳴驚人、鑿壁偷光、精忠報國、手不釋卷、懸梁刺股
一鼓作氣、草船借箭、監守自盜、安步當車、暗度陳倉、明修棧道、班門弄斧、兵不厭詐
起死回生、鞠躬盡瘁、才高八斗、兩袖清風、口蜜腹劍、誇誇其談、入木三分、破釜沉舟
補充買櫝還珠 一鳴驚人 狐假虎威 上下其手 杞人憂天 亡羊補牢 三人成虎
一暴十寒 塞翁失馬 一日千里 一鼓作氣 重於泰山 揭竿而起 背水一戰
弄巧成拙 風吹草動 樂不思蜀 東山再起 安居樂業 程門立雪 逼上樑山
徒有虛名 驕兵必敗 雪中送炭 聞雞起舞 卧薪嘗膽 城下之盟 其貌不揚
指鹿為馬
Ⅸ 帶有"典故"的成語。
1、孟母三遷
讀音:mèng mǔ sān qiān
釋義: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2、聞雞起舞
讀音:wén jī qǐ wǔ
釋義: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
3、卧薪嘗膽
讀音:wò xīn cháng dǎn
釋義: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圖強,最後果真可以苦盡甘來。
4、負荊請罪
讀音:fù jīng qǐng zuì
釋義: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5、完璧歸趙
讀音:wán bì guī zhào
釋義: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