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迎送故事

迎送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02 08:11:45

Ⅰ 早發白帝城的前後故事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一作「下江陵」。此詩抒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早發白帝城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首句「彩雲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蓄勢。不寫白帝城之極高,則無法體現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雲霄,於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聲)目(萬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彩雲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冥轉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暫作懸殊對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處卻在那個「還」字上—「還」,歸來也。它不僅表現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而「還」字卻親切得儼如回鄉一樣。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細細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們不妨可以聯想乘了飛快的汽車於盛夏的長晝行駛在林蔭路上,耳聽兩旁樹間鳴蟬的經驗。夫蟬非一,樹非一,鳴聲亦非一,而因車行人速,卻使蟬聲樹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是何等暢快而又 興奮啊!清人桂馥讀詩至此,不禁贊嘆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朴》)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重履康莊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這最後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悅。快船快意,使人神遠。後人贊此篇謂:「驚風雨而泣鬼神矣」(楊慎《升庵詩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視若珍品。為了表達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作韻腳,讀來是那樣悠揚、輕快,令人百誦不厭。

Ⅱ 楊萬里的故事

1、有一天,楊萬里去旅遊。在路上他累了想休息了。於是楊萬里找到了一家旅館。楊萬里就在那裡吃完了飯休息了。

楊萬里剛要躺下休息,他突然聽見一個小孩在外面說:「馬上就抓到你了,小蝴蝶。楊萬里想出去看個究竟。他來到了菜園,看到了一個小孩在追一隻黃蝶。可是黃蝶跑進了菜花里,小孩到了菜花里找了找,沒發現,結果自己把褲子給弄臟了。

楊萬里看見了小孩這個有趣的故事,就回去開始寫詩了。詩的內容是: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宋)《宿新市徐公店》

譯文: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2、復召還朝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禪位於太子趙惇(即宋光宗)。楊萬里於五月復直秘閣,八月被召,九月入京。他連上三札,要求光宗愛護人才、疏遠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儉,三日斷,四日親君子,五日獎直言」(《第三札子》)。十月,除任秘書監。

紹熙元年(1190年),以煥章閣學士職充任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八月,《孝宗日歷》修成,照例應由楊萬里為《日歷》作序,而宰臣卻另命禮部郎官傅伯壽作序,楊萬里於是自劾失職,請求去職,光宗挽留。

接著又因要進《孝宗聖政》書,本應由楊萬里奉進,但孝宗猶念舊惡,大不痛快,於是外調楊萬里為江東轉運副使,暫時代理總管淮西和江東軍馬錢糧。

3、享廟之爭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三月,孝宗採納翰林學士洪邁之議,以呂頤浩等人配饗高宗廟祀。楊萬里力爭主戰名相張浚當配饗,指斥洪邁不俟集議、專輒獨斷,無異「指鹿為馬」,因此惹惱孝宗。孝宗說:「萬里以朕為何如主?」因而削去直秘閣,出知絹州(今江西高安)。

4、治理奉新

乾道六年(1170年),楊萬里除任隆興府奉新知縣。恰值奉新縣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楊萬里於四月二十六日上任,見牢中關滿交不起租稅的百姓,官署府庫卻依然空虛,深知是群吏中間盤剝所致。

於是他下令,全部放還牢里的「囚犯」,並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後發給每戶一紙通知,放寬其稅額、期限。結果百姓紛紛自動前來納稅,不出一月,欠稅全部交清。楊萬里在奉新任職雖只半年,卻初次實踐了他的不擾民政治,頗獲治績。

同年十月,因宰相虞允文的推薦,楊萬里被召為國子博士,自此開始在京任職。

5、淳熙六年正月,朝廷把楊萬里調到廣南東路任提舉常平鹽茶公事,當時廣東是一個地廣人稀的荒蠻瘴癘之地,而廣東最繁雜的差事就是商業貿易稅的征管,其中最主要的是鹽茶專賣的管理。

南宋時期實行食鹽專賣,政府出售專賣權,給私人生產銷售,叫作賣「鹽引」,商家紛紛賄賂負責賣「鹽引」的官員,以撈取暴利,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楊萬里通過暗訪了解到,市場上的食鹽價格太貴,是因為官鹽基本上被外來的三家寡頭買斷,他們聯合輪番漲價,缺乏市場競爭,而有關官員得了賄賂又刻意保護他們的市場壟斷權,使食鹽走私猖獗,嚴重沖擊食鹽市場,造成官府稅銀大量流失。

楊萬里掌握情況後,採取了「引蛇出洞」的計策來肅貪,就這樣把廣南東路常平鹽茶一潭死水整個地攪活了,整頓了官鹽市場。

僅僅過了五個月,全路零售市場的鹽茶售價就平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而官府收獲的鹽茶稅比往年竟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朝廷和廣鹽銷售區人民都大受其利,而楊萬里的清廉和德政也在嶺南一帶傳為佳話。

Ⅲ 宋犖的軼事典故

●康熙賜物
宋犖的清廉和他的超人才幹,深得康熙帝的恩寵。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四月,蘇州織造李煦的奏摺御批中寫道:「……巡撫宋犖,朕南巡二次,謹慎小心。特賜御筆書扇二柄,賜李熙扇一柄。爾即傳於宋犖,不用寫本謝恩。以後有奏之事,密折交與爾奏。」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十月,康熙帝賜給宋犖「鹿肉二方,鹿筋二條,鹿舌二個,鹿尾二個,鹿肉乾十束」。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七月,康熙帝賜給宋犖「御書詩扇一柄」。同年九月,康熙帝賜宋犖「鹿舌二個,鹿尾二個,鹿肉十件,鹿干十束」。同年十月,宋犖因操勞過度,氣脫舊病復發。康熙帝聞訊,特「頒賜珍葯」,並御書「福」、「壽」二字賜宋犖。同年十一月,宋犖患氣脫病,康熙派御醫黃運為之醫治,並賜聖葯和高麗參,直到十二月病癒,御醫一直跟隨宋犖身邊。康熙帝三次南巡皆有宋犖迎送。因此,宋犖在奏摺中聲稱:「三次聖駕南巡,屢荷天語垂問,犖寵至極,不知其年衰力憊。」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月十七日,四鼓,氣脫偃卧,不能赴宴,廷醫大用補劑方保殘喘,即登舟淮揚一帶力疾督賑。適抵揚州病勢纏綿,頭暈氣喘,日漸衰弱,醫生皆雲年老病劇,非靜養不能奏效,倘再一觸發,便難醫治。但宋犖卻以「江蘇事務殷繁,非司卧理」。從此不難看出,宋犖為國為民已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王士禎《香祖筆記》中記載了康熙帝南巡時賜書宋犖的情形:上己卯南巡視河,賜江蘇巡撫臣宋犖「仁惠誠民」四大字,又賜「懷抱清朗」四字。癸未,以河工底績,再南巡渡江,駐蹕江天寺。犖時扈從,奏雲:「臣家有別業在西陂,乞御書『西陂』二大字賜臣,不令宋臣范成大石湖獨有千古玉音。」上雲:「此二字頗不易書。」犖再奏雲:「二字臣求善書者多不能工,刑部尚書王士禎少與臣為同學,嘗雲二字倘得御書,乃為不朽盛事。」上笑而書之,即以頒賜,頃之駕回行宮,又命侍衛取入,重書賜焉,再賜「清德堂」大字。
●碧螺春
康熙與宋犖,君臣相處歲月既久,關系自然親近。某次康熙南巡,正值宋犖任江蘇巡撫,特向康熙進奉一種當地俗名「嚇殺人」的名茶,色香味俱佳,康熙惡其名粗俗,乃賜名「碧螺春」,一直沿用下來,成為一種名茶。這一故事流傳甚廣,清人說部亦多有記載,而以王應奎所撰《柳南隨筆》為詳。

Ⅳ 聽過一個故事:一個人卧病在床,猥瑣小人來看他他起床迎送,正直的大人物來探望他他不下床。原文是什麼

你不起來小人會覺得你不給面子,以後會找你麻煩啊,親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啊

Ⅳ 西周前的故事~

五帝來本紀第一

解惠全 張德萍 譯注源

黃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孫,姓公孫名叫軒轅。他一生下來,就很有靈性,出生不久就會說話,幼年時聰明機敏,長大後誠實勤奮,成年以後見聞廣博,對事物看得清楚。
軒轅時代,神農氏的後代已經衰敗,各諸侯互相攻戰,殘害百姓,而神農氏沒有力量征討他們。於是軒轅就習兵練武,去征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各諸侯這才都來歸從。而蚩尤在各諸侯中最為凶暴,沒有人能去征討他。炎帝想進攻欺壓諸侯,諸侯都來歸從軒轅。於是軒轅修行德業,整頓軍旅,研究四時節氣變化,種植五穀,安撫民眾,丈量四方的土地,訓練熊、羆、貔(pí,皮)、貅(xiū,休)、

Ⅵ 朱買臣的軼事典故

1、覆水難收

西漢時蒼翠茂盛的會稽郡吳縣(今蘇州吳中區)穹窿山山下,住著一位讀書人朱買臣和他的妻子崔氏。朱買臣為人老實厚道,每日苦讀詩書,但運氣不佳,屢屢受挫。他家境貧寒,無以為生,只得到穹窿山上砍柴度日。

多年以來,崔氏跟著丈夫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她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裡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飢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面,妻子就會高興起來。

誰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讓媒婆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實的張木匠。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朱買臣痛苦地請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時來運轉,日子就會好起來。

崔氏卻堅定地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

不久,朱買臣得到在朝廷為官的同鄉嚴助的推薦。在漢武帝任命朱買臣為會稽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亂,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榮華富貴呀!

她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任的丈夫了。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她回來。崔氏聞言,知道緣份已盡。她羞愧難當,精神失常。

2、買臣負薪

朱買臣自幼家窮,還喜歡讀書,不管理產業,經常砍柴賣來維持生計。擔著柴,邊走邊讀書。他的妻子也擔著柴跟隨著,屢次阻止朱買臣在途中唱歌,但朱買臣聲音唱得更大。

他的妻子認為這是羞恥的事情,請求離他而去。朱買臣笑著說「我五十歲一定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之後再報答你。」

妻子憤怒地說「像你這種人,終究要餓死在溝壑中,怎能富貴?」 朱買臣不能挽留他,只好任憑她離去。

之後,朱買臣一個在道路上邊走邊唱,背著柴在墓間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給他飯吃。

過了幾年,朱買臣跟隨上報帳本的官員押送行李車到長安。到皇宮上送奏摺久未回答,在公車署里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也用完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

正趕上他的同縣人嚴助受皇帝寵幸,嚴助向皇帝推薦了朱買臣。召見之後,被授予會稽太守。朱買臣於是乘坐驛站的車馬離去。會稽的官員聽說太守將到,徵召百姓修整道路。

縣府官員都來迎送,車輛有一百多乘。到了吳界,朱買臣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後面的車子載上他們到太守府並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

(6)迎送故事擴展閱讀:

朱買臣之死:

元封元年(前110年),東越王余善自稱東越武帝,入侵漢朝的白沙、武林、梅嶺,殺死地方官員。

朱買臣接受漢武帝的詔令,率領軍隊與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由海路進攻東越。戰爭過程中,閩越的君主繇王居股與人合謀殺死了余善,向漢軍投降。從此以後,閩越國滅亡。

朱買臣因平叛有功,被徵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漢代官名),列於九卿之中。過了幾年,朱買臣因犯法被免官,後又被啟用為丞相府長史。

御史大夫張湯原先是個小吏,在朱買臣前趨承奔走。張湯與公孫弘脾氣相投,是莫逆之交,二人互相推薦,標榜朝堂。於是漢武帝敕封張湯為廷尉。

後來張湯誣告朱買臣的好友嚴助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有關,漢武帝下令將嚴助斬首。朱買臣因此怨恨張湯。

等到朱買臣為丞相長史,張湯多次執行辦理丞相事務,就故意欺侮凌辱丞相府里三名長史(即朱買臣、王朝、邊通三人)。

朱買臣、王朝、邊通去拜見張湯的時候,張湯就坐在床上,不以禮相待。因此,三長史對張湯心懷怨恨,待機報復,朱買臣常想捨命害死張湯。

不久,孝文帝陵中瘞錢(陪葬的錢幣)被盜。張湯要陷害丞相庄青翟,將瘞錢被盜一案,全部推卸在庄青翟頭上,而且還要辦他明知故縱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職,然後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

不料有人將隱事泄漏出去,朱買臣、王朝、邊通知道張湯要陷害丞相庄青翟,便一起去通報庄青翟,並對他說:「束手待斃,不如先發制人,除掉張湯方為上策。據說商人田信等皆為張湯爪牙,與張湯勾結,營奸牟利,憑此條罪狀好教張湯死心伏罪」。

丞相庄青翟就命令三人代為辦理。於是,朱買臣、王朝、邊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審訊。一經廷審,嚴刑逼供,田信只得招認。

張湯知自己必死無疑,便寫下遺書稱三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陷害他。寫完遺書後,揮劍自殺,當即斃命。

漢武帝看了張湯的遺書,心裡感到很後悔。便命令抓捕三長史,誅殺抵罪。將朱買臣、王朝、邊通綁赴刑場斬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負薪掛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覆水難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買臣

Ⅶ 立刻告訴我關於禮儀的故事!!!非常急啊!!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專是人們在長期
共同生活和相屬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
,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
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
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Ⅷ 羅敷的故事

羅敷,是古代十八美女之一,是趙國邯鄲美女的象徵。邯鄲,自古就是佳麗之地,人傑地靈、美女如雲。羅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的眾多美女形象外,更重要的是羅敷的「德」美。她不畏強暴、不慕權勢,是一個美麗善良、冰清玉潔的民間美女。她忠於愛情,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當她被趙王遷追至黑龍潭時,她悲憤至極,為保自己清白,她只能沉潭遺恨、撲潭而亡。過去,潭邊桑田數百畝,松柏成林,楊柳成行。潭的上游,泉眼遍地,泉水常年細流,從潭上落下,叮咚有聲,如音樂般美妙動聽。一到雨季,雨水順山而下,匯至潭根,猛然跌下,水聲轟鳴,震天動地,幾里以外可聞其聲,形成壯觀的羅敷潭瀑布。
據邯鄲縣三陵鄉一帶農民講,美女羅敷,即趙都邯鄲城西北姜窯村人,祖父秦義合,一生務農,性情耿直。其父秦敏,性格直爽,勤學好問,他平時多向本村一位秀才討教,能識文斷字,後被聘為本村教書先生,一生家境貧寒。其母張氏,是黃窯張門之女。羅敷兄妹三人,哥秦寶、姐秦蓮,她的乳名名小英。由於家父教導,羅敷天資聰穎,四歲便能吟詩寫字,七歲對外來客人迎送,禮貌節制,落落大方,不同凡俗。小英十歲那年,由於水災,其家被水沖塌搬至村西卧龍崗上五龍廟西廂房居住。廟中尼姑見小英超凡脫俗,便收為俗徒,方起下「羅敷」這個名字。
邯鄲縣志古詞中記載: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舊說邯鄲女子,秦姓,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後為趙王家令。羅敷出,採桑陌上,趙王登台,見而悅之。置酒,欲奪焉。羅敷善彈箏,作《陌上桑》,以自明不從。案其歌詞稱羅敷採桑陌上,為使君所邀。羅敷盛誇其夫為侍中郎以拒之,與舊說不同。若晉陸土衡「扶桑升朝暉」等,但歌佳人好會,與古調始同而未異。
傳說,羅敷之夫王仁是南高峒村人,他們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王仁去邊關抗秦時,他倆還互贈琴劍,相留誓願!羅敷為什麼那麼愛王仁呢?據說,還救過羅敷的命呢!羅敷盪鞦韆時,雙手失控,被王仁雙手相托;還有的說羅敷被猛虎追至,被王仁用箭射傷猛虎而得救。傳說不一,難以考究。
傳說在姜窯村西北,龍興寺遺址之西,舊有一小溪,溪邊有一潭,原名「黑龍潭」。每逢夏秋,常有白氣起於潭中,上達雲際,歷久不散,似黑龍吸水,故名「黑龍潭」。因羅敷撲潭而死,後人為了紀念羅敷,將「黑龍潭」改為「羅敷潭」。
清光緒年間的《廣平府志》載:「相傳夏季每有白氣起於潭中,上達雲際,歷久不散,如龍之吸水。」現在的羅敷潭又發現「環球第一龍」。這和卧龍坡、五龍廟更加融合,這更增加了「角、徵、商、羽、宮」五龍傳說的神奇。
唐朝大詩人李白有游潭詩。當年李白自廣平醉行走馬六十餘里,游覽了當時山清水秀、雲霧繚繞、碧水回溪的人間仙境——羅敷潭。並寫下了「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的絕妙詩句

Ⅸ 中國五千年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

燕子樓的悲劇

關盼盼原是徐州名妓,
後被徐州守帥張愔納為妾氏。白居版易遠游徐州,張愔設權宴款待他,席間,還讓寵妾關盼盼歌舞助興,白居易大為贊賞關盼盼才藝,寫下了「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一詩。
兩年後張愔病逝,姬妾們作猢猻散,只有關盼盼難忘恩情,移居舊宅燕子樓,矢志守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晃,十年過去了。
白居易聽聞了關盼盼守節一事,認為她既已堅持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貞節烈婦的名聲,成就千古美談呢。於是提筆作詩,託人轉交關盼盼——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關盼盼看到這首詩,立刻大哭一場。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別人誤會張愔自私,讓愛妾殉身,反辱沒了張愔名聲,所以苛延殘喘,偷生了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詩作諷,逼她殉夫,怎不悲憤?性情貞烈的關盼盼在十天後絕食身亡。
關盼盼也是死於扼殺過阮玲玉的那四個字——人言可畏。隨著時代的發展,女人已經越來越不懼流言襲擊,比如璩美鳳、木子美。
走我的路,讓白居易說去。

Ⅹ 歷史上 九子奪嫡是一個什麼故事

所謂「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個兒子爭奪皇位的事件。這九個兒內子分別容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原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繼位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廢太子,引起眾位阿哥對太子位置的覬覦。當時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謀求儲位的願望(包括已被廢黜的胤礽)。只不過有些人野心小,有的只覺自己沒戲,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真正要爭奪皇位的只有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雍正皇帝)、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禎,老九、老十是老八同黨,助老八爭位,他們自己並無野心;老十三助老四,他自己也無意爭位。而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二阿哥胤祹深知皇位輪不到自己,也無此奢望,便只安穩地當著親王。 後來,老大因野心太過暴露,遭康熙帝終生圈禁;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兩次廢黜,第二次廢黜後將其終生圈禁並昭告天下,說不再立他,也不許任何人再舉薦他為太子;老三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車之鑒,不敢再攪這趟渾水,主動退出。實際的競爭者只剩老四、老八和老十四。最後,老四勝出,即雍正皇帝。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