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愚痴故事

愚痴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04 14:57:28

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注釋:晉景公得了重病。秦恆公知道了,就派最有名的醫生緩去給晉景公治病。緩到來之前,晉景公夢見兩個小矮人在他身邊談話。一個說:"秦國派來的醫生就要到了,我擔心他會傷害咱們呢!"另一個小人就說:"那咱們躲到膏以下、肓以上的地方去。他再高明,也不能把咱們怎麼樣了!"緩到了之後,先看看晉景公的臉色,又摸了他的脈搏,說:"大王,您的病太重了,已經發展到膏的下面、肓的上面了,這個地方針炙治不了,服湯葯又不管用呀!"晉景公想起剛才的夢,便點點頭說:"您說得很對,真是個好醫生呀。"沒過幾天,晉景公就死了。成語"病入膏肓"就是由這個故事來的。"膏"是心臟下邊的一塊脂肪;"肓",是橫膈上的一層薄膜。"膏肓"就是橫膈膜和心臟之間的位置。"病入膏肓"就是說疾病十分嚴重。現在用意廣泛得多了,不僅指疾病,凡是事情糟糕極了,無法挽救,都可以用它來形容。"二豎為虐"也是這個故事來的。"豎"是"小人兒";"為虐"是作弄人、害人的意思。後來就把病魔稱為"二豎",用"二豎為虐"來形容被疾病所困。

㈡ 佛祖弟子阿難的一個故事 知道滴講詳細點

1.阿難對佛祖說 :我喜歡上了一女子。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 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會有多喜歡? 可是一見鍾情便傾心一世?可是不問回報而付出等待?

2.阿難,某日等那女子從橋上經過,那也便只是經過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橋,註定只與風雨廝守。這一切你都明白,仍舊只為那場遇見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難,你究竟有多喜歡那從橋上經過的女子,令你捨身棄道,甘受情劫之苦?

3.傳聞這個故事為後世所編,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則主要依據《楞嚴經》、巴利文經典。

4.阿難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 Ananda 的音譯。意為歡喜,喜慶,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後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歲時,選阿難為常隨侍者,當侍者達二十五年。

(2)愚痴故事擴展閱讀:

阿難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歲時,選阿難為常隨侍者,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

佛滅後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佛祖涅槃後,大迦葉尊者成為「初祖」,統領廣大佛家弟子。大迦葉圓寂後,阿難尊者繼承迦葉率領徒眾宏揚佛法,被後世尊成為「二祖」。

在寺院中,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佛祖的兩邊,成為佛祖的協持。

㈢ 因果報應中什麼原因 得愚痴報

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不法布施就得愚痴蠢鈍了。建議你可以看一下周利盤陀伽尊者的故事,他原是智障人士,出家後經過佛陀教誨開悟了。

㈣ 尋幾個出自佛經的小故事

1,母鹿斷腸

晉朝許遜,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縣)家住南昌,少年時代,喜武功,善射箭,愛好打獵。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隻小鹿,鹿母痛憐愛子,奮不顧身,沖向小鹿,以舌舔傷痕,因箭深傷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慘痛徘徊悲鳴,也死在當場。

許遜見此情景,十分驚奇,當剖開母鹿腹部時,發現柔腸寸寸斷裂,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先母鹿因哀憐兒子慘死,悲傷過度,以至腸斷。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雖然有別,愛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殘酷,傷害了天地骨肉之情。

於是折斷弓箭,從此不現畋獵。之後薦舉為孝廉,官旌陽縣令,感晉室朝政紊亂,棄官司歸隱,追隨仙人吳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潛修,證了仙道。

於是周遊江湖以道術為民除害。太康初年飛升成仙。因常顯靈跡濟世,宋帝追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也簡稱為許真君。

2,孫真人救龍子傳方

孫思邈,唐朝京兆華原人,七歲就學,便能日誦千餘字,弱冠善談庄老及百家學說兼好釋典。精於陰陽推步醫葯之學。

當他尚未成就仙道時,有一次外出遇見村童,捕捉一蛇,毆打戲弄,蛇身出血將死。孫真人憐憫蛇無辜遭受傷害,便向村童買回,用葯敷治救活,然後放生於草澤中。

經過月余,孫真人在靜坐間,見一位青衣少年前來邀請,真人跟隨,到了世人稱羨的水晶宮,見頭戴合帽,身穿絳衣的龍王出來迎接,延請上座並說:「小兒前日出遊,被人所傷,幸遇道人拯救,不勝感激。」

即召青衣小官出來,再三拜謝,並殷勤設宴款待,留住三天,臨行拿出奇珍異寶贈送,以表謝意。

孫思邈堅持不受說道:「久聞龍宮甚多醫病秘方,願能傳我,以救世人,遠勝金玉。」龍王為感激救子之情,便贈送玉笈三十六方。命仆護送真人到家。經過屢次試驗均有靈效,於是編入千金方中傳世,從此醫術更加精通,行醫救人無算。

之後證了仙品,活到一百二十歲,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早上起床,沐浴更衣,遺下形體,仙化而去。經過月余,形體顏貌不變,舉屍入棺,輕如空衣,時人都驚奇贊嘆!世稱為孫真人。

5,玄奘大師與心經的故事

有一天玄奘來到恆河岸邊,看見數千人聚集在一齊,就好奇地上前去看,原先是婆羅門外道在祭拜河神。按照當地傳統,為了供奉河神,每年都要選一個年輕男子扔進河裡。當天正好選中了一個,他的家人個性悲哀,與此男子哭作一團。

正在依依不捨之際,他們忽然看見來了一個外國和尚(玄奘大師),當即笑逐顏開、歡喜若狂,立即將玄奘捆了起來,准備讓他代替那個年輕男子。

玄奘告訴他們:「如果你們非要把我供神,我也沒辦法,但我作為一個出家人,可不能夠把這天的經念完等我念完經,你們怎樣處置都能夠。」那些人就同意了。玄奘隨即開始念《心經》,三遍過後,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所有人都個性害怕,不敢得罪他,便把他給放了。

從此以後,玄奘對般若總集的《心經》更加重視。他所翻譯的《心經》,與藏譯、其他漢譯本相比,雖然較短,但卻受過觀音菩薩的特殊加持。

據說他從印度取經回來時,念及和尚所賜《心經》的恩德,准備好好報答一番。誰知當他到原先的地方,不僅僅是老和尚,連那個寺院也消失無蹤了。後人都說老和尚是觀音菩薩的化現。

㈤ 古代因嫉妒害人害己的故事

1、孫臏與龐涓

孫臏和龐涓是同學,拜鬼穀子先生為師一起學習兵法。

龐涓到了魏國,魏王任命他為元帥,執掌魏國兵權。龐涓確有本領,不久便侵入魏國周圍的諸侯小國,連連得勝,使宋、魯、衛、鄭的國君紛紛來到魏朝賀,表示歸屬。龐涓自己,認為取得了蓋世大功,不時向人誇耀。

這期間,孫臏卻仍在山中跟隨先生學習。他原來就比龐涓學得扎實,加上先生見他為人誠摯正派,又把秘不傳人的《孫武子兵法》十三篇細細地讓他學習、領會,因此,孫臏此刻的才能更遠遠超過龐涓了。

有一天,孫臏秉承師命,隨魏國使臣下山。其實,請孫臏到魏國,並非出於龐涓的推薦;而是一個了解孫臏才能的人向魏王講述後,魏王自己決定的。

孫臏到魏國,先去看望龐涓,並住在他府里。龐涓表面表示歡迎,但心裡很是不安、不快:惟恐孫臏搶奪他一人獨尊獨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後,孫臏在先生教誨下,學問才能更高於從前,十分嫉妒。後來,龐涓在魏王面前誣陷孫臏,使得他承受刖刑及鯨面的酷刑。

過了一段時間,孫臏識破了龐涓的詭計,於是裝作神志不清的樣子,騙過龐涓,被齊國大將田忌救出來。孫臏到了齊國後,齊王十分敬重他。

在一次戰役中,孫臏採用了按天減少軍灶的方式使得龐涓上當。 孫臏在馬陵道設下埋伏,用墨在一棵樹上寫上六個大字:「龐涓死此樹下」。龐涓到了之後,辨認了樹上的字,大驚失色:「我中計了!」話音未落,箭如驟雨,龐涓渾栽倒身亡。

㈥ 佛經中關於「貪」「嗔」「痴」的故事

(85)盲人——剜出他眼累世成盲 一時,佛在木特樂【城市名】芒果園。木特樂有一施主名具資,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不幸的是其妻生下一個雙目失明的孩子,夫婦倆心裡非常痛苦,便在黃昏的時候悄悄把這個殘廢的孩子丟棄在街頭喂狗。如來正等覺具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都在觀察眾生的苦樂,即便是波浪離開大海,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世尊觀知這個殘疾孩子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依靠他還可以調化更多的眾生,便加持孩子不被惡狗吞噬。次日晨,世尊著衣持缽與比丘僧眾往詣木特樂。眾人見之皆感十分稀有,猜測定有精彩之事。佛陀思維當以方便法利益更多眾生,遂入等持,以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令殘嬰回憶前世且能與佛陀對話。世尊問道:「你是醜陋者嗎?」孩子說:「是的,我是醜陋者。」世尊又問:「身口意所造惡業的果報會成熟嗎?是否很痛苦?」「佛陀啊,身口意所造的惡業肯定會成熟,果報苦不堪言!」「你依止了怎樣的惡知識才造此惡業?」「並非是依止惡知識的緣故,而是我的心相續沒能調伏。」木特樂的人們見此情景深感稀有疑惑不已,暗自琢磨孩子的來歷、前世如何、為何他能回憶前世且能與佛陀對話,因敬畏世尊威德便向阿難尊者講述心中重重疑問。尊者說:「唯有佛陀遍知一切,你們應該去啟問世尊。」眾人直言道:「因敬畏佛陀威德,故不敢啟問,尊者能否代替我等請求世尊開示?」阿難尊者悲憫眾生,為令得益故來佛前恭敬頂禮、合掌啟問:「世尊,這個孩子前世是誰?身造何業?為何他能夠回憶前世,如此幼小卻能與您對話?」佛陀告阿難尊者:「這個孩子在前世曾造了很大惡業。昔日統治木特樂城市的國王名叫醜陋者,性情十分殘暴,嫉妒心極強,對自王妃制定了極其嚴格的禁令。若帶王妃出遊,禁止街道兩旁打開門窗,更禁止別人仰望王妃姿色。若有人無意一瞥王妃,他會立即剜掉此人的眼睛。一日,他與王妃眷屬們一起在林中公園遊玩。時無如來出世,有一位圓滿功德的獨覺在山林里修持。幾個王妃四處嬉戲,忽見獨覺身相庄嚴,身心調柔,生起無比歡喜心,取下各自面紗於獨覺前恭敬頂禮。國王聞知此事後嗔心大起,立即命令手下人剜去獨覺雙目。【師言:有些眾生造下的惡業難以計數。在座的各位可能挖獨覺的眼睛、挖佛的眼睛等事是沒有做過,但挖其他眾生的眼睛或損害其他眾生的事肯定是做得不少。所以,我們應該仔細想一想今生中曾造了什麼樣的業?想一想前世造了什麼業?想一想無始劫以來都造了什麼業?雖然我們不能回憶前世,但我覺得肯定造過很多惡業。如果今生不精進懺悔的話,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解脫?所以,應多念「嗡班匝兒薩埵吽」來懺悔。否則,他日親身受報時是極為可怕的。】獨覺因前世惡業感召,受害時沒能顯現神變但知國王一行造了很大惡業,為了救度他們便顯現神變【獨覺的神變在失雙眼後又恢復了】,飛入虛空中,示現燃火、下冰雹、閃電等神變。凡夫人對神變有很大的信心,國王見此情景馬上對獨覺生起信心。他如木頭倒地一樣五體投地恭敬頂禮,祈求懺悔:『大尊者,您下來吧,沉溺在輪回中的有情造了很大惡業,祈求您接受我的懺悔。』他懺悔後,獨覺藉此而示現涅槃。國王用獨覺的骨灰建一遺塔,在遺塔下發願:願我在此後的生生世世中不要承受今生所造惡業的果報;願以我造此塔、恭敬供養獨覺的功德,於生生世世中轉生富貴之家,並於比此獨覺更殊勝的如來面前令佛歡喜,出家獲得羅漢果位。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國王就是現在這個盲孩子,因他曾以惡心剜掉成千上萬眾生的眼睛,故其業成熟時於五百世中生於地獄,受無量痛苦。從地獄中解脫後,於五百世轉生盲目餓鬼。次後又於五百世轉生為盲目的旁生。從三惡趣中解脫後,又於五百世中轉生為盲人。」【師言:確實,他造的惡業是很嚴重的,所受的果報亦是在三惡道中乃至轉生人中時,在釋迦佛的教法中尚未解脫。】
諸比丘復又啟問:「世尊,這個孩子在什麼時候才能滅盡痛苦?」世尊告曰:「將來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善意如來出世時,他才轉生成六根具足之人並於彼佛教下出家滅盡煩惱,獲得阿羅漢果位。證果後以其前世惡業最後的果報成熟,雙目為業力顯現的烏鴉啄食,以此因緣示現涅槃。此後再不用感受痛苦。」【譯者:聽了這個公案以後,我們應好好地想一想,已得到獨覺、聖者羅漢的果位仍要受業報,我們還願意傷害其他的有情嗎?我覺得《百業經》的加持力是很大的。以前,很多人對因果沒有很大的信心,但自從聽了《百業經》以後,四眾弟子從修行和行為上都有了很大的進展。我相信以後閱讀《百業經》的人也同樣獲得利益。】眾人聞本師釋迦牟尼佛如是宣說竟,都對輪回生起厭離心。世尊見眾人已堪為法器,即傳相應的佛法,有些得了加行道的暖位、頂位、忍位、勝法位,有些得到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羅漢果,有些種下金輪王的種子,有些得到梵天、帝釋天的果位,有些得到獨覺果位,有的種下了無上菩提的種子,更多的人對三寶生起了無偽信心。

㈦ 如何分辨愚痴的人 中國佛教故事網

如何分辨愚痴的人

自知愚痴的人,其實是聰明的人。愚痴卻自以為聰版明的人,真正是愚痴的人。

有一次權,兩位小偷與一群信徒,前往祇樹給孤獨園聽聞佛陀說法。其中一位專心聞法,所以馬上就了悟佛法。另一位卻不用心,反而到處偷取信徒的錢財。佛陀說法後,兩人回到第二位小偷的家,這時候,他嘲諷不偷錢的小偷:「是呀!你很聰明,但你沒有錢買東西來煮!」不偷錢的小偷聽到同伴的話,自忖道:「他多麼愚蠢,居然自認聰明。」不偷錢的小偷就和一些親朋到給孤獨園,向佛陀報告這件事。

佛陀說:愚人若自知愚昧,基於這份自知,至少可認為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自知,反而自認聰明,就真的是愚痴的人。

㈧ 佛教因果故事

慾火害人—釋普明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師,是濟川趙氏之子。最初在泰山靈岩寺披剃出家,因為聽說清涼山的種種勝境,於是帶了簡單的行囊缽杖,往清涼山一游,就在五台山南台的北邊,辟了一座小小的佛龕石室專心修學。
那時有一位奇特的僧人,也不知他的來處,常常和他談論佛法,每每提到眾生的煩惱難以降伏,要想度脫生死談何容易?言辭相當的切要,和這位異僧相處久了,也常常受到他的鼓勵,要他努力用功。
沒有想到有一次來了一群盜賊,但普明一點也不覺得害怕,坦然自若,賊人搶走他的財物也不覺得丟了可惜。異僧來到以後,普明就將情形告訴他,以及心中的感受,異僧聽了,非常贊許。
不久之後,山後傳來猛虎的咆哮聲,換是平常的人,必然是害怕的不得了,可是普明卻泰然自若,猛虎沒有多久離開了。異僧來到,普明又將這些情形告訴他,異僧大大的稱許他,再度勉勵他精進修行。
又經過不久,天上飄下大雪,一會兒功夫,山上積雪盈尺,顯得寒冷異常。
晚上有一面貌美好的女子似乎被寒冷的氣候凍壞了,要求普明允許她住進石室裡面,本著出家人的憐憫心,普明也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然而這一女子衣衫單薄,到了深夜,寒氣實在逼人,女子展轉呻吟,似已受不住嚴寒,於是要求說:
「師父!我能否到您的床上睡一下?實在是冷死了!」
最初普明不答應,後來那女子呻吟的力氣微弱,普明觸了一下她的身體,覺得她全身發冷僵硬、氣息微弱,恐怕會因此喪命,就無可奈何地引她上床,並且脫了外衣蓋覆在她的身上。
經過一會兒,再度探觸她的身子,感到女身暖滑細膩,無可言喻。這時欲情忽然生起,像火一般的熾烈,控制不住。
正想靠上身去,那知女子已經下床,普明用手去攬她,她卻一下子消失不見了。
從那時候起,普明的身體無緣無故的潰爛起來。眉毛胡須都脫落了,疼痛得難以形容。
這時才想到自己的愚痴,後悔不已,日夜哀泣愧嘆,在佛前懺悔自己往日的過錯。
像這樣子,一連三個月的勤於懺悔,有一天忽然聽到空中傳來聲音:
「你沒有修禪定,所以不能解脫這種痛苦,如果有長松服用,就可以除去欲心之患,證得解脫果位。」
天人聲音使普明雀躍,但自己埋怨長松究竟在什幺地方?所以更加的悔衍懺罪,再經過七天,又聽空中聲音道:
「長松就在你的石室前,你一看便明白。」
普明依照著天人所指示之言,果然取得了長松,服用後身上所生的瘡毒都痊癒了,頓時恢復了健康,神氣清明。
永昌元年八月,普明法師向友人告別,並談到這件事,希望友人能廣為勸戒,以作警世鍾聲,度人無量,功非小可,後來果然安詳而去。

㈨ 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寓言小故事,或是小段子

一個廿七八歲的女子,耳聾時好時壞,醫院檢查說沒毛病,可她就是聽不清,不知咋回事。

師父問她:「你是干什麼工作的?怎麼耳朵孔內塞滿了硬幣?」

女子一時疑惑,回答不上來。我向她解釋說,本不該屬於你的錢,可你卻貪小便宜,將這些錢歸為已有。你耳聾是因為貪佔小錢兒引起,並不是耳內真的有錢。你想想看,有無此事?她立即回答說有,自己在一個石油門市部做收款員,每天結帳時,經常會多出些分幣來,也不過一角二角錢,都是顧客不要分幣留下的。她上下班坐公共車,正好拿這些錢當車錢了,她認為這不算貪污。我對她講,這不算貪污,可這是貪心對吧?她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師父問她:「今後還貪這些小錢兒嗎?」

她乾脆地說:「這才叫佔小便宜吃大虧呢,我再也不貪了!」

「這就好!」

師父話音未落,她顯得很驚喜:「我的耳朵現在清楚多了!」

師父卻說:「耳朵內的分幣沒有了,可里邊還有火腿腸,小棵的,這是怎麼回事?」

女子驚奇得張大嘴巴:「我的媽呀!您怎麼什麼都看得出來!有些時候可能少找給顧客錢,到晚上結帳時多了幾塊錢。這個錢我們就在第二天中午買些火腿腸,多加一個菜唄!這也算我的罪呀?」

「你是收款員,本不該算錯帳的嘛!何況多出錢來也應當交公,而不應當『私分』,決定權不是在你嗎?」

「您說得對。」她連連點頭,「人們說『老天有眼』,老天原來真的有眼!從今後我再也不幹這佔便宜的事了。」

「說話要算數呦!」

「師父,我的耳朵完全好了!」她突然欣喜地站了起來,「是您給我發功了吧?」

我代師父回答說:「你剛才懺悔發誓的願力勝過一切外力的作用。」

她異常高興,轉而若有所思的說:「我的雙眼這幾年老感覺砂的慌,翻開看看也沒長砂眼,可內眼皮總是特別紅,是不是也是幹了什麼錯事才得的報應啊?」

「你現在能自覺的反省,這很好!你眼皮內有好多洗衣粉。」師父回答時幾乎不加思索。

「哎喲,我知道了!我們賣石油製品的,因為用肥皂洗不凈油污,所以每天工作中總需要用洗衣粉洗手。我們石油門市部,本來業務就不忙,我們幾個女人,空閑時就洗洗自己的工作服,後來乾脆把家裡換洗的衣物也拿來門市部洗,既省了下班做家務的時間,又節省了家裡的洗衣粉和水。」

「你們這樣做既貪占國家的財產又侵佔了為國家工作的時間,也就等於拿了不該拿的工資,對不對?」

她點點頭,「我以前怎麼就沒有想到過這是在犯罪,這不成了壞人了嗎?」她眼睛裡滾動著淚花。

我忍不住插言道:「我在不懂佛法時也和你一樣。《地藏經》上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生在欲界的眾生或多或少都有貪、嗔、痴的習性。像你得病是因為貪心,不懂法、不明理的原故。你一懺悔,病不就好了嘛!」

師父又慈悲地補充說:「今後要多讀經書才能增長智慧,工作上要多做奉獻,想方設法把貪占的財物彌補給單位。」

這個女子臨走時,感覺眼睛也好多了,心裡充滿了對佛法的尊敬與嚮往。

這個因果的事例,讓我受益匪淺。看起來我是在幫助別人,而實際上在她們身上發生的這些事都深深地教育了我。我對照自己的已往,不由得生起深深的懺悔之心。因為我的年齡比她大,造業的時間長,貪心也比她大,乾的錯事更多。這個女子性格開朗,不失清純,而我脾氣大,又非常愚痴——貪、嗔、痴俱足,如不抓緊修行,前途可想而知。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