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古代成語故事

古代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9 09:40:25

㈠ 中國古代 成語故事

百折不撓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伙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

3.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樂不思蜀
三國時,蜀主劉備死後,由昏庸無能的兒子劉禪繼位。後來蜀國滅亡,劉禪投降司馬昭後被帶到洛陽,一次,司馬昭請劉禪飲酒,席間讓人表演了一些蜀國的娛樂節目。當時跟隨劉禪投降的蜀國人看後都產生了亡國的傷感,唯獨劉禪嬉笑自如。後來司馬昭問他是否懷念故國劉禪卻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比喻樂而忘本或樂而忘返。

1,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㈡ 古代成語故事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專。

一夜,伯牙乘船游屬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qiáo)夫站在岸邊,他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

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㈢ 古代成語故事

智子疑鄰
毛遂自薦
杞人憂天
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
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
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
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
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
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
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
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
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
大呂。」(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衣錦還鄉
《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列傳》
慶遠字文和,元景弟子也。……霸府建,為從事中郎。武帝受禪,
封重安侯,位散騎常侍,改封雲杜侯。出為雍州刺史,加都督。帝
餞於新亭,謂曰:「卿衣錦還鄉,朕無西顧憂矣。」始武帝為雍州
,慶遠為別駕,謂曰:「昔羊公語劉弘,卿後當居吾處。今相觀亦
復如是。」曾未十年,而慶遠督府,談者以為逾於魏詠之。
劉邦的四面楚歌更動搖了項羽的軍心。將士痛哭。想當初,項羽為
了功秦而痛失了「先破咸陽者為王的良機」。再因「為人不忍」錯
失在鴻門宴上殺劉邦的機會;後因「火燒阿房宮」後想「收其貨寶
婦女而東」。當時,有智者建議他在秦地建都稱王。而項羽面對秦
宮破殘,又思欲東歸,還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
之者。」此話一針見血的道出了項羽「衣錦還鄉,榮祖耀宗」的觀
念。俗話說得好:「好男兒志在四方」。項羽雖然具備中國古人的
傳統思想,但他又胸懷「稱帝」的大志,在他8年的浴血奮戰中,始
終是個孤獨的悲劇英雄。項羽一方面想當帝王,一方面也想當人人
羨慕的大英雄。並一心想在江東父老鄉親的面前揚名顯威。這些都
成了他難成帝業的「攔路虎」。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成語釋疑: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
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成語出處: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成語示例: 狼狽逃竄的匪徒~,嚇得魂不附體。

(其中~代表本詞條: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成語故事: 西晉末年發生內亂,因為長期的動盪不安,最後西晉不
幸滅亡,琅琊王司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當晉朝渡江來到南方,
胡人就霸佔了北方,不過,北方後來被前秦全部佔領,與江南的東
晉對立。

當時前秦的首領叫苻堅,他請漢人王猛當他的宰相,一心要讓國家
變得十分強盛。為了完成統一中國的心願,苻堅就帶著八十萬大軍
攻打南方。晉朝的君臣一聽到消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謝安十分
鎮定,從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

就在淝水這個地方,謝安趁前秦軍隊還沒集合好,迅速派兵渡河去
偷襲前秦的軍隊。前秦因此輸得很慘,士兵到處逃命,聽到風聲或
鶴叫的聲音,都以為是晉軍要打來了,非常的害怕。在這場戰役中,
前秦的士兵傷亡慘重,同時決定了南北日後長期對峙的局面。
為虎作倀
wèi hǔ zuò chāng
〖解釋〗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專
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凶。
〖出處〗《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倀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為
虎前呵道耳。」宋·孫光憲《北夢瑣言逸文》卷四:「凡死於虎,
溺於水之鬼號為倀,須得一人代之。」

火樹銀花

㈣ 中國古代神話成語故事

補天浴日
這是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和羲和給太陽洗澡兩個神話故事。後用來比喻人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也形容偉大的功業。
東兔西烏
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東曦既駕
曦:曦和,神話中駕日車的神。指太陽已經在東方升起。比喻驅散黑暗,光明已見。亦作「東曦既上」。
吉光片羽
吉光: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
開天闢地
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誇父追日
古代神話。同「誇父逐日」。
煉石補天
煉:用加熱的方法使物質純凈或堅韌。古神話,相傳天缺西北,女媧煉五色石補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彌補國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誤。
牛郎織女
從牽牛星與織女星演化而來的神話故事裡的主人公,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現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
女媧補天
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牽牛織女
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牛郎、織女。
清都紫微
神話傳說中天帝所居之宮闕。
擎天之柱
支撐天的柱子。古代神話傳說昆侖山有八柱擎天,後用以比喻能擔負重任的人。亦作「擎天玉柱」。
日薄虞淵
猶日薄西山。虞淵,神話傳說中日入之處。《淮南子·天文訓》:「扞日呴至於虞淵,是謂黃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覽》作『薄於虞淵』。」
十日並出
①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的太陽。②比喻暴亂並起。
水漫金山

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滿金山」。
松喬之壽
松喬:神話中仙人赤松子與王子喬。指長生不老。
天衣無縫
神話謂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縫合,沒有縫兒。常以比喻詩文等事物沒有一點瑕疵。
巫山雲雨
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事。後稱男女歡合。
興風作浪
興、作:引起。原指神話小說中妖魔鬼怪施展法術掀起風浪。後多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
興雲致雨
興雲:布下雲彩。致雨:使下雨。神話傳說,神龍有布雲作雨的能力。借喻樂曲詩文,聲勢雄壯,不同凡響。
玉宇瓊樓
①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宮殿。②形容覆雪的樓宇。

月里嫦娥
嫦娥:神話中月宮里的仙女,相傳她是後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葯而上了月宮。比喻風姿綽約的美女。
雲錦天章
雲錦:神話傳說中織女用彩雲織出的錦緞。天章:彩雲組合成的花紋。比喻文章極為高雅、華美。

㈤ 古代成語故事文言文的 10篇帶翻譯的 小篇幅的

5.掩耳盜鈴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鍾者②。欲負而走③,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④,鍾況然有音⑤。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⑥。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智伯消滅范氏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鍾,准備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鍾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
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鍾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鍾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
害怕別人聽到鍾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胡塗了。

6.請君入瓮

出處:唐•張鷟《朝野僉載•周興》

【原 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興與丘神績通謀,太後命來俊臣鞠之。
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瓮,與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圍如興法,來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瓮。」興惶恐叩頭伏罪。

【譯 文】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 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 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 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 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 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 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 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准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 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 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 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 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瓮,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 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 進瓮里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 我有罪,我招供。」

7.高山流水

出處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

原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翻譯: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和寡。終於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鍾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鍾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後見面,可是兩年後鍾子期卻沒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鍾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俞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於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珍惜。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8.唇亡齒寒
【出 處】 左丘明《左傳•僖公五年》

原文(《左傳•僖公五年》)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 (肙力)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庄乎,其愛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為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者,其虞、虢之謂也。」

3.望梅止渴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原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譯文:有一次,曹操率領部隊行軍時一時沒有找到水源,士兵們都乾渴難忍。於是曹操傳下命令說:「前面有一篇大梅林,梅子結滿枝頭,既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們聽了這話,都流出口水,靠這種辦法,使部隊堅持走到前邊有水源的地方。

10.盲人摸象
出 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洪進禪師》

原文:
《大般涅盤經》三二:「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 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譯文: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蘿卜。」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
拔苗助長《孟子•公孫丑上》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點,回家還誇口說:「今天我幫助苗長了!」他兒子聽說後,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長的人實在很少啊。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它。

急於求成,一心只想讓莊稼按自己的意願快長高,結果落得一個相反的下場。

學弈 <孟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唯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天鵝)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聚精會神,認真聽弈秋的教導;另一人雖然也聽講,可是心裡卻想著天上有天鵝飛過,怎樣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成績卻不如那個人。是他的智力不如那個人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做事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才能成功。

截竿進城《笑林》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堅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譯文:
魯國有個人扛著根又粗又長的毛竹進城。到了城門口,他把毛竹豎起來拿,被城門卡住了,他把毛竹橫著拿,又被兩邊的城牆卡住了。他折騰了半天,累得氣喘吁吁,還是進不了城。旁邊有個老頭兒邊看邊樂:「你可真是個大草包!腦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這一大把年紀,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你怎麼不請教請教我呢?」賣毛竹的人連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教吧!」老頭兒捋(lǚ)著白鬍子說:「這事兒簡單。你把毛竹鋸為兩段,不就進去了嗎?」「毛竹鋸斷了就不頂用了。」「那總比你卡在城外強吧!」賣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鋸子,把毛竹鋸斷,拿進城去了。
告訴我們我們要多動腦,不要讓頭腦僵化了。

入木三分
《書斷•王羲之》
原文:
「晉王羲之,字逸少,曠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於其父枕中, 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 父見其小,恐不能秘之。』語羲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之幼令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衛夫 人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譯文:
晉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曠的兒子。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時在父親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筆說》,就偷來讀。父親(發現後)問:「你為什麼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親說:「你看《筆說》。」父親見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對王羲之說:「等你長大成人後,我再傳授給你。」王羲之誠懇的請求父親:「現在就給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會埋沒幼年的才華。」父親很高興,於是就給了他。不到一個月,書法便大有長進。衛夫人見了後,對擔任太常官的王策說:「羲之一定是看了《筆說》,最近看他的書法,已有了老成穩重的風格。」淚流滿面地說:「這孩子一定會比我還有名。」晉帝時,朝廷在北郊舉行祭祀大典,更換祝版時,工人削去他的字,滲入木板三分。

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
【古文】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響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譯文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形容人很勤奮

杯弓蛇影《感事》
【原文】杯弓蛇影①
嘗②有親客③,久闊④不復來。廣⑤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⑥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⑦,既飲而疾⑧。」
於時⑨河南⑩聽事(11)壁上有角(12),漆畫作蛇(13)。廣意(14)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15)?」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16),客豁然意解(17),沈痾(18)頓愈。
【翻譯】 樂廣有一位親密的朋友,分別很久不見再來了。問到原因時,友人告訴說:「前些日子他來你家做客,承蒙你的厚意,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時候,彷彿看見杯中有一條"小蛇"在晃動。心裡雖然十分厭惡它,可還是喝了那杯酒。回到家裡,就身得重病。」當時河南聽事堂的牆壁上掛著一張角弓。樂廣心想,杯中所謂的"小蛇"無疑是角弓的影子了。於是,他便在原來的地方再次請那位朋友飲酒。問道:「今天的杯中還能看到'小蛇'嗎?」朋友回答說:「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樣。」樂廣指著牆壁上的角弓,向他說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悟,積久難愈的重病一下子全好了。
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要問一個為什麼,都要通過調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實的真相,求得正確解決的方法.
按圖索驥
《漢書•梅福傳》
[原文]
伯樂《相馬經》有「隆顙蛈日①,蹄如累麴」之語②。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③,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④。」
[譯文]
伯樂《相馬經》中有「高高的額頭,眼睛鼓起,馬蹄像疊起來的酒葯餅子」之類的話。他的兒子,拿著父親寫的《相馬經》,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不像疊起來的酒葯餅子。」父親知道兒子愚笨,不生氣反而笑道:「這馬喜歡跳,不好駕馭。」

比喻按照線索尋找,也比喻辦事機械、

㈥ 古代成語故事

背水一戰

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釋】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結構】連動式。

【用法】可用於軍事;多比喻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跟敵人決一死戰;有時也比喻有「決戰」精神。還可用於體育比賽等。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背;不能讀作「bēi」。

【辨形】戰;不能寫作「站」。

【近義詞】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濟河焚州

【反義詞】重整旗鼓

【辨析】~和「破釜沉舟」;都有「決一死戰」的意思。但「破釜沉舟」含有「不顧一切;戰斗到底」的意思;~表示「拚死干到底;以求得勝利」的意思。

【例句】

(1)預選賽出現的全部希望就在這最後一搏;隊員們決心~。

(2)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消極等待毫無指望;必須~;大幹一場。

【英譯】beforcedtostandanfight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㈦ 關於古代名人的成語故事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囊螢映雪
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牛角掛書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㈧ 古代成語故事

含沙射影
傳說有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後來就用「含沙射影」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這是個古老的傳說,當時有一種奇怪的動物,樣子長得像鱉,只有三條腿,人們稱它為「蜮」。對蜮人們有許多傳說。有人說它是個樣子古怪的甲蟲,背上有硬殼,頭上生角,身上長翅膀,能飛上天,在暗中偷襲人類;有的說它平時隱蔽水中,口中有一把弓,能含一口沙子噴出來,若被它射中,便會生病、生瘡。即使射中人的影子,人也會生病的……
其實地球上並沒有這種含沙射影的古怪動物。不過魚類卻有一種叫「射魚」的魚。它生活在南洋群島和波里尼西亞群島海域。它們常在沿岸游動,注視著海岸上飛舞的昆蟲。一旦瞧見立即從嘴裡噴射出一股水,把昆蟲打落在水面,然後美餐一頓。「射魚」口腔是溝狀的,與舌合成一根管子,舌頭上下波動,造成水珠,然後從口腔噴出,射擊目標。在一二米以內是百發百中。
黃梁一夢
黃梁一夢 (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
解 釋 黃米飯尚未蒸熟,一場好夢已經做醒。原比喻人生虛幻。後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出 處 唐·李泌《枕中記》:「盧生欠伸而寤,見方偃於邸中,顧呂翁在旁,主人蒸黃梁尚未熟,觸類如故,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耶?」
示 例 得遇正陽子師父點化,~遂成仙道。(元·范子安《竹葉舟》第一折)
典 故
有一個盧生,在邯鄲旅店中遇見一個道士,道士給他了一個枕頭.他枕在上面睡著了.這時店主人剛蒸了一鍋黃米飯.盧生夢見自己做了大官,娶妻生子,享盡了榮華富貴.一覺醒來,黃米還沒有熟.原比喻人生虛幻.後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例}犯毒者想用毒品發財,到頭來都只是~~~~~~~又作"黃梁一夢''

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托僕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經,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這個成語講的是春秋時期楚國葉(今河南葉縣)的葉公子高很喜歡龍,家裡到處都畫著龍。天上的龍知道了,就來到他家,龍從窗戶上向里看。葉公一看見龍,嚇得面無人色,失魂落魄。以後,人們就諷刺那些只是口頭上說喜歡,言行卻不一致的人為「葉公好龍」。
注釋:
子張——孔子的學生,姓顓孫,名叫師,春秋時陳國人。子張是他的外號。
魯哀公——春秋時代魯國的國君,姓姬,名叫蔣。
士——封建社會里,對知識分子的泛稱。
舍——音社,古代計算路程的單位,一舍等於三十里。
趼——音儉,同「繭」字,就是腳底上長出的硬皮,俗稱老繭。
寫——這里是用刀、筆刻畫的意思。
窺——音虧窺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戶。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詩——就是《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風」、「雅」、「頌」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數是民歌。這里所引的詩句,見《詩經》「小雅」的部分的《濕桑》篇。
敢——語助詞,冒昧、對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開頭。
新序——我國一部古書的名稱,是西漢著名經學家、散文家劉向編輯的。書中記述了許多的古代歷史的故事。
評點: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

㈨ 古代勤奮學習的成語故事(5個)

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孫康映雪苦讀)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車胤囊螢夜讀)
負薪(xīn)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朱買臣負薪讀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李密牛角掛書)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孫敬懸梁苦讀)
鑿壁借光
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愁。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牆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到深夜,後來成了西漢著名的學者,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匡衡鑿壁偷光)
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歐陽修以荻畫地)
韋編三絕
韋:熟牛皮。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編聯起來,做「韋編」。三:多次。絕:斷。反復研讀,以致編聯竹簡的的皮繩斷了多次。指讀書勤奮刻苦。(孔子韋編三絕)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