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借力小故事

借力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9 09:34:01

A. 有激勵性的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男孩釘了37根釘子。後面的幾天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的多。終於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的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從今以後,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後,釘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了。就象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在他心裡留下了一個傷口,像這個釘子洞一樣。"插一把刀子在一個人的身體里,再拔出來,傷口就難以癒合了。無論你怎麼道歉,傷口總是在那兒。要知道,身體上的傷口和心靈上的傷口一樣都難以恢復。你的朋友是你寶貴的財產,他們讓你開懷,讓你更勇敢。他們總是隨時傾聽你的憂傷。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支持你,向你敞開心扉。"告訴你的朋友你多麼愛他們,告訴所有你認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動可以從郵寄這個小小的故事開始。有一天,當這封信回到你的信箱里時。你會發現你有一個很大的朋友圈.

B. 借力打力的故事

三國時候的諸葛亮是「借力」用得最好的人之一

有一天,周瑜對諸葛亮說:「你3天之內,給我打內造容10萬支箭來。」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諸葛亮還是滿口答應。為什麼?打造不出可以借嘛!他跟曹操說「我想殺你,借我10萬支箭好嗎?」你肯定會說曹操除非腦子進水了才會答應。
曹操腦子沒進水,他真的借給諸葛亮10萬支箭。在一個大霧蒙蒙的早上,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木船,船上扎滿了稻草,佯裝攻打曹營的樣子。曹操一看諸葛亮你真的要殺我呀,我先用箭射死你,命令所有的弓箭手萬箭齊發,結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個時辰,諸葛亮就收到曹操送來的10多萬支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誰說借力只能面向「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親人」,有時候你的競爭對手也是很好的借力對象。突破「我」的局限,世界才會更寬廣。

C. 有關於努力的小故事

小時候父親做的一件事情,一直到今天還讓我記憶猶新。
父親是個木工,常常幫別人建房內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碎磚爛瓦撿回來,或一塊兩塊,或三塊五塊。有時候走在路上,看見路邊有磚頭或石塊,他也會撿起來放在籃子里帶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個亂七八糟的磚頭碎瓦堆。我搞不清這一堆東西的用處,只覺得本來就小的院子被父親弄得沒有了迴旋的餘地。直到有一天,父親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開始開溝挖槽、和泥砌牆,用那堆爛磚左拼右湊,一間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父容親把本來養在露天到處亂跑的豬和羊趕進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掃干凈,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羨慕的院子和豬舍。
當時我只是覺得父親很了不起,一個人就蓋了一間房子。那時我家窮得幾乎連吃飯都成問題,但我父親沒有放棄,日復一日撿磚頭碎瓦,終於有一天有了足夠的磚頭來造心中的房子。
後來的日子裡,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在我做事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麼,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成,之後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磚頭不是一天就能撿夠的。

D. 借力打計的故事

下面有五個故事,可以借鑒一下哦。
故事一:整合身邊的資源

一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塊石頭,父親在旁邊鼓勵:「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來!」但是石頭太重,最終孩子也沒能搬起來。他告訴父親:「石頭太重,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父親說:「你沒有用盡全力。」小男孩不解,父親微笑著說:「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那個小男孩。判斷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到,往往是看自己的能力夠不夠。其實一件事情結果的達成,誰又規定只能用自己的能力呢?很多成功者並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強,而是他能整合更多的資源。我們也把這個叫「借力」。

故事二:三國時候的諸葛亮是「借力」用得最好的人之一

有一天,周瑜對諸葛亮說:「你3天之內,給我打造10萬支箭來。」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諸葛亮還是滿口答應。為什麼?打造不出可以借嘛!他跟曹操說「我想殺你,借我10萬支箭好嗎?」你肯定會說曹操除非腦子進水了才會答應。
曹操腦子沒進水,他真的借給諸葛亮10萬支箭。在一個大霧蒙蒙的早上,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木船,船上扎滿了稻草,佯裝攻打曹營的樣子。曹操一看諸葛亮你真的要殺我呀,我先用箭射死你,命令所有的弓箭手萬箭齊發,結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個時辰,諸葛亮就收到曹操送來的10多萬支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誰說借力只能面向「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親人」,有時候你的競爭對手也是很好的借力對象。突破「我」的局限,世界才會更寬廣。

故事三:一個國外的故事

英國大英圖書館,是世界上著名的圖書館,裡面的藏書非常豐富。有一次,圖書館要搬家,也就是說從舊館要搬到新館去,結果一算,搬運費要幾百萬,根本就沒有這么多錢。怎麼辦?有人給館長出了個注意。
圖書館在報上登了一個廣告:從即日開始,每個市民可以免費從大英圖書館借10本書。結果,許多市民蜂擁而至,沒幾天,就把圖書館的書借光了。書借出去了,怎麼還呢?大家給我還到新館來。就這樣,圖書館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你肯定也想像大英圖書館那樣「四兩撥千斤」。如果你能發現自己「四兩之力」(圖書),並且敢於把「四兩之力」用出去(免費借閱),一切就都不是問題。給予,有時也是一種借力。

故事四:烏鴉吃核桃

有一個盛產核桃的村子,每年秋末冬初,成群的烏鴉總會來到這里,到果園里撿拾那些被果農們遺落的核桃。
核桃仁雖然美味,但是外殼那麼堅硬,烏鴉怎麼才能吃到呢?原來烏鴉先把核桃叼起,然後飛到高高的樹枝上,再將核桃摔下去,核桃落到堅硬的地面上,被撞破了,於是,烏鴉就得到了那美味的核桃仁。
可是,讓核桃從高空墜落,核桃殼破裂的概率很低,很多時候,烏鴉都是望而興嘆。然而,失敗並未難倒烏鴉,不久後,它們又發明了一種更有效的方法:我們村子附近有一條環山公路,過往的車子很多。烏鴉把核桃摔在公路上,車輪很輕松地就軋碎了核桃。於是,烏鴉等車子過去後,就迅速落地,品嘗美食。
順天應人,懂得發現自身所處環境的特點也能使自己事半功倍,烏鴉只是把核桃帶到公路上而已,就能輕松享用核桃。借力,不僅僅只局限於人與人之間,也可以向環境「借」力。

故事五:窮人與富人

有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天天幹活累的半死卻掙不來幾個錢。
哭了半晌他突然開始埋怨:「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麼富人天天悠閑自在,而窮人就應該天天吃苦受累?」佛祖微笑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窮人急忙說:「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干一樣的活,如果富人還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點頭道:「好吧!」說完佛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並給了他們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來的煤當天可以賣掉買食物,限期一個月之內挖光煤山。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窮人平常干慣了粗活,挖煤這活對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車煤,拉去集市上賣了錢,用這些錢他全買了好吃的,拿回家給老婆孩子解饞。
富人平時沒干過重活,挖一會停一會,還累的滿頭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拉到集市上買,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幾個硬饅頭,其餘的錢都留了起來。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逛集市。不一會帶回倆個窮人來,這兩個窮人膀大腰圓,他們二話沒說就開始給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監督著。
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揮兩個窮人挖出了幾車煤去,富人把煤賣了又雇了幾個苦力,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工錢,剩下的錢還比窮人賺的錢多幾倍。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餘。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E. 善於借力的事例

合作事例 [動物故事] 動物的互惠互助 你知道嗎?動物之間不光有生存競爭,還有互惠互助呢。 蜜獾(huān)和導蜜鳥是一對好夥伴,它們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搗毀蜂巢。野蜂常把巢築在高高的樹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銳的導蜜鳥發現了樹上的蜂巢後,使去尋找蜜獾。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導蜜鳥往往扇動著翅膀,做出特殊的動作,並發出「嗒嗒」的聲音,蜜獾得到信號,便匆匆趕來,爬上樹去,咬碎蜂巢,趕走野蜂,吃掉蜂蜜。導蜜鳥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頓後,再去獨自享用蜂房裡的蜂蠟。 海葵蝦和紅海葵也合作得很好。海葵蝦的兩只大螯(áo)各自夾著一隻紅海葵,整天東游西盪。一旦遇到危險,海葵蝦立即提起紅海葵,紅海葵便用有毒的觸手對付來犯者。這樣,海葵蝦可以到處覓食,不必為安全擔憂;而紅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蝦吃剩的食物就足可以飽腹了。 鱷魚和千鳥的互惠互利更為有趣。千鳥不但在兇猛的鱷魚身上尋找小蟲吃,還進入鱷魚的口腔中,啄食殘留的魚、蚌、蛙的肉屑和寄生在裡面的水蛀,幫助鱷魚清潔口腔。有時鱷魚把大口一閉,千鳥就被關在里邊。然而你不必為千鳥擔心,只要千鳥輕輕用喙擊打鱷魚的上下顎,鱷魚就會張開大嘴,讓千鳥飛出來。 [偉人故事] 馬克思和恩格斯 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著恩格斯的腳印走。而恩格斯總是認為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1848年大革命失敗後,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徹斯特營業所,從事商務活動。這使恩格斯十分懊惱,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稱作是「該死的生意經」。並且不止一次地下決心:永遠擺脫這些事,去干他喜愛的政治活動和科學研究。然而,當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國倫敦的馬克思一家經常以麵包和土豆充飢,過著貧困的生活時,他就拋開棄商念頭,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並取得了成功。這樣做,為的是能在物質上幫助馬克思,從而使朋友,也使共產主義運動最優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資本論》早日寫成並得以出版。 於是,每個月,有時甚至是每個星期,都有一張張一英鎊、二英鎊、五英鎊或十英鎊的匯票從曼徹斯特寄往倫敦。1864年,恩格斯成為曼徹斯特歐門——恩格斯公司的合夥人,開始對馬克思大力援助。幾年後,他把公司合夥股權賣出以後,每年贈給馬克思350英鎊。這些錢加起來,大大超過恩格斯的家庭開支。 從馬克思來說,也正是為了對剛剛興起的科學社會主義進行有效的指導,為了揭露資本主義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這種幫助。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所有的一切,無論是金錢或是學問,都是不分彼此的。 雖然他們分開了20年,但他們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並沒有終止。他們每天要通信,談論政治和科學問題。在一段時間,馬克思把閱讀恩格斯的來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著信自言自語,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談似的。 「嗯,不對,反正情況不是這樣……」 「在這一點上你對了!」 馬克思說著說著竟高興得流出了眼淚。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樣地相互尊重,在他們看來,任何人對他們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評都不及他們彼此交換意見那樣意義重大。於是,一有機會,恩格斯便擺脫商務,跑回倫敦。他倆天天見面,不是在這個家裡,就是在那個家裡。討論問題時,他們在屋子裡,各自沿著一條對角走來走去,一連談上幾個鍾頭。有時兩人一前一後,半晌不吭一聲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見為止。於是,兩人就放聲大笑起來。 1867年8月16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凌晨兩點,馬克思向他的戰友報告說,《資本論》第一卷所有印張(一共49個印張)的校對工作,都已結束。他興奮極了,寫信對恩格斯說: 「這一卷能夠完成,只是得力於你!沒有你為我而作的犧牲,這樣三大卷的大部頭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擁抱你,感激之至!」 《資本論》於1867年9月14日在德國漢堡出版,這是整個國際工人運動中,具有偉大意義的大事,也是兩位巨人友誼的結晶。 這種理解的友誼是那樣深厚,甚至一直延續到馬克思逝世之後。 馬克思在病重期間,曾告訴女兒愛琳娜說,希望恩格斯能為他尚未出版的《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點什麼」來。當然,即使馬克思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恩格斯也會去做的。 從1883年馬克思逝世時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盡力從事《資本論》後兩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補充了許多材料,重新撰寫了一些篇章,使《資本論》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問世。 [合作範例] 協作精神的傑出範例 1945年,瑞典皇家醫學院決定將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授予弗(fú)洛里、弗萊(lái)明和錢恩三人。授獎詞中把青黴素的發現稱為「現代醫學史上最有價值的貢獻」,並特別強調指出,這是「不同科學方法為了共同目標而協作的傑出範例。」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人類經常遭受到病菌的侵害。很多人由於受病菌感染,往往不治而終。然而,當時的醫生對這些病菌了解甚少,在疾病面前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做垂死掙扎。 倫敦大學聖瑪麗醫學院的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希望*自己的科學研究來改變這個狀況。十幾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探求消滅病菌的方法,研製殺死這些人類死敵的葯物。1928年夏季,弗萊明發現一種綠色黴菌的分泌物能有效地殺死凶惡的葡萄球菌。他把這種綠色黴菌稱為青黴菌,把青黴菌的分泌物命名為青黴素。 在一次聚會上,弗萊明向英國一位大人物說起了自己的發現。那位大人物好心建議道:「弗萊明,你發財的機會來了啊。想想看,這種青黴素在今後醫葯上的用途有多大?你趕快去申請製造青黴素的專利權,從今以後,你和你的家人再也不用像現在這樣為生計發愁了。」 當時,弗萊明家累很重,還時常需要親戚們的接濟,所以這位大人物的建議也讓弗萊明心動。但經過一番考慮,他還是謝絕了這一建議。他在給這位大人物的信中寫道:「為了我自己和我一家人的榮華富貴,有意無意地去危害無數人的生命,我不忍心。」 弗萊明知道,要把濾液中含量極少的青黴素提煉出來,並製成一種臨床使用的葯物,光憑他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還需要許許多多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在英國皇家《實驗病理季刊》上把自己的發現公布於眾,並呼籲更多的科學家參與到這一研究工作中來。 英國病理學家霍(huò)華德•沃爾特•弗洛里也一直在對天然的抗菌物質進行研究。他歷來主張不同學科的學者之間需要密切合作。弗萊明的發現公布以後,弗洛里決定和才華出眾的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一起,共同進行青黴素的系統研究。 從1939年開始,在弗洛里的主持下,一批熱心的科學家自願組成了實驗攻關小組。細菌學家加德納和山德士負責青黴素培養,錢恩負責從濾液中提取青黴素。山德士還研究出一種能測定青黴素含量的簡便方法。培養液中青黴素的含量是極少的,要處理好幾噸的濾液,才能得到一點點青黴素。科學家每天要洗刷幾百個大玻璃瓶,培制十多噸培養液,還要接種、分離、乾燥……工作十分艱苦。但科學家們都不以為苦,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研製出青黴素制劑,將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福音。 1940年,弗洛里等終於得到了最初的青黴素製品,它的殺菌能力空前強大。這時,正好附近有家醫院收治了一位嚴重感染的病人,他被送進醫院時已經神志不清。雖然醫生盡最大力量進行搶救,用了大量葯物,仍未能見效。弗洛里把青黴素溶液緩緩地注入病人的靜脈,病人很快清醒過來,體溫也逐漸恢復正常。之後,他們又用青黴素製品治療一批被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結果病人都迅速恢復了健康。 然而,從青黴菌中提煉出來的青黴素實在太少了,遠遠滿足不了醫學上的需要。為了尋找高產菌種,解決青黴素含量過少的問題,弗洛里等人四處奔波,從各地的土壤、垃圾堆和發霉的食品中分離出幾百種黴菌標本,逐一加以研究、比較。功夫不負苦心人,他們在垃圾箱的西瓜皮上找到了高產的優良菌種,使青黴素的產量成倍增長。同時,他們進一步研究和改進提煉方法,不斷提高青黴素製品的純度,使它能成為臨床用葯。 青黴素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使許多惡性疾病再也不能猖(chāng)獗(jué),無數面臨死亡威脅的病人得到挽救,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青黴素醫治了成千上萬的傷病員。人們一致把青黴素和原子彈、雷達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三大發明發現。 [故事城堡] 團結的力量 古時候有一個農夫,他總共有8個兒子。這些男孩子自小就總是打打鬧鬧,爭爭吵吵,讓他們的父親費了不少心。日子一天天過去,農夫越來越老了,兒子們越長越大,可這吵吵鬧鬧的脾氣一點也沒見改好,老父親為此日夜擔憂。 於是有一天,農夫去請教村裡最有學問的長老,希望他能幫助想出一個好辦法,讓這些不懂事的兒子明白他們這樣做是多麼的愚蠢。 長老讓農夫把他的兒子都叫到一起,然後取出8根筷子,一根一根地分別遞到他們手裡,說:「你們使勁地把筷子折斷吧。」 「折斷這么細的筷子還需要使勁嗎?哈哈,真是可笑!」男孩們嘲笑地說。果然他們輕輕一用力就把手裡的筷子折斷了。 這時,長老又取出8根筷子,用繩子把它們緊緊地扎在一起,說:「那麼現在呢,你們誰能折斷這一捆筷子?」 最大的兒子搶先拿過筷子,兩手使勁用力,臉都漲紅了,這捆筷子還是好好的,連彎都沒有彎一下。其他的男孩也很不服氣地都試了試,可是沒有人能把筷子折斷。 農夫感激地看著長老,對兒子們說:「孩子們,你們能體會到這裡面的意義嗎?你們成天爭吵不休,每個人都只顧自己,就像是一根細細的筷子,很容易就會被折斷。而細細的筷子團結在一起都有了這么大的力量,何況是你們這8個強壯的人呢?」 這番話讓男孩們終於明白了團結的力量,也認識到自己以往的行為給父親帶來了多大的煩惱。他們輕聲地互相道歉著,親親密密地攙扶著老父親回家去了。

F. 古今中外名人中善於借力的故事還有許多請你再舉一例

天蠍們沉默而高冷,證明正處於不安中,不安感大多數來自意料之外的狀況,在他們最沒有安全感的時候他只是在掩藏自己的情感,不會輕易信任別人

G. 簡短的含哲理小故事

1:猴子的執著

【哲理啟示】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慾望與執著,使我專們一直受屬縛,我們唯一要做的,只是將我們的雙手張開,放下無謂的執著,就能逍遙自在了。

2:五枚金幣

【哲理啟示】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3: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未必是好的結果

【哲理啟示】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未必是好的結果。相反,如果一個人為了他人多著想,一切順應天理,天也會順著自己。你要的未必你要的到,即使上帝也懂得你的貪婪都是坑爹坑自己。

4:禮物

【哲理啟示】只要心靈健康,別人怎麼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