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有趣的姓氏故事

有趣的姓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02 10:56:42

① 關於中國百家姓中姓氏的簡短傳說故事

  1. 王姓的傳說:

傳說後稷的母親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見一個巨大的人的腳印,她感到很好奇,因為她從來沒見過這么巨大的腳印。她走過去,踩在那個巨大的腳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腳大多少。

誰知這一踩就懷了孕,後來居然生下一個男孩。姜原以為這個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讓過往的牛馬把他踩死。不料牛馬見了這個孩子全都繞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裡,但她走到哪裡哪裡都有人,又沒扔成。

最後姜原來到一條水渠旁,當時正值冬天,渠水結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凍死。就在這時候,又飛來一隻大鳥,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護翼溫暖著這個孩子。姜原以為這個孩子有神靈保護,不是個普通的人,就放棄了把他拋棄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撫養成人。因為當初這個孩子曾經被拋棄,所以這個孩子名字就叫棄。

棄因為善種五穀,在帝堯時被舉為農師。舜繼位後,又把他封在邰(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號為後稷,賜姓為姬。

後稷以後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個名叫公劉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發展起來。這時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1)有趣的姓氏故事擴展閱讀

姓氏: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系的標志和符號。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系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志。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② 有關姓氏的幾個趣味故事 越多越好

相傳李姓的始祖為皋陶,他在堯手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為「大理」。他的子孫世襲大理職務,歷經虞、夏商三代,以官職為姓,被人稱為「理氏」。

商朝末年,皋陶的子孫理征因剛正不阿,執法如山得罪了暴君商紂王,被處死。理征的妻兒和兒子開始逃亡。因為沿途的李子樹上掛滿了又大又紅的李子,母子倆摘取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為了紀念這段蒙難的歷史,感謝李子的活命之恩,母子倆改姓「理」為「李」,這就是李姓的由來。很長一個時期,李姓還是個小姓。

但到了唐代,一部分其他姓氏的臣民因助李淵,李世民建國有功而被李氏皇族賜姓李。這樣,李氏宗族便龐大起來,一躍成為中國的大姓。古代李姓中最早建立起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隴(今甘肅蘭州、鞏昌、秦川一帶),因此西隴便成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現贛南許多李姓客家人都以西隴望族而自豪。

相傳黃姓是伯益之後。

伯益為禹所重用,他助禹治水有功,名重一時。周代有黃國(今河南潢川縣西),是伯益後裔的封國。

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消滅掉,其子孫以國為姓,稱黃氏。據考證,黃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住在江夏郡(今湖北雲夢縣東南)。

黃姓最早南遷到寧都黃石田坑。黃姓也是唐朝至五代遷入石城的15個開基大姓之一。黃姓氏寧都第三大姓,也是贛南客家大大姓。

傅姓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黃帝裔孫大由封於傅邑,後代子孫便以傅為姓,稱為傅氏。

另一種說法是傳說商高宗武丁四處尋找夢中神人所指點的良臣。結果在一個傅岩的地方找到傅說。在傅說在幫助下天下大治。傅說的後代以傅為姓。現贛南傅姓多是在明清以後遷入的。傅姓也是贛南客家大家庭的成員。


鄧姓來源有三個傳說:一個是夏朝時帝仲康的子孫封在鄧國(今河南鄧縣),其後世子孫以國名為姓,稱鄧氏,第二是商代高宗封其叔父於鄧國,其後代以鄧為姓,稱鄧氏;第三個是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第八子被封為鄧王,其後世子孫也稱為鄧氏。鄧氏望族居住在南陽郡(今河南南陽縣)。據記載,鄧姓大多在宋、明時期徙居贛南,是早期遷入贛南的較大的客家姓氏之一。

(2)有趣的姓氏故事擴展閱讀:

《百家姓》是一本關於中文姓氏的書,形成於宋朝的吳越地區。2013年4月14日,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綜合分析,發布當今中國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在最新版「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張是中國最大群體的姓氏,分別有9500多萬人、9300多萬人和近9000萬人,三姓人群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1%。中國有大約20個少數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僅以人名出現。《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③ 關於姓氏的小故事~~~~~一定要簡單~~

於氏
源於復姓淳於氏,出自唐朝避唐憲宗名諱改姓,屬於因謚改姓為氏。唐貞觀年間,內唐太宗李世民所容定的皇族七姓中,有復姓淳於氏。到了公元805年唐憲宗李純即位後,因為「純」、「淳」二字同音,為避諱皇帝名諱,遂將復姓淳於氏改為單姓於氏。由此出現復姓淳於氏家族所演化的於氏一族。
不過,到了宋朝時期,該支於氏族人中有部分人又恢復為復姓淳於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於氏、淳於氏同宗同源。

④ 曾氏姓氏的有趣故事

.春秋時期:
曾氏遠出於夏禹,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曾點、曾參(宗聖曾子)父子。在《曾氏族譜》中,曾氏族人大多把宗聖曾子作為自己的一世祖。
逃至魯國的曾氏族人在魯國世代為官,並且就此繁衍生息下來,同時向四周地區播遷,使曾氏族人遍布於山東、河北等地。秦漢期間,曾氏族人因一直以「孝」著稱,被封建統治者尊為「宗聖」,從而聲名顯赫,家族昌盛。
曾參長子曾元八世孫曾樂,曾為西漢山陰縣都鄉侯,曾樂之子渙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孫頊家望於扶風(今陝西興平),是為扶風房,其二子玉、昌分別徙於冀州(今河北冀縣)、青州(今山東淄博)。
曾寶之孫曾據,因避西漢末年王莽之亂,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縣(今江西吉安)之吉陽鄉,是為吉陽房。曾據有二子:闡與王易。曾闡的五世孫曾丞有三子:珪、舊、略。略居撫州南豐(今江西廣昌),為撫州(今江西臨川)房。
曾闡的十世孫曾震忽避亂徙居韶州(今廣東韶關),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贛州),其十一世孫曾通則徙居交州(今廣東廣州)。
至此,曾氏族人在漢朝末期以前,由於累官或戰亂等原因,不斷遷移,已分別進入了山東、河北、湖南、陝西、江西、廣東等省。人口眾多,家族興旺,形成了幾個較大的郡望。

⑤ 中國姓氏有趣故事

1、李

相傳李姓的始祖為皋陶,他在堯手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為「大理」。他的子孫世襲大理職務,歷經虞、夏商三代,以官職為姓,被人稱為「理氏」。

商朝末年,皋陶的子孫理征因剛正不阿,執法如山得罪了暴君商紂王,被處死。理征的妻兒和兒子開始逃亡。

因為沿途的李子樹上掛滿了又大又紅的李子,母子倆摘取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為了紀念這段蒙難的歷史,感謝李子的活命之恩,母子倆改姓「理」為「李」,這就是李姓的由來。很長一個時期,李姓還是個小姓。

但到了唐代,一部分其他姓氏的臣民因助李淵,李世民建國有功而被李氏皇族賜姓李。這樣,李氏宗族便龐大起來,一躍成為中國的大姓。古代李姓中最早建立起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隴(今甘肅蘭州、鞏昌、秦川一帶),因此西隴便成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現贛南許多李姓客家人都以西隴望族而自豪。

2、於

於氏傳說於氏源於復姓淳於氏,出自唐朝避唐憲宗名諱改姓,屬於因謚改姓為於氏。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所定的皇族七姓中,有復姓淳於氏。到了公元805年唐憲宗李純即位後,因為「純」、「淳」二字同音,為避諱皇帝名諱,遂將復姓淳於氏改為單姓於氏。

不過,到了宋朝時期,該支於氏族人中有部分人又恢復為復姓淳於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於氏、淳於氏同宗同源。

3、黃

相傳黃姓是伯益之後。

伯益為禹所重用,他助禹治水有功,名重一時。周代有黃國(今河南潢川縣西),是伯益後裔的封國。

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消滅掉,其子孫以國為姓,稱黃氏。據考證,黃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住在江夏郡(今湖北雲夢縣東南)。

黃姓最早南遷到寧都黃石田坑。黃姓也是唐朝至五代遷入石城的15個開基大姓之一。黃姓氏寧都第三大姓,也是贛南客家大大姓。

4、百

百這個姓氏,相傳是春秋時期秦國名人百里奚的後代。百里奚所在虞國被晉國滅亡後淪為戰俘。成為一個叫晉伯的人的家奴。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被秦國的君主秦穆公賞識。被用五張羊皮換了自由身,留在秦國輔佐秦穆公,後來官至大夫人稱五羊大夫。他的後代為了紀念他,便有人姓百,或者姓百里。

5、傅

傅姓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黃帝裔孫大由封於傅邑,後代子孫便以傅為姓,稱為傅氏。

另一種說法是傳說商高宗武丁四處尋找夢中神人所指點的良臣。結果在一個傅岩的地方找到傅說。在傅說在幫助下天下大治。傅說的後代以傅為姓。現贛南傅姓多是在明清以後遷入的。傅姓也是贛南客家大家庭的成員。

⑥ 姓氏的傳說故事

1、趙姓傳說故事

趙姓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

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2、錢姓傳說故事

錢姓是吳越國姓,據史書記載,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時期的泉府上士錢孚(大彭國始祖篯鏗的裔孫)為得姓始祖。

周文王時,彭祖裔孫篯孚為周文王師,官拜泉府上士(泉府,掌管全國的稅收和錢糧;上士,周代宰夫級官階之一)。因泉通錢,而篯字恰是錢字上有個竹頭,為紀念篯鏗氏族再次復興,篯孚的子孫便去篯字竹頭簡為錢姓。在如今的魯南蘇北地區仍有少量的篯氏以及訛音簡化的尖姓生活著。

3、孫姓傳說故事

孫姓是東吳國姓,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 姓、媯 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

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4、李姓傳說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5、周姓傳說故事

周姓主要源於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姬昌。黃帝的後代後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