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慈禧太後的歷史故事

慈禧太後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03 11:42:59

⑴ 慈禧太後的故事

1865年—1870年中亞浩罕汗國侵略者阿古柏侵入並且竊據了新疆大部分地區;1871年,沙俄出兵佔領伊犁地區。1875年,慈禧採納陝甘總督左宗棠的建議,出兵新疆,清軍於1878年1月收復新疆。1881年,中俄通過談判,中國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區 頤和園
1894年,慈禧六十壽辰,擬「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布置點景,廣收貢獻。是年,適逢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光緒主戰,慈禧亦主戰,「不準有示弱語」。但是,當有人提出停止頤和園工程,停辦景點,移作軍費的時候,慈禧卻大發雷霆,說出了:「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的話。後來,清軍在朝鮮戰場上接連失利,北洋水師在黃海之戰中又遭受嚴重挫折。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六旬慶典,慈禧希望外國出面干涉,盡快結束戰爭。她支持李鴻章避戰求和的方針,以各種借口,打擊以光緒為首的主戰派。由於形勢日益緊張,面對朝野上下的重重壓力,她無法再一意孤行,大擺排場,她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計劃,縮減了生日慶典的規模,在金州、大連相繼陷落,旅順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慈禧在紫禁城內的寧壽宮度過了她的60歲生日。次年2月7日,威海衛日艦及炮台夾攻劉公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海陸兩個戰場均遭失敗,以慈禧為首的主和派下定決心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屈辱的條約《馬關條約》,中國放棄對朝鮮宗主國地位;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後以銀3000萬兩贖回),台灣,澎湖列島;開放4個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礦設廠。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殖民地化進程。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為了救亡圖存,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維新變法運動,慈禧希望強國但又擔心光緒會借變法脫離她的控制。對於變法慈禧最初表示支持,但她隨後把軍權,用人權都抓在自己手中,1898年6月光緒發布帝「明定國是上諭」(即《明定國是詔》),實行變法。光緒帝的變法觸動了滿洲貴族,和眾多封建官僚的利益,他們聚集起來,竭力反對變法,當聽說光緒帝企圖讓袁世凱派兵包圍頤和園,殺死榮祿;拘禁她本人,慈禧最後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殺害了譚嗣同等六人,扼殺了「百日維新」運動

⑵ 慈禧太後故事

光緒初年,慈禧太後剛滿40歲,她為了達到二度垂簾聽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種種手段,但懾於朝中有人反對,終日心中不樂。心腹太監李蓮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萬壽寺大雄寶殿的後面建了一座佛。

建成之後,李蓮英速去稟告慈禧,說:「聽說萬壽寺大雄寶殿常常有雙佛顯光,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請太後駕臨前往觀看」。

慈禧聽罷感到十分驚奇,便起駕出宮。出西直門下高梁橋,坐上皇船,沿長河,直到萬壽寺。慈禧上了碼頭,進了山門,直奔大雄寶殿而來。

進得殿來,見供奉的依然是原來的三世佛,不覺勃然大怒:「明明是原來的三世佛嘛,哪來的雙佛顯光」。

那個時候,奴才欺騙主子是要殺頭的,但李蓮英心中有數,忙說:「太後息怒,請您後殿御覽」。

慈禧太後慢慢悠悠轉到三世佛後,果見一慈眉善目的觀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還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這里。

這時,李蓮英喊道:「老佛爺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爺!」 慈禧見狀明白了一半兒,但她故作不解問道:「你們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爺呀」。

李蓮英他們答道:「您就是當今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如今先皇晏駕,新皇尚幼,國不可一日無主,臣民們請您垂簾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於水火之中啊」。

一席話說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爺這個稱呼便從萬壽寺傳遍京城,舉國上下,都稱慈禧為「太後老佛爺」。

(2)慈禧太後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慈禧,葉赫那拉氏,滿族人,生於道光十五年。在咸豐時代入宮,由懿貴人晉為懿嬪。三年後生同治,由妃晉為貴妃。咸豐駕崩後尊為慈禧,與慈安、恭親王進行辛酉政變,開始「太後垂簾、親王議政」的時代。

幾年後,兩宮太後歸還政權不再干預。同治駕崩,光緒即位,兩宮太後不放心,再度垂簾。1881年,慈安逝世,慈禧罷免親王獨掌大權。

八年後歸政退居。1898年,慈禧引起政變,囚光緒,出面治理。十年後,光緒駕崩,慈禧立溥儀為帝後隨光緒而去,葬於普陀峪。

慈禧是鑲藍旗人,出生於北京某胡同,後入鑲黃旗。但是二十世紀末,有人舉證稱慈禧是漢族人。證據表明慈禧出生在山西的一個漢族家庭。

因為貧窮,慈禧被賣給縣里的人為女,後又被賣給惠征為婢,非惠征親生女兒。咸豐年間,慈禧以惠征之女的名義選入宮中,之後步步高升,成為太後。

面對西方列強的挑戰,慈禧知人善用,雖是接連敗仗,但她重用李鴻章等人,努力把賠款金額降到最低。慈禧還努力進行變法新政。

她推行洋務運動,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停止武舉,籌備學堂,編練新軍,倡導官商,重用漢臣,興辦女學。可惜慈禧操之過急,不少改革沒能成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慈禧

⑶ 慈禧太後死後20年的故事

凡接受過中等教育的中國人,似乎都知道1898年在中國所發生的戊戌維新運動和稍後的戊戌政變。傳統敘事框架大致是:在列強瓜分中國日趨嚴重的歷史關頭,年輕的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等維新志士的推動和協助下,大刀闊斧地進行政治改革。然而由於這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既得利益集團的政治經濟特權,因而受到以慈禧太後為代表的來自滿洲貴族政治守舊勢力的反對,當戊戌新政進行剛剛一百天的時候,慈禧太後就出手囚禁了光緒帝,譚嗣同、康廣仁、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等六君子血灑菜市口,康有為、梁啟超等流亡海外,轟轟烈烈的維新運動徹底失敗,除了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外,戊戌新政期間的所有舉措均被全案推翻,中國重新回到舊有的政治軌道。

在過去很多年,傳統敘事框架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認知,只是這個敘事框架顯得太過簡單,而且有許多問題並不能給出合乎情理、合乎邏輯、合乎事實的解釋。比如,所謂以慈禧太後為代表的滿洲貴族政治守舊勢力既然對戊戌新政如此仇視,那麼怎麼解釋太後在最初階段對光緒帝將要進行政治改革採取默許乃至支持態度,因為她清楚地知道政治改革的必然後果,那麼她為什麼不是防患於未然,事前制止,反而鼓勵光緒帝大膽改革呢?又比如,譚嗣同、康廣仁等六君子既然忠心報國、熱心改革,為戊戌新政發動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那麼為什麼清政府會在一夜之間翻臉,不經司法審判就將他們迅速處死?再比如,康有為流亡海外時,一直宣稱他擁有光緒皇帝給他的衣帶詔,命令他設法拯救皇上,可是我們看到不僅皇上在紫禁城執政如故,而且皇上一再發布斥責康有為的御旨,多次重申康有為等人犯上作亂的事實。難道一個堂堂的政府不如一個人有信譽,還是別有原因在?凡此,一直引起學術界的關切和重視,20年來新資料的大量發現和舊資料的重新解讀使這種種謎團慢慢露出其冰山一角。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馬勇最近出版的《1898年中國故事》在學術界20年研究累積的基礎上重建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戊戌敘事」。

根據《1898年中國故事》表述,慈禧太後對新政改革的態度固然很復雜,但作為大清王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她始終如一地期待自己的國家能夠在社會轉型期順利渡過,能夠重建過去的輝煌,因為在「家天下」的政治體制下,「朕即國家」是最高的政治信念,沒有任何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家庭興旺發達,否則就很難合乎情理和常識。著者不僅就此提供了新的評價視角,而且根據新舊史料的排比、重讀,在事實層面重建了戊戌前數十年中國政治發展的過程,以及慈禧太後在這一過程中的真實作用。著者認為,在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漫長時期,慈禧太後實際掌控政權的近半個世紀里,可能是近代中國社會轉型期變化最大最徹底的一段時間,1860年代開始的洋務新政不僅為大清王朝重建輝煌提供了物質基礎,更重要是伴隨著經濟成長,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動,社會管控的相對寬松所導致的國民心理變化,民主意識萌生,在為1895年後「維新時代」的形成,為1898年的政治變革准備了足夠的條件。如果說這些變化完全出於慈禧太後的預料,恐怕並不合乎歷史事實,正如費正清曾經分析的那樣,作為精明的政治家,慈禧太後和她的統治集團清楚知道對外打開一個缺口之後的後果,那就是社會轉型與變動絕非只是經濟層面的,經濟的變化必然帶來政治乃至整個社會層面的變動,大清王朝雖然不願像日本明治政權那樣進行急劇性的政治變革是事實,但慈禧太後心目中並沒有完全拒絕伴隨經濟成長而發生的政治變動,只是她期望政治變動最好是漸進的,最好不要給社會帶來劇烈震動。所以,她不反對陳寶箴1895年在湖南開始的新政嘗試,不反對張之洞、嚴修、袁世凱等地方督撫疆臣官紳等一切有益於中國發展的政治、經濟、軍事變革,所以當1897年底民族危機再次高漲時,慈禧太後同意並支持光緒帝政治改革的嘗試也就在情理預料之中。讀者或許不能完全同意著者的分析與評判,但不能不承認著者的論述是建立在可信史料的基礎上。

⑷ 求清朝的慈禧太後故事。懂請進!

我只記得它說過一句話「量中華之物力,結予國之歡心」,無恥至極。

⑸ 慈禧的軼事典故

說法一:光緒初年,慈禧太後剛滿40歲,她為了達到二度垂簾聽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種種手段,但懾於朝中有人反對,終日心中不樂。心腹太監李蓮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萬壽寺大雄寶殿的後面建了一座佛。
建成之後,李蓮英速去稟告慈禧,說:「聽說萬壽寺大雄寶殿常常有雙佛顯光,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請太後駕臨前往觀看。」 慈禧聽罷感到十分驚奇,便起駕出宮。出西直門下高梁橋,坐上皇船,沿長河,直到萬壽寺(今北京藝術博物館)。慈禧上了碼頭,進了山門,直奔大雄寶殿而來。進得殿來,見供奉的依然是原來的三世佛,不覺勃然大怒:「明明是原來的三世佛嘛,哪來的雙佛顯光?」 那個時候,奴才欺騙主子是要殺頭的,但李蓮英心中有數,忙說:「太後息怒,請您後殿御覽。」
慈禧太後慢慢悠悠轉到三世佛後,果見一慈眉善目的觀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還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這里。這時,李蓮英喊道:「老佛爺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爺!」 慈禧見狀明白了一半兒,但她故作不解問道:「你們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爺呀?」李蓮英他們答道:「就是迎接太後您老佛爺呀!」「您就是當今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如今先皇晏駕,新皇尚幼,國不可一日無主,臣民們請您垂簾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於水火之中啊!」一席話說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爺這個稱呼便從萬壽寺傳遍京城,舉國上下,都稱慈禧為「太後老佛爺」。慈禧也就心安理得地垂簾聽政了。
據說這個觀世音是李蓮英讓人按慈禧的模樣塑造的,後來慈禧來萬壽寺焚香禮佛,卜簽求壽,由於對此觀世音非常賞識,還穿上了寺里方丈為她准備的觀音衣服,李蓮英扮作護法神韋馱,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倆人還在這個佛像前照了張像,曾經有人見到過此照片。
說法二:中國歷史上歷代帝王除了有「廟號」、「謚號」和「尊稱」以外,有些帝王還有「特稱」。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而清代皇帝的「特稱」則叫「老佛爺」。在有些歷史小說,電影、戲曲中,把慈禧太後稱作「老佛爺」。實際上,「老佛爺」的稱呼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稱都叫「老佛爺」。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 一般認為慈禧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 據葉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記載,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但也有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慈禧太後很有可能是漢族人。
1989年6月,長治市郊區(原屬長治縣)下秦村77歲的村民趙發旺帶著他和上秦村宋雙花、宋六則、宋德文、宋德武等人的聯名信,找到長治市地方誌辦公室。趙發旺說,慈禧是上秦村人。他是慈禧太後的五輩外甥,宋雙花、宋六則等人是慈禧的五輩侄孫。他們要求政府幫助澄情。從此,劉奇踏上了慈禧童年的研究之路。佐證材料的不斷豐富,愈加增強了劉奇的信心,有關著述也頗見報端。2012年 4月,在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主持召開的「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五十年研討會」上,劉奇撰寫的《揭開慈禧童年之謎》,獲得一等獎。這篇7000餘字的論文,集中闡述了慈禧的身世問題。
據劉奇考證,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的漢族農民家庭,取名「王小慊」。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女,改名「宋齡娥」12歲時,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征為婢,改名「玉蘭」(蘭兒),並在衙西花園專設書房中獲精心培養。咸豐二年( 1852年),以葉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應選入宮,平步青雲,直至皇太後。 慈禧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慈禧沒有時間去給母親祝壽,就讓侍臣給母親送了很多的東西,其中就有她親筆寫的一幅書法。這幅書法一直保存了幾代人,最後毀於「文革」。
詩曰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清代民間,慈禧太後的金銀首飾是數不勝數,有這么一對「翡翠西瓜」,慈禧太後的掌上寶貝。相傳慈禧死後,兩個「翡翠西瓜」被陪葬在慈禧墓中,1928年,孫殿英盜掘了東陵後,這兩個「西瓜」就杳無蹤跡了。
慈禧太後采購美國碧璽大部分都是通過馳名世界的蒂凡尼公司進行的,碧璽寶石也大部經過了蒂凡尼公司的寶石學家J·L·坦綸博姆的鑒定。翡翠西瓜所特有的雙色組合當時幾乎只有聖地亞哥的碧璽礦才具備。所以毫無疑問,慈禧太後的翡翠西瓜來自美國聖地亞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梅薩平原的伊巴拉雅碧璽礦,在19世紀末期即已聞名於世。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伊巴拉雅礦開采出來的大部分碧璽都出口到了中國,供慈禧太後的宮廷享用。隨著滿清王朝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王朝的奢侈生活也到此畫上了句號。其結果是伊巴拉雅礦的碧璽產品因為中國市場告吹而滯銷,該礦被迫關閉。一直到2012年12月,該礦才被重新開發。 1904年是慈禧太後的70大壽,很多官員想盡一切辦法來張羅禮品,其中有一款櫃式留聲機深得慈禧的賞識,那就是美國維克多公司生產的全球最早的櫃式留聲機(樣品機)。
慈禧太後一生享盡榮華富貴,生活時尚超前,在發達的西方工業面前,也是滴滴不漏,占盡先機。照相、電燈、洋車、櫃式留聲機,應有盡有,這台全球最早的櫃式留聲機擺放在她的寢宮里,時常傳出悅耳動聽的旋律,唱片的內容有中國的小曲、有國外的華爾茲舞曲。
1904年維克多設計並且試制了一批數量非常稀少的櫃機樣品,並且這台櫃式留聲機有幸成為慈禧太後1904年70大壽的禮物。
梁誠1903年到1908年初是大清國以三品卿的資格出使美國、秘魯、古巴等國,為了大清國奔波於多個國家。梁誠廣州市人,早年受過西方文化的教育,並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非常喜歡留聲機。在美國期間,做了很多有利於國家的大事。
1904年維克多推出了第一批櫃式留聲機的樣品,由於不是商品機,美國也只有一些政府高層官員才有機會使用這樣高檔留聲機,當年美國官員把這台留聲機送給梁誠,梁誠又把這台留聲機送給老佛爺慈禧太後,作為慈禧太後的70大壽的禮物。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曾說:「慈禧比我強多了,我只是一個既不偉大,也不渺小的人。」1904年,曾經視洋人如猛獸的慈禧太後迷上了西方的馬戲、華爾茲舞和照相。這段時間,宮女們經常聽到,有悠揚的華爾茲舞曲從慈禧的寢宮里傳來,那是她那台巨大的外國留聲機發出的聲音。有一次,慈禧太後在午餐時,還特別要求德齡、容齡兩位公主跳華爾茲舞,她乜斜著眼睛,定神地觀看。等她們跳完,慈禧高興地說,這是很美麗的舞蹈。你們這樣反復地轉圓圈,難道不感到頭暈目眩?
據《德齡公主回憶錄》記載,慈禧太後對著我們說「你們在我吃飯的時候跳舞吧!」我們把整個的曲譜都翻完了,才找到一支華爾茲,那是合適我們的音樂,而其他的大多是些中國小曲。 《中俄密約》的內容公之於眾後,國內外輿論一片嘩然。全國人民群情激憤,紛紛斥責清政府的賣國行徑,進一步促進了全國范圍內革命運動的深入開展,清政府則陷入了非常難堪的狼狽境地。在國內外強大輿論的壓力下,清政府不得不放棄簽訂《中俄密約》的計劃。
惱羞成怒的慈禧太後極其殘忍地下令將記者沈藎「斬立決」。後因懼怕行刑會影響慈禧太後的生辰「慶典」,慈禧太後這才發布懿旨:「著即日立斃杖。」
1903年7月31日(陰歷六月初八),刑部大堂8個獄卒手拿特製的大木棍,准備行刑。沈藎面對獄卒,大聲說道:「快些了事!」於是,8名獄卒輪流捶打沈藎的四肢和背部,時間長達4個小時之久。沈藎被打得血肉橫飛,「骨已如粉」,其狀慘不忍睹,但沈藎自始至終「未出一聲」。這時,堂司以為沈藎已死,下令停止捶打。不想這時沈藎用微弱的聲音說道:「速……用繩絞……」見沈藎還沒有死,堂司又下令「以繩勒其頸,而始氣絕」。
於是沈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殉職記者。 看過電影《垂簾聽政》的讀者一定對電影里慈禧殘酷迫害咸豐帝的另一個妃子麗妃的情節印象深刻。在影片中,慈禧與麗妃是一對情敵。
麗妃千嬌百媚,能歌善舞,深受咸豐的寵愛,根本不把慈禧放在眼裡。一心想要承寵、費盡心機往上爬的慈禧對她妒恨不已。咸豐皇帝死後,慈禧成功發動辛酉政變,實現垂簾聽政,成了大清皇朝的實際統治者。她在鏟除了政治對手,肅清了敵對勢力後,回過頭來整治昔日與她爭寵的麗妃。慈禧效法漢代呂後迫害戚夫人的方法,將麗妃的手腳悉數砍去,裝在一個壇子里,對她極盡侮辱之能事。這段情節,在影片中陰森恐怖,盡力將慈禧塑造成了一個刻薄寡恩、睚眥必報的惡毒婦人形象。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麗妃這樣一個人,她與慈禧的關系真的像影片描繪的那樣嗎?慈禧真的以那樣殘酷的手段迫害過她嗎?
據史書和清宮檔案記載,麗妃是主事慶海的女兒,他他拉氏。道光十七年(1837)二月二十七日生,比咸豐帝小6歲,比慈禧小2歲,與慈安同歲。咸豐元年(1851)參選秀女時,麗妃和慈禧同被選中。麗妃被封為麗貴人,
慈禧被封為蘭貴人。咸豐二年(1852),二人同時入宮。咸豐四年(1854),麗妃被封為麗嬪,慈禧被封為懿嬪。咸豐五年(1855)五月初七日,麗妃為咸豐帝產下了皇長女,三天後就晉封為麗妃。咸豐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了皇長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當天就晉升為懿妃。咸豐帝死後不到3個月,慈禧就以同治帝的名義,以「麗妃侍奉皇考有年,誕育大公主」,晉封她為麗皇貴妃,越過了貴妃這一級,一次升了兩級。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慈禧又降懿旨,尊封麗皇貴妃為麗皇貴太妃,地位僅低於皇太後。
多年來,麗妃體弱多病,經常吃葯,於光緒十六年(1890)十一月十五日病逝,享年54歲。她死後第三天,光緒帝親自到金棺前奠酒、行禮。她的金棺暫安於田村殯宮。光緒十九年(1893)四月十八日,麗妃金棺葬入清東陵的定陵妃園寢。這座妃園寢的後院建有15座寶頂,共分三排。麗妃的寶頂位於第一排的正中之位,處於這座園寢的最尊貴的位置。
麗妃所生的女兒是咸豐帝惟一的女兒,所以備受咸豐帝和眾妃嬪的喜愛,同治九年(1870)被封為榮安固倫公主。清朝制度:只有皇後生的女兒才能封為固倫公主,妃嬪生的只能封和碩公主。按此規定,麗妃生的這個女兒應封和碩公主,可是慈禧卻破例封她為榮安固倫公主。
以上史實表明,麗妃不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關照和一系列禮遇,表明麗妃與慈禧的關系是十分融洽的。由此看來,經常以專橫跋扈、陰狠刻毒面目示人的慈禧也還有溫情、恤下的一面。也可能是因為麗妃本人比較溫順聽話,而且在慈禧牢牢掌握了國家、後宮大權之後,麗妃對她不構成任何威脅,所以才對她如此禮遇有加。而一旦有人膽敢忤逆她的旨意,挑戰她的權威,慈禧流露的就是另一副面孔了。這從她對兒媳的態度上可見一斑。

⑹ 簡單介紹慈禧太後的一生

慈禧太後的一生可以分為四個時期概括,它們分別是咸豐時期、同治時期、光緒時期還有晚年訓政時期。

1、咸豐時期

咸豐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2月,十七歲),葉赫那拉氏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咸豐四年二月二日(1854年,十九歲),晉封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咸豐七年正月初(1857年,二十二歲),晉封懿貴妃。

2、同治時期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葉赫那拉氏隨咸豐帝逃往熱河。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後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後(即孝貞)、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後卷簾歸政。

3、光緒時期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丈夫的侄子)兼外甥4歲的愛新覺羅·載湉為帝,改年號為「光緒」,兩宮太後再次垂簾聽政。1884年4月8日,慈禧發動甲申易樞朝局之變,將以恭親王奕欣為首的軍機處大臣全班罷免,開始西宮獨裁。

4、晚年訓政時期

戊戌政變後,中國北方興起義和團運動,慈禧最初主剿,但鎮壓屢屢失敗,義和團迅猛發展並進入北京。慈禧希望剿撫並用,區別對待義和團,但列強要求清政府完全剿滅義和團,並且不顧清政府的反對,堅持調兵進京。

(6)慈禧太後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慈禧曾三次入棺:

第一次: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撒手人寰。當天下午4時30分,掌儀司首領太監用鵝黃吉祥轎將慈禧的遺體從西苑儀鑾殿抬出,5時15分到皇極殿,放在床上。第二天上午8時5分,在隆裕皇太後和瑾妃的敬視下,慈禧的遺體被殮入了棺內。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初四巳時,慈禧的梓宮葬入菩陀峪定東陵地宮。

第二次:

慈禧死後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軍閥孫殿英盜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毀棺拋屍,掠走了全部隨葬珍寶。慈禧遺體被拋出棺外,嘴裡的寶珠被摳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體僅剩一條內褲。盜案發生後,溥儀派載澤等人到東陵對慈禧的遺體進行了重新安葬。

第三次:

1983年12月初,旅遊已進入淡季。清東陵文物保管所領導決定清理慈禧內棺。12月6日,清理小組打開棺蓋後,看到一件黃緞大被把棺內蓋得嚴嚴實實,被上蓋著兩件衣服。很顯然,這是1928年載澤等人重殮時的原狀,55年來一直沒人動過。為穩妥起見,保管所領導決定先蓋上棺蓋,封閉地宮,將此事向上級匯報。

1984年1月4日,國家文物局派來了幾名專家,與清東陵文物保管所組成了一個清理慈禧內棺10人小組。清理小組用她身底下的如意板將遺體從棺中抬出,放在地宮的地面上。在棺內噴灑了防腐消毒葯液後,又將慈禧的遺體抬入棺內。

⑺ 慈禧的有趣故事

慈禧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第二個執掌國家大權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定有過人之處,當然這過人之處有好有壞。比如她非常的要強,為了在皇帝面前爭寵,她不惜一切的訓練自己。當然她也有著極強的報復心理,在她得寵之後,她曾將此前「欺負」過她的妃子放入鍋中煮,直到那人死在鍋中為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因為慈禧的一隻寵物貓曾被那個妃子投入熱水中,慈禧痛失愛貓,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她的做法真的太過於心狠手辣了。不過,只有這樣才能那樣的後宮中有生存之地,也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後來大權在握的一代女性。
1901年,清廷與八國聯軍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後決定返回北京。路經河南時,她降旨要品嘗河南特色菜。當地官員就讓廚師獻上了一道「四季丸子」,取其代表一年四季圓圓滿滿之意。「老佛爺」對這道菜十分滿意,連聲贊曰:「味道不錯。」當地官員盼著慈禧一行能順利路過,誰知卻發生了意想不道的事情。
原來慈禧這一行隨行數千人,車輛上千輛,從西安逃難而回,本來是丟人的事,她卻要擺譜,沿途要老百姓搭彩棚、修道路,當地官員藉此機會征糧收款,鬧得民不聊生。更可氣的是,慈禧車隊路過時,還要「雞入籠,狗上繩,牛羊入圈人禁行」。
一位廚師在做四季丸子時就解恨地說:「炸死這個禍國殃民的慈禧!」有人接茬說:「慈禧心狠手辣,就應叫她完止!」但當時咒罵「老佛爺」是滅族之罪呀。於是人們就用慈禧二字的諧音,把炸慈禧改叫「炸四喜」,把「慈禧完止」改叫「四喜丸子」。
如今,四喜丸子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們根據自己的口味,在用料上有所變化。如加入海參絲或蝦仁絲、荸薺絲等調勻再炸,湯內以青菜心墊底,味道更鮮,營養更豐富,四季皆可,老少咸宜。
至於「四喜」的含意,人們根據自己的心願有幾種說法。如過去有的說:「福、祿、壽、喜為四喜」,也有人說:「四喜是人生四件喜事:久旱逢甘雨,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如今有的說,富裕、健康、和睦、愉快是四喜,有的說實現四化是四喜。人們期盼幸福、吉祥,原來的含意已被忘卻,而且其含意還在不斷更新呢!

⑻ 清朝慈禧有什麼故事

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1836-1908),乳名蘭兒,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台惠征女。1851年以秀女被選入宮,號懿貴人,因得咸豐皇帝寵幸,1854年進封懿嬪。1856年生子載淳。次年進位為「儲秀宮懿貴妃」。1861年8月,咸豐帝病死熱河,遺詔立載淳為皇太子,繼承皇位。並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政。年號「祺祥」,尊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後」。同年11月,慈禧與恭親王奕欣發動政變,將八名「贊襄政務王大臣」分別革職或處死。改元同治,慈禧實行垂簾聽政,實際控制了國家大權。 1873年,載淳成年,慈禧宣布撤簾歸政,但仍陰持朝柄。次年,載淳病死,慈禧立宗室載湉繼承皇位,年號「光緒」,復行垂簾聽政。 1889年,載湉大婚成年,慈禧宣布「歸政」,退居頤和園,但朝內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緒帝實際居於傀儡地位。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是年,適逢慈禧六十壽辰,擬「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布置點景,廣收貢獻。故於「朝鮮事求速結」,支持李鴻章等對日採取妥協投降主張。 「六旬萬壽慶典」活動從年初即開始籌備,八月中日戰事愈烈,戶部上書「請停工程」,慈禧大發雷霆。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翁同龢被迫改口上奏:「查停工一條,系指以後尋常工程,其業經興辦之工,毋庸停止」。一些主戰派廷臣紛紛上疏,請求停辦「點景」,移作軍費。慈禧怒不可遏,稱「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 9月,中國陸海軍先後敗績,慈禧求和之心更切,9月27日強使主戰的軍機大臣翁同龢到天津與李鴻章會商停戰求和之事。10月18日更下令王公大臣及外省封疆大吏,將「六旬萬壽貢品」統於10月23日星進。11月7日,日軍佔領大連灣,這一天正是慈禧生日,前方軍情急電雪片般飛來,慈禧卻不為所動。在頤和園升殿受賀,大宴群臣,連續賞戲三天,公事皆延置不辦。 11月22日,北洋水師基地旅順淪陷,慈禧仍不以為然,並反將矛頭指向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11月26日,慈禧於儀鑾殿召見軍機大臣,時光緒帝不在座。突然宣布「瑾、珍二妃有祈請干預種種劣跡,即著繕旨降為貴人」。並將瑾、珍二妃之兄禮部右侍郎志銳遣戍烏里雅蘇台。珍妃為光緒寵妃,並支持光緒對日主戰。當時朝廷內一些主戰官員,不滿於慈禧、李鴻章對日屈膝,於是結二妃之兄志銳「密通宮闈,使珍妃進言於上」,推動光緒對日抵抗。10月28日,文廷式又親自上奏:《倭夷入寇樞臣與疆臣各懷異志但欲求和請交部嚴加議處折》,彈劾李鴻章等不思督軍應敵,「但欲求和」,「束手待攻」,「請旨將樞臣及北洋大臣交部嚴加議處,以存國法」。這時,正值慈禧起用恭親王奕欣主持對日議和,主和空氣甚囂塵上。慈禧選擇此時處罰光緒之二妃及其兄,目的在於打擊主和派及向光緒示威。12月4日同時下令授恭親王奕欣為軍機大臣和撤銷滿漢書房,進一步的加強了主和派勢力和剪除光緒周圍的主戰派力量。 1894年底,清廷在戰事上愈不可為,慈禧求和之心更加急切。1895年1月,派張蔭桓、邵友濂為全權大臣,赴日求和。日本政府借口中國使臣全權不足,拒絕開議。議和未成,使臣被拒,慈禧萬分驚恐,曾命順天府准備車騾,擬逃往山西。 日本政府於廣島拒和後,立即向北洋水師另一基地威海衛進攻,27日攻陷威海衛,北洋水師覆滅。3月初又發動遼河下游作戰,六天之內,連陷牛庄、營口、田莊台。至此,以慈禧為首的投降派下定決心向日本投降,3月,派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再次赴日乞和,4月17日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屈辱的條約《馬關條約》。消息傳出後,舉國大嘩,憤怒聲討慈禧、李鴻章等人的賣國行為。人們在北京城門貼出「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的對聯表示抗議。根據《馬關條約》規定,日軍於6月間開始派兵侵入台灣,遭到台灣人民的奮勇抵抗,慈禧一面下令台灣大小官員內渡,並嚴厲禁止接濟台灣抗日軍民,同時又在頤和園搭起天棚,准備避暑。人們又題了「台灣省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的對聯,痛斥慈禧的賣國罪行。 甲午戰爭失敗後,光緒帝憤於戰敗割台,欲思振作,決心變法,改革政治。1898年6月發布「明定國事上諭」,實行變法。9月,慈禧發動政變,扼殺新政,囚禁光緒帝於瀛台,開始復出訓政。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挾光緒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議和大綱》,並頒布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無恥政策。9月7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1902年回到北京。自此之後,慈禧「惕於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

⑼ 慈禧太後的歷史小故事

清朝末年, 軍機大臣袁世凱從香港買了一輛小轎車.他坐著四處兜風, 覺得挺新鮮好玩.
不久, 這件事傳到宮里, 被慈禧太後知道了.慈禧把袁召到宮里, 讓他把"稀罕玩藝兒"送到宮里, 她也要玩一玩.
袁世凱立刻照辦, 命司機把車開到宮里, 並在一旁伺候西太後登車.但當袁世凱打開小轎車的後門讓西太後坐進去時, 西太後不高興了: "怎麼, 讓我坐在後邊, 前邊的座位是留給誰的?"
袁答道: "前邊的座兒是車夫坐的."
西太後說: "那不行, 讓車夫坐在我前邊, 擋我的道兒?"
袁連忙解釋: "老佛爺, 這種洋玩藝兒都是這樣的."
西太後有點火了: "今兒個我非要坐在前邊不可, 誰要是讓我一時不痛快, 我就叫他一輩子不舒服."
聽了這話, 袁世凱的冷汗都冒出來了.看來不讓西太後坐在前邊是不行了, 但她坐在前邊, 這車又如何開呢?袁腦瓜轉了幾轉突然有了主意, 他對西太後說:
"老佛爺, 這洋人就是怪, 他們的前就是咱們的後, 他們的後就是咱們的前, 您現在要坐在這一邊, 按洋人的意思是後邊, 但按著咱們大清國的意思就是前了, 您盡管上車, 車夫絕擋不了您的道兒."
西太後聽他這么一說, 便半信半疑地上了車.袁世凱給西太後關上了車門後忙把司機叫過來, 如此這般地吩咐一番.
只見司機上了車, 倒開著車在紫禁城裡兜起圈子來.西太後坐在車里扭頭從車後窗看去倒也很新鮮, 車夫果然沒擋她的"道兒".
開著開著西太後又覺得不對勁兒, 她問坐在司機身邊的袁世凱: "我聽說這種洋玩藝兒跑起來像飛一樣, 可這車怎麼開得這么慢那?"
袁世凱乖巧地說: "平時這車能跑得挺快, 可今兒個這車上坐的是大清的江山, 就開不快了."
西太後聽了笑罵道: "少跟我耍貧嘴."
車又開了幾圈, 西太後老扭著脖子很不舒服, 於是就吩咐停車, 從車上下來了.她對袁世凱說:
"這洋玩藝兒也不過如此, 沒什麼意思, 坐上老扭脖子怪累人的, 你還是帶回去吧."
袁世凱謝過恩後, 擦了把汗, 如釋重負地帶著轎車回去了.

⑽ 慈禧太後墓被盜的故事~

慈禧太後把持朝政多年,作為皇朝最尊貴的女人,她所擁有的奇珍異寶肯定不少,並且都是世間至寶。古人都非常重視自己的身後事,慈禧太後也是如此。她的陵墓發掘以後,出土的文物珍寶數不勝數,引起全國轟動。

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她的陵寢當中有哪些珍寶吧!

如今這些寶貝已有半數以上被盜取掠奪,了無蹤跡,希望早日找到,讓它們重現天日,讓更多的人們看到它們的光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