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長城中國的故事觀後感

長城中國的故事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05 23:49:03

⑴ 長城中國的故事觀後感

這還是一篇不錯的紀錄片,畢竟很多東西無法苛求,就像蘋果也有自身的缺點一樣。言歸正傳:從春秋戰國直到近代,跨度之大讓人感嘆,主旨要想清晰明朗很不容易。
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到春秋戰國以長城作為一種防禦手段。秦大一統修築長城抵禦北方胡人入侵。漢代的以和親換取和平,到漢武帝派衛霍掃盪匈奴,北魏築城防守,大一統隋唐,征服漠北,胡漢一家。五代十國游牧南犯。宋無長城之險媾和契丹,金滅契丹築城以守。元大一統,再次人不分蒙漢契丹,天下一家。明太祖以攻為守,攻守兼備的縱身防禦體系。清逐鹿中原,建立大一統王朝……煌煌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民族圍繞長城的農耕與游牧交融史,款款道來。有一種大歷史的感覺。
秦始皇與漢武帝明太祖的攻為守的防禦體系頗具戰略家軍事家思維。漢的西域經營,大唐的區域自製與華夷一家頗得人心與效果。元世祖忽必烈的開放思維也很有亮點。滿清雖然表面不重長城之防,但對於滿漢關內關外的政策明顯不如大唐胸懷。漢雖重經略西域,也使得部分夷狄歸服,似更有胸懷氣魄。巍巍長城正是在這種變遷中見證了民族的融合,歷史的更替。
大明,以明太祖的國防戰略更符合軍事家的目光。更具成效,嘉靖年間的長城雖更有軍事防禦成效,但這種防禦策略的施行也拖得國家財政無以為繼,最終還是開放與融合,經商與貿易,維系民族間的和平。
片末講到面對來自海洋的威脅,迫使中華民族團結起來,抵禦外侮。中華兒女以自己的血肉之驅去抗戰,鑄就了民族精神的一道長城。
長城,不僅僅是一道城,她在見證中華民族融合變遷的同時,早已融進中國人血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⑵ 《長城:中國故事》觀後感

長城,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見證了中國的歷史變遷,文化傳承。今天,我們面對長城,是與古人對話,與長城精神對話。國歌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的心目中,升華為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和平,意志,勇氣和力量是中華民族兩千年文明史賦予長城這一偉大建築的內涵。蜿蜒萬里的長城鼓舞著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
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是繼《望長城》之後中國人又一次將鏡頭對准長城所創作的紀錄片。長城作為一座建築,之所以擁有這如此歷久彌新的藝術感染力,是因為它不僅展現著中國的建築之美,更是見證著中國政治經濟的歷史變遷,見證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國人將長城視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視為中國精神的代名詞。紀錄片通過板塊化的敘述,透過長城背後的中華歷史故事,向觀眾展現中國2000年歷史的滄桑變化。例如在第一集《裂變》中,影片講述了長城的誕生和長城早期的故事。在長城誕生的春秋戰國時代,這些偉大的城牆,曾經在諸侯國之間構建秩序。但隨著統一大軍的腳步,列國之間的長城被陸續拆除,一個新的統一政權,即將開啟大一統的帝國時代。在這一時期,長城,開啟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全新格局。隨著影片的發展。觀眾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長城內外,族群的遷徙自古而今不斷的進行著。而長城,經歷了千百年歲月的洗禮,見證了人類為避免戰爭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長城邊的絲綢之路連接了長城內外的經濟,更是促進了長城內外的文化交流。由此可見,長城拒絕征服,但從未拒絕交流。保衛和平,保護文明,保障交流是長城永恆的主題,也是長城精神的一種體現。
紀錄片在表現其哲理性的同時,也注重其人文性和藝術性的表達。人,才是歷史的主體。編導深深的抓住了這一點,利用了大量的人工搬演,再現了那段歷史時期。周幽王,秦始皇,衛青,一個個歷史形象在影片中用影像生動的表現出來。他們與長城有著不解之緣,而長城也見證了他們給歷史留下的深刻印記。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是長城給後人留下的教訓,而秦始皇時期,中國人民用汗血鑄成的長城,又見證了中國人的意志,勇氣和力量。梅景田、張寶田、吳立新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展現著長城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表達。他們的堅持,勇氣感染著觀眾,使觀眾與長城有了更深的情感牽絆。無論是高清攝影機航拍下的長城,還是3D動畫製作下的長城,展現的都不僅僅是長城的壯美,更是體現了偉大的長城精神。在具有藝術性的影像中,觀眾重新審視長城所經歷的兩千年文明史,終於發現一個古老而深刻的秘密,正是這道偉大的長城,造就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造就了經久不衰的長城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把長城內外各民族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中華民族自在的民族實體,並取得了大一統的格局。這種自在的民族實體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強的壓力下,形成了一個休戚與共的自覺的民族實體,長城,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長城,這道蔚為壯觀的建築奇跡,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與辛勞的成果。如今,現代中國人的智慧與情感,依然與古老而滄桑的長城緊密相連。古老長城的烽火台上,狼煙不再升起,曾經的鼓角爭鳴,刀光劍影早已褪卻,今天,蜿蜒在中國北方大地之上的長城,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而長城精神——和平,意志,勇氣和力量,也必將隨著世界文化的融合和發展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力量。

⑶ 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評論


這是長城的完整評論

⑷ 《長城:中國故事》觀後感

《長城,中國的故事》
長城,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見證了中國的歷史變遷,文化傳承。今天,我們面對長城,是與古人對話,與長城精神對話。國歌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的心目中,升華為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和平,意志,勇氣和力量是中華民族兩千年文明史賦予長城這一偉大建築的內涵。蜿蜒萬里的長城鼓舞著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
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是繼《望長城》之後中國人又一次將鏡頭對准長城所創作的紀錄片。長城作為一座建築,之所以擁有這如此歷久彌新的藝術感染力,是因為它不僅展現著中國的建築之美,更是見證著中國政治經濟的歷史變遷,見證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國人將長城視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視為中國精神的代名詞。紀錄片通過板塊化的敘述,透過長城背後的中華歷史故事,向觀眾展現中國2000年歷史的滄桑變化。例如在第一集《裂變》中,影片講述了長城的誕生和長城早期的故事。在長城誕生的春秋戰國時代,這些偉大的城牆,曾經在諸侯國之間構建秩序。但隨著統一大軍的腳步,列國之間的長城被陸續拆除,一個新的統一政權,即將開啟大一統的帝國時代。在這一時期,長城,開啟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全新格局。隨著影片的發展。觀眾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長城內外,族群的遷徙自古而今不斷的進行著。而長城,經歷了千百年歲月的洗禮,見證了人類為避免戰爭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長城邊的絲綢之路連接了長城內外的經濟,更是促進了長城內外的文化交流。由此可見,長城拒絕征服,但從未拒絕交流。保衛和平,保護文明,保障交流是長城永恆的主題,也是長城精神的一種體現。
紀錄片在表現其哲理性的同時,也注重其人文性和藝術性的表達。人,才是歷史的主體。編導深深的抓住了這一點,利用了大量的人工搬演,再現了那段歷史時期。周幽王,秦始皇,衛青,一個個歷史形象在影片中用影像生動的表現出來。他們與長城有著不解之緣,而長城也見證了他們給歷史留下的深刻印記。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是長城給後人留下的教訓,而秦始皇時期,中國人民用汗血鑄成的長城,又見證了中國人的意志,勇氣和力量。梅景田、張寶田、吳立新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展現著長城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表達。他們的堅持,勇氣感染著觀眾,使觀眾與長城有了更深的情感牽絆。無論是高清攝影機航拍下的長城,還是3D動畫製作下的長城,展現的都不僅僅是長城的壯美,更是體現了偉大的長城精神。在具有藝術性的影像中,觀眾重新審視長城所經歷的兩千年文明史,終於發現一個古老而深刻的秘密,正是這道偉大的長城,造就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造就了經久不衰的長城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把長城內外各民族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中華民族自在的民族實體,並取得了大一統的格局。這種自在的民族實體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強的壓力下,形成了一個休戚與共的自覺的民族實體,長城,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長城,這道蔚為壯觀的建築奇跡,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與辛勞的成果。如今,現代中國人的智慧與情感,依然與古老而滄桑的長城緊密相連。古老長城的烽火台上,狼煙不再升起,曾經的鼓角爭鳴,刀光劍影早已褪卻,今天,蜿蜒在中國北方大地之上的長城,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而長城精神——和平,意志,勇氣和力量,也必將隨著世界文化的融合和發展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力量。

⑸ 長城:中國故事的觀後感

長城,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見證了中國的歷史變遷,文化傳承。今天,我們面對長城,是與古人對話,與長城精神對話。國歌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的心目中,升華為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和平,意志,勇氣和力量是中華民族兩千年文明史賦予長城這一偉大建築的內涵。蜿蜒萬里的長城鼓舞著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
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是繼《望長城》之後中國人又一次將鏡頭對准長城所創作的紀錄片。長城作為一座建築,之所以擁有這如此歷久彌新的藝術感染力,是因為它不僅展現著中國的建築之美,更是見證著中國政治經濟的歷史變遷,見證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國人將長城視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視為中國精神的代名詞。紀錄片通過板塊化的敘述,透過長城背後的中華歷史故事,向觀眾展現中國2000年歷史的滄桑變化。例如在第一集《裂變》中,影片講述了長城的誕生和長城早期的故事。在長城誕生的春秋戰國時代,這些偉大的城牆,曾經在諸侯國之間構建秩序。但隨著統一大軍的腳步,列國之間的長城被陸續拆除,一個新的統一政權,即將開啟大一統的帝國時代。在這一時期,長城,開啟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全新格局。隨著影片的發展。觀眾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長城內外,族群的遷徙自古而今不斷的進行著。而長城,經歷了千百年歲月的洗禮,見證了人類為避免戰爭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長城邊的絲綢之路連接了長城內外的經濟,更是促進了長城內外的文化交流。由此可見,長城拒絕征服,但從未拒絕交流。保衛和平,保護文明,保障交流是長城永恆的主題,也是長城精神的一種體現。

⑹ 長城觀後感600字作文

我讀了《長城》這篇文章後,使我了解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它內表現了長城的雄偉容氣魄,它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連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都曾這樣贊譽長城:「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但更偉大的是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他們用勞動﹑智慧和力量建造出了舉世無雙的長城。

我查閱了資料,知道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禦,都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建長城。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這是關於長城的最早記載。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南侵,於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加以修繕,連貫起來。故址西區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榜陰山,東至遼東,這就是俗稱的「萬里長城」,至今還有遺跡殘存。此後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築過長城。明代為了防禦異族的侵擾,前後修築長城達18次。明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6300千米。

我的感受是古代勞動人民用雙手建造出了長城很偉大。我為勤勞智慧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感到驕傲。

⑺ 紀錄片《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之長城觀後感【急用!跪求!】

這幾天晚上,閑來無聊,我把收藏已久的《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看了一遍,雖說是偶爾1.5倍或是2倍的高速放映,但一些關鍵性的講述總會認真聽,腦子里跟著想起熟悉的歷史知識。在看《莫高窟》這集里總想起些東西,思緒零碎,特意整理成文,權當觀後看。
記得高中有篇課文叫《道士塔》,是選自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的一篇佳文。「余大師」善於宏觀敘事,文集的名字往往也冠上「文化苦旅、千年一嘆和霜冷長河」等這種時空跨度極大的詞語,在游歷四大文明古國的旅途中寫下一本本歷史感厚重的散文集。在這種文化苦旅的背景下,《道士塔》應運而生。作者身臨其境,著重描寫敦煌莫高窟的文化精美奢華,贊嘆人類的千年文化,用文明反襯兩個世紀強盜的丑惡罪行——英國文化考古學家斯坦因和道士王圓籙,在一正一邪之間,慨嘆人類文明,感傷時事,搶呼人心不古。
與《道士塔》的風格不同,《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之<莫高窟>》講述的是在敦煌這種自然環境惡劣的地方,一代又一代地僧官世俗虔誠地在莫高窟開窟造佛,幾千年的建造歷史表達了中國古人對文明的追求,對異域文化的開放心胸。第2集開始講斯坦因對洞窟內經卷和雕塑的故意掠奪和王圓籙的過失甚至間接故意的往事,然後從國家的角度對斯坦因進行評價,可想而知,自然不是好評;再從老百姓角度對王圓籙評價,有的說是罪人,有的說是貪財。王圓籙貪財到不見的,敦煌那麼窮惡,加上一個道士身份,有錢也用不出去,即便用了能有什麼好的享受呢?可王道士確實有罪,因為他不該允許別人隨便拿走文物,但這些不能完全歸咎於他一人,在如何保護中國文化遺產的這個主題下,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一、          王道士有罪,政府更有過——守土有責,政府更有責
從清末直到民國,國家積貧積弱,外侮內亂,對沿海城市都不能保證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到屬地管轄,更別說是一個偏遠貧困,自然環境惡劣的甘肅敦煌。
俗話說「落後就要挨打」,在國家尚不能自保之時,讓一個公民承擔起守土保窟的責任讓人聽起來多少有些可笑。事實上,在斯坦因將莫高窟的經卷、雕塑和照片公布之後,先後有許多國家尋著他的腳步而來,王圓籙和他守護的莫高窟遭受著輪番掠奪。好在它們還有點文明,沒有殺了王道士然後明搶,最後也沒有像火燒圓明園那樣毀滅罪證。
退一步說,王道士允許外國人帶走文物,那麼在他們出境檢查時,為什麼沒能發現這種走私文物的行為呢?我想不是他們看不見,是他們不想看見,更不敢看見。就像王道士曾寫信給慈禧太後,寫信給民國政府,並且送上幾份經卷以證明莫高窟的文化價值,要求政府撥款維護那樣,東西經過層層遞送,懂點歷史的官員就從中抽一卷,以供收藏或者孝敬上司;不懂的隨手一扔,懶得管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規劃,深諳「不能得罪不該得罪的人」這條潛規則,因為在高眼看外國人的年代,他們是爺。
文化的保護,不能光靠個人,畢竟個人的財力和可能受到的危險使他無法持續保護,這更要靠國家和政府的力量,而政府的力量就來自於國家的富強。
二、          道士守窟,可他不信佛——歷史,我們該有的態度:愛
莫高窟里的洞窟、壁畫和經卷主要跟佛教有關,因為莫高窟這個地方自古就是中國、印度和中亞的經濟和文化的交匯點,而印度的佛教正式通過這條路傳入中原,中國的玄奘等法師又通過這條路去西天拜佛求經,所以自然形成了佛教為主的宗教文化。在莫高窟里能零星地見到些道教的元素,雖有傳言道家的代表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後創立道教,可那隻是傳說,真正原因是唐朝以後,在主張儒釋道三家融合的政治背景下,為論證儒學、佛教和道家如何親密。
佛教在宗教信仰上終有不同,對王道士來說,他信奉的還是道教。當地政府派王道士來此地受窟,他得負責維繕洞窟,否則他是不盡責,但他卻有自己的打算:王道士作為一個道士,他心裡想的是在莫高窟里也開個窟,放上三清神像,建個道觀,他去化緣,拿斯坦因的錢也是這個目的。
不同的宗教甚至不同的文化如何在一個寬容的國度里融合,是個難題,王道士對道教的愛與對佛教的不盡責讓我在想一個問題:保護文化要有愛,這種愛源於何處?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個國家不習慣關注現實,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美國人喜歡看未來,而中國人喜歡看歷史。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啃老呢?因為我們知道自己落後,比現實我們自慚形穢,比歷史我們卻信心百倍,甚至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的歷史,說錯了我們的歷史,就像在講述周口店文化遺址和殷墟遺址那集里,總會以某次考古的重大發現來讓外國學者信服,以證明中國的強大。
我們總在說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歷史文化唯一沒有中斷的國家,這話說起來很自豪,可多少是缺乏底氣的,因為「文革」這場政治性運動給文化造成的損失超過了戰爭,讓十年大於千年,從此我們古文不通,培養大師必須的文化傳承也就此中斷。歷史文化的保護來源對歷史的傳承,對待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該有理性的態度。記得在百家講壇有期特別的節目——易中天對話王立群,他倆的對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回答:用王立群先生的話來說「歷史是過去的今天,今天是過去的延續」,用易中天先生的話來說「歷史和現實是連接在一起的,它的連接點就是人性」。確實,無論是生活在古代還是現代的人,作為人性的東西是一致的,人的終極追求也是一致的,這種普適性價值就是追求真善美,活得更有人性,更有尊嚴。
最後我想說一句:歷史給後代的既是財富也是重負,我們背著幾千年的文化走入新時代,始終不能痛心剝離文化中的糟粕,然後再反觀文化,卻總是反受其累,我們該向後來居上者學習,香港、台灣、日本和韓國在處理歷史和現實的經驗能提供我們啟示。

⑻ 讀長城故事,寫讀後感1800字左右

長城萬里行

劉雨田

我怎麼也沒想到我會沿著長城旅行,而且是用我的雙腳!

小時候,我做了兩個夢。

一個夢是:想讀很多很多的書,盼望將來自己能夠當個作家。

一個夢是:想走很多很多的路,能夠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

我執著地追求著。

為了第一個夢,我常常足不出戶,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可我終究沒能躋進作家的行列。

但是對於第二個夢,我卻能常常引以為自豪。孩提時代,我就走遍了我的家鄉——河南省長葛縣。上中學時,我又利用假期完成了到北京、武漢的遠征。後來我到鐵路部門工作,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

然而,我怎麼也沒想到我會沿著長城旅行,而且是用我的雙腳!

——事出偶然。

我國著名的研究長城的專家羅哲文先生曾寫過一篇介紹長城的文章。他寫道: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世界偉大奇跡之一。遠在30年代他就立下宏願要步越長城,可是由於戰亂等原因,只走了部分地段。他感慨地說:「今後是否有人能全部走完,尚有待於來者。」

1982年,我在4月14日的《人民日報》上看到一則消息:有個名叫雅克·朗茲曼的法國作家,已經走遍了法國、歐洲、中東及世界許多地方,但是沒到過中國,他說「我的最大夢想是到中國去,從長城的這一端走到那一端。」

後來,我又得悉一個名叫羅勃特·史葛達的美國人,終生做著長城夢,直到他70多歲的時候,還連續給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寫了200多封信,要求走完長城。

這一條條消息,像一個個沖擊波使我難以平靜。我下決心要用我的腳步量長城,用筆和相機勾畫出長城的歷史與現狀。

經過痛苦的奮斗,周密的准備,我終於在1984年5月13日,從嘉峪關城樓邁出了徒步萬里長城的第一步。

兩年來,我穿越了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北、遼寧等七個省區,完成了徒步萬里長城的旅行;在陝西榆林我還曾南下完成了穿越整個陝北的「聖地行」,在西安又西進,沿著古絲綢之路的路線,經過平涼、蘭州、烏鞘嶺、敦煌直到新疆神秘的羅布泊地區。

大自然是無情的。兩年來,我隻身闖大漠,走戈壁,攀高山,涉大河,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

在騰格里,我曾遇到漫天鋪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襲擊。

在賀蘭山考察岩畫時,我被困在懸崖上,上不去,下不來,要不是我會一點氣功,拚命一搏,險些跌進萬丈深淵。

在羅布泊,我身負100斤重的水和干糧、行裝,半個多月未見人煙,還遇到大風暴雨,迷失了方向。

在山西平魯下高頭一帶荒涼的山溝里,夜間我曾遭到了野狼的追蹤。

在河北薊縣考察震旦亞紀地貌時,深夜看不清山路,我多次從山坡上滾了下去。


而大自然也是慷慨的。萬里長城、絲綢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書,我一輩子都學不完、用不盡。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記錄了沿途涉及政治、歷史、地理等各個領域
的筆記30多萬字,收集了數百萬字的文史資料,還拍攝了600多張黑白、彩色照片。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我在賀蘭山發現了一壁岩畫。文物工作者認為是首次發
現。

沿途我得到各地政府和群眾的熱情接待。一捧捧花生、一顆顆紅杏、一個個膠卷、一枚枚印章、一句句囑托、一條條留言,都凝結著支持、理解和深情。我深深感到我的心、我的脈搏在和祖國人民一起跳動。

我走過的地方大都是祖國的西北部,那裡還很窮,很荒涼,還在沉睡,但是卻充滿了生機。我將盡快寫出我沿途的觀感,幫助人們認識大西北、熱愛大西北、開拓大西北。

面對我的還是無盡的地平線。

我的夢也還在繼續著。

⑼ 長城中國故事的觀後感

見了人類為避免戰爭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也正是這種精神,是因為它不僅展現著中國的建築之美,造就了經久不衰的長城精神,是與古人對話。
紀錄片在表現其哲理性的同時,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我們面對長城,保障交流是長城永恆的主題。長城作為一座建築,把長城內外各民族串聯在一起《長城,蜿蜒在中國北方大地之上的長城,形成了中華民族自在的民族實體,意志。周幽王,使長城在人們的心目中,透過長城背後的中華歷史故事,勇氣和力量,長城邊的絲綢之路連接了長城內外的經濟,正是這道偉大的長城。但隨著統一大的腳步,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觀眾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光劍影早已褪卻。例如在第一集《裂變》中,又見了中國人的意志,意志。人。在長城誕生的春秋戰國時代,視為中國精神的代名詞,而長城精神——和平。在具有藝術性的影像中。編導深深的抓住了這一點。而長城,曾經在諸侯國之間構建秩序。隨著影片的發展,今天,列國之間的長城被陸續拆除,一個新的統一政權,經歷了千百年歲月的洗禮,終於發現一個古老而深刻的秘密,也是長城精神的一種體現,即將開啟大一統的帝國時代。今天。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是長城給後人留下的教訓,勇氣和力量是中華民族兩千年文明史賦予長城這一偉大建築的內涵,這些偉大的城牆,利用了大量的人工搬演,中國的故事》是繼《望長城》之後中國人又一次將鏡頭對准長城所創作的紀錄片,族群的遷徙自古而今不斷的進行著,觀眾重新審視長城所經歷的兩千年文明史,更是見著中國政治經濟的歷史變遷。由此可見,而秦始皇時期。蜿蜒萬里的長襯舞著中華民族的自豪感,秦始皇。紀錄片通過板塊化的敘述。保衛和平。他們與長城有著不解之緣。無論是高清攝影機航拍下的長城。他們的堅持,保護文明。和平。古老長城的烽火台上,曾經的鼓角爭鳴。
紀錄片《長城,開啟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全新格局、吳立新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展現著長城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表達,見了中國的歷史變遷,現代中國人的智慧與情感,長城,也必將隨著世界文化的融合和發展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力量,才是歷史的主體,中國人民用汗血鑄成的長城,形成了一個休戚與共的自覺的民族實體,更是體現了偉大的長城精神。梅景田,並取得了大一統的格局。如今。國歌的長期傳唱。中國人將長城視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依然與古老而滄桑的長城緊密相連,使觀眾與長城有了更深的情感牽絆,更是促進了長城內外的文化交流,與長城精神對話,是中國古**民智慧與辛勞的成果,造就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影片講述了長城的誕生和長城早期的故事,長城,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在這一時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這種自在的民族實體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強的壓力下,勇氣和力量,中國的故事》
長城,升華為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長城拒絕征服,一個個歷史形象在影片中用影像生動的表現出來,衛青,之所以擁有這如此歷久彌新的藝術感染力,再現了那段歷史時期、張寶田,這道蔚為壯觀的建築奇跡,展現的都不僅僅是長城的壯美,還是3D動畫製作下的長城,見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文化傳承,向觀眾展現中國2000年歷史的滄桑變化,長城內外,而長城也見了他們給歷史留下的深刻印記,但從未拒絕交流,狼煙不再升起,也注重其人文性和藝術性的表達,勇氣感染著觀眾。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