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小吃故事
Ⅰ 小吃來源的故事!~~~~~~~~
1、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源於滇南蒙自,傳說蒙自縣城的南湖舊的風景美,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每日備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冷盤,身體日見不支。其妻焦慮心疼,思忖之餘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許時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書。只好將飯菜取回重熱,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
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雞油、加之陶土器皿傳熱不侍,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
後來不少都仿效她的這種創新烹制,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從楊秀才家到湖心亭要經過一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湯,二是切成薄片的各類嫩肉,三是米線和時鮮蔬菜,制湯考究,選用武定壯母雞、本地老母鴨和豬筒子骨煨制,制湯的要領是選料講究,原料與水來格按比便投放,中途不準加水,要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煨制。鮮湯制好,經用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後,裝碗時在湯內注入熱雞油,油浮在湯的表面起保溫作用。肉片根據不同價格檔次分高中和大眾款式。一般檔次有白肉片、火腿片、豬脊肉片、腰片等,五種原料分別裝盤各為一件,高檔有水發海叄、肚頭、烏魚片、水發魷魚、豬脊肉片、鮮雞脯肉片、火腿片等。過橋米線檔次的高低主要根據肉片的種類、是否加有海味以及份量的多少、裝盤的形式而定。除肉類原料外,還有時鮮蔬菜如豌豆尖、韭菜苔、草芽、蔥花、芫荽末,水發豆腐皮等。
吃法:將各種生、熟肉片依次放入油湯碗內,用筷子輕輕攪動避免粘連在一起,待鮮肉片已發白成熟即可撈出蘸佐料下酒食用。此時油湯碗內立即放入各種蔬菜、豆腐皮、米線。撒上蔥花、芫荽即可食用,亦可肉片燙熟後即將蔬菜、米線放入燙熟共同食用。由於過橋米線湯一般都在80攝氏度以上,湯上桌後,切記不要急於去品嘗,不然會燙傷嘴唇、舌尖。這是一道飯菜合一、自烹自調而食的有強烈地方特色的小吃,進餐者可按照自己的口味的各種動物性原料經過燙製成熟,並將半成熟狀態的蔬菜、米線等入湯升溫使其完全成熟。「自調」就是在餐桌上將精鹽、味精、胡椒粉、辣椒油、蔥花、芫荽末調入湯內,達到進餐者理想的口味要求。由於各種肉片是利用鮮湯燙熟,異常鮮美滋嫩可口,老少南北皆宜。湯水寬厚,油重,米線滑潤,久吃不厭。
2、
汽鍋雞
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一種別致的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汽鍋雞的做法是鈄仔雞洗凈後在砍成小塊,和姜、鹽、蔥、草果一道放入汽鍋內蓋好,汽鍋置於一放滿水的湯鍋之上,用砂布將隙縫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湯鍋的水開後,蒸汽就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一般需3 ~4小時)。由於湯汁是蒸汽凝成,雞肉的鮮味在蒸的過程中喪失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吃起食客的贊譽。如果在汽鍋中分別加入雲南出產的珍貴葯材三七、蟲草、天麻、就叫三七汽鍋雞,蟲草汽鍋雞,天麻汽鍋雞。這不僅增加了營養價值,能滋補強身,而且對體弱、頭昏、管力等症還有一定作用,對冠心病、神經衰弱等具有療效。
3.老北京特色小吃糖耳朵
糖耳朵又稱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詩說:"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並注說:"糖耳朵蜜麻花,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麵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稱之稀也。"
前人已將蜜麻花的原料講得很清楚了。不過它用的面要用和好的發酵面對上鹼,另用一塊面和上紅糖,做時將發酵面分兩塊,一塊擀開後,將紅糖和的面鋪是上,再擀另一塊發酵面,鋪在紅糖面上面,這樣成了二層酵面,一層糖面。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長條,將長條一邊摁薄,成坡形,把薄邊和厚邊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塊。自小塊中間開一刀口,然後打開,將薄的一面往裡翻過去,厚的一邊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花生油燒五成熱,分批將坯子入油里炸過,呈金黃色時撈出,瀝盡油,趁熱放入溫熱的飴糖中泡一分鍾,稱過蜜,浸透後,撈在盤里晾涼就成了。要注意必須炸透,否則就會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質量不佳現象。
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松軟,甜蜜可口。南城的南來順飯庄的蜜麻花由於常年製作。質量穩定,主要是放鹼合適,沒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勻,達到了松軟綿潤的質量要求,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與蜜麻花相似的還有蜜篦子,原料配製與蜜麻花完全一樣,唯形狀不同,它是三層擀平,中間豎劃幾刀,油炸後過蜜而成。此外還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過蜜,芙蓉干糖也不過蜜,而是滾上一層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點。
4.薩其瑪
這個大家從小吃到大的點心,是滿族人的一種傳統糕點,老一輩的人叫它滿州餑餑,還有人給它起了漢語翻譯,稱為糖纏或金絲糕,不過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叫它薩其瑪!
廚師快語:殺那個騎馬的!
關於這道點心的由來,流傳一個有趣的說法:據說清朝在廣州任職的一位滿族將軍,姓薩,喜愛騎馬打獵,而且每次打獵後都一定要吃點心,還不能重復!有一次薩將軍出門打獵前,特別吩咐廚師要「來點新鮮的玩意兒」,若是不能令他滿意,就准備回家吃自己!
負責點心的廚師一聽,自然萬分緊張,一個失神就將沾上蛋液的點心炸碎了!偏偏這時將軍又催著要點心,廚師一火大罵了一句:「殺那個騎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點心來。
想不到,薩將軍吃了之後相當滿意,問起這道點心的名字,廚師驚魂未定,隨即回了句:「殺騎馬!」結果將軍聽成了「薩騎馬」,想說自己姓薩又愛騎馬,倒也挺妙的,還連聲稱贊,薩其瑪因而得名。
趁熱拌糖 才有松軟的口感!
為我們示範這道點心的米哥烘焙坊主廚劉哲男師傅表示,製作薩其瑪時,拌糖的動作是最關鍵的步驟,剛炸好的小麵皮一定要趁熱拌糖,要不然麵皮冷了質地變脆,到時再拌糖容易脆裂,便嘗不到酥鬆的口感!
5.新疆涼面又叫黃面,因其色黃而得名,維吾爾語叫「賽熱克阿希」,屬夏令風味小吃。面中有一主要原料叫蓬灰,蓬灰來源於戈壁上的「臭蓬蒿」,這是一種野生植物。秋季來到,人們把蓬蒿收集起來,放進坑中燒。蓬蒿流出的水汁冷卻後會凝結成塊,這便是蓬灰。製作涼面時:先用淡鹽水、土鹼水和面,加入蓬灰水,邊加邊拉,揉到面團柔軟光滑有拉力時即可,然後放在案板上餳。氫菜葫蘆去皮,掏籽、切絲、菠菜、芹菜切段。把面拉成細條下鍋,煮熟後撈出,過兩次涼水,淋少許清油拌開。把炒勺中的水燒開,下菜葫蘆煮熟,加鹽,打雞蛋花,下菠菜,加濕澱粉勾成芡成鹵汁。芹菜段入油鍋炸熟,分別把油辣椒粉、鞭泥、芝麻醬用游泳水稀釋。吃時涼面盛於盤中,澆鹵汁,放醋、蒜、油辣椒、芝麻醬,再放芹菜段。面柔軟而有筋感,拌料酸中帶有辣香。
6.燒灌腸
燒灌腸是將豬血加入大腸中,用炭火慢慢煎之至焦黃,吃時蘸蒜汁、辣椒。燒灌腸還
有個歷史典故在里邊:傳說程咬金與老娘艱難渡日,鄉人可憐他們常把殺豬剩下的豬血、大腸施捨給他們,咬金靠賣這些換得飯菜。一日鄰人給多了,咬金無器皿可用順手將血灌入腸子中存放,誰知這一灌眾人再吃血時感覺特別美味,於是就有了這流傳下來的安陽特色小吃燒灌腸。
Ⅱ 中華美食 故事
數不勝數啊~光我們的八大菜系就夠你吃的了,再加上還有地方小吃和私房菜,最有名的滿汗全席……多的很呢!http://www.zhms.cn/index.htm給你一個中華美食網,你去看看吧!http://ke..com/view/15115.htm
還有有趣的傳說故事——臘八粥的傳說
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後人不忘他所受苦難,於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
以前各地佛寺作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至今我國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又能增福增壽。
小小竹筷指點江山
張良,漢初大臣,遇劉邦而為謀臣。消滅秦朝後,便開始與楚王項羽爭奪天下。項羽出兵將劉邦困於滎陽,形勢危急。
劉邦被大兵圍困,便請酈食其商討對策。酈食其勸他立六國之後,稱霸天下,這樣項羽也得俯首稱臣。劉邦覺得很有道理。
商討完大事後,劉邦命人端上酒菜,與酈食其飽餐。這時,張良前來求見,劉邦一邊吃,一邊高興地把計劃告訴了他。張聽後驚說:"陛下的大事完了。"
劉邦奇怪地問:"為什麼?"張良說:"請把筷子借給我,讓我給陛下分析一下當前的形勢。"接著,張良便從劉邦手中接過筷子,邊比劃邊分析了原因。最後又說:"陛下如果真用了酈食其的計謀,則大事完矣。"
劉邦目瞪口呆,恍然大悟:"這小子!差點壞了我的大事!"酈食其羞慚離去。
Ⅲ 中華飲食文化中有趣的故事
寫文學、歷史與美食見長的台灣專欄作家周芬娜的《品味傳奇———名人與美食的前世今生》(三聯書店),就很巧妙地在美食之外綴上了名人的標簽:白先勇與桂林米粉的情緣、朱自清與揚州小吃的關系、張愛玲鍾愛海派西菜的理由、江南名家的美食情緣……四川老報人、有「飲食菩薩」之稱的車輻在他的《川菜雜談》(三聯書店)中,專門設有「文化人與川菜」一輯,收有張學良、張大千、李吉力人、沈醉等人的飲食掌故,讀來妙趣橫生。《食的故事》(朱振藩著,嶽麓書社)中,一道宮保雞丁會牽引出丁瑩楨拔除惡太監安得海的故事,一碗鹹肉粥竟然牽涉到南宋陸秀夫護送小皇帝逃難的歷史!除了菜色的趣味,人物、故事、再加上歷史背景的串連,讓飲食變得更有韻味。《吃在中國之南方飲食掌故》、《吃在中國之北方飲食掌故》(百花文藝出版社)兩本書則乾脆直奔主題,以省份劃分地域,專門收入眾多飲食軼事,不僅說故事,更對若干名吃的來源甚至首創者進行考證,充分顯示了我國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在這些書中,關於飲食的內容只是載體,作者真正的用意是透過飲食來表達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因此很受文化素養較高的讀者的青睞。
文化學者徐城北對飲食相當有研究,他的《京城雜吃》(人民文學出版社)字里行間洋溢著對京味兒文化的偏愛,透過飲食折射出北京的滄桑變遷。《老饕漫筆:近五十年飲饌摭憶》(三聯書店)是近來影響頗大的飲食文化圖書,作者趙珩自稱是個饞人,自謂「老饕」,書中所寫的飲食涉獵甚廣,從中可以窺見作者的人生閱歷之豐富。《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中國吃的故事》(百花文藝出版社)是兩本來自台灣的飲食文化佳作.
《中國吃的故事》敘述華人海外飲食體驗的《吃到天涯》(世界知識出版社),《吃的自由》(符中士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吃遍天下———神州美食地圖》(趙繼康著,山東畫報出版社)、《左燒烤右煨湯》(古清生著,作家出版社)等等都是極具個人化色彩的飲食文化圖書。
Ⅳ 關於中華飲食文化的故事
庖丁解牛【故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嫻熟,刀子在牛骨縫里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了解。
膾炙人口
「膾炙人口」這則成語的膾是細切的肉;炙是烤肉。膾炙人口,原指人人愛吃的美食,常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盡心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後,竟不忍心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
到了戰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於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麼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那為什麼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說:「燴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燴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後來人們從孟子所說的「膾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Ⅳ 關於一些中華美食的小故事 20分鍾之內回答 謝謝
1、東坡肘子
宋朝,蘇東坡曾到過江西永修一帶,並為當地一個農夫的孩子治好了疾病。農夫為表感謝,特地留他吃飯。席間蘇東坡吟了一句詩:「禾草珍珠透心香 」。正在灶間做飯的農夫聽了,以為這是蘇東坡在教他怎樣去煮肉--「和草整煮透心香」,於是趕緊將豬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進鍋里去煮,後世稱為東坡肘子。
2、叫花雞
叫花雞又稱常熟叫化雞、煨雞,是江蘇常熟地區傳統名菜。是把加工好的雞用泥土和荷葉包。製作材料有新鮮嫩荷葉、黃泥、活土雞等。
叫化雞的製法與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相似,"炮豚"就是用粘土把乳豬包裹起,加以燒烤,然後再進一步加工而成的菜。其色澤棗紅明亮,芳香撲鼻,板酥肉嫩,入口酥爛肥嫩,風味獨特。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叫化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日,他偶然得來一隻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料。他來到虞山腳下,將雞殺死後去掉內臟,帶毛塗上黃泥、柴草,把塗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的雞肉。
約100多年以前,常熟縣城西北虞山勝地的"山景園"菜館根據這個傳說,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創制此雞。
3、東坡肉
東坡肉是杭州傳統風味菜餚中的一朵奇葩,以色澤紅艷,汁濃味醇,肉酥爛而不碎,味香酥而不膩為特點。說起「東坡肉」,還流傳著一段有趣的故事。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於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觸犯了皇帝,被貶到黃州,常常親自燒菜與友人「品味」。
宋神宗駕崩後,蘇東坡重新被起用調到杭州作官時,西湖已被葑草淹沒了大半。他發動數萬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來的泥堆築了長堤,後來被稱為蘇公堤。老百姓為了贊頌蘇東坡的功德,到了春節時就給蘇東坡送豬肉,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蘇東坡收到了豬肉,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塊,用自家的烹調方法燒制,連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冊送給每家每戶。但家人燒制時,把「連酒一起送」領會成「連酒一起燒」,然而燒制出來的紅燒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贊之,此後被人們命名為「東坡肉。」
4、臭豆腐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人。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進京趕考落第後,因手頭拮據,在前門外延壽寺街羊肉胡同的安徽會館寄居。為下次再考,他一邊讀書,一邊拿出在鄉里磨豆腐的小技,維持生活,有一次王致和做出的豆腐沒賣完,時值盛夏,怕壞,便將豆腐切成四方小塊,配上鹽、花椒等佐料,放在缸里腌上。
過後,他把這事丟在腦後,到秋天才想起來,打開缸蓋,豆腐成了綠色,臭氣撲鼻。他嘗嘗,別具風味,分送會館的鄰居,嘗後無不稱奇。王致和屢試不中,便死了當官之心,盡心經營起臭豆腐來。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在延壽寺街開辦作坊,掛起「王致和醬園」的招牌,一時名揚京城。臭豆腐起初只是貧苦勞動者的佐餐佳品,窩頭貼餅子就臭豆腐吃,別有風味。到了光緒年間,臭豆腐不但入了大宅門,而且上了宮廷的菜譜。
臭豆腐的「上用」,使其身價百倍。一些名流雅士也寫詩稱贊。清末狀元孫家鼎寫對聯稱道:「致君美味傳千里,和我天機養寸心」;「醬配龍蹯調芍葯,園開雞跖鍾芙蓉」。今天,王致和的臭豆腐遠銷國外,外國人稱之為中國的起司(乳酪)。
5、皮蛋
皮蛋也叫松花蛋、胡彩蛋。相傳幾百年前,在鴨群雲集的太湖之濱,有一家李姓夫妻開小茶館,兼營一些小菜、鹵蛋之類。夫妻倆膝下無兒,只有一女,名喚秀娟。
一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游湖人陡然增多,茶館也賓客盈門,把一家人忙得手腳不停。忙亂中,秀娟沒看到手頭有兩個鴨蛋滾到了灶灰里。一個月後,被一位前來借灰種菜的鄰居發現了,喚來東家嗑破一瞧,蛋白不僅不流,而且還凝結在一起,露出一種透明的光彩,丟進嘴一嘗,又香又綿,有種說不出的味道。
每人嘗了一塊,無不嘖嘖稱贊。蛋好吃,取個啥好名呀?秀娟高興地說:「你們看蛋上這么多花紋,就圖個吉利,叫彩蛋吧!」從此,李家茶館做起了彩蛋,遠近顧客慕名而來。後因彩蛋出自太湖,又叫成了太湖彩蛋。傳到北京,通縣張辛庄一位姓陳的商人,改生包為浸泡,做成的皮蛋色彩鮮艷,蛋黃的中心部分像飴糖,叫做京彩蛋或糖心皮蛋。
Ⅵ 中華名小吃(拖羅餅的來歷)
廣東化州的一種食品,在中秋節時候吃,相當於月餅,以前化州沒有常見的廣版東月餅,是吃拖羅權餅過節;現在,拖羅餅在中秋節時,也比月餅受歡迎,月餅用於送禮,而自家食用還是會選擇拖羅餅。
該餅皮薄,皮層類似光酥餅,傳統的餡為揶絲花生仁白糖餡,現在也有鹹的,一般是叉燒瓜子仁類。拖羅餅直徑約為1分米,厚1.5厘米,基本是在化州市內才有得賣。
拖羅餅名字的起源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一個賣餅的貨郎挑著自製的餅沿街叫賣。為了引人注意,他邊走邊敲鑼。由於這種餅非常好吃,很受人們歡迎。大家就給這種餅起名叫「拖羅(鑼)
餅」。拖羅餅和傳統的方式月餅相比,外形更具特色,餡料以椰絲、伍仁、叉燒為主料,其中椰絲佔了大部分。吃起來,椰香味特別濃郁,別有一番風味。金滿樓連鎖餅店從1996年起就開始生產拖羅餅,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在同行業中卓卓領先,現在還採用了先進脫氧保鮮技術,解決了拖羅餅保鮮時間較短的問題。2003年,金滿樓椰絲拖羅餅被廣東烹飪協會評定為
「廣東名小吃」。同年,又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華名小吃」。從此,金滿樓拖羅餅成了化州的
「名牌月餅」。
Ⅶ 中國傳統食物的故事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有許多關於月餅由來的故事,但所有的故事中,月餅是用來慶祝勝利的食品。
相傳,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在八月十五征討匈奴得勝,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從此後,月餅的製作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月餅成為我國月餅中的五大種類。海南近年來興起的水果月餅,更是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閑秦再思《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日吃月餅,味道極美,他聽到新科進士的曲江設開喜宴,便命御廚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於月餅的記載。
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更加清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業乾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
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這無疑是漢民族的一種民族心理的反映。
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採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里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浙江溫州一帶稱這種月餅"三錦",按當地方言的諧音就是"殺緊"。
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外常貼上一張紙的由來。
傳統的中秋節為團圓節,所以古詩有「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詩句,也就是到了中秋節,大家更盼望團圓。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來家團聚,就增加思念之情,這是中國以家庭為社會組成單位所具有的特點,而中秋節也就是這一特點的集中表現。
中國歷代以農立國,中秋節正當春華秋實,農業收成的季節,所以農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謂中秋吃蕃薯、芋頭,這兩種根塊作物,其形碩大而圓,象徵豐收與完滿之意。而親友之間饋贈月餅,同樣也是象徵完滿、團圓之意。
中秋之夜,合家圍坐,皓月當空、或對月飲酒,或品茶吃月餅以助談興,亦人生之一樂事。所以無中秋可以吃月餅,而無月餅則不成中秋,因此中秋與月餅是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而此俗之由來,也有多種說法。
有謂唐高祖武德年間,邊寇犯境.李靖帥師出征,大獲全勝,於中秋節凱旋,長安內外通宵歡慶,時有吐蕃人獻餅祝捷,高祖取出圓餅手指明月笑曰:「應將胡餅邀蟾蜍。」嗣後分賜群臣共啖,於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餅之俗。二謂北宋時中秋節以爬山登樓先睹明月為快,然後舉行拜月儀式,供品有圓餅,據《燕京歲時記·月餅》雲:「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蜍之形,有祭畢而食者」。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餅之俗。
或謂元代末年,統治者實行「三家養一元,五家一菜萬」的殘暴統治壓迫,劉伯溫組織農民起義,特製大圓餅,內中暗藏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起義,結果起義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以後中秋食月餅之俗更為流行。
總之,中秋團圓,賞月及吃月餅之俗,由來已久,歷代而後,不斷加進新的內容,以豐富這個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盛行不衰。
過年吃餃子的來歷與傳說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Ⅷ 中華飲食小故事有哪些急!!!
庖丁解牛【故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嫻熟,刀子在牛骨縫里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了解。
膾炙人口
「膾炙人口」這則成語的膾是細切的肉;炙是烤肉。膾炙人口,原指人人愛吃的美食,常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盡心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後,竟不忍心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
到了戰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於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麼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那為什麼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說:「燴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燴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後來人們從孟子所說的「膾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Ⅸ 中華名小吃簡介
河南小吃-馬豫興桶子雞 ·河南小吃-道口燒雞 ·河北小吃--血餡餃
·河北小吃--驢肉火燒 ·河北小吃--棋子燒餅 ·安徽小吃-五城茶干
·安徽小吃-伏嶺玫瑰酥 ·安徽小吃-徽州臭豆腐 ·內蒙古小吃-手把肉
·內蒙古小吃-稍美 ·內蒙古小吃-奶皮子 ·西藏小吃-酥油茶
·青海小吃-甜醅 ·湖北小吃-熱乾麵 ·湖北小吃-雲夢魚面
·湖北小吃-豆皮 ·山東小吃-羊肉湯 ·山東小吃-紅燒兔頭
·山東小吃-水煎包 ·山東小吃-周村燒餅 ·新疆小吃-串烤肉
·新疆小吃-饢 ·安徽小吃-徽州餅 ·安徽小吃-大救駕
·安徽小吃-油煎毛豆腐 ·天津小吃-芝蘭齋糕乾 ·天津小吃-恩發德蒸餃
·天津小吃-耳朵眼炸糕 ·天津小吃-蜜麻花 ·天津小吃-狗不理包子
·天津小吃-桂發祥麻花 ·天津小吃-貼餑餑熬小魚 ·天津小吃-棒槌果子
·東北小吃-朝鮮族冷麵 ·東北小吃-楊家吊滬餅 ·東北小吃-列巴
·東北小吃-肉火燒 ·東北小吃-猴頭蘑 ·東北小吃-大豐收
·東北小吃-克東腐乳 ·東北小吃-雞西冷麵 ·東北小吃-白肉血腸
·東北小吃-石鍋拌飯 ·東北小吃-得莫利燉魚 ·東北小吃-哈爾濱熏雞
·東北小吃-李連貴熏肉大餅 ·東北小吃-老山記海城餡餅 ·東北小吃-哈爾濱紅腸
·山東小吃-油炸螺絲糕 ·北京小吃-驢打滾 ·湖北小吃-東坡餅
·北京小吃-褡褳火燒 ·北京小吃-芸豆卷 ·北京小吃-京東肉餅
·北京小吃-芥末墩 ·北京小吃-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蝴蝶酥
·北京小吃-黃糕 ·北京小吃-油茶 ·北京小吃-炒肝
·北京小吃-山葯餅 ·北京小吃-糖火燒 ·北京小吃-銀絲卷
·北京小吃-自來白 ·北京小吃-愛窩窩 ·北京小吃-豌豆黃
·北京小吃-炒肝 ·北京小吃-豆汁 ·北京小吃-灌腸
·北京小吃-焦圈 ·北京小吃-爆肚 ·西安小吃-油鍋盔
·山西小吃-刀削麵 ·山西小吃-莜麵栲栳 ·山西小吃-揪片
·四川小吃-火腿雞絲卷 ·四川小吃-蓮茸層層酥 ·四川小吃-酥皮雞餃
·廣西小吃-柳州酸 ·廣西小吃-牛肉丸 ·廣西小吃-肉棕
·廣西小吃-老友面 ·廣西小吃-竹筒雞 ·廣西小吃-冰泉豆漿
·廣西小吃-吉列粟子卷 ·廣西小吃-玉林牛巴 ·廣西小吃-桂林米粉
·江西小吃-蛋味香 ·江西小吃-風味烤鹵 ·貴陽小吃-戀愛豆腐
·貴州小吃-荷葉糍粑 ·貴州小吃-絲娃娃 ·貴州小吃-腸旺面
·上海小吃-蟹殼黃 ·上海小吃-湯包 ·上海小吃-排骨年糕
·上海小吃-小紹興雞粥 ·上海小吃-南翔小籠饅頭 ·海南小吃-抱羅粉
·海南小吃-海南椰子盅 ·海南小吃-蝦餃 ·海南小吃-海南嘉積鴨
·海南小吃-燕稞千孔糕 ·海南小吃-海南粉 ·浙江小吃-鮮肉粽子
·浙江小吃-知味小籠 ·杭州小吃-酥油餅 ·浙江小吃-蝦爆鱔面
·湖南小吃-紅燒豬腳 ·湖南小吃-火宮殿臭豆腐 ·湖南小吃-腌蘿卜干
·湖南小吃-瀟湘五元龜 ·湖南小吃-米粉 ·湖南小吃-荷蘭粉
·湖南小吃-口味蝦 ·湖南小吃-洪江鴨血粑 ·海南小吃-竹筒飯
·海南小吃-煎堆 ·福建小吃-鼎邊糊 ·福建小吃-土筍凍
·福建小吃-光餅 ·福建小吃-蠣餅 ·福建小吃-手抓面
·廣東小吃-廣式月餅 ·廣東不吃-干蒸燒賣 ·廣東小吃-荷葉飯
·廣東小吃-和味牛雜蘿卜 ·廣東小吃-蟹黃灌湯餃 ·廣東小吃-薄皮鮮蝦餃
·廣東小吃-酥皮蓮蓉包 ·廣東小吃-炒田螺 ·廣東小吃-艇仔粥
·廣東小吃-及第粥 ·廣東小吃-沙河粉 ·廣東小吃-果蒸棕
·廣東小吃-倫教糕 ·廣東小吃-雞仔餅 ·廣東小吃-馬蹄糕
·廣東小吃-粉果 ·廣東小吃-蒸腸粉 ·廣東小吃-龜苓膏
·台灣小吃-度小月擔仔面 ·台灣小吃-鹵肉飯 ·台灣小吃-棺材板
Ⅹ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故事
1、每逢新春抄佳節,尤其在北方,餃子是年夜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
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因為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子」為「子時」,「餃」與「交」諧音,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喜慶團圓」之意。
2、春節吃湯圓,意味著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團團圓圓。
四川地區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湯圓,湯圓叫「元寶」,吃湯圓叫「得元寶」。揚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湯圓,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團圓。
3、年糕
年糕最早只是作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用的,後來才逐漸成為春節傳統美食。春節吃年糕多出現於南方,多以紅、黃、白三色出現,寄寓了五穀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
4、春卷
南方的某些地區,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面餅,烙得很薄,又稱薄餅。與數種生菜同食,名曰「春盤」。每年立春日,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
5、八寶飯
八寶飯是上海人傳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食物,象徵團團圓圓、吉祥平安。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都一定要吃太平燕,也稱扁肉燕,所謂「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