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
A. 誰知道《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
王祥卧冰求鯉魚
王祥為魏末晉初時的人,家在山東臨沂。他的繼母朱氏對他很不好,總是在他父親面前說壞話,久而久之,他父親逐漸厭惡他了。有一次繼母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想吃鮮活鯉魚。湖塘的水都凍成了冰,無法捉到鮮活鯉魚。王祥解衣將肉體卧在冰上,想用體溫將冰溶化。冰忽溶破一個洞,水中躍出兩條鮮活鯉魚,王祥連忙捉住,抓著回家做給繼母吃。
繼母生的兒子叫王覽,與自己的母親不同,甚愛其兄,非常敬重哥哥對自己母親的孝心。王覽在小時,每次看到母親棒打哥哥,便抱住哥哥讓母親一起打,母親怕打上自己兒子的身上,自然就停止,不打王祥了。長大後,兄弟二人都娶親成家了,每當朱氏懲罰王祥妻子時,王覽的妻子都會要求與嫂子一同受罰。朱氏看到這種情形,也就不罰王祥的妻子。一天朱氏准備了毒酒讓王祥喝,她想毒死王祥,使家產由自己的兒子獨自享有。王覽早就看見眼裡,一把奪下這杯毒酒,要自己喝。朱氏慌了,急忙搶下兒子的酒杯,將酒潑在地下。從此之後,朱氏對王祥好了起來。這個惡毒的繼母想:我的兒子和兒媳對王祥夫妻都好,我何必要對他們不好呢?
王祥與王覽在歷史書上,是真有其人。史書上記載了他們兄弟兩人"兄孝弟恭"的事跡。當時的徐州剌史呂虔仰羨王祥的孝名,聘請王祥做別駕的官。別駕職權甚大,相當於副剌史。當時民間歌唱說:"海沂久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後來,王祥又相繼做了魏國的太尉和晉朝的太保,活到八十五歲的高壽。
B. 簡述二十四孝圖中卧冰求鯉的故事
「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要有人就一定要有孝。當初想要重建孝友祠,主要就是想起到教育警示後人的作用,弘揚孝文化。
中國正在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尚未完善,絕大多數老人仍靠子女晚輩贍養,提倡孝道、尊敬老人仍然是個現實問題。弘揚孝文化對於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都有著重要作用。」
王孝俊說。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臨沂,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被推為二十四孝之首,影響最為深遠。王祥以孝事親的行為,規范了幾千年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為了弘揚孝文化,白沙埠鎮每年春秋期間,都會組織全鎮中小學生接受傳統孝文化教育,講孝事、讀孝書、聽孝課、揚孝風,使孝道教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
(2)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擴展閱讀
卧冰求鯉故事概括: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但是繼母朱氏不喜歡王祥,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
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王祥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C. 卧冰求鯉的故事啟示
王祥的繼母只是生了一場小病,王祥就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跑到河邊捉魚。可見他是非常地尊敬他的繼母的,不為那些小事而改變他心中的想法;也可以看出,他對繼母是非常寬容的,不為之前那些不愉快的事而耿耿於懷。更讓我們看出,他是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他也很懂得如何關心他人,體貼他人,尊重他人,寬容他人。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精力、時間、金錢,我們應該尊敬、孝順他們。我們應該學會去體貼長輩,關懷長輩,而這些都可以從小事做起:我們可以認真地聽老師講課、完成作業;認真地完成每一項事,哪怕是芝麻點大的事;幫父母做家務,給他們捶背,洗碗,聽他們給我們的教導,哪怕是他們的嘮叨,也要牢牢地鑲在我們的心裡......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好好孝敬父母,關愛長輩。聽他們的話,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長大後一定要好好報答的養育之恩。同時我也知道和別人相處要有寬容之心,不計較太多,要善待身邊所有的人。這樣,我們整個世界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團結和美好!
「卧冰求鯉」的典故最早出自西晉時干寶的《搜神記》卷十一,原文:
王祥字休徵,琅邪人。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每使掃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炙,復有黃雀數十入其幕,復以供母。鄉里驚嘆,以為孝感所致焉。
譯文:晉朝有一個人叫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對他不好,常在他父親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但當他父母生病,王祥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
有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了想吃鯉魚,但因天冷河水冰凍住了,無法捕捉,王祥便脫掉衣服卧在冰河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高興極了,趕緊帶著魚回家侍奉繼母。
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發愁的時候,忽然有幾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給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被祥是的孝心所感動。
(3)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擴展閱讀:
「卧冰求鯉」是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最早出自干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孝道經典故事。2006年12月入選山東省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卧冰求鯉」同時也是中華「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中有七孝出自臨沂,而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被推為「二十四孝」之首,影響最為深遠。王祥以孝事親的行為,規范了幾千年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D. 卧冰求鯉講述怎麼一個故事
卧冰求鯉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內朱氏對他不慈容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我是王祥的老鄉,在寒冷的河北,現在王祥卧魚的那條河冬天都不凍冰,據說是他的孝心感動了河神。
E. 卧冰求鯉小故事三百字
北風呼嘯,寒風凜冽。王祥背著一大捆乾柴,頂著大風,好不容易從山裡打柴回到家裡。他就覺得頭疼發熱,全身無力。剛一到家,他就異常難受地躺下了。
剛過片刻,繼母走進房內。「王祥,起來,快去給我和你父親把炕燒熱!」
「我……」
還沒有等王祥把話說完,繼母就大喊起來:「懶豬,還不快點起來幹活!」
王祥只好強打著精神起了床,按繼母說得去做。
這時,父親回來了。繼母立刻在王祥父親面前讒言道:「夫君,祥今不知怎麼回事,異常懶惰。方才我發現他沒有燒炕就睡大覺了。真是豈有此理!」
父親一聽,立刻大發雷霆。他立即叫來了王祥,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訓斥道:「祥兒,今日你不幹完活就睡懶覺。到底為何?」
「父親,今日我……」王祥有口難言。平時,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從不頂父親。
「以後不可這樣,下不為例!」
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
不久,繼母感到心口憂悶,很不舒服。父親叫來郎中,給繼母號了脈。郎中開了葯方,聲稱要治好這種病,只能喝鯉魚湯才有會見效。可是,到哪去買鯉魚呢?這個寒冷的季節,市場上根本就沒有買鯉魚的。怎麼辦?大家為此都在發愁。這時,王祥二話沒說,自己便獨自一人向村外那條河流走去。
「王祥,你到哪去?」父親問道。
「我去村外那河上。」
「大冬天那裡封冰,你去那裡干什麼?」
「父親,你別管了!」
「那孩子肯定又是去那裡玩了。你看看,要這孩子有啥用?這么多年,我看是白養了。我如今重病在身,他竟然跑出去玩,真是不孝之子!」繼母說。
王祥來到河上,只見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時,王祥脫掉了上衣,躺在了冰上。王祥硬是用自己的體溫融化了一塊冰。王祥敲開冰,只見冰下有好多鯉魚。他不顧天氣的寒冷,伸手就抓到了兩條鯉魚。
他高興地把魚帶回了家。
「爸爸,有了,有魚了,有魚了!」
「哪來的?」父親感到莫名其妙。
王祥就詳細地介紹了得到魚的過程。王祥的父母頗受感動,尤其是那繼母,她羞愧不已,拉著王祥,羞怯地說道:「祥兒,你真是個好孩子,以前為母錯怪你了,以後我再也不會嫌棄你了。」
父親也說道:「祥兒為人善良,寬厚待人,真令人欽佩!這下,你親生母親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時間,三人歡樂地相擁在一起,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F. 成語 卧冰求鯉的故事
西晉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娶了繼母朱氏,然而朱氏不慈愛,對王祥非常的刻薄,還屢屢在他父親面前添油加醋地說他的壞話,因此也逐漸失去了父親的疼愛。
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新鮮鯉魚。但當時天寒地凍,河水結冰,無法捕捉魚。王祥就脫去上衣,赤身躺在冰上,想靠體溫暖熱融化冰面,以便捕到。等了一會兒,冰化開,從冰洞里躍出兩條鯉魚。王祥非常欣喜,趕緊拿著魚回家供奉繼母。
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漸漸地繼母的病也好了。鄰居都驚嘆這是王祥的孝道感動上天。
從此,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卧冰求鯉是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最早出自干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孝道經典故事。2006年12月入選山東省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祥(184-268),字休徵,琅琊臨沂人,西晉大臣。王祥因孝名和功績被加官晉爵,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壽終八十四歲,其孝名為歷代所傳唱。
(6)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擴展閱讀:
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要有人就一定要有孝。當初想要重建孝友祠,主要就是想起到教育警示後人的作用,弘揚孝文化。
中國正在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尚未完善,絕大多數老人仍靠子女晚輩贍養,提倡孝道、尊敬老人仍然是個現實問題。弘揚孝文化對於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都有著重要作用。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臨沂,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被推為二十四孝之首,影響最為深遠。王祥以孝事親的行為,規范了幾千年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為了弘揚孝文化,白沙埠鎮每年春秋期間,都會組織全鎮中小學生接受傳統孝文化教育,講孝事、讀孝書、聽孝課、揚孝風,使孝道教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G. 有關卧冰求鯉的故事,簡單概括這個故事
卧冰求鯉的故事最早出自干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內母捕魚的事情,被後容世奉為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H. 二十四孝故事 卧冰求鯉 詳細點
王祥,晉朝琅琊(今山東臨沂)人,性至孝。其母早亡,繼母朱氏,生子王覽。回朱氏偏愛親生兒子,常令答王祥乾重活、吃糙飯。但王祥對父母孝敬,從不懈怠。
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帶,日夜照顧,湯葯必先嘗後進。繼母要吃鮮魚,天寒地凍,無處購買。王祥冒著凜冽寒風,在河上脫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躍出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拿回家孝敬繼母。
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繼母。繼母死後,王祥悲痛,依禮安葬。王祥對其弟王覽,十分愛護,王覽對兄長特別尊敬,兄友弟恭,遠近聞名,時人把他們的居處稱作「孝悌里」。臨沂「孝悌里」猶存。
(8)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擴展閱讀:
「卧冰求鯉」中的主人公介紹:
王祥(184年-268年),字休徵。琅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孝友村)人。三國曹魏及西晉時大臣。
王祥於東漢末隱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後任縣令、大司農、司空、太尉等職,封爵睢陵侯。西晉建立,拜太保,進封睢陵公。
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謚號「元」。有《訓子孫遺令》一文傳世。
王祥侍奉後母極孝,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鯉」的主人翁,有「孝聖」之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卧冰求鯉
I. 卧冰求鯉的故事
卧冰求鯉是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最早出自干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房玄齡等編撰《晉書》亦收錄此事,元代郭居敬則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鯉也是山東省民間文學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時候,有一個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親再娶了一個妻子,就是王祥的後母。後母不喜歡王祥,可是,王祥很聽後母的話,後母叫他做的事,他都盡力做好。
一個寒冷的冬日,後母生了病,想吃活魚,要王祥到河捉魚。天下著大雪,北風呼呼地吹著,河水早已結冰,哪有魚呢?
王祥想:我可以用體溫使冰塊溶化啊!他脫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關打顫,全身顫抖,但他仍然強忍著、忍著……突然間,他身體下的冰塊裂開了,兩條鯉魚跳了上來。王祥大喜,抱著鯉魚飛奔回家,煮魚湯給後母吃。
他高興地把魚帶回了家。
「爸爸,有了,有魚了,有魚了!」
「哪來的?」父親感到莫名其妙。
王祥就詳細地介紹了得到魚的過程。王祥的父親和繼母頗受感動,尤其是那繼母,她羞愧不已,拉著王祥,羞怯地說道:「祥兒,你真是個好孩子,以前為娘錯怪你了,以後我再也不會嫌棄你了。」
父親也說道:「祥兒為人善良,寬厚待人,真令人欽佩!這下,你親生母親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時間,三人歡樂地相擁在一起,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