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里什麼外什麼的成語

里什麼外什麼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01 12:27:46

A. 里什麼外什麼成語

里應抄外合[lǐ yìng wài hé]
【解釋】襲: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裡面接應。
【出自】: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反被韓,魏同謀,里應外合,決水淹我軍,甲士潰亂,死者山積。」
【示例】:過幾日,我這里差人去投降,他們必然懈怠,我們卻去劫寨,那時~,定獲全勝。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七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B. 內什麼外什麼四字成語

內圓外方、內查外調、內緊外松、內柔外剛、內憂外患、內峻外和、內修外攘、內重外輕、內應外合、內疏外親、內仁外義、內憂外侮、內聖外王。

C. 內什麼什麼外什麼什麼是成語三個

還有這兩個字的成語。
應該可以用內憂外患。
內方外圓,內圓外方。
這樣子應該可以。

D. 里什麼外什麼的成語

外焦里嫩?
里應外合?

E. 里什麼外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里應外合
【拼音】:lǐ yìng wài hé
【釋義】: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里版面接應。權
【出處】: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反被韓,魏同謀,里應外合,決水淹我軍,甲士潰亂,死者山積。」
【例句】:過幾日,我這里差人去投降,他們必然懈怠,我們卻去劫寨,那時~,定獲全勝。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七回

F. 內什麼外什麼的成語

【內查外調】指在單位內外調查事情的真實情況。
【內峻外和】內心嚴厲回而外貌和藹。答
【內緊外松】指政策的收緊與放寬或指人的心情,即內心緊張,態度鎮靜。
【內親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內清外濁】清:清白;濁:污濁。內心清白,外表污濁。比喻本質很好而外表極普通。
【內柔外剛】內心柔弱,外表剛強。亦作「外剛內柔」。
【內仁外義】內心很仁慈,待人重情義。
【內疏外親】疏:疏遠;親:親密。內心疏遠,表面親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內聖外王】指一方面具有聖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內修外攘】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禦敵人。修亦作「修」。
【內應外合】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裡面接應。
【內憂外患】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
【內憂外侮】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同「內憂外患」。
【內重外輕】內: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權大,外官權小。

G. 成語內什麼外什麼

內查外調
【拼音】:nèi chá wài diào
【解釋】:指在單位內外調查事情的真實情況。

【出處】:《人民日報》1983.11.29:「經過一個星期的內查外調,掌握了大量證據,很快就挖出了這個由八人組成的貪污盜竊團伙。」
【語法】:作主語、賓語;指調查真實情況
內緊外松
【拼音】:nèi jǐn wài sōng

【解釋】:指政策的收緊與放寬或指人的心情,即內心緊張,態度鎮靜。
【示例】:我們採用的~的策略。
【語法】:作定語、狀語;用於人、政策等

內峻外和
【拼音】:nèi jùn wai hé
【解釋】: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出處】:清·昭槤《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泰、華、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為人
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拼音】: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解釋】: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迴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儒行》:「儒有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不望其報。」
【近義詞】: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反義詞】:任人唯親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處事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拼音】: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解釋】: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迴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出處】:戰國·魯·屍佼《屍子》上卷:「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仁者之於善也,無擇也,無惡也,唯善之所在。」
【近義詞】: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
【反義詞】:任人唯親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處事
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
【拼音】: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

【解釋】: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迴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以為至公。』」
【近義詞】: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反義詞】:任人唯親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處事
內親外戚
【拼音】:nèi qīn wài qī
【解釋】: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內清外濁
【拼音】:nèi qīng wài zhuó

【解釋】:清:清白;濁:污濁。內心清白,外表污濁。比喻本質很好而外表極普通。
【出處】:晉·楊泉《太玄經》:「內清外濁,敝衣裹玉。」
內仁外義
【拼音】:nèi rén wài yì
【解釋】:內心很仁慈,待人重情義。

【出處】: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伏以閣下內仁而外義,行高而德巨,尚賢而興能,哀窮而悼屈。」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為人
內柔外剛
【拼音】:nèi róu wai gāng
【解釋】:內心柔弱,外表剛強。亦作「外剛內柔」。

【出處】:《周易·否》:「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
【示例】:她是一個~的女子。
【近義詞】:剛柔並濟
【語法】:作定語、狀語;指人的個性

內聖外王
【拼音】:nèi shèng wài zhǔ

【解釋】:指一方面具有聖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處】:《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示例】:堯夫~之學也。 ★《宋史·邵雍傳》
★河南程顥初侍其父,識雍,議論終日,退而嘆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古代修身為政的最高理想
內疏外親
【拼音】:nèi shū wài qīn

【解釋】:疏:疏遠;親:親密。內心疏遠,表面親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二:「曾子曰:『內疏而外親。』」
【近義詞】:虛情假意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為人處世
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拼音】:nèi wú yuàn nǚ,wài wú kuàng fū

【解釋】:怨女:到了出嫁年齡而未嫁的女子;曠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指人們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業。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示例】:現代社會重男輕女思想十分嚴重,~的局面難以實現。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社會局面
內修外攘
【拼音】:nèi xiū wai rǎng

【解釋】: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禦敵人。修亦作「修」。
【出處】:宋·胡錡《擬力田詔》:「顧惟禮耕義種之賢,足副內修外攘之志。」

【示例】:觀於《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讜議序》,反復以天經地義~不可逆為言。 ★明·張綸《林泉隨筆》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治政等
內修政治,外治武備
【拼音】:nèi xiū zhèng zhì,wài zhì wǔ bèi

【解釋】: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備:軍備。對內修明政治,對外做好軍事准備。

【出處】:戰國·吳起《吳子·圖國篇》卷一:「明主鑒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內應外合
【拼音】:nèi yīng wài hé
【解釋】: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裡面接應。

【出處】:《三國志通俗演義·姜維祁山戰鄧艾》:「忽報有內應外合之兵,蜀軍潰散。」
【示例】:我等不若密通無知,~,事可必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
【近義詞】:里應外合
【反義詞】:孤立無援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相互配合
內憂外患
【拼音】:nèi yōu wài huàn

【解釋】: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
【出處】:《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饋,非有內憂,必有外患。」

【示例】:擺著那些七零八落的人才,要支撐這個~的天下,越想越覺危險。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近義詞】:內外交困

【反義詞】:國泰民安
歇後語】:妻死賊上房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
內憂外侮
【拼音】:nèi yōu wài wǔ

【解釋】: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同「內憂外患」。

【出處】:蔡東藩《兩晉演義》第九十九回:「霸踞關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內憂外侮侵尋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內重外輕
【拼音】:nèi zhòng wài qīng

【解釋】:內: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權大,外官權小。

【出處】:《宋史·高宗紀》:「乙亥,以內重外輕,命省台寺監及監司守令居職及二年者,許更迭出入除擢。」

【示例】:將來兵權餉權,俱在朝廷,~,不為疆臣所牽制矣。 ★高陽《慈禧全傳》四十八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政局等

H. 里應外什麼成語

里應外合
lǐ yīng wài hé

【解釋】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裡面接應。
【出處】回元・楊梓答《豫讓吞炭》第三折:「反被韓,魏同謀,里應外合,決水淹我軍,甲士潰亂,死者山積。」
【示例】過幾日,我這里差人去投降,他們必然懈怠,我們卻去劫寨,那時~,定獲全勝。(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七回)
【拼音碼】lywh
【燈謎面】隔著窗戶紙親嘴;隔山打隧道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英文】collaborate from within with forces from without

I. 里什麼外什麼的成語

里應外合
lǐyìngwàihé
[釋義] 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與裡面回接應相結合。
[語出] 元·無答名氏《陳州糶米》:「則這官吏知情;外合里應;將窮民並。」
[正音] 應;不能讀作「yīnɡ」。
[辨形] 合;不能寫作「和」。
[近義] 里勾外連 內外勾結 里通外國
[反義] 孤軍深入 孤立無援
[用法] 多用於戰爭或其他行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例句] 盡管敵人防守嚴密;但我們的小部隊早已潛入了敵後;按約定日期;~;一個沖鋒便把敵人打得土崩瓦解了。
[英譯] worktogether;bothinsideandoutside

J. 內什麼外什麼成語

【內查外調】指在單位內外調查事情的真實情況。
【內峻外和】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版
【內緊外松】權指政策的收緊與放寬或指人的心情,即內心緊張,態度鎮靜。
【內親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
【內清外濁】清:清白;濁:污濁。內心清白,外表污濁。比喻本質很好而外表極普通。
【內柔外剛】內心柔弱,外表剛強。亦作「外剛內柔」。
【內仁外義】內心很仁慈,待人重情義。
【內疏外親】疏:疏遠;親:親密。內心疏遠,表面親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內聖外王】指一方面具有聖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內修外攘】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禦敵人。修亦作「修」。
【內應外合】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裡面接應。
【內憂外患】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
【內憂外侮】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同「內憂外患」。
【內重外輕】內: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權大,外官權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