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梵蒂岡故事

梵蒂岡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04 05:29:09

① 關於凡帝岡的故事

國名: 梵蒂岡城國(The Vatican City State,Statodellà Cittàdel Vatican)。
面積:0.44平方公里。 與天安門廣場一樣大。
國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岡。
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主要是義大利人。
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
宗教:信奉天主教。
貨幣單位:歐元,里拉
國際電話區號:379。
首都:梵蒂岡城(Cittàdel Vaticano)。
國花:白百合
國旗: 呈正方形,由金黃色和銀白色兩個豎長方形組成。傳說金黃和銀白兩色是耶穌12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右側的白色旗地中,繪有教皇保羅六世的皇徽。
國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岡城國的標志。為盾徽。盾面為紅色,其上有兩把交叉著的鑰匙和一頂羅馬教皇的三重冠冕。紅色在歷史上曾是天主教教堂的顏色;金黃色和銀白色的兩把鑰匙傳說是基督給聖彼得(《聖經》中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間的皇冠結合產生的。羅馬教皇自稱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是梵蒂岡的首腦,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權,所以皇冠為三重。

教皇:
約瑟夫·拉青格,2005年4月當選第265任天主教羅馬教皇,稱為本篤十六世。

自然地理
面積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歐洲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的所在地。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於城東南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有城牆環繞。它地處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牆為國界。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
簡言之,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

歷史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梵蒂岡原為中世紀教皇國的中心。公元4世紀開始,羅馬城主教利用羅馬帝國的衰亡,乘機掠奪土地,6世紀時獲得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稱為「教皇」。
早在公元4世紀,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堡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
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義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
1870年8月,羅馬爆發了反抗教皇政權的人民起義,義大利國王進駐羅馬,義大利完成統一,教皇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羅馬城內西北角梵蒂岡。
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政治
梵蒂岡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教皇是國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領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教皇自稱「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教皇由紅衣主教2/3多數選出,終身任職。紅衣主教團是教皇的咨詢機構。教皇的選舉是梵蒂岡神聖而庄嚴的事情。由於教皇的任職是終身制,新任教皇的選舉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後才慎重舉行。新任教皇必須得到2/3以上的選票才能當選。
梵蒂岡的國徽集中說明了教皇在城國的地位。國徽的圖案是:兩把交叉著的天國鑰匙,托著教皇登基時的帽子。這種稱作「三重冠」的帽子,有上中下三層,象徵著教皇擁有的神權、立法權和司法權。關於「神權」,當時在西方是封建專制的靈魂,和東方的「皇帝」起一樣的作用。
在梵蒂岡,一切權力集中於教皇,迷信教皇,把他奉若神明,也要迷信神職人員。教皇自稱為「基督在世代表」,教皇任職是終身的,但不能世襲。教皇死後,有紅衣主教團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選票選出新教皇。屆時,各國紅衣主教都奔赴梵蒂岡,聚集在西斯廷小教堂,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進行選舉。如264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是1978年10月16日當選的。他原是波蘭人,原名卡羅爾·沃依蒂瓦,他是四個半世紀以來第一個非義大利人教皇,登基後不久,他便為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紀30年代宗教裁判所對伽利略的審判「不公正」。

生產生活
梵蒂岡實質上是坐落在義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統統由義大利供給。梵蒂岡建有火車站,通過862米長的鐵路聯結羅馬城內。這個國家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僅有一支人員寥寥無幾的警衛在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和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梵蒂岡有它自己的一整套機構和部門。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由紅衣主教、副主教和神父共145名組成。梵蒂岡和近16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是世界各國天主教會的領導中心。教皇下設有教廷國務卿並設有10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一項宗教專門任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庭、專門辦公室等。

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訊、民政機構。在許多國家有大量的土地和投資,又有大量黃金和外匯儲備,是一個龐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境內有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等宮廷建築,內有米開朗琪羅的壁畫;梵蒂岡博物館、圖書館與美術館藏有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珍貴文物和藝術作品。

梵蒂岡的運輸系統是一個小型系統,沒有機場和高速公路,只有一個直升機場(被使用為首腦官員參觀梵蒂岡情況)羅馬向梵蒂岡提供第二個機場服務。

經濟
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有馳名世界、「價與天齊」收藏豐富的梵蒂岡博物館,教皇官邸拉特蘭宮,綠草如茵的後花園,有自己的貨幣。1980年財政的公開收入,旅遊、郵票收入200億里拉,占總收入3%;不動產的收入110萬里拉,佔2%;特別財產的利息收入600億里拉,佔9%;宗教事業銀行利上交2700億里拉,佔40%,向教皇贈送的貢款900億里拉,佔13%;教施捨款2250億里拉,佔33%。梵蒂岡的貨幣與義大利的里拉通用。
梵蒂岡有自己國家的郵政、電訊系統,設有國際信息通訊社和梵蒂岡廣播電台。廣播電台建成於1957年,它的電台每天24小時以36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地廣播。梵蒂岡有自己的報紙《羅馬觀察家報》、雜志《教廷文匯》月刊,每年還出版《教廷年鑒》。它是世界上唯一的講拉丁語的國家。它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駐有「聖使」、「代理聖使」和「相當宗教代表」。「聖使」相當於大使,「代理聖使」相當於公使,「宗教代表」則僅僅是教皇的宗教代表,在法律上不執行外交職權。梵蒂岡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派有常駐觀察員。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羅馬派有駐梵蒂岡的使節。通過他們控制駐在國天主教教士的活動,並參加國際政治、經濟活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岡還是一個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它在義大利和許多國家巨額的投資和大量的房地產,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稱。據西方報刊估計,梵蒂岡在北美和西歐國家的投資歷高達幾百億美元,它的黃金和外儲備超過100億美元。美國的摩根財團是梵蒂岡資產的最大代理人。梵蒂岡的財產狀況素不公布,銀行業務極端保密。它有三個經濟組織:一是梵蒂岡銀行,又稱宗教事務銀行,主要負責梵蒂岡的金融事務,直接對教皇負責,並接受紅衣主教都督委員監督。該行成立於1942年,凈資產約30-40億美元,與世界上200多家銀行有業務往來。二是梵蒂岡城國的教皇委員會,負責經營梵蒂岡電台、鐵路、郵政電訊和其他機構。三是羅馬教皇資產管理處,下分一般部門和特別部門。一般部門主要掌管在義大利的動產和不動產,凈資產近20億美元。據估計,梵蒂岡在義大利擁有40多萬公頃土地。梵蒂岡資本滲透到義大利銀行信貸系統,以及電氣、化學、冶金、紡織、食品等工業部門。特別部門具有投資公司的性質,它在北美和歐洲許多國家擁有股票、債券和不動產約有6億美元。
按他們的商務禮俗,容易為他們爽快的作風所昧而疏於防範,可是,他們是絕對不馬虎的。當地人在飲食上,對麵食的吃法挺講究,拜會一定事先預約。宜穿三件式的西裝。時間十分寶貴,約會最宜訂在一大早或午餐後一兩個小時內。對人熱情友善,重視禮貌,表現客氣。
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外交
梵蒂岡同161個國家和地區有正式外交關系,在聯合國設常駐觀察員。
與中國關系:梵蒂岡與中國無外交關系。

梵蒂岡與中國關系是很微妙的。據說將會有重大突破。
梵蒂岡是不多的和台灣保持外交關系的重要國家,而且在它的影響下,很多保守的天主教國家也與台灣保持外交關系。
這次教皇的葬禮就邀請了台灣領導人,而大陸一直就和梵蒂岡有著重大的分歧,主要是在教會的組織方面,中國堅持不讓梵蒂岡插手。另外,也與中國的宗教政策比較特殊有關。
不過,梵蒂岡近年來雖然在社會觀念上仍然堅持保守的觀點,比如反對節育和墮胎,在政治觀點上趨於開放,因此,很多觀察家認為,新教皇上台後,將放棄和台灣的關系,而轉向中國大陸,畢竟在中國大陸有著近5000萬的教徒(據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20多年前,當教皇剛剛上台的時候,全世界70%的天主教徒在歐洲,而現在60%的教徒在亞非拉,特別是在非洲。因此新教皇的選舉,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來自亞非拉的主教們,據說巴西的主教希望非常大。
不管怎麼,中國政府已經表示,願意和梵蒂岡發展友好關系,只要梵蒂岡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

梵蒂岡廣播電台 (Vatican Radio)

羅馬天主教廷創辦的國際宗教廣播電台,1931年2月從梵蒂岡城播出,1939年正式設立,是教皇和世界各地天主教徒聯系的紐帶,世界上最早開辦的的宗教性國際廣播電台。1997年時使用33種語言對世界各地廣播,短波發射機最大功率500千瓦。該台以傳播天主教教義、轉播聖彼得教堂的彌撒、報道教皇和羅馬教廷的活動為主要內容。音樂節目以古典音樂為主,從60年代末起,增加了為青年教徒播送有宗教內容的流行音樂。經費來自宗教團體和個人自願捐贈。

② 米開朗基羅的故事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背後的故事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一位多才多藝的巨人。他不僅是偉大的雕刻家、畫家,而且也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家和詩人。在他漫長的一生經歷了義大利從繁榮到衰落的轉變,他始終是一名堅定的人文主義者,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

如果說達芬奇創造了內心深邃、高度智慧和風格文靜的典型,那麼米開朗基羅就以塑造了充滿力量、堅毅果斷和具有信心的英雄形象而不朽。

他的筆下、刀下的英雄雖然取材於宗教、神話故事,其實是謳歌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力挽狂瀾拯救祖國的英雄,寄託了藝術家和人民的希望和理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米開朗基羅於1475年3月6日出生在離佛羅倫薩不遠的努加普萊斯,父親是當地的地方長官,自幼喪母,他是在乳母(一位大理石匠之妻)的家中長大的。

從小就和大理石做伴,米開朗基羅十三歲時違抗父命,不再學習拉丁文,改從佛羅倫薩著名畫家基蘭達約的作坊學藝,顯出驚人的繪畫天賦。

一年多後他進入當時佛羅倫薩當權者美狄奇的庭苑學習在這里他接受雕刻家貝爾托爾多·弟·喬凡尼的指導。貝爾托爾多是多那太羅的學生,這對少年米開朗基羅產生重要的影響。

主人公大衛出身貧寒,少年時放羊為生,英俊勇敢,曾與襲擊羊群的獅子、豺狼搏鬥。

公元前一千年,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在巴勒斯坦山谷交戰。非利士人首領歌利亞仗勢欺人,每天對以色列人呼喊、叫罵,向以色列人叫板挑戰。以色列人心驚膽戰,不敢應戰。一日,大衛去給在以軍作戰的哥哥送奶餅,聽到歌利亞的叫喊,決定挺身迎戰敵軍。

以色列軍首領掃羅見大衛是個身單力薄的放羊娃,不敢應允。大衛說,放羊時他曾殺死獅子,還怕歌利亞?掃羅最終同意了,給大衛穿上盔甲,送他出征。

大衛覺得盔甲臃腫礙事,脫去盔甲,穿上放羊時穿的衣服,去迎戰歌利亞。歌利亞見一個放羊娃向他沖來,嘲笑道:「是否以軍都死絕了,派一個娃娃跟我對陣?……」說時遲,那時快,大衛用放羊用的甩石帶將一塊石頭扔向歌利亞,正擊中歌利亞腦門,歌應聲倒地。

大衛用歌利亞腰間的大刀割下他的頭顱,提在手中,返回以軍陣營。…… 此後大衛帶領以軍多次征戰,最後繼承以色列王位。

1501年春,米開朗基羅回到佛羅倫薩,秋天開始創作著名的雕塑《大衛》,至1504年完成。

《大衛》獲得巨大的成功,標志著米開朗基羅藝術上的成熟。《大衛》是一座立像,高5.5公尺,是在一塊被人損壞過,而沒有雕刻家再敢於動手的,閑置了近半個世紀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開朗基羅刀下的大衛是一個充滿著旺盛生命力,有著必勝信念的健與美的英雄形象。

在米開朗基羅以前,不少雕塑家曾塑造過大衛的形象,往往是表現戰斗勝利後的大衛形象。如多那太羅的青銅雕像《大衛》,顯出喜悅和悠然自得的神情。

而米開朗基羅卻是精心刻畫了大衛臨戰前的一剎那頭部微微轉向左方,雙目緊緊地凝視著敵人,左手握著肩上的投石器,右手自然的下垂,略握拳頭,外表的平靜,使塑像更具內在的緊張和運動感,更加顯示出大衛的沉著、勇敢和必勝的信念。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獲得了盛大的成功,雕像的勃勃雄姿成了當時佛羅倫薩市民心目中抵禦外敵、保衛祖國的英雄形象的化身。它被西方美術史稱為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2)梵蒂岡故事擴展閱讀

藝術成就——無與倫比的雕塑

米開朗基羅以人體作為表達感情的主要手段,其雕刻作品剛勁有力、氣魄宏大,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生機勃勃的人文主義精神。

1498 年,年僅 23 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創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兩年後即告完成。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聖母瑪麗亞抱著死去的兒子無比悲痛。

米開朗基羅卻將聖母刻畫成一個年輕、貌美、恬靜、典雅的少婦,她默默地俯視著死去的兒子,沉思、哀悼,耶穌靜靜地躺在聖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整座雕像沉浸在肅穆氣氛中,並洋溢著人類最偉大的母愛情感。

它已大大超出了題材的限制,將生與死、痛苦與慈愛化為一體,和諧統一,贊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優秀品質。作品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人們不相信它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為此,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衣帶上,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③ 鬼故事 發給對方梵蒂岡

ur毛筆字、 forget

④ 這是什麼雕像,梵蒂岡里的,講什麼故事

《聖母與聖子》(La Pieta),雕刻在一塊完整的卡拉拉產的大理石上,聖母的衣帶上回有米開朗基羅親筆簽名。聖母和答死去的耶穌的這種組合,前所未見:兩個人物比例協調,姿勢端莊,表現了震撼人心的古典美和怡靜美。

⑤ 梵蒂岡名著

《哀悼基督》

哀悼基督(à),是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題材取自聖經故事中基督耶穌被猶太總督抓住並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聖母瑪麗亞抱著基督的身體痛哭的情景。米開朗基羅創作這幅雕塑時年僅24歲,這也是他唯一簽名的作品。

  • 作者簡介

  • 波納羅蒂·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又譯「米開朗基羅」、「米高安哲羅」。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作為對他的尊敬。

《聖禮之爭》作者 : 拉斐爾

作品簡介

法薩利在其所著的《拉斐爾傳》中這樣描寫《聖禮之爭》:"拉斐爾在另一面牆上畫了天上的基督、聖母、施洗約翰、使徒、聖人、殉教士,他們以天父為中心,坐在雲端,還畫了聖靈,在他們之下是眾多的聖徒,正撰寫著彌撒經並爭論著置於祭壇之上的聖餅。聖徒中有四位教會聖師,聖師周圍是多明我、方濟各、托馬斯.阿奎那、布埃納文圖拉、鄧斯.司各脫、里拉的尼古拉、但丁、費拉拉的吉羅拉莫.薩伏那洛拉修士等聖徒,還有多位基督教神學家和許多真實人像。空中環畫有四個手持翻開福音書的十天使。拉斐爾用這些形象創造了其他畫家望塵莫及的最完美的作品"。

《聖禮之爭》在布局上與"雅典學派"迥然不同。"雅典學派"的結構採用了真正的建築學的配置,高挑的拱門形成了開闊的空間,人物的活動便在這個空間中進行;而在《聖禮之爭》中,這一"建築"是由一組井然有序的人物來表示的,人物的對稱排列精確而又富於象徵意義,力圖表現作為精神世界象徵的空間性。《聖禮之爭》的結構中那些平行的同心圓便是天國的象徵。作品既體現了結構、概念的統一,又不忽略細節的描繪。

⑥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經歷過怎樣的歷史呢

幾乎沒人能抗拒梵蒂岡的魅力。

梵蒂岡的國旗圖案上有一段《馬太福音》的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這個全世界最小的國家,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宗教的影響使得梵蒂岡彌散著一種聖潔、凝重,卻又神秘的美一切聽起來更接近一個童話,自1952年起,梵蒂岡再沒有監獄。梵蒂岡於是成了沒有監獄的光明之城。這里大部分國民都可以去子承父業,“失業”在這里被人們充分遺忘。


匆匆來去,就會太辜負梵蒂岡的美。需要一個安然而清澈的心境,在那些完好保存了中世紀風貌的街道上,緩步而行。

⑦ 我想請問一下各位有關於米開朗基羅和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的故事,就是什麼趕工期還發脾氣的,高分!!!!

在米開朗基羅之前,西斯廷禮拜堂牆上的壁畫早已畫好。但是,米開朗基羅雄心萬丈,他要用穹頂畫向世人證明,「那些在他之前在那作畫的人,註定要敗在他的努力之下。」他在記事本上寫道:「在1508年5月10日這天,我,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已收到教皇陛下尤利烏斯二世付給我的500杜卡特,作為教皇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工程的部分報酬。我也在這天開工。」 西斯廷禮拜堂頂上這片面積達到1080平米的穹頂,等待米開朗基羅在上面創作「濕壁畫」。濕壁畫的義大利文fresco,本意是「未乾的」,顧名思義就是要求畫家在半濕的灰泥上作畫。這種畫法需要非常完善的事前准備和精準的時間把握。作畫前用鏝刀在牆壁上塗抹一層一厘米多厚的灰泥,抹平打光,等到灰泥半干半濕,方才在上面作畫,這樣,潮濕的灰泥可以迅速吸收顏料的色彩,灰泥干透,顏料也就固結到灰泥下面的磚石里。而自稱「雕刻家」的米開朗基羅,顯然並不擅長這種畫法,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遇到了數不勝數的困難。這年冬天,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寒冷北風橫掃亞平寧半島,羅馬城雨雪交加。米開朗基羅每天都要站在腳手架上將頭後仰,在低溫里繪制濕壁畫。聖誕節剛過,已經畫好的《大洪水》突然起霜,畫面脫落,人物漫漶,「就像一幅扔在羊圈裡的垃圾」——時至今日,《大洪水》右上角脫落的部分依然清晰可見。硝酸鹽返潮帶來的霉變,讓米開朗基羅非常沮喪,他心疼整個秋天的心血,進而情緒失控,找到教皇大吵大鬧,把畫筆扔在教皇面前:「老實說,陛下,這不是我的專長。」牢騷歸牢騷,賭氣歸賭氣,米開朗基羅在艱苦的環境里繼續濕壁畫的進度,並且逐漸摸索出一套解決傳統畫法弊端的科學方法,大大提高了繪制速度。 1512年10月31日日落時分,尤利烏斯二世帶領17名樞機大主教到西斯廷禮拜堂做晚禱。一行人從梵蒂岡的國王廳出來,穿過短短的庭院,進入西斯廷教堂,撲面而來的是色彩艷麗、雄偉恢宏的巨型濕壁畫,《聖經》里神靈活現的先知們高高在上的俯視著梵蒂岡,這些樞機主教全部驚呆了,無一例外。教皇的頭似乎一直那麼仰視天頂,甚至忘記主持晚禱。

⑧ 梵蒂岡封聖的聖人聖女都有誰舉幾個例子

奧斯定
希坡主教、教父、聖人

354-430

盪子回頭的故事是人的故事。因為每一個人都要透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更認識自己是誰。

盪子起初傲慢自大,把自己當作宇宙的中心,好比是天主似的。後來,潦倒的生活及其痛苦的後果給了他一個教訓,使他終於覺悟,知道自己不過是個一無用處的無賴而已。

沒有人比《懺悔錄》的作者奧斯定更透徹地闡述這個中的道理。在他以前,誰也不敢將自己犯罪的實情袒露,讓別人知道。

奧斯定在基督身上找到了天主。他指給我們一個訣竅,幫助我們懂得短暫的生命的謎。他對天主說:「天主鴉啊,我們是為你而造的,」意思是,我們盡可在金錢、享樂,及事業的成功上尋求幸福,但是,都不會尋著,因為在天主之外,我們是尋求不到幸福的。為此,奧斯定繼續說�「直到得到天主為止,我們的心總不安寧。」

對聖奧斯定來說,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天主拯救這個人的一段歷史�天主為每個人所作的安排,都是為這個人的好處,為使他不失落真正幸福。對個人如此,對整個世界更是這樣。因此,聖奧斯定也稱人類歷史為救恩史。

在希臘的哲學家們看來,人類歷史是一種永恆的回復,它是按照螺旋式的周期循環運行的。然而,在聖奧斯定看來,人類歷史有一定的意義。在他的護教作品《天主城》一書中,他認為歷史是依循五個階段逐步向前邁進的。這五個階段是:

一,天主創造世界。人類也是天主創造的。

二,人類犯罪墮落。人妄想當天主,結果反而損害了自己的人性。

三,誡命。天主頒布十誡,令人遵守,以端正他們的行為。

四,降生成人。天主聖子來到人間,以其榜樣和恩寵拯救世人。

五,復活。誰跟隨基督,將獲永生。誰至死反對基督,將受永罰

更多資訊請訪問梵蒂岡網站http://www.fides.org/chi/santi/index.htm

⑨ 梵蒂岡的故事

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簡稱梵蒂岡或梵蒂岡城,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宗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最高權力機構聖座所在地,也是教宗駐地所在。簡而言之,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岡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其前身為教宗國,自從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美國、中國、俄羅斯一樣重要的影響力。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